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曼谷某热带病医院收治了确诊的后睾吸虫病病人122例。男性91例,余女性,年龄15~74岁。所有病人在治疗前都经详细地询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除3例因发现患有胆管癌而放弃以外,其余均给吡喹酮治疗,剂量为40mg/kg早餐后顿服。每日记录临床变化及副作用,连记3天。治疗后60天进行复查。对96例追踪观察60天,其治前的克粪卵几何平均数为5,394.2(范围400~60,000),治后92例转阴,2例阳性,治愈率95.8%。治后,4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2.7%),12例到60天时症状完全消失(12.5%),5例症状好转(5.2%),36例治疗  相似文献   

2.
从1987年开始,作者在江西省瑞昌市九源乡肖家村,试以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华支睾吸虫病人疗效考核,经过连续三年的现场观察,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与驱虫治疗选取71例经粪检确诊的轻、中、重三组不同感染度(EPG分别为<500、500~5000、>5000)华支睾吸虫病人,分别以吡喹酮总剂量为75、120、150mg/kg,3次/d×2进行驱虫治疗。治疗期间对病人作严密观察,治后作了随访。治疗病例粪卵阴转后,粪检再次出现阳性的再感染病人不作为疗效考核对象。 1.2 疗效考核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12、24、36个月对受试病人采用全量粪便水洗沉淀法(二送四检)粪检虫卵,并以Stoll氏法计数。同  相似文献   

3.
对796例越南和柬埔寨难民粪检虫卵阳性者462例(58%),其中56例(7.0%)感染华支睾吸虫和/或麝猫后睾吸虫。本文报告用吡喹酮治疗56例华支睾吸虫和/或麝猫后睾吸虫病患者的结果。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10~61岁。其中42例患者同时感染其他种类吸虫、绦虫和线虫。患者的感染度,系用Stoll(1926)虫卵定量法即将3次粪检虫卵数的平均值计得每g粪便的虫卵数(EPG)作为分级标准。于治疗开始后3天和1、2、4、12、24以及50周用汞碘醛浓缩法(MIFC)粪检虫卵。在治前、治疗期间和治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对拉丁美洲的各种绦虫病患者用吡喹酮片剂进行治疗。患者年龄6~70岁(最小2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大部分膜壳绦虫病人是儿童和青少年。治疗对象为治前1~30天粪检阳性病例。在治前24小时和治后24小时;30,60和90天检查肝、肾功能,尿分析,空腹血糖,白细胞,红细胞,血色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吡喹酮薄膜衣片对血吸虫病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1 个血吸虫病低度流行村,对5~60岁常住居民采用毛蚴孵化法进行粪检,并统计患者感染度(EPG)。阳性者分别采用60mg/kg 或40mg/kg 吡喹酮薄膜衣片进行病原学治疗。治疗6 周后粪检复查,评估吡喹酮薄膜衣片疗效,阳性者采用相同治疗进行第2 次治疗;同时观察吡喹酮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87 例观察对象中,有吡喹酮抗虫治疗史1 次者43例,2 次以上者44例;中度感染37例(EPG:216~312),轻度感染50例( EPG:24~96);第1 次治疗使用吡喹酮薄膜衣片60mg/kg 37例,40mg/kg 50例,复查均未查见毛蚴或虫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4%。 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吡喹酮薄膜衣片对血吸虫感染者具有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吡喹酮治疗姜片虫病122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5~1986年我们在广东省斗门县上横、横粉;江门市滘头乡、滘北乡用吡喹酮治疗122例姜片虫病人。治疗对象:采用清水沉淀法粪检姜片虫卵阳性者。上横、横粉地区60例,江门市滘头乡、涫北乡62例,共122例。其中轻度感染(P<1000EPG)109例,中度感染(1001~5000EPG)13例。男性60例,女性62例。年龄0~68岁。  相似文献   

7.
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的研究--低度流行区的情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敏感性是否改变,为调整防治策略和修订日本血吸虫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南京、镇江市各选择1个沿江血吸虫病低度流行村,对村中人群作粪便检查,进行病原学诊断,阳性者为观察对象,做个案调查.对观察对象分别按60 mg/kg或40mg/kg吡喹酮抗虫治疗.治疗6周后粪检复查,阳性者进行第2次治疗.第2次治疗6周后再粪检,体内仍有活卵排出者,结合以往病史和治疗情况,可被认为体内存在对吡喹酮不敏感虫株.结果43例观察对象中,有吡喹酮抗虫治疗史1次者16人,2次以上者27人;中度感染10人(EPG 216~31 2),轻度感染33人(EPG 24~96),第1次治疗使用吡喹酮60 mg/kg 30人,40 mg/kg 13人,复查均未查见毛蚴或虫卵.结论目前,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仍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日本棘隙吸虫病的治疗药物与方案,我们对50例粪检阳性病例采用吡喹酮进行治疗观察。50例分层随机抽样分为3组,分别给予吡喹酮20、10、5mg/kg顿服,各15、17和17例,另2mg/kg1例。上述3组治后1月粪检阴转率依次为86.7%(13/15)、94.1%(16/17)和100%(17/17):经统计学处理,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mg/kg者治后1月粪检仍阳性,但大便虫卵较治前减少94.4%。结果表明,吡喹酮是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药物副作用较轻,疗效较好,给药简便。建议在实际应用中采用5~10mg/kg顿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在泰国康琴省隆兰牙村,以吡喳酮40mg/kg一次顿服治疗经粪便集卵法和Stoll氏虫卵计数确诊的麝猫后皋吸虫病患者239例,其中成人(15~68岁)154例,儿童(2~14岁)85例。大多数病人有轻度的胃肠道症状,包括右上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少数有倦乏、背和腿痠痛。治后14天和60天,粪检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0.
1987~1990年在江苏省江都县吴堡乡吉家村肠蠕虫病防治对策试点及其周围地区的粪检普查中,陆续查见人体感染缩小膜壳绦虫10例。一、查治结果 10例感染者中定量透明法阳性6例,盐水漂浮法阳性7例,两法同时阳性为4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3~64岁,13岁以下5例,25岁以上5例。感染者每克粪虫卵数(EPG)最高为4080,最低为4。3例为单纯感染,7例伴有蛔虫、钩虫、鞭虫等其它蠕虫感染。治疗采用5种方案,治后1个月用同法复查。A.吡喹酮20mg/kg顿服或分2次服,治疗3例全部阴转。B.复方甲苯咪唑6片加服吡喹酮20mg/kg分3次服,治  相似文献   

11.
吡喹酮治疗慢性血吸虫病的较佳剂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84年11月至1985年4月在永修、星子两县,采用不同剂量、疗程的吡喹酮治疗不同感染度的慢性血吸病患者348例。 对象与方法 一、治疗对象 粪检阳性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348例,其中男性231例,女性117例,年龄5~67岁。于治前采用改良的加藤氏厚片透明法进行3次粪便虫卵计数,每次检查2片。以每克大便平均虫卵数(EPG)10个以上者为治疗对象,其中EPG低于100个者列为轻度感染,101~400个者为中度感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我们用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病人94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11例,年龄4~63岁,其中51例为15岁以下儿童。临床分型:轻型48例、中型30例、重型16例。全部病人治疗前粪便孵化血吸虫毛蚴阳性。 治疗方法 采用上海第十一制药厂生产的吡喹酮(批号830301)。儿童总剂量140mg/kg;成人为120mg/kg(以60kg为限),疗程6d,每天3次口服。治程中有一例重型加用激素改善症状。治前和治后10~14d检查肝功能42例。 观察结果 94例均按期足量完成疗程。药物副作用以头痛、头昏、腹痛、腹胀为主,反应均较轻,仅1例治后头昏、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达一月以  相似文献   

13.
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心电图变化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及前后自身对照方法,观察140例吡喹酮洽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吡喹酮总剂量为60mg/kg,2天分服。安慰剂用乳酶生。甲组第1~2天服吡喹酮,第3~4天服安慰剂;乙组第1~2天服乳酶生,第3~4天服吡喹酮。于治前、治中及治毕服药后30’、60’作心电图描记.结果:1.甲组55例治前心电图正常,服吡喹酮2天后30’出现T波电压降低平坦者11例,60’  相似文献   

14.
在扬中县人体寄生虫调查中,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3445人,查见长膜壳绦虫阳性4例,均为当地人,其中3例家中鼠害严重。体检均心、肺、(一),血、尿常规均无明显变化。分别用丙氧眯唑、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及吡喹酮治疗,粪便复查未再查见该虫卵。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男性,27岁,木工。近来时有腹痛、腹泻1-2次/日。粪检:长膜壳绦虫卵EPG115只。治疗:丙氧咪唑,8片/顿服,连服3天,服药后1、2、3个月复查大便,均为阴性。病例2,女性,12岁,学生,时有头晕、腹痛、腹泻3-4次/日。粪检:长膜壳绦虫卵EPG230只。  相似文献   

15.
华支睾吸虫病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就粪检查出华支睾吸虫卵阳性住院治疗者206例,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206例中,男性121例,女性85例;年龄5—72岁;病程6个月至29年。入院时有症状体征者173例,其中消化不良和肝区痛者各51例,肝左叶肿大26例;肝区压痛23例;有肝硬化症状体征者18例;脾肿大3例;腹水1例。无症状者33例。154例有食未煮熟鱼或鱼生史。肝功能异常者78例,粪检虫卵数EPG为200—13982。治疗均用吡喹酮每次20mg/kg,每日3次,连服2d,治疗后2wk复查。205例虫卵转阴,转阴率99.5%。1例原EPG13982者未阴转,但虫卵数减少99.9%,再服吡喹酮一疗程后,复查为阴性。讨 论华支…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1年以来,观察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1297例,发现便血13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13例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3~43岁.均为血吸虫病重疫区患者,其中急性血吸虫病1例,慢性血吸虫病12例。8例有治疗史,曾服吡喹酮者1例,首次未见便血。治前有腹痛、腹泻、脓血便及肝肿大者7例。粪检均查到虫卵或毛蚴;11例用Kato改良法计数,每克含虫卵30~1120只,其中100只以上63.2%(7/11),几何均数  相似文献   

17.
云南重疫村人群普治后再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为减轻病情,目前主要采取以吡喹酮化疗为主的措施。虽然吡喹酮的疗效十分满意,但由于治疗后存在重复感染,因此在化疗措施停止一段时间后,一些地区的病情出现回升[1]。为了观察人群普治后再感染的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1995年4-8月,对我省平坝型重疫村碧花园片区迸行了该项实验观察。内容和方法1感染季节前人群粪检及化疗采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一送三检,对观察对象进行粪检查病,阳性者以Kato-Katz法虫卵计数,每人制片3张,观察感染季节前人群的感染率和病人的感染度。对所有观察对象以晚隆…  相似文献   

18.
埃及儿童常感染短膜壳绦虫。以往一直选用氯硝柳胺七天疗法。本文报告了吡喹酮治疗短膜壳绦虫的效果。30例短膜壳绦虫男性农民患者,年龄7~28岁。用单剂量吡喹酮30mg/kg口服治疗16例,40mg/kg治疗14例。30例中29例兼患曼氏血吸虫病,或埃及血吸虫感染,8例伴有十二指肠钩虫感染。治疗前所有病人用汞碘醛浓集法(MIFC)检查粪便,至少2次短膜壳绦虫卵阳性。治疗后留院,于6周复查,以5次粪检阴性作为治愈。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在南朝鲜用吡喹酮治疗53例华枝睾吸虫病患者的观察结果。其中中度感染者(每克粪虫卵为1,000~9,999个)43例,重度感染者(每克粪虫卵在10,000个以上)10例。每克粪少于1,000个虫卵的轻度感染者不列入本文观察对象。虫卵计数系通过在治前3次检查结果取其几何平均数而得。  相似文献   

20.
1990年4月在福州郊区和闽清县检出棘口科吸虫各2例,均为学龄或学龄前儿童,其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5~11岁。患者均有食欲欠佳、消瘦、头晕及上腹部不适等症状。 4例用加藤氏法粪检发现的棘口科吸虫卵,每片虫卵2~8个,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淡黄色,卵盖明显,卵内有一卵细胞和许多卵黄细胞,其大小为100.0~112.5×60.0~72.5μm。患者用吡喹酮60mg/kg驱虫治疗,服后2h,再用50%硫酸镁溶液50ml导泻,收集6h内排出的新鲜粪液,经水洗取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