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 《安徽医药》2015,19(9):1818-1820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增强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审核的医嘱,并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类统计及归纳分析。结果经过药师干预后,500000份静脉用药医嘱中发现不合理医嘱有641份,不合理医嘱中给药浓度不合理占42.44%,溶媒不合理占23.24%,给药方式不合理占8.27%,药物配伍禁忌占7.80%,联合用药方面问题占4.06%,全静脉营养液的医嘱不合理占2.96%。结论该院静脉配置存在不合理医嘱现象,但经过药师干预后不合理医嘱量大大降低,药师应进一步提高审方能力,积极与医师沟通,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5,(29):4148-4150
目的:探讨责任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干预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IVAS 2012年1-6月501 115份医嘱及建立责任药师制度并进行干预后的2013年7-12月499 189份医嘱,对不合理医嘱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分析。结果:干预前不合理医嘱共918份(0.183 2%),干预后不合理医嘱下降为448份(0.089 7%)。其中,溶剂选择不合理医嘱由134份(0.026 7%)下降为69份(0.013 8%),溶剂体积不合理医嘱由435份(0.086 8%)下降为206份(0.041 3%),给药剂量不合理医嘱由241份(0.048 1%)下降为117份(0.023 4%),配伍不合理医嘱由51份(0.010 2%)下降为28份(0.005 6%),给药频次不合理医嘱由17份(0.003 4%)下降为2份(0.000 4%)。结论:责任药师干预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效果明显,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用药医嘱进行逐一审核,收集药师审核并建议修改的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就干预、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对策进行总结。结果:发现不合理医嘱1502组,占全部医嘱的0.12%,包括载体种类不合理、载体量不合理、配伍禁忌、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顺序不合理、重复给药这8类。结论:PIVAS药师的医嘱审核促进了静脉输液的合理使用,目前我院PIVAS不合理医嘱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我院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不合理医嘱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临床药师促进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方法:提取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经临床药师审核并建议修改的不合理抗肿瘤药物注射剂用药医嘱分类并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并就干预、改善不合理用药的对策进行总结.结果:发现不合理医嘱139组,占全部医嘱的0.36%,主要不合理为载体种类和载体量、给药剂量、顺序、时间和途径、配伍禁忌,以载体种类和载体量不合理最为常见.结论:我院临床药师通过多种对策,干预、改善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为医师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帮助,协助医师合理设计化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静脉用药调配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促进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中选用不合理溶媒占51%,护士不合理执行医嘱占18%,不合理给药方式占15%,不符合药物经济学占9%,不合理给药方案占7%。药师进行临床用药干预后,医生医嘱修改率达98%以上。结论静脉用药调配药师在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用药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开展护士用药教育,建立合理用药规范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正确沟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医嘱5897份,有不合理性医嘱257份(4.36%)。对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各科室均存在静脉配置用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为给药剂量、给药途径、多药配伍禁忌、不合理载体溶媒等问题,占不合理医嘱百分比分别为64.20%、14.01%、11.67%及6.23%。结论我院静脉输液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与临床紧密结合,增加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处方的原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4年5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审核102 092份医嘱中不合理处方占411份(0.40%),其中,溶媒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当、超说明书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合理、医嘱录入错误、未达到治疗剂量等占主要因素。结论药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不合理用药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 年5月至2011年5月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药师遇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213 例(占0.36%),主要包括给药方法、配伍禁忌、给药剂量、给药浓度、溶媒选择以及电脑录入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药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及时发现并纠正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有效减少了临床因用药不合理引起的不良事件,充分发挥了药师的价值,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帕累托图分析,探讨我院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的主要因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干预的不合理医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不合理医嘱用药类型及药理类别,汇总分析不合理医嘱表现情况。结果 不合理用药类型中,溶媒选择不当(占29.13%)、书写不规范或录入错误(占24.12%)及超剂量用药(占17.13%)为主要因素。按药理类别分类,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占19.55%)、神经系统药物(占17.76%)、抗菌药物(占14.98%)、护肝药(占12.56%)及消化系统药物(占10.01%)为主要因素。结论 应用帕累托图分析可快速、简单地发掘不合理用药医嘱中的主要因素,利于药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不合理用药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PIVAS含有静脉输液内容的医嘱5 000份,分析其不合理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PIVAS 5 000份静脉输液医嘱中,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203份(占4.06%);其不合理用药原因有溶媒选择不适宜、药物配伍不当、给药浓度不合理、给药次数不合理、使用剂量不合理、给药方式不合理和医嘱电脑输入错误,其中溶媒选择不适宜40份(占19.70%)、药物配伍不当17份(占8.37%)、给药浓度不合理29份(占14.29%)、给药次数不合理26条(占12.81%)、使用剂量不合理27条(占13.30%)、给药方式不合理58份(占28.57%)和医嘱电脑输入错误6份(占2.96%)。结论:医院PIVAS用药调配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配方,应提高临床药师专业和审方能力,积极主动与临床医师沟通,以避免不合理用药调配、增强安全用药意识,确保PIVAS静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6月每月门诊处方500张,共计7000张处方,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15张,占所抽查处方的1.64%。其中联合用药毒性增大的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药物作用相互拮抗的2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9.13%:影响吸收代谢的1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3.04%;重复用药的6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7.39%;选药不当的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48%。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处方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朱文玉 《中国药房》2011,(13):1242-1243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制度改进后效果,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南京市胸科医院2010年6-8月门诊处方14190张,逐一审核并填写不合理用药项目表和处方点评工作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类型及比例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3方面进行分析。结果:6-8月我院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7、2.2、2.1种(改进前为3.1),不合理处方比例分别为56.74%、35.09%、24.22%(改进前为57.4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上半年的31.46%逐渐下降到8月的10%以下。结论:处方点评制度改进初见成效,但不规范处方比例仍较高,抗菌药物的使用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沈飞云 《药品评价》2013,(10):38-39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7-11月份我院门诊处方1867张,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在1867张处方中共有不合理处方198张,不合格率为10.60%。其中不规范处方3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9.70%;不适宜处方共14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74.24%;超常处方1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06%。结论:我院处方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应进一步完善处方管理办法的落实,建立合理用药的培训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门诊用药情况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以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6月我院12963张门诊处方进行质量控制,每月随机抽取200张处方,共计1200张。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进行点评,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共194张,不合理率为16.17%,其中不规范处方65张(占5.42%)、用药不适宜处方10l张(占8.42%)及超常处方28张(占2.33%)。结论:抽取处方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符合要求,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通过处方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及时干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梁华  李根  高羽  黄砚 《中国药业》2014,(4):62-63
目的 介绍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抽取2012年1至6月处方(每月600张门/急诊处方)以及处方点评工作开展并实施干预措施后的7~12月处方,根据点评内容填写处方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干预前后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医院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72.8%降为9.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5.77%降为15.56%.结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方法可行,能有效干预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抽取我院2012年门诊处方共35 200张,采用专业的处方点评软件,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进行归类,分析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干预。结果:处方平均用药种数为1.6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90%;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2.10%;不合理处方1 792张,占总调查处方数的5.09%,其中不规范处方1 388张,用药不适宜处方404张。结论:在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事前审方和采取干预措施后,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处方质量还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对2007年7月~2008年4月的门诊西药处方(麻醉药品处方除外),每月随机抽取100张,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2月14日印发的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对处方平均金额、注射剂使用情况、用药品种数、每100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率、处方书写、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每100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51张。书写不合格处方183张,占抽查处方的18.3%,不合理用药处方45张,占抽查处方的4.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处方书写欠规范,合理用药有待提高,需深入开展医药学工作者药物知识再教育,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6月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5016张,统计每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种数、使用途径、级别等,并依据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专项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结果:不合理处方有1 34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26.83%.无指征或指征不明确的处方有13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0.18%;抗菌药物选择不适宜处方有123张(9.14%);给药方案不合理处方有810张(60.18%);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有13张(0.97%);越级或无正当理由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有77张(5.72%);书写不规范处方有161张(11.96%);过度治疗处方有25张(1.86%).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有很大的改进.结论:我院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制订干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处方的质量和用药情况,促进处方书写规范化、标准化,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09年1月—2011年5月5 800张我院门诊处方(每月各200张),采用列表方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1 16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20.14%。其中,处方书写不规范的有763张,占抽查处方总数13.16%;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40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6.98%。结论:我院门诊中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根据情况应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实施力度,加强处方的监督检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门诊处方共66419张,逐一审核并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并整理不合理处方,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每月15日的门诊就诊患者30例(共360例)进行患者关怀指标分析。结果:我院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6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38.7%。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7.1%,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率占该项调查总数的93.7%;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6.3%,表现为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等。患者关怀指标中的平均就诊时间为4.7min,平均取药时间为15.8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为99.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