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9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72例81足。采用广泛外侧入路,跟骨钢板内固定。应用影像学检查和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有65例77足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2个月(12~29个月)。结果共完整随访Ⅱ型骨折47足,Ⅲ型骨折30足。术前平均Bohler角是6.6度,随访时平均Bohler角是29.3度。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7.1%。88.4%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平均评分在SandersII型骨折为89.2分,Ⅲ型骨折81.3分。优良率在SandersII型骨折为89.7%,Ⅲ型骨折为80.8%。总的优良率为86.2%。结论对于Sanders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期望通过自己的临床治疗来评价用外侧延长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方法]在2001~2005年间,用外侧延长入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5人41足,25右足16左足。其中40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例为螺钉。[结果]术后X线片评价:90%(37/41)达到解剖复位,73%(30/41)B hler角恢复达到20°以上。35例病人中28人共32足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平均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4个月。采用AOFAS后足和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平均得分为87分,无一神经损伤,但有4例患者伤口皮瓣血肿,并且其中2例病人的伤口部分坏死,换药后1个月均愈合,没有采用皮瓣转移。值得一提的是:这2例病例都是早期手术病例。[结论]外侧延长入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能直视下纠正跟骨骨折的病理改变,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和整个跟骨外形的恢复对预后可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5-01-2008-01应用外侧双窗口入路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65例,效果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54例,女11例,年龄20~55岁,平均32.4岁。致伤原因:体育运动伤8例,车祸伤12例,高处坠落伤45例;新鲜骨折5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跟后外侧L形入路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5年4月至2008年10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跟后外侧L形入路,对78例8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SandersⅡ型25足,Ⅲ型39足,Ⅳ型18足.术后随访3~36个月,观察患足并发症发生情况,功能恢复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骨折复位不佳1例,距下关节痛2例.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内固定术后总体优良率83.27%,SandersⅡ型、Ⅲ型、Ⅳ型优良率分别为91.82% 、88.73% 、70.02%,三种类型优良率呈下降趋势,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典跟外侧L形入路相比,跟后外侧L形入路不仅有经典跟外侧L形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视野更大,有利内固定钢板安放;避开了跟外侧动脉及腓肠神经的走行部位,避免了损伤,有效地防止了术后皮瓣坏死、创口感染及延迟愈合、皮肤感觉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跟骨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1月应用改良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对81例89足(8例双侧)跟骨关节内骨折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临床效果.并与同期采用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的32例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30.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其中改良组平均(84.37±12.22)分,优良率为83.2%;经典跟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平均(81.72±13.91)分,优良率为81.3%.两组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值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14,P>0.05;X~2=0.009,P>0.05).两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及腓肠皮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改良入路不仅具有经典扩大跟外侧L形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跟外侧动脉及相伴行的腓肠皮神经,有效预防了术后皮瓣坏死、感染、切口不愈合及术区皮肤感觉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18个月(12-48月)全部愈合。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优22例、良14例、可6例。结论: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3年9月治疗的82例跟骨骨折的病例,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常规的X线检查和CT半冠状位扫描,根据骨折粉碎情况和移位程度决定治疗的方法。其中Sanders分型Ⅲ型36例和Ⅳ型9例,共有45例采用外侧L型切口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患者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基本恢复跟骨的高度、长度和宽度,术后切口感染3例,经治疗切口愈合。4例患者术后明显的距下关节炎,行二期跟距关节融合术。平均随访38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跟骨骨折的评分标准,优6例、良26例、可7例、差6例。优良率达71.1%。结论 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治疗Sanders Ⅲ型、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双小切口入路,结合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对切口并发症及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3年5月,采用外侧双小切口入路,有限切开暴露并复位跟骨,插入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0例(32足)。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5~65岁,平均39.8岁。骨折依据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4足,Ⅲ型16足,Ⅳ型2足。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并进行比较。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30例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切口没有发生感染和坏死。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比术前明显改善。所有跟骨骨折均一期骨性愈合。取钢板时间10~18个月,平均12.3个月。根据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15足,良13足,可4足,优良率87.5%。结论外侧双小切口,切口并发症少,结合跟骨钢板牢固固定,使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对3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改良外侧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5~16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按Maryland跟骨骨折疗效评定标准:优21足,良9足,一般3足,差2足,优良率85.7%。结论改良外侧切口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创伤小,恢复快,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10月收治46例(5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撬拨结合钢板内固定、局部植骨治疗.结果 46例获得1~3年的随访,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无深部骨性感染,2例出现术部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清创术结合...  相似文献   

11.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评估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随访达1年以上的非手术治疗26足及手术治疗32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根据足侧位、跟骨轴位X线片测量的后关节面移位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的高度和宽度的改变,进行影像学分级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影像学分级达Ⅰ级者38足,优良率为38/38(100%);Ⅱ级者16足,优良率为9/16(56.25%),尤1足为优;Ⅲ级者4足疗效均不佳。结论影像学评级对术后疗效的评估及手术指征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外侧斜形和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32足)跟骨骨折分别采用L形切口组15例(18足)、斜形切口组12例(14足)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16(10.6±1.7)个月。L形切口组与斜形切口组甲级愈合分别为14足和12足,乙级愈合分别为3足和2足,丙级愈合分别为1足和0足。斜形切口组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AOFAS评分方面略优于L形切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形切口亦可作为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月~2006年5月,我科使用跟骨钛钢板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46例(48足),男42例,女4例,年龄18~60岁。左侧26例,右侧18例,双侧2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28足,Ⅲ型14足,Ⅳ型4足。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后,取外侧L形切口。皮肤与皮下一起切开,同时保护腓肠神经和腓骨长短肌腱,紧贴跟骨外侧骨膜锐性分离,显露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丝线缝合皮瓣轻拉,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治疗3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随访21例,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切口感染1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关节功能受限2例,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19足)波及距下关节面跟骨骨折采用足外侧入路行关节面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8例获7—14个月随访,参照Maryland的评分系统,优10足,良8足,可1足。结论应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有较好的效果,应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切口感染和皮肤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7年7月~2009年8月,我科采用跟骨外侧弧形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跟骨骨折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4例(25足),男16例,女8例,年龄21~52岁。其中双侧1例。合并伤:胸腰椎骨折2例,骨盆骨折1例,胫腓骨骨折2例,外科颈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侧小切口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32足)行外侧小切口,采用骨圆针牵引、撬拔、复位、固定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24足,良7足,差1足.结论 外侧小切口螺纹骨圆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复位较好,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植骨结合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跟骨外侧距下关节小切口撬拨复位后植入同种异体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数值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结果 35例均获随访,时间10~32(14±3.5)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瓣坏死、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1.4%。结论距下关节小切口复位、植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软组织损伤少、关节面复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切口坏死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1]。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科分别采用改良切口及传统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笔者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得出改良切口较传统切口能明显减少切口坏死率的结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根据Maryland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术前B hler角0~20(10.0±4.5)°,术后B hler角恢复至25~40(35.0±3.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恢复跟骨的大体形态,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