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不良的心理健康因素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提出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干预的措施,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压力源、增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应对与处理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现就这一问题试作分析探讨。1客观评价医患矛盾的正面效应1.1医患矛盾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公众对医学和健康的投入与关注加大,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和了解医学知识,主动参与自身疾病的防治和康复。更加重视运用法律、媒体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3.
4.
1充分认识新的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逐渐取代了旧的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认为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困素有关,但三者在不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是不相同的。人类疾病是有机体的,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与环境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步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给当今医患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1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1.1“医闹”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医疗服务是面对无数未知的高风险工作。由于患者对医疗风险的认知缺乏,患方因治疗效果不满意而打砸医院已屡见不鲜。如华西医院李宁教授因患者肝癌手术效果不理想而被患者家属砍成颅骨骨折,震惊全国,引起国务委员吴仪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促进医患沟通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患关系是因健康需求而形成的、以医者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患者为主体的人群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指引诊疗患者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井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为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方法:2011年7月对三家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199名和患者169例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医患之间的认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医患双方对信息不对等、医疗服务差、医疗技术差、媒体的作用、医患沟通、处理纠纷的方式存在认知差异(P<0.05,P<0.01)。结论:搭建医疗信息工作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等,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训,完善医疗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医患关系高度紧张的实质是医患之间利益冲突加剧,主要原因是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过重。政府财政加大对医疗的投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取消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比例加价政策,医师尊重患者权利、重视医患沟通等对策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循证医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医患关系现状,阐述医疗实践中医患双方关系的对立与统一。提出在医学模式转换时期,运用循证医学改善医患关系的必要性,呼吁医务人员要积极学习和自觉应用循证医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医患纠纷不断发生.医患关系和谐不仅需要医患互动,而且还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沟通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患者2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7例和对照组132例。对照组仅进行医院环境、医院规章制度、医护人员情况等介绍,观察组则通过讲究方法和技巧对患者住院时的多种情况进行有效沟通,比较两组在疾病认识水平、对待态度、遵医用药、病情恶化处理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组在上述四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沟通能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行业医患之间所特有的心理定势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新形势下的医患关系,其内涵在发展,外延在扩张,并具有高度的社会敏感性,因医患关系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形形色色的医疗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环境的稳定,同时让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尽管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各医疗机构也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沟通制度,但事实上并未呈现出标本兼治的态势。笔者认为加强对医患关系特殊性的深入研究,多角度对医患关系进行心理和文化层面的审视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寻找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方法]分析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与医学技术发展的不适应,以及新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不协调.[结果]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影响了医生的思维方式与医学实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论]新型医学模式决定新型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医患关系成为近年来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在当前医疗体制改革、转型的过程中显得更加突出。循证医学的出现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临床医疗实践的变革,将在促进医患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循证实践的推行将有助于缓解医患间的矛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信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美国医学家Engle于1977年正式提出的,反对现有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心身二元论、生物还原论观点,提倡以整体论系统论的思想去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一样对人的健康和疾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患纠纷的频发,对临床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与机遇并存,寓健康教育于临床医疗全程中,就可以进一步做到临床医疗工作的与时俱进。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临床医疗工作由单纯医疗转向医疗、预防、康复和保健的综合医治;即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敏感内容宣教在构建骨科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敏感内容宣教干预,观察两组对医患关系敏感问题认识、焦虑及依从性。结果经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前对医院费用、医疗效果、疗效期望、医院人文关怀、医疗技术、医护态度等方面认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要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增加敏感内容宣教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对高医疗费、高风险、医护服务等敏感问题方面偏见,促使患者形成客观的疗效期望,增进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与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的不断增强,医患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门诊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人员流动性大,病人需经过挂号、看病、划价、取药、检查等许多过程,身心极易疲惫,情绪会变得烦躁、易怒,很容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因此门诊是医患纠纷易发场所.所以运用心理知识做好门诊医患纠纷协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