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栓性疾病是指由于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 病理过程导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mthrombosis)的概念既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又包括了其血栓形成的并发症,是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为其主要特征,即在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可预测的突发破裂基础上,导致血小板激活和富含血小板血栓形成,从而引发血管事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即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死亡的最重要病因,由其导致的死亡占人群总死亡的28.7%。血管性(包括心、脑、周围血管)疾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病理改变,即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这是一种累及不同区域血管的同一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具有相似的病因机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可早在幼儿期就已开始,初始发生在青少年,在人的一生中无症状地逐渐进展,中年或晚年后出现以下相关的临床表现:①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血栓栓塞性疾病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在血栓形成前,血液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即所为血栓前状态(perthrombotic state,PTS)。有关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是当前血液学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虽然有数十种检测项目可供选择,但还没有找到一致公认的牧民性和敏感性均令临床满意的指标。作者指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血小板颗粒蛋白-140(GMP  相似文献   

4.
肺孢子菌肺炎(PEP)是由卡氏肺孢子菌(PC)引起的肺内机会感染。近年来随着我国器官移植和艾滋病等患者的增多,PCP的临床病例也逐渐增加,但有关PCP并发血栓性疾病文献中鲜见报道。我科近期连续收治2例重症PCP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和心肌梗死,导致救治失败,现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PCP患者合并血栓形成的发生机制,以提高临床医生在PCP诊疗过程中对血栓性疾病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5.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一组多病因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在治疗方面近、远期疗效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认为血栓栓塞性疾病与活化蛋白C抵抗密切相关。本文就其相关因素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薇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6):604-606
1概述血栓性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无论是哪一类的血栓栓塞,一旦发生,临床危害极大。尤其是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由于早期临床表现的隐匿性及不典型性,使得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相当部分的患者起病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治疗是临床的重要问题。华法林是需长期抗凝治疗,包括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患者的最常用口服药物。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华法林在上述疾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栓塞患者31例为观察组,同期恶性肿瘤未并发血栓栓塞患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有糖尿病史者占54.8%,高于对照组的28.1%(P〈0.05);观察组有冠心病史者占38.7%,高于对照组的15.6%(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5.8%,高于对照组的6.3%(P〈0.05);观察组行地塞米松治疗率29.0%,高于对照组的3.1%(P〈0.05);观察组接受输血率61.3%,高于对照组的21.9%(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治疗过程中使用地塞米松、接受输血与并发感染等,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做好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肺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肺癌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9例伴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伴发肺血栓栓塞3例(1例同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于肺癌确诊前2-6个月。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6例)。结论:血栓栓塞性疾病可伴发于肺癌,最常见病理类型为腺癌,原因可能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或化疗及化疗过程中补液不足。  相似文献   

10.
贯彻循证医学原则重视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Hu DY  Sun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1):2163-2168
血栓形成或栓塞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没有血栓就没有心血管事件。目前,我们正面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巨大挑战。美国心脏病学会2004年初发布的最新统计学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仍为美国的头号杀手。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心房颤动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将带来巨大的卫生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1.
刘志华 《苏州医学》2005,28(2):59-61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内形成一个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可累及多处动脉血管床,是导致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及血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MI)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病变进展的典型例证之一。在与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相关的血栓形成中,血小板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镜检查结果表明,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形成导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12.
抗血小板药物的药理、药效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小板引起的血栓在动脉血管栓塞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致病作用,阻断血小板在动脉粥样斑块上的沉着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是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的主要目的。临床上的多年观察,已证明抗血小板药物能明显地降低冠状动脉、脑血管及周围血管性疾病的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导刊》2006,8(3):216-216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医刊及中国临床医生协办的第五届全国血栓防治研讨会于2006年3月31日-4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许俊堂教授主持,主题为“血栓防治——从循证医学到临床实践”。专题包括(1)静脉血栓栓塞;(2)动脉粥样血栓形成;(3)外周动脉血栓栓塞;(4)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抗栓治疗专家共识》介绍;(5)血栓相关的实验室指标;(6)血栓基础;(7)血栓防治措施的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8)血栓防治门诊的推广等。来自全国各省市医师4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血栓栓塞性疾病抗栓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 《当代医学》2009,15(15):111-113
血栓府是指血栓栓塞性疾病是由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非常常见,严重危害公众生命和健康。血栓一旦形成,往往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近年来,抗栓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新的抗栓药物低分子肝素(速碧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受体拮抗剂等不断涌现,疗效优于传统抗栓药物普通肝素、阿司匹林或华法令,并且应用更方便、安全,口服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更少或不用监测是理想的抗栓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血浆杭凝血酶-Ⅲ(AT-Ⅲ)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8例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和7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AT-Ⅲ水平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抗凝血-Ⅲ水平降低,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血栓性疾病的预防与监测——心衰治疗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VTE发生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CHF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特别是同时伴有房颤、高脂血症、长期卧床等情况下,存在形成血栓的病理基础,易发生肺栓塞等血栓栓塞事件。VTE是CHF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衰症状的加重甚至猝死。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使用抗栓药物的目的是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防止发生脑动脉或者外周动脉栓塞;对已经存在心房内血栓的患者,抗栓治疗能防止血栓延展或新的血栓形成,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脑动脉或外周动脉栓塞;在准备电复律的患者,抗栓治疗的目的是保证电复律前后不发生血栓栓塞事件。  相似文献   

18.
肾病综合征(NS)与血栓栓塞性疾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关系,而血栓栓塞疾病有时恰是NS的首发表现,因而在临床上易出现漏诊、误诊。我科近期收治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NS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与血栓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在止血与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小板表面含有丰富的膜糖蛋白,它们介导血小板的粘附、活化和聚集,最终形成血栓,成为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基础。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受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后者可能是决定血栓性疾病发生的遗传背景之一,许多多态性位点已成为特定人群血栓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子。通过检测血小板的活化程度有助于诊断血栓性疾病,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尤其是近年来研制的各种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血小板在止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人群的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的长期影响以及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质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都直接或间接与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有关,提示血小板与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正常人20岁开始血管壁就逐渐发生改变,吸烟、高血压和遗传因素会加快血管损害的进程,从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血小板在“巡游”中与血管壁表面的内皮细胞“和平相处”。当血管损伤性病变发生时,内皮细胞缺损,暴露内皮下胶原等组织,即使血管不破,血小板亦会粘附、聚集、活化并在血管内形成止血栓,造成血管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应可净  马国峰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27-1329
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已越来越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I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两者是VTE发生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