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IL-6能否诱导M1小鼠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有无凋亡发生:RT-PCR及狭缝杂交分析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IL-6诱导M1细胞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后,M1细胞发生凋亡;bcl-2,bcl-XL在IL-6诱导下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结论IL-6诱导Bcl-2/Bax比例改变,使M1细胞分化后凋亡。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表达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通过观察结、直肠腺癌和腺瘤中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状态,探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在大肠上皮恶性转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p53、bcl-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原位观察32例大肠绒毛状腺瘤和33例大肠乳头状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和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密度与分布,以15例非肿瘤大肠粘膜做为对照。结果腺瘤和腺癌中的凋亡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瘤高于腺癌(P<0.01)。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腺癌和腺瘤高于非肿瘤粘膜(P<0.01),腺癌的表达强度也高于腺瘤(P<0.05)。腺瘤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的凋亡细胞密度显著低于bcl-2阴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大肠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2蛋白在腺瘤和腺癌中均可抑制细胞凋亡,而突变型p53蛋白可能仅在腺癌中起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营养缺乏及补充维生素A(VA)对胸腺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影响,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了胸腺组织bcl-2mRNA,Fas及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营养缺乏的大鼠胸腺细胞bc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Fas及Bax蛋白的表达则明显增强;补充VA后大鼠胸腺bcl-2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Fas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本结果表明:营养缺乏时胸腺细胞凋亡增加导致免疫功能降低,补充VA可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促进bcl-2mRNA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何杰金病中EB病毒感染和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u C  Liao S  Gao Z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7,26(3):155-157
目的探讨Epstein-Barr(EB)病毒与bcl-2基因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了64例何杰金病EB病毒的潜在膜蛋白-1(LMP-1)和bcl-2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41例何杰金病组织中的EBER。又用双重染色的方法检测了7例EBER和bcl-2蛋白双阳性的何杰金病例。结果LMP-1和EBER的阳性率分别为39%和44%,所有EBER阳性的病例LMP-1均为阳性。bcl-2蛋白的阳性率为23%,其中仅有7例LMP-1和bcl-2蛋白同时阳性。双重染色结果为,在7例双阳性病例中bcl-2阳性的细胞只有约50%EBER阳性,约40%EBER阳性的肿瘤细胞bcl-2阳性。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在本组研究的病例中R-S细胞的bcl-2蛋白的表达与EB病毒的存在与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31例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和流式细胞仪间接双标记法分析其T(CD3)、B(CD19)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SLE病人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42.95%±28.47%对比9.94%±4.96%,P=0.0004),尤其以活动期SLE病人为明显,而B细胞Bcl-2蛋白表达与正常人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79.21%±10.69%对比81.96%±6.97%;P=0.4602)。7例SLE病人具有典型的Bcl-2/JH基因重排(占22.58%),且均为SLE活动期病人,其T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基因重排的SLE病人,其B细胞Bcl-2表达并无差异(P>0.3905)。说明Bcl-2/JH基因重排现象可见于SLE,并与T细胞Bcl-2蛋白高表达有关,表明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SLE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胶质瘤bcd—2基因表达水平与其细胞增殖和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Yu S  Pu P  Jiang D  An T  Guan X  Yang L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1):12-15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细胞bcl-2基因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69例不同级别的人胶质瘤组织为研究对象,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染色ABC法分别检测bcl-2mRNA、bcl-2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增殖活性标记物)的表达,并用3’末标记法做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64例(92.8%)表达bcl-2mRNA,60例(87.0%)表达bcl-2蛋白,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  相似文献   

7.
UV-C诱导的体外凋亡SMC内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丹  李进 《解剖学报》1999,(1):69-72,I016
目的 观察经UV-C照射后的凋亡SMC内Bcl-2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 应用组织贴块法进行体外SMC培养,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经UV-C照射后的SMC内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UV-C照射体外SMC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变;凋亡SMC胞浆内Bcl-2表达下降和出现胞浆内Bcl-2的迁移和再分布入核。结论 UV-C照射可引起体外SMC凋亡,且Bcl-2可能参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家族基因在脑缺血后表达规律及其调节细胞死亡的作用,通过阻塞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和椎动脉建立全脑缺血模型,观察了Bax、bcl-xL及bcl-2基因表达变化以及与细胞死亡的关系。在缺血再灌流6h,Bax免疫染色增加,24~48h达到高峰,bcl-xLmRNA在24h后表达下降,bcl-xL蛋白在48h可见明显降低,并且在缺血敏感神经元Bax和bcl-xL表达变化显著,与细胞凋亡发生的部位一致,相反,bcl-2mRNA和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提示bcl-xL和Bax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流中神经细胞死亡的调节,其表达变化与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变过程中肿瘤抑制基因p53和癌基因c-myc、bcl-2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ABC)检测279例食管粘膜活检组织中p53、c-myc、bcl-2的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从食管正常上皮到基底细胞增生、间变和癌,p53、c-myc、bcl-2免疫阳性表达率及细胞凋亡发生率和细胞凋亡指数(AI)均呈升高趋势,而且在同一阶段病变,p53和c-myc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高于其阴性表达,而bcl-2阳性表达时凋亡指数低于其阴性表达。结论: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参与,细胞凋亡在食管癌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和肝硬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和肝硬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肝硬变和35例肝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分布、密度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显著低于肝硬变,且随其恶性程度的增高呈逐渐降低趋势;凋亡细胞在肝硬变中多分布于假小叶周边区域。bcl-2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变,但表达的阳性率差异不明显。结论:bcl-2通过其表达产物调控肝硬变和肝细胞癌中的细胞凋亡,在肝细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但bcl-2蛋白并非细胞凋亡的唯一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基因转录水平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表达mfgl2(mouse fibrinogen like protein 2/mfgl2 prothrominase,以下简称mfgl2)和其效应研究.方法:构建mfgl2反义载体(mfgl2-antisense-pcDNA3.0)并转染Raw264.7细胞,在IFN-γ刺激下,分别用RT-PCR、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分析和mfgl2蛋白功能学检测方法(Procoagulant activity, PCA)检测mfgl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CA的变化.结果:转染mfgl2-antisense-pcDNA3.0可显著抑制Raw264.7细胞mfgl2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并使其生物学活性显著下降,并且mfgl2表达水平与其PCA活性变化呈平行关系.结论:mfgl2-antisense-pcDNA3.0可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表达mfgl2,同时其PCA也显著下降,表明Raw264.7细胞PCA与其表达mfgl2有关,此结果为探讨从基因水平治疗与fgl2高表达相关的疾病如重型乙型肝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时脏器局部的微血栓形成、纤维素沉积、微循环障碍等病理学损伤寻找新的干预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凌露  杨萍  盖盛坤  刘燃  陈媛丽  陆地  孙林 《解剖学报》2016,47(5):599-60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在血清剥夺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同时间(12、24、36、48和60h)血清剥夺处理组、人参皂苷Rg1(50μmol/L)+不同时间(24、36和48h)血清剥夺处理组;依据最佳血清剥夺时间进一步分为空白对照组、血清剥夺(36h)处理组、人参皂苷Rg1(50μmol/L)+血清剥夺(36h)处理组、人参皂苷Rg1(50μmol/L)+血清剥夺(36h)+3-甲基腺嘌呤(3-MA)(5mmol/L,1h)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LC3、Atg 5、Beclin 1、cleaved Caspase-3、Bcl-2及Bax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检测细胞内LC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不同时间(12、24、36、48和60h)血清剥夺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与血清剥夺处理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处理组LC3、Atg 5及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加入3-MA抑制剂后,凋亡细胞较人参皂苷Rg1处理组明显增多,且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的同时,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上调。结论人参皂苷Rg1通过促进血清剥夺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自噬,发挥抗凋亡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结构改建(pulmonaryvascularstructuralremodeling,PVSR)的细胞及分子机制。方法:大鼠慢性缺氧模型复制,免疫组化及Northern杂交检测大鼠肺内c-myc及bcl-2两基因蛋白及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肺内增殖相关抗原Ki-67及凋亡细胞。结果:正常及慢性缺氧大鼠肺内均检出一定比率的增殖或凋亡细胞,缺氧1、2周大鼠肺内细胞增殖/凋亡比值比对照组分别增高约3、35倍。与细胞增殖、凋亡密切相关的c-myc、bcl-2基因表达在缺氧1周大鼠肺内显著增高,在缺氧2周更显著。结论:细胞增殖、凋亡机制共同参与了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时PVSR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I/R)对抑郁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bcl-2、bax和 caspase-3 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只。A组:非抑郁大鼠假手术组;B组:抑郁大鼠假手术组;C组:非抑郁大鼠心肌I/R组;D组:抑郁大鼠心肌I/R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知性应激结合孤养制备抑郁模型,用敞箱实验和液体消耗实验观察大鼠行为改变;运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复制心肌I/R模型。运用 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运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bcl-2、bax和 caspase-3 的表达。结果: (1)与A、B组比较,C、D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1),A、B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与C组比较,D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0.05)。(2)与A、B组比较,C、D组Bcl-2、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A、B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与C组比较,D组Bcl-2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而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加重抑郁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和 caspase-3 基因表达、下调 bcl-2 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As tyrosine kinases are indispensable in lipopolysaccharide (LPS)-induced macrophage activation, the myeloid-specific Src members (i.e. Lyn, Fgr and Hck) are speculat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is process. However, the normal LPS responsiveness in lyn(-/-)fgr(-/-)hck(-/-) macrophages implicates the presence of an elusive, compensating tyrosine kinase(s). In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the upregulation of c-Src in Raw264.7 and peritoneal macrophages (PEMs) by LPS, which is inhibited by PP2 (an inhibitor for Src family kinases),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 NF-kappaB inhibitor) and LY294002 (PI3K inhibitor). And this LPS-mediated c-Src induction is also observed in macrophages recovered from LPS-challenged rats. Intriguingly, PP2 attenuates the ability of PEMs to elicit COX-2 expression and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LPS. Similar results are also observed when macrophages recovered from rats receiving either LPS alone or LPS and PP2 both are compared. Furthermore, administration of PP2 in Raw264.7 and animal models of sepsis greatly suppresses TNFalpha secretion and serum TNFalpha level, respectively.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c-Src, with its LPS induction, has an unperceived role in transmitting LPS signaling in macrophages.  相似文献   

16.
肝癌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娟  单长民 《解剖学杂志》2002,25(5):479-483
目的 为了探索肝癌发生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所起的作用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 ,检测肝癌中bcl 2、bax和c myc基因的表达 ;结果 :肿瘤发生时 ,肝癌组织中bcl 2基因表达增强 ,抑制细胞凋亡 ;bax表达降低 ,促细胞凋亡的作用下降 ;c myc表达增强 ,其刺激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消失。结论 :肝癌发生过程中 ,bcl 2、bax和c myc基因相互协调作用 ,细胞凋亡作用降低 ,使细胞增殖维持一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然后松开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EGCG不同剂量治疗组和丹参(SM)组。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凋亡细胞,用链酶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 结果: 在假手术组未发现凋亡细胞,IR组细胞凋亡明显,Bcl-2和Bax蛋白表达增加,但以Bax更明显,Bcl-2/Bax值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EGCG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IR组,Bcl-2表达显著大于而Bax表达显著少于IR组,Bcl-2/Bax值显著高于IR组(P<0.01)。 结论: EGCG能明显抑制IR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ax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提高Bcl-2/Bax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凋亡与细胞增殖及Rb、bcl-2、c-myc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人乳腺癌中凋亡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与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90例乳腺标本(包括13例良性乳腺病变和77例乳腺癌)中Rb、bcl2和cmyc的蛋白表达;并计数了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AI,TUNEL法)和有丝分裂指数(MI)。结果:AI与MI呈显著的正相关(r=081,P<001);AI、MI和Rb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有关,AI、MI低和bcl2的高表达与5年生存率有关,cmyc的表达仅与组织学等级有关(P<005);Rb表达与AI、MI均有关(P<001),而bcl2的表达仅与AI有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凋亡与细胞增殖和bcl2表达有关,提示凋亡在具有不同生长潜能的亚群的克隆性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Rb与凋亡的关系提示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中选择性及非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小鼠移植的肝肿瘤的凋亡诱导作用和其分子机理。方法:昆明种小鼠腋下无菌接种腹水保种的鼠肝癌H22细胞, 给予布洛芬, 吲哚美辛和尼美舒利灌胃每天1次, 21 d后断颈法处死小鼠, 应用电镜, DNA ladder, 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等方法研究NSAIDs对小鼠荷瘤的作用及分子机理。结果:3种药均能诱导Hep22肿瘤细胞的凋亡, 与对照组(3.3%±0.6%)相比, 布洛芬, 吲哚美辛和尼美舒利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上升为15%±1.0%, 29.7%±1.5%和46.3%±3.5%。尼美舒利治疗组呈现更为明显的凋亡形态和DNA梯度, 也明显下调bcl-xL 和bcl-2的表达, 而吲哚美辛和布洛芬下调bcl-2表达的同时上调bcl-xL的表达。3种药物都不改变c-myc的表达。结论:NSAIDs可抑制小鼠肝肿瘤的生长, 诱导其肿瘤细胞调亡, 其中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的作用最为明显, 并与调节bcl-xL 和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角化棘皮瘤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 K A) 在细胞凋亡方面的生物学特点。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 Td T)介导的d U T P 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 U N E L) ,原位检测20 例角化棘皮瘤中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皮损部位bax 和bcl2 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 K A 中80 % (16/20) 瘤中心出现凋亡细胞。30 % (6/20) 肿瘤边缘bcl2 呈弱阳性染色。全部病例bax 染色阳性。细胞凋亡指数与bax 表达强度显著正相关( r= 0680 , P= 0001) ,与bcl2 表达强度显著负相关(r = - 0618 , P= 0004) 。结论:细胞凋亡为角化棘皮瘤的典型生物学特征,可能在 K A 的自然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