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补益气血方剂四君子汤、四物汤和八珍汤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的影响。方法:在90只雄性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难愈性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通过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和MVC。结果:模型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各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比模型组缩短(P〈0.01,P〈0.05),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四君子汤组延长(P〈0.05)。模型组VEGF表达和MV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VEGF表达和MVC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VEGF表达和MVC低于四君子汤组(P〈0.05,P〈0.01),四物汤组和八珍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益气血方剂能明显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的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水平,诱导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54只雄性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难愈性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和微血管数(microvessel count,MVC)。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率低(P〈0.01,P〈0.05),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补阳还五汤组与模型组比较,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P〈0.01),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模型组VEGF表达和MV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补阳还五汤组与模型组比较,VEGF表达和MVC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明显促进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表达,诱导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探讨黄芪剂量对补阳还五汤疗效的影响。方法:在53只雄性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难愈性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15g、30g、60g、120g补阳还五汤组(以下简称黄芪15g、30g、60g、120g组),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面愈合率低,愈合时间延长(P〈0.01,P〈0.05);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创面愈合率显著提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120g组创面愈合率高于黄芪15g组(P〈0.01,P〈0.05),愈合时间短于后者(P〈0.05),与黄芪30g、60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均可明显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愈合,以黄芪30、60、120g的补阳还五汤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生肌中药内服、外用及内外合用治疗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疗效的差异。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内治组、中药外治组和中药合治组。采用腹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结合外科方法制备难愈性创面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中药煎剂内服、白玉膏外用,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结果:第7天起模型组创面愈合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总体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延长(P〈0.01)。中药内治组、中药合治组第3、7、10、14天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中药外治组第3、14天创面愈合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10天内治组、合治组愈合率高于外治组(P〈0.05)。中药内治组、中药合治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且中药合治组优于中药内治组和中药外治组(P〈0.05)。结论:生肌中药具有良好的促创面愈合作用,中药内外合用效果更佳。内服、外用及内外合用在创面炎症反应期具有良好促愈作用,而内服及内外合治在肉芽增生期及上皮爬生期的促愈作用也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君子加川牛膝方治疗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右下肢难愈性创面模型,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四君子汤组、川牛膝方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中药灌胃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四君子汤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1,P〈0.05);而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四君子汤组(P〈0.05)。造模后第7、10、14天,四君子汤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3、7、10、14天,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P〈0.05);造模后第10、14天,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优于四君子汤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四君子加川牛膝方可以促进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愈合,且以四君子加川牛膝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中药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实验性乙酸法制备,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气中药组和雷尼替丁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胃组织中PGE2的含量,用Morgan法原理测定胃组织氨基己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1),雷尼替丁组大鼠PGE2没有明显变化(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PGE2明显升高(P〈0.05);雷尼替丁组大鼠和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均明显升高(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胃组织PGE2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大鼠(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和雷尼替丁组大鼠氨基己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没有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与雷尼替丁组大鼠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与雷尼替丁组大鼠相比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可以促进胃黏膜屏障的修复,使其防御功能接近正常水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PGE2含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肌白玉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大鼠深Ⅱ度烫伤造模成功后,分别在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创面涂抹生肌白玉膏、关宝湿润烧伤膏、生理盐水。空白组不涂任何药物,连续治疗3W后,比较3组创面愈合率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白玉膏对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刘华  陶宏军 《现代医学》2014,(6):633-636
目的: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在52例中度烧伤患者中随机选择深Ⅱ度烧伤创面90个,另选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烧伤者第12天血清EPO的水平,患者按EPO的中位数倍数(MOM)分为〈0.5MOM、0.5~2.5MOM和〉2.5MOM3组,对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愈合率及6个月后的瘢痕评分进行评价。结果:烧伤患者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0.5MOM组同〉2.5MO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创面面积愈合率与瘢痕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EPO水平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创面面积愈合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EPO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中神经肽P物质(SP)表达及变化规律。方法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糖尿病组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无菌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所有大鼠麻醉后背部制成直径2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分别于烫伤前及烫伤后的不同时相采集创面组织标本,测算创面愈合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创面SP染色阳性区域面积,ELISA法创面组织中SP表达变化。结果烫伤后第7天起,糖尿病组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各时相点创面SP染色阳性区域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以烫伤后7d时尤为显著,为(1350.93±99.28)μm^2vs(1715.86±103.41)μm^2(P〈0.01);糖尿病组各时相创面组织中SP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烫伤后7d时最为显著,为(114.04±9.96)vs(143.39±8.94)(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中SP表达明显减少,可能是其创面难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调补肺肾(补肺健脾、补肺益肾、益气滋肾)三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稳定期大鼠全身和肺脏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及远期效应。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补肺健脾组、补肺益肾组、益气滋肾组和氨茶碱组。除对照组外,采用香烟熏吸联合细菌感染法制备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第9周分别以补肺健脾方、补肺益肾方、益气滋肾方和氨茶碱灌胃至第20周,于20、32周分批取材,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和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p(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可溶性TNF受体Ⅱ(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Ⅱ,sTNFR2)的水平。结果: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周时模型组BALF 中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个中药组及氨茶碱组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补肺健脾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氨茶碱组(P〈0.05);第32周,3个中药组的BALF中白细胞计数较氨茶碱组明显降低(P〈0.05,P〈0.01),而3个中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0和32周,模型组血清和肺组织IL-18、IL-6、IL-8、IL-10、TNF—α、sTNFR2含量,BALF中IL-8、IL-10、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3个中药组上述因子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3个中药组血清、BALF和肺组织中细胞因子水平较氨茶碱组降低,而以血清和BALF改变明显(P〈0.05,P〈0.01)。第32周外周血清和BALF、肺组织炎症因子表达与20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肺健脾、补肺益肾和益气滋肾中药可显著降低COPD稳定期大鼠全身和肺脏局部的炎症反应,且具有良好的远期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创面肉芽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于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除正常创面对照组外,其余肌肉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建立难愈性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八珍汤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通过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PCNA表达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八珍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模型组PC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八珍汤组PC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八珍汤组细胞凋亡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八珍汤能明显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大鼠的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增殖,抑制创面肉芽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愈创汤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探讨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均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愈创汤;采用量化评分法观察患者创面组织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血清EGF变化情况。采用肛管直肠测压法观察直肠肛门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1)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0 d、第14 d创面愈合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患者肉芽生长情况较对照组良好(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门功能各指标评分及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管直肠压力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第3 d,治疗组及对照组血清EGF值均较正常值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7 d及第14 d,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创汤可缩短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不影响肛门功能。促愈机理可能与调节内源性EGF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对SD大鼠愈创模型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生肌化瘀方干预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分别于不同干预时段(3d、7d、11d)取材,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测定,并图像扫描定量分析TGF-β1、TGF-β3、水平变化。结果:第3、第7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11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1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第3天生肌化瘀方组TGF—β3水平低于生理盐水组,而第7、第11天TGF-β3水平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有调节创面TGF—β1、TGF—β3分泌的作用,以益于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膏对感染创面的作用,为中医古方和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作感染创面动物模型,形成36个创面,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个创面。实验组用祛腐生肌膏,药物对照组用红霉素软膏,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进行换药治疗,分别于伤后7天在创面肉芽组织取材,测定肉芽组织蛋白质含量,计数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检查脓液中吞噬细胞数,记录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祛腐生肌膏可以促进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的增殖(P〈0.01);增加创面蛋白质含量(P〈0.01),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创面愈合率(P〈0.01),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1)。结论祛腐生肌膏具有促进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其机制包括促进组织修复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增殖,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长皮膏治疗四肢伤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方法,将71例四肢伤创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长皮膏油膏纱布外敷,对照组36例采用西药凡士林油膏纱布外敷,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第5、10、15天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第15天愈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最短为9d,最长为26d,平均为(18.34±4.35)d;对照组最短为11d,最长为40d,平均为(21.97±6.84)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长皮膏治疗四肢伤创面的疗效优于凡士林油膏,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