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曹阳  宋亚红 《中国药房》2013,(48):4522-4525
目的: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研、非结构式访谈等方式,以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人员和部分患者为主要调查人群,对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价格有所降低,医师用药行为更加规范。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满意度较高,但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环境和诊疗设备等满意度较低。结论:政府应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和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提高目录遴选的科学性,以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曾丽  田昕  刘云云  张新平 《中国药房》2011,(40):3758-3760
目的: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湖北省第一批试点地区43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研,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63.3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有所下降;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比较,88.8%的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基本药物配备率不高,68.0%的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国家基本药物药品数仅250种,省级增补目录的配备率更低。结论:应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同时应加强基本药物合理用药的培训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露  郭靖  陈丹镝 《中国药房》2010,(32):2996-2999
目的:分析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方法:根据《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规定,针对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目前,基本药物概念尚未完全普及,现有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制度存在缺陷,药品配送率低,基本药物质量保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且政府补偿配套措施难以到位,均影响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进展。结论:政府应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及药品招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合理选择配送企业,还应适当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报销比例并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徐伟  李静 《中国药房》2013,(8):676-679
目的: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健康行动欧洲机构的标准药品调查法,对40个基本药物品种在南京、无锡、泰州和盐城的基层和非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及零售药店的配备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江苏省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实证分析。结果: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略高于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零售药店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总体差异不大;相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内,等效仿制药可获得性高于原研药;不同病种之间基本药物可获得性不同;17种WHO核心目录药品可获得性存在差异。结论:应参考《中国国家处方集》及诊疗规范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推进二、三级医院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度;对发病率低的病种应建立基本药物储备方案或快速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更科学、合理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广东省内54家样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现场记录药品购销和库存清单、抽查处方等方式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2年1月,所调查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率为46.2%;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平均升幅为21.1%;2011年与2009年比较,次均处方药品费用降幅为35.9%,次均处方基本药物费用比例增幅为8.2%;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均上升,含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变化不明显。结论:广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不高;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价格虚高;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药品费用下降,基本药物使用率提高,但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史君  徐金艳 《中国药师》2014,(8):1385-1387
目的: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沈阳市的继续深入推进和实施.方法:随机抽取沈阳市5家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调查.结果:沈阳市5家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就诊人次、医务人员收入均逐年增加,就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低于全国水平,基本药物基本得到合理使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积极性不高、基本药物配置率低、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不能满足推进基本药物制度需求等.结论:应当通过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培训和教育进一步促进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等措施,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沈阳市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评价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进展,探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全面顺利实施的措施。方法:采取访谈及文献法等方式,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了一些成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明显降低,门诊及住院人均费用、人均药品费用明显下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患者未下沉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效率有所降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进展缓慢且不规范等。结论:建议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统筹考虑,政府相关配套措施和财政补偿须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8.
武宁  杨洪伟 《中国药房》2014,(4):303-305
目的:比较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合理用药情况,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09年6月、2010年6月及2011年6月的处方各100张,对其进行合理用药的分析,包括平均处方用药数、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比例、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种类、抗菌药物处方注射剂使用比例、注射剂处方使用比例等指标。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述5项指标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使用药品商品名、激素使用比例没有变化、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上升等问题。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合理用药,但对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9.
王业民 《中国药房》2011,(16):1446-1447
目的:为促进我国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结果:我国基本药物制度不够完善,基本药物的供应、配送、补偿等制度还存在较大问题,医务工作者对基本药物还不够了解,不少患者也对基本药物存在误解。结论:国家应出台配套措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选择基本药物;医疗机构应完善医师绩效考核制度,保证医师优先处方基本药物;相关部门应加大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教育和质量监管,并提高基本药物的可供性,促进基本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0.
郑继海  王金彩 《中国药房》2012,(12):1065-1067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6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乡镇卫生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了解实施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83份。统计结果表明,基层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知识及政策了解不够,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不能满足基层临床需求、基本药物不能保障供应等问题影响了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使用。结论:要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需要加强基本药物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宣传,根据各地情况适当增补一些临床必需的品种,完善标准规范的临床路径或指南,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  相似文献   

11.
时敏 《中国药房》2010,(40):3756-3758
目的:了解青海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和财政补助情况,为推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提供建议。方法:结合2009年青海省卫生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资料,深入基层医疗机构调查基本药物使用、"零差率"、经济收入和财政补贴等情况。结果:2008年省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8.9%,州(地、市)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收入占比为33.6%,县级为50.6%,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比例分别为81.6%、81.3%、79.3%和54.7%。取消药品加成后,青海省医疗机构的补偿渠道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财务经营结果预示财政只补助药品收入减少的差额。结论:青海省农牧区基层医疗机构在落实基本药物政策工作中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受到地理环境、民族用药习惯、地方经济基础、财政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协调、指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大推行基本药物工作的宣传及公众教育力度;开展监测和评估,提出并制定相应的制约和奖励机制,加强基本药物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提供实证参考。方法:抽取鹤壁市6所乡镇卫生院和6所县级以上医院,分别调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各1年内就医患者的人均就医费用、人均药品费用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相比,6所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下降了17.91%和11.63%,人均就医费用分别下降了14.01%和8.99%;6所县级以上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人均药品费用分别上升了12.17%和4.75%,人均就医费用分别上升了18.46%和3.74%。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的医药费用,缓解了基层人民群众"看病贵"的状况;但对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患者的医药费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供应的充分性,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上海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城乡样本机构基本药物配备数量变化、样本机构基本药物配备的种类变化和各样本机构配备药品种类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平均每家样本机构配备基本药物355种,与制度实施前相比增加了30种。基本药物的配备数量与上海市"医保"费用总额预算和药品加成率取消等因素有关。制度实施后,样本机构配备增加的基本药物有硝酸甘油等20种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保济丸等28种中成药;配备减少的基本药物有15种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4种中成药。各样本机构配备基本药物的种类存在一定差异,所有样本机构配备一致的药品种类有140种,均未配备的药品有166种,其中有13种药品属于未招标药品,有12种药品属于无企业投标药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补偿的影响。方法:描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济运营状况的变化,分析运营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运营情况由原来盈利1亿转为亏损2亿;政府投入增加了8.46亿,药品结余减少了3.19亿,医疗结余减少了7.51亿,人员支出增加了5.24亿。政府投入的增加足以弥补药品加成取消带来的损失和人员支出的增长,但医疗支出的增长速率大于医疗收入,政府投入难以弥补医疗亏损,造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现赤字。结论:财政投入应充分考虑医疗成本随着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的增加因素,适当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5.
路鱼涓  刘志远 《中国药房》2012,(16):1445-1447
目的: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成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法。结果:重庆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基本药物品种构成不合理,遴选专家选拔原则不清晰;配送效率受采购点击率影响;服务人口测算方法不合理、基层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有待加强。结论:应动态管理基本药物目录、建立科学原则选拔专家;集中招标采购遵循市场原则;合理测算服务人口、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加强监督,加快医疗、医药、"医保"同步衔接。  相似文献   

16.
李诗瑶  李坦英  王素珍 《中国药房》2012,(48):4513-4515
目的:探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发展方向。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情况和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与结论:随着“新医改”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基层群众“看病贵”和“看病难”问题有了一定缓解,但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没有明显改善,主要原因是基层医疗服务运行机制不健全。建议构建基于县、乡、村技术协作视角的县级医疗中心,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和“看病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及公共治理理论在基本药物供给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根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从公共治理角度提出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的策略。结果:以服务为导向,从统治行政走向服务行政,引入非营利性组织,发挥非公有制流通主体的作用,有助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物供应体系,确保民众基本用药和用药安全。结论:基本药物供应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