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四川省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总结评价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自1992~1998年在四川8个地、市、洲41个县614个行政村进行,此期间,全省建立健全了血防健教网络,培养人民,根据基线调查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摸索出有效的传播途径,并据此制作出10个余种近300万份健康材料。同时,选出两个县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试点,摸索出很多经验指导全省。项目执行终期采用资料回顾,问卷调查,观察及专题小组讨论四种方法进行考核评价。结果表明,人群认识正确率提高了1  相似文献   

2.
自 1 992年执行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以来 ,血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据我省血防专家预测 ,我省现有主要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将缓慢上升 ,病人数将逐渐增加 ,全省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和病牛数将呈反复波动趋势 ,有螺面积将逐年小幅下降 ,因此要消灭血吸虫病还要作极大的努力。而血吸虫病与个人行为密切相关 ,多年来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血防健康教育 ,值得我们思考。1 血防健教广泛性与重点相结合各级政府切实加强对血防健教工作的领导 ,将血防健教工作纳…  相似文献   

3.
我省疫区大力实施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计划,不断强化疫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有力地促进了防治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血防健康教育中期评估方案》,我们组织了全省血防健教中期评估工作。 1 评估方法 选择不同类型的18个县(市)的53个乡  相似文献   

4.
2003-2005年安徽省血防健康教育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2003-2005年《安徽省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在全省实施情况及其效果,为进一步修订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3年来全省血防健康教育覆盖资料,了解工作开展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不同人群血防知识掌握情况,并利用全省疫情监测点资料,了解健教工作开展前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下降情况。结果3年来,健康教育覆盖率不断提高,血防知识测试:2002年与2005年比较,学生合格率分别为82·80%和97·9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村民合格率分别为77·50%和95·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监测点中一类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2002年和2005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省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试行3年来,健康教育的广度和力度在不断加大,流行区居民血防知识、态度及行为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健康的行为得到了改善,人群感染率显著降低,其发挥的作用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首次对全省血防健教工作进行中期系统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结果表明:四川省在执行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策略中,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与基线调查时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说明我省采取的方法是有效的,健教策略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首次对全省血防健教工作进行中期系统评价。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结果表明:四川省在执行世行贷款血防项目健康教育策略中,目标人群血防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正确率与基线调查时相比,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说明我省采取的方法是有效的,健教策略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东至县是全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之一。有21个乡(镇)23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按照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总目标和健康教育实施计划的总体要求,全县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地开展血防健教活动已六年。以查桥乡查桥村(一层)、葛公镇大源村(二层)、张溪镇石潭村(三层)作为健教试点村,并以点带面,推动全县血防健教工作。为进一步了解全县血防健康教育进展情况,提高健教工作质量,1997年我们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效果进行了评估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区,由于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危害性减轻,人群血防意识渐趋淡薄,防治工作难度加大。为此,WHO建议把健康教育(下简称健教)作为血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世界银行贷款血防项目将健教列为重要措施。我们拟通过“健康保险”这种新的健教形式,来增长疫区居民的血防知识,提高血防意识,改变其卫生行为,报告如下。1方法选定丰城市同田乡的龙风、龙江、龙赣为试点村,3村均为血吸虫病基本消灭地区,疫区为山丘型(内湖),采取自愿参加,参加者发一保险卡。保险卡规定:保险者必须接受血吸虫病的检查,履行血防义务,不准…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世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重要内容,旨在目标人群中普及血防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改变不良卫生行为,减少发病危险因素,从而降低人群的感染率.选择两个村分别作为实验区和对照区,实验区采取了各种健康教育的措施,人群接触疫水频率由健教前的74.7%下降到39.1%,血防知识及格率由49.3%上升到97.6%,血防态度显著改善.感染率由12%下降到2%,出现的症状体征逐年减少.对照区人群接触疫水频率,血防知识和态度变化不大,人群感染和出现症状体征人数均多于实验区.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世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健康教育研讨会于5月6日至9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来自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云南、浙江等8个项目省和全国血防健教试点县从事血防健教工作的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安徽省还选派了地(市)和重点县(市)的血防健教人员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湖北省各地血防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血防健教工作。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各地从事防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需求信息,包括机构设置、人员基本信息、设备和经费及工作形式等,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对24个县(市)血防机构调查的结果显示,设独立健教科室的有12个,占50%;从事血防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年龄最小34岁,最大58岁,平均年龄46.5岁;学历高中及以下有5人(20.80%),大专有16人(66.67%),本科及以上有3人(12.50%);有专项经费的为10个(占41.70%),无经费的为3个(占12.50%)。结论湖北省血防健教工作成效显著,但在专职人员和经费方面尚有不足。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9年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1992-2000年湖南省实话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的防治成果。方法 疫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按居民感染率分为高、中、低三层,针对不同的层次,相应地采用吡喹酮人、畜化疗为主,辅以健康教育及环改灭螺防治策略;每年选择50个不同层次流行村为流动疾病监测点,进行疝情监测。结果 项目开始时全省35个流行县(市、区、农场)、471个流行乡,至2000年,先后有8个县(农场)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有25个县、300个乡(镇)达到传播控制标准;高度流行村由762个,减少到271个,中度流行村由1728个,减少到1053个,低度流行村由1447个,增加到2716个;居民感染率由11.59%下降至5.64%。结论 项目的实施使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有较大幅度降低,取得了预期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92年执行健康教育项目过程中对全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中的33个县4500余人进行了血防常识认识水平及相关行为调查,并分析了村民获得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结果表明:疫区村民对血防常识的认知正确率平均为53.4%;相关卫生行为的正确率平均为85.4%;有11.9%的人回答不接触疫水。文章还对其与职业、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关系作了分析。在不同职业中,正确率最低为学前儿童(39.8%),最高为干部(76.5%);文化程度越高,正确率越高,小学及以下为59.6%,大学为73.1%;经济收入在400元/年以下者,正确率为60.3%.>2000元者,可达69.0%。本文还报道了2个观察村村民接触疫水的主要方式是清洗及耕作,相对接触指数百分比各为54.3%及54.9%。统计两村1—12月各月接触指数.高峰在5—8月。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洪灾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进一步了解,掌握1998年洪灾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今后抗洪防防病预案的修订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造反998年扩散(增加)钉螺面积和因吸虫急性感染突出的县,对灾前、汛中、灾后血吸虫病防治荼情况回顾性调查,对1998掉所报钉螺面积进行抽样复核,对全年急感病例进行核实,抽历史资料较完整的重灾疫区村进行疫情、螺情调查,结果 应城等县(市)的调查表明,均有因洪灾造成钉螺扩散(增加)面积,其中扩散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防治中的作用,应用视听手段、人际传播和血防实物对成年居民进行教育干预后,目标人群血防知识及格率和血吸虫病检查态度正确率分别比干预前至少提高16 .8 % 和19.0 % ,查病依从率和自觉查灭螺人数比例分别比干预前至少提高12 .6 % 和47 .9 % 。参加改水、改厕和牲猪圈养等防治活动的居民明显增多。A、B两村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 .2 % 和0.6% 降为0 和0 。健康教育是鼓励居民积极参加防治活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建立查螺质量控制(质控)方法 ,提高螺情监测质量。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对影响查螺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查螺方法、时间、人员年龄和血防健康教育等与标记质控螺查获率关系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当的查螺方法、时间、人员和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现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993-1998年,在3个县(市、区)研究发现,全面细查法、环境抽查法、系统抽样法的质控螺平均查获率分别为90.35%、67.03%、48.33%。1999-2000年现场观察,查获每框全部质控螺的平均时间为3.87min。2000-2003年每年在4个县(市、区)分别由专业人员和村民组成查螺小组进行查螺,各组质控螺的平均查获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分别为67.94%和56.97%,但至2h后各组质控螺查获率的提高幅度较小。2002-2004年观察,查螺人员健康教育组各年龄段质控螺平均查出率均比对照组高,且2组均为16~50岁组高于≥51岁组。分析认为查螺质控方法应包括:①设置质控框;②以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法相结合;③每节(上午或下午)查螺时间约2h,每人每节控制细查25框左右;④查螺员宜选用青壮年;⑤查螺前对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血防健教;⑥每节查螺时段质控螺查获率达60%左右。2005-2009年在原疫区的10个县(市、区)按质控方法要求进行查螺,调查52213框,质控螺查获率平均为58.99%,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本文建立的查螺质控方法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应用简便有效、易于操作、评价客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对江西省1992—1995年血防健康教育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期间全省血防健康教育按计划顺利实施,并逐步规范化。应用视听教育、技能培训、提供防护药品和部分地区结合环境改造的方法对居民进行教育于预后,目标人群血防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血防态度端正人数明显增加,娱乐性疫水接触频度降低,结合环境改造地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全省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逐年递减。血防电影和电视是目前血防健康教育信息传播的较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河南省2009年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2008年地方病防治项目健康教育技术方案》要求,抽取65个县(市、区)作为项目县,确定目标人群,采用问卷方式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然后在项目县、乡、村中的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全省65个县(市、区)做基线调查小学生6 565人和家庭主妇3 082人;效果评价小学生6 204人,家庭主妇3 044人。干预后,小学生重点地方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从61.1%提高到92.6%(χ2=1 756.08,P<0.01),家庭主妇重点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从65.0%提高到92.1%(χ2=655.90,P<0.01);其中碘缺乏病、饮水型氟中毒、饮水型砷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病区群众地方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效果明显,今后应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在学校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应用视听手段、技能培训和提供防护药品对鄱阳湖重疫区成年男性居民进行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育干预后,实验组血防知识及格率和对血吸虫病检查及化疗态度正确率分别由80.00%和67.06%提高到91.36%和97.53%,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7%和31.25%;查病和化疗依从率分别由71.91%和75.28%上升到85.23%和92.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76%和32.18%;游泳接触疫水率由10.05%下降到2.28%,比对照组下降了78.29%;但实验组捕鱼接触疫水率由25..06%上升到36.94%,总疫水接触率和血吸虫感染率未见下降。对照组查病和化疗依从率较上年显著下降,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变化。对此目标人群,目前健康教育应以提高其血吸虫病检查和化疗的依从性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