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了解红古区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分析其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红古区1995-200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红古区1995-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年报汇总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红古区统计局。1·2统计方法计算发病率、构成比等指标。2结果2·1发病概况1995-2005年红古区上报甲、乙类传染病10种,累计65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52·23/10万,报告死亡病例8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55/10万。11年来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56·75/10万~569·56/10万之间,最高发病年份为2004年,占总…  相似文献   

2.
安岳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区之一。我县1983~1992年,累计发生乙脑477例。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流行规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本病发生与流行,现将1983-1992年的乙脑发病资料作一流行病学分析。一、流行情况与特征1.流行强度:根据1983-1992年疫情资料统计,10年共发生乙脑47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4/10万。死亡31例,病死率为6.50%。10年中年发病率以1990和1991年最高,  相似文献   

3.
江山市2002-2007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江山市传染病发病规律,分析传染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对2002-2007年江山市传染病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江山市统计局。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江山市2002-2007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流行概况江山市2002-2007年上报法定传染病22种,累计11994例,年平均发病率345.75/10万。报告死亡病例34例,年平均死亡率0.98/10万。2005年总发病率最高,为414.07/10万,2003年最低,为239.93/10万;6年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7种共10537例,占总发病数的87.9%,死亡病例34例,见表1。表1江山市2002-2007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1/10万)年份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2002301.720.70--2003239.930.17--2004364.500.8744.890.002005359.842.07554.230.002006298.131.3778.8...  相似文献   

4.
嘉兴市1993-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嘉兴市历年来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居我市前3位,也是我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为进一步探讨嘉兴市菌痢的流行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现将嘉兴市1993—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1993—2004年嘉兴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订正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本市公安局。1.2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按不同的年份、地区、时间及人群分布统计分析,用年平均人口数进行统计。2结果2.1流行强度1993—2004年全市共报告菌痢病人42848例,死亡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5.40/10万,死…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在重庆市涪陵区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为了探讨乙脑的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 ,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现对重庆市涪陵区 195 0~2 0 0 1年乙脑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涪陵区 195 0~ 2 0 0 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 ,人口资料由涪陵区统计局提供。乙脑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2 结果2 1 发病动态  5 2年乙脑累积发病 16 32例 ,死亡2 5 0例 ,年均发病率为 3 6 4/ 10万 ,死亡率为 0 5 6 / 10万 ,病死率为 15 32 %。 1976年以后发病率呈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硚口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流行趋势和流行规律,现对2004-2009年硚口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斫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生成的年度报表,人口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慈溪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04-2005年慈溪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慈溪市2004-2005年疫情报告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慈溪市公安局。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2结果2.1发病强度2004-2005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880例,2004年发病率48.64/10万,2005年发病率68.5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58.75/10万。2.2流行特征2.2.1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以春季发病为主,主要集中在4、5、6、7月发病,构成比分别为14.79%、18.35%、19.36%、10.…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4~2011年融水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融水县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4~2011年共报告39例乙脑确诊病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00/10万,病例分散在15个乡镇.10岁以下儿童占84.62%;乙脑有明显季节性,5~10月为流行期,7~8月为发病高峰;接种乙脑疫苗控制疫情效果显著.结论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做好以防蚊灭蚊为主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历城区1983年发生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至今已有22年的流行史。为进一步探讨HFRS在我区的流行规律,做好流行趋势的预测,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1983-2004年HFRS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疫情数据来源于历城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人口数据来源于历城区统计局。2结果2.1流行概况1983-2004年历城区共发生HFRS患者3794例,年均发病率为21.38/10万;死亡31例,病死率为0.82%。其中1986年发病率最高,共发病943例,发病率为157.00/10万,之后HFRS发病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表1)。表11983-2004年历城区HFRS…  相似文献   

10.
我市自 1982年实施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疫苗接种以来 ,乙脑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我市乙脑流行规律 ,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现将我市 1990~1999年乙脑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法定传染病常规疫情报告系统 ,流行病学资料由我站防疫科资料室提供的《乙脑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诊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布的《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 )》,结合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2 结果2 .1 临床特点1990~ 1999年共发生乙脑 149例 ,其中临床症状轻型 33例 ,占 2 2 .15 % ;普通型 90例 ,占 6 …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探索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其流行规律,更好地指导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所有数据来源于全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脑病例的个案调查。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结果2000年~2003年全市共报告乙脑病人340例,死亡15例,年平均发病率1.06/10万,死亡率0.04/10万,病死率0.04%。农村高于城市;14岁以下儿童、学生发病多;(7、8)月份是发病高峰;免疫接种率为38.24%。结论防蚊、驱蚊,免疫接种是乙脑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制订消除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控制策略提供参考,现将合肥市1952~1999年乙 脑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流行病学资料 合肥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乙脑病人个案调查和 医院病历。 1.2 统计方法 运用相对数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 病学方法,对我市1952年以来发生的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强度 1952~1999年疫情资料统计,乙脑5 484例,年平均发病 率为6.57/10万,死亡236例,死亡率为0.28/10万,病死率为4.30% ,其 间年均发病率高于10/10万~20/10万的有18年,年均发病率在5/10万~10/10万有17年 ,5/10万以下有1 3年,1953年、1972年发病率分别高达71/10万、58/10万。60~70年代乙脑的年发病率为2 0. 08/10万。1979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EPI)以后,乙脑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进入80 ~90年乙脑发病率 在5/10万~10/10万之间波动,发病最高的2年为1988年和1990年,发病率分别为9.98/1 0万和9.1 6/10万,特别是1995年对7岁以下儿童实行强化免疫后,1999年发病率降至0.44/10万,死 亡率降至0.02/10万,乙脑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1991-2004年安岳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加速麻疹控制工作,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通过对安岳县1991-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对麻疹控制措施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该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常规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1.2麻疹病例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病例。2结果2.1发病概况1991-2004年安岳县共发生麻疹病例353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6.57/10万。1991年发病708例,发病率高达46.89/10万;1992-2004年麻疹发病率波动在7.73/10万~32.67/10万。2.2季节分布全年各月均有麻疹病例,以春夏季为主;3~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数2503例,占全年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05-2019年勐腊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2019年勐腊县乙脑确诊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结果 2005-2019年勐腊县共报告乙脑111例,死亡13例,平均发病率2.66/10万...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1~2]。江苏省虽不属乙脑高发地区,但乙脑病例仍时有发生[3],因此对乙脑病例的监测工作仍不容忽视。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2006年疾病监测系统中江苏省乙脑病例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结果2.1发病情况2006年共报告乙脑病例83例,发病率0.11/10万;死亡5例,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6.02%。未出现乙脑暴发疫情。2.2地区分布病例主要发生在苏州(30例)、常州(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陆川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现将陆川县1996~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及采取防制措施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麻疹专报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及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本县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局。分析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结果2·1流行情况1996~2005年陆川县共发病4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4/10万,最高为2002年93例,发病率为10·6/10万,最低2005年5例,发病率为0·54/10万,在未采取麻疹加强免疫前的1996~2003年共发病443例,年平均发病55例,年平均发病率6·54/10万。在开展麻疹疫苗针对性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趋势,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5年我市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信息、个案调查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共报告128例乙脑病例,死亡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1/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年平均病死率为2.34%,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近年来有所回升。结论: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996-2006年邻水县法定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邻水县11年间传染病发病率、发病病种变化以及发病顺位。结果11年间邻水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0种19665例,传染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93.10/10万;死亡55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54/10万;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乙肝、肝炎(甲肝、戊肝和未分型)、痢疾、麻疹和乙脑6种传染病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5.83%。结论1996-2006年邻水县传染病总发病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肺结核、乙肝、肝炎(甲肝、戊肝和未分型)、痢疾、麻疹、乙脑是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病种,应积极做好相应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了解中国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0~2004年乙脑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948 9/10万、0.770 7/10万、0.654 8/10万、0.582 9/10万、0.402 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贵州、重庆、四川、河南、云南、陕西省(直辖市);报告病例中90%为<15岁儿童。结论中国2000~2004年乙脑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2003-2004年五华县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在五华县的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1985 - 2 0 0 2年 18年未报告有乙脑病例发生。 2 0 0 3-2 0 0 4年连续 2年发生乙脑疫情。为探讨防制策略 ,现将 2 0 0 3- 2 0 0 4年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乙脑病例个案调查表和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报告单 ,人口资料来源于五华县统计局。1 2 方法 采集部分患者静脉血送梅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 ,用ELISA法检测早期乙脑IgM抗体 ,病例诊断按卫生部 1990年颁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