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ICU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6月-2009年1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ICU进行的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组)28例以及同期进行的传统气管切开术(传统组)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下置管成功。PercuTwist组术前血小板最低值22×10^9/L;手术时间平均为(7.2±1.6)min;出现并发症2例次。传统组术前血小板最低值54×10^9/L;手术时间平均为(31.55±5.4)min;出现并发症12例次。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管后壁损伤相关并发症。PercuTwist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01和P〈0.01)。结论:对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肺部感染而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首选PercuTwist;熟练掌握避免气管后壁损伤的手法及技巧,ICU患者采用无支气管镜辅助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神经外科患者无支气管镜辅助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5~2010年间,120例入住我院ICU的神经外科患者行经皮气管切开术,术式采用经皮旋转扩张(Percutwist)技术.全部由耳鼻喉科医师完成.本组患者均未使用支气管镜辅助.结果 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操作时间平均约8.5 min,...  相似文献   

3.
张勇  张培荣  张琳琳  单靖华  臧萍 《医学综述》2010,16(17):2701-2703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中经皮导丝扩张钳气管切开术(GWDF)与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Percutwist)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重症监护室的50例患者进行GWDF与Percutwist各25例,评价手术时间、手术难易程度、术中术后切口出血程度、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ercutwist手术时间(6.3±1.2)min,GWDF手术时间(5.1±0.9)min,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2%和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rcutwist比GWDF手术时间长,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不能避免气管后壁损伤,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是本世纪ICU的新进展之一.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得到了相当的完善和发展,目前PDT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临床,其中以导丝扩张钳技术(Protext法)应用最为广泛[1].近年来,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PDT技术,具有简单、快速、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8年以来,在非纤维支气管镜下成功施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造口)术10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同时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实时监视气管内情况7例.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12分钟,术中出血平均约5 ml.其中1例患者术后渗血约20ml,局部伤口填塞止血纱布后血止.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经皮气管切开手术证实穿刺针和导丝是否准确进入气管,可以提高手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前瞻性比较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术前行颈部超声检查组(71例)和未行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组(62例)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耗费总时间,手术由同一组医师完成。评估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术前颈部超声检查在预防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术前颈部超声检查组(P〈0.05)。两组在手术耗费总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提示:术前行颈部超声检查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降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在临床应用中有较高价值,但在紧急需气管切开的情况下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10):945-946
目的对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优势以及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的合理性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04—2017-04间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重症中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回顾性调查并统计2013-03—2015-03间收治的68例神经外科重症中行传统气管切开术(ST)的患者以此作为ST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PD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低于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切口小,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操作迅速、微创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OT)在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ICU需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PDT和OT两组。PDT组20例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OT组20例行常规气管切开术。结果:PDT组平均手术时间(9±4.60)min,出血量(8.6±3.0)ml,OT组平均手术时间(36.5±11.5)min,出血量(25.4±4.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气管切开术无增多倾向(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适合在急救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DT组和ST组,比较2组手术及护理操作难易程度。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为12.5±3.8分钟,切口长度为1.8±0.3cm,切口愈合时间为3.5±0.5天,气管导管护理时间为5.6±1.2min/次,明显低于气管切开组的25.4±4.3分钟、4.0±0.4cm、6.6±1.0d,20.3±2.5min/次(均P<0.001)。结论:PDT手术时间短,术后护理强度减轻。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包括传统的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S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床边行PD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比较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行经皮气管切开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Portex法经皮气管切开术组60例和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APCHEⅡ评分等一般情况和两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除气管套管后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Portex法经皮气管切开术组与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组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APCHEⅡ评分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ortex法经皮气管切开术组相比较,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组与Portex法经皮气管切开术组相比,气管后壁损伤或穿孔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与Portex法经皮气管切开术相比较,可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气管后壁损伤或穿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0T)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2-06 ~2013-06间在我院ICU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DT组)及对照组(OT组),并对生命征、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操作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生命征稳定,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比对照组少,两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PDT是一项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且并发症少的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对下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和钳取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在常规纤支匀检查确定为异物钳分别对8例患者下呼吸道的异物进行钳取,结果找到下呼吸道不同异物者经纤支镜钳取均获得成功,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纤支镜可作为对下呼吸道异物诊断和钳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以指导对其合理的治疗。方法 :选择首次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患者 5 3例 ,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 (A组 )和药物治疗组 (B组 ) ,A组病人于AMI后 2~ 4周行冠脉造影并证实存在梗塞相关血管 (IRA)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 ,其他治疗同B组。常规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 ,并于半年后复查 ,随访半年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室壁运动指数 (WMI)、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中部的最大收缩期流速 (Vp)及二尖瓣舒张晚期与早期峰值流速之比值 (A/E)。结果 :A组的 3 2例病人PTCA及支架植入均获成功 ,且达 3级TIMI血流。半年后 ,A、B组各失访 2例 ,剩余病人中 ,A组 (3 0人 )和B组 (19人 )随访前后在心率、血压、血糖及血脂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与梗塞后 2~ 4周比较 ,B组Vp、A/E、WMI及LVEF无改善(P >0 .0 5 ) ,而A组Vp、A/E及WMI均有显著改善 (P<0 .0 5 ) ;半年后 ,B组病人再梗塞、室壁瘤形成及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均高于A组 (P <0 .0 5及P <0 .0 1) ;A组与B组比较 ,Vp、A/E、WMI及LVEF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但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生化汤治疗稽留流产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间收治的77例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生化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阴道流血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时间、经期复潮时间、并发症;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94.8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8.10±1.55(d)、HCG恢复时间9.26±0.72(d) 、月经复潮时间34.26±3.40(d)少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时间11.29±1.90(d)、HCG恢复时间11.04±1.49(d)、月经复潮时间38.47±4.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5.12±0.31)U/L、LH(11.22±1.56)U/L以及E2(255.20±20.66)mg/L水平低于对照组FSH(6.11±0.52)U/L、LH(12.16±1.27)U/L以及E2(310.25±19.36)mg/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18.11±2.12)mg/L、CRP(6.11±2.11)ng/L水平低于对照组IL-6(20.17±1.89)mg/L、CRP(7.69±2.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汤通可以有效缩短稽留流产患者阴道流血、经期复潮以及HCG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炎症因子及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开展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40例(23例男性)诊断明确、有急诊PCI适应症的STEMI患者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阳性的14例纳入经桡动脉PCI组(A组),其余26例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需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临时起搏器置入术、桡动脉搏动弱或Allen试验阴性者纳入经股动脉PCI组(B组)。结果:PCI临床成功率100%,PCI操作成功率A组92.9%(13/14),B组92.3%(24/26),P>0.05,无统计学意义。鞘管置入时间分别为10.31±4.53min、9.69±5.31min,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60.25±24.37min、59.69±25.18min,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月A组无手术侧手臂缺血症状,未发生桡动脉闭塞,无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B组出现2例血肿、1例假性动脉瘤、1例局部皮肤破溃感染、3例高迷走神经反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STEMI是一种安全、有效、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Allen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良好患者可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离床活动的时机。方法:选取我科住院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42例,记录术后2小时(观察组)、24小时或更晚下床(对照组)活动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JOA评分改善指数及3个月疼痛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要明显小于对照组(P=0.02),观察组病人JOA评分改善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1),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均有一例疼痛复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不减少患者JOA改善指数,不增加疼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龙牡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龙牡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