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古语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教育孩子,要有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够事半功倍。唐太宗教子讲究“遇物而诲,择机而教”;郑板桥教子主张“爱之必以其道”,反对溺爱,要求孩子自立自强;曾国藩教子坚持言传身教,勤俭持家,其教子家风传诵于世……今人教子,亦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的结果是不尽相同的。在教子方面颇有心得的袁衰翔朋友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教子新经。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我国约有6 0%的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这其中不乏夹杂着许多“痴心的爱”、“糊涂的爱”、“苛刻的爱”、“残酷的爱”.爱子是父母之天性,教子是父母之责任.但在一切为了孩子的主旋律下,不少父母没能正确处理好爱子与教子的关系,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这是我们现代家庭教育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如何处理好爱子与教子的关系上,我国古代学者作过很多精辟的阐述,如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主张慈严结合.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必须严格管教,做到“威严而有慈”,反对“无教而有爱”.……  相似文献   

3.
做为一名教育心理科研工作者,为了研究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笔者逐个拜访了50多位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其中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单亲家庭中两代人的“连锁”心态,即在单亲家庭中家长的心态对子女的影响,竟是那样的强烈和深刻。下面的事例可以说明,它的确是决定单亲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母亲营养状况对子女早期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母亲营养状况对其所生子女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以调查中18~44岁女性身高均值156.4cm为参考值,对1380名母亲及其所生2岁子女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岁子女身高与母亲身高有显著正相关性(P〈0.0001),与身高≥156.4cm母亲所生子女身高相比,身高〈156.4cm的母亲所生2岁子女身高平均低2.4cm;2岁时的生长迟缓率是身高≥156cm母亲所生子女的2,07倍,即2岁子女生长迟缓的危险性随母亲身高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母亲营养状况影响其子女的生长发育,改善女性营养是保证下一代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感恩母亲节     
一枝红色康乃馨,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大家就都知道:母亲节到了。 春暖花开的五月是一个感恩的季节,天下所有人都包括在内,因为这个月有母亲节。虽然这个节日是舶来品,但谁不知道母爱的伟大?我国同样讲求“孝道”,并非要求子女们对母亲做出何等惊天动地之举,但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为人子女的本分。母亲节,让我们共同关注情感关系、女性健康,从细微处体会如何做母亲。[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教子流行病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天下父母,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但是,愿望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距离,教子就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时下教子之法人皆有之,问题是很多父母“求胜心切”,有点“慌不择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惠有如下流行痛——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农民工子女孤独感和抑郁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农民工子女孤独,抑郁以及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深圳市218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儿童孤独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①农民工子女抑郁量表得分高于非农民工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在农民工子女中,男性孤独感量表得分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男性被试中,农民工子女孤独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得分均高于非农民工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父母养育方式量表中父亲情感温暖因子与抑郁呈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和父亲拒绝因子分别与抑郁和孤独呈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因子与抑郁呈负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惩罚严厉因子分别与抑郁和孤独呈正相关.⑤父亲情感温暖因子和母亲拒绝因子对子女抑郁有重要影响.结论 民工子女较非农民工子女更易于抑郁;农民工子女中,男性的孤独和抑郁体验较女性更甚;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民工子女的抑郁、孤独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原文]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译文]人生最大的快乐,莫如读书,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子女。  相似文献   

9.
徐琼 《健康生活》2007,(23):50-50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由于共同的生活.特殊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教育作用,在婴幼儿时期尤为明显。如果父母对子女能师之以范.教育得法,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相反,如果父母自身道德品质败坏或文化素养极差,又教子无方。  相似文献   

10.
特别提醒     
《大众医学》2010,(5):4-4
中风容易“遗传”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父母亲在65岁前发生过中风,其子女在65岁前发生中风的风险是其他人的4倍;母亲在65岁前发生中风,其女儿发生中风的风险很高,而父亲发生中风与其子女发生中风的关系相对弱一些。另外,因脑血管阻塞发生中风的“遗传性”比出血性中风更高。研究还发现,如果子女具有中风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等,则发生中风的风险更高。专家指出,有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如家族史,但要以此为警诫,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1.
杨昆 《健康生活》2014,(4):60-61
在日本动物影片《弧狸的故事》中,公狐狸和母狐狸为了哺育自己的孩子竭尽了全力,公狐狸“以身殉职”,无奈中.母狐狸外山猎食,被猎人下的夹子弄断了腿。最后一拐一拐地把食物给幼狐送回来,那情景感人至深。但是到了幼狐长大了,母狐狸就开始严格地训练自己的子女。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母狐狸将已经长大的儿女赶离身边,逼它们去自闯世界。反观我们周围,又有多少人拥有狐狸的精明和它的教子方略呢?  相似文献   

12.
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在感受“为人母”的喜悦时,才会切身体会到当妈妈的不易。尤其是年过四十,精力体力渐渐不如从前:站久了,走远了,抽筋、腿疼、腰背酸痛就时常出现,阴天下雨,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自己的妈妈也曾经给子女最无私的关爱,但总是把自己的健康排在第二位。年少时,我们做子女的往往忽视或不能体会妈妈的“腰酸腿疼”,到了年纪,方才对这些身体上的变化有了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3.
母亲一味忙工作,而忽视对子女的关心和照顾,那么对子女的健康成长犹如孩子吃垃圾食品般,英国一位从事家庭研究的专家威廉博士呼吁:"没有什么比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亲密联系更重要了!"威廉博士认为,母亲可以影响子女的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等。研究中威廉博士发现,不少子女因为母亲忙于工作而变得性格压抑、不  相似文献   

14.
大爱林巧稚     
“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博大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就是林巧稚。人们不但感动于她治病救人的精湛医术,更感动于她的崇高医德,她那炽热的仁爱之心。为事业奋斗一生的林巧稚,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她迎接的万千生命已遍布世界。在那些取名“爱林”、“敬林”、“念林”的孩子心中,她是永远的母亲,看着林大夫晚年的相片,她的笑容有一种温暖的力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她慈祥的面容让人明白什么是博爱,让心中只有平静和爱,这是位一生中把患者放在心坎上的一代名医,人们也永远把她放在了自己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5.
舍不得你的人是我文/薛成涛我是一位来自高原雪城的学生,父母是早期援藏干部,他们为了西藏的建设顾不上我,可苦了我。或许是由于营养不良,或许是气候条件不好,听母亲说我生下来时是瘦瘦小小的,先天不足,长大以后总与病魔“形影相随”。在我记忆里,我吃的中西药及...  相似文献   

16.
晓芳 《健康人生》2003,(2):15-15
普通感冒,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10%的小儿,在一年中可能患普通感冒8次以上。美国儿科学会在针对家长的宣教课程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您的小孩发烧、流涕、咳敕时,抗生素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或许是母亲的关爱和护理,”那么感冒后,究竟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7.
郑鑫 《家庭医学》2010,(8):24-25
私拆子女的信件,一直是引发亲子冲突的典型事件。儿女对待这类事件,通常都是言之凿凿:父母太不尊重我们的隐私权了,这是赤裸裸的侵犯。然而,在生活中,一位忧心冲冲的母亲,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出事”而做出“越举”之事,又会让人深感其情可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远比拆信行为值得尊重。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省某县9个自然村调查了1651名子女及其母亲的HBsAg阳性率,结果表明,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受水平和围产期传播的共同作用,其HBsAg阳性危险性显著高于单纯受水平传播作用的HBsAg阴性母亲的子女。但就人群中HBsAg阳性和携带者的构成而言,仅25.9%的HBsAg携带者来源于受双重传播作用的HBsAg阳性母亲,也就是说,74.1%HBsAg携带者来源于单纯受水平传播作用的HBsAg  相似文献   

19.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家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因为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许多年轻人只好请父母照顾。有的因父亲还没退休或者住房紧张,母亲只好孤身—人前来,有的则是老两口分别去不同的子女家带孙子或外孙。许多老两口一辈子没分开过,如今却为照顾孙辈成了分居两地、一年见面机会寥寥的“牛郎织女”。  相似文献   

20.
成如 《大众健康》2006,(6):47-47
母亲节前夕的一次网络调查显示.对于母亲更年期发生的反常现象,子女已经有了普遍的认识,但仍然有40%左右的子女没有在母亲更年期期间为母亲提供过任何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