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内直机术对患儿的打击大,术中患儿的病理生理随之变化,因此术中必须对病孩加强观察和监测主要的生理指标,作好配合医师和麻醉师抢救的准备工作。我们现将婴幼儿手术的配合及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90年以来,我们共参加216例年龄在la以下,体重低于10kg的先心病患儿手术,其中室缺十肺高压者ppWS>0.9占30%,年龄最小者5.sin,体重5.skg,为室缺十肺高压。2护理要使该手术完全成功,除了根治心脏本身的畸型外,还需要针对各种病理生理参数进行调整。在手术中,护理工作较其它手术的配合复杂。2.l放置各种监测装置的配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心内直视手术越来越普及 ,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必须给予规范化的呼吸道管理 ,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现笔者将 39例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口插管辅助呼吸的气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9例中男 2 3例 ,女 16例 ;年龄 5~ 4 6岁 ,平均2 9.5岁 ;其中房间隔缺损 11例 ,室间隔缺损 10例 ,法乐氏四联症 3例 ,动脉导管未闭 15例。2 护理体会2 1 拔管前的护理2 1 1 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呼吸管道和参数 以 10mL/kg定潮气量 ,呼吸频率保持 16~ 18次 /min ,氧浓度 4 5 %~5 0 % ,并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心内直视术后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方法:对136例老年心内直视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共有8例病人出现精神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5.88%,8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老年心内直视术后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有高龄、心功能水平低下、体外循环及其时间、ICU停留时间等,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胸部手术创伤、体外循环非生理性的氧合灌注、血液稀释等因素均会造成肺部超微结构的改变。术后机械通气呼吸支持可改善氧合,减少呼吸作功,降低肺血管阻力,促进心功能恢复,故术后常规使用机械通气。认真做好呼吸系统的护理,对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1]对心内直视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气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我院2002年6月—2008年8月共监护心内直视术后患者300例,现将气道管理经验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139例,女161例;体重9~86?,平均47.5?;年龄2~74岁,平均38岁;先心术后123例,换瓣术后142例,搭桥术后35例;呼吸机使用时间5~170h。其中拔除气管后二次插管2例,气管切开1例,无创序贯通气5例。2气道管理2.1呼吸机的预设和准备本组均采取Drer公司EVTER2型呼吸机。在患者进入ICU前准备好呼吸机螺文管及人工鼻,接通电源、气源,调好呼吸机参数并使呼吸机处于待机状态。设置同步间歇指令通气2.2妥善固定气管插管2.2.1一般处理患者自手术室转入ICU,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检查气管插管并在特护单上记录插管距门齿深度,30m in内床边胸部摄片,了解气管插管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儿心内直视术后循环系统的管理。方法婴儿心内畸形矫治术后给予对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尿液、引流液及体温的动态监测和管理。结果本组患儿治愈100例,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9例,并发症发生率9%,死亡6例,病死率5%。结论排除术中因素后,患儿术后维持合适的前负荷,减轻后负荷,以及心功能差时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减少水、钠潴留,预防心律失常,密切监测体温等对维持患儿循环系统稳定、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术后婴幼儿气管插管内安全吸痰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00例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气管插管患者的吸痰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婴幼儿气管插管内吸痰的吸痰技巧,预防吸痰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例死于原发疾病,存活95例均未发生与吸痰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结论安全吸痰可有效预防吸痰引起的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肺部感染等,从而使患儿安全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7.
8.
参附注射液对心内直视术后CK、CK-MB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迎九  李朝先  向小勇  杨双强  李强  汪斌 《中成药》2002,24(12):944-945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CK、CK-MB的变化及参附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房、室间隔缺损71例,随机分为二组。Ⅰ组(参附注射液观察组)39例,Ⅱ组(对照组)3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h,1d,2d,3d,7d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CK及CK-MB浓度。结果:术前两组的CK、CK-MB均在正常范围,术后1d达高峰,其后缓慢下降。观察组CK水平在术后2d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K-MB水平在术后3d,7d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加速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后CK、CK-MB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5年 4月~ 1999年 10月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35例 ,男 2 0例 ,女 15例 ,年龄最大 4 2岁 ,最小2岁 ,平均 16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18例 ,房间隔缺损10例 ,法乐氏四联征 2例 ,法乐氏三联征 1例 ,二尖瓣狭窄 1例 ,主动脉瓣脱垂 1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 ,均治愈出院 ,无并发症发生。1 循环系统的护理1.1 持续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心电图的改变 ,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1.2 每 15~ 30分钟测量血压、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 1次 ,根据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指导输血补液…  相似文献   

10.
例1,患者,女,42岁,主因呕吐10天就诊,患者食入即吐,不能进食水.但一般状况、精神尚好。查体:T37.5℃,心率86次/分,律整,腹软,肝脾未触及,莫菲氏征(-),入院时考虑为急性胃炎,予补液,消炎制酸治疗不见好转,查B超:肝胆胰肾均未见异常,查T37.21nmol/L,T4312nmol/L,FT331pmol/L,FT465pmol/L.TSH1.6mlu/L,肝功能:ALTl49μ,血Cr198mmol/L,Bun3.82mmol/L,乙肝五项,甲肝抗体,丙肝抗体均(-),考虑为甲亢,予他巴唑10mg口服3/日,治疗1周后.患者呕吐消失,用药22天后复查:T31.3nmol/L,T497nmol/L,FT32.7pmol/L,FT411pmol/L,TSH1.5mlu/L.肝功能:ALT91μ,血Cr29.4mmol/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足浴疗法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患者早期体温恢复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的患者从手术室反回ICU后,双足放入温热水中20mm~30mm,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温方法,对低体温患者予以四肢保暖及输液加热,观察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比较体温上升时间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实验组体温上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体温并发显著减少。结论:足浴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早期体温恢复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心脏直视手术后期心包填塞少见 ,但易危及生命。轻者引起心排血量降低 ,重者造成心搏骤停 ,必须及时处理。我院自 1995年 3月— 2 0 0 2年 3月行心脏直视术患者 6 0例 ,发生晚期心包填塞 3例。现将其治疗护理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例中男 2例 ,女 1例 ;年龄 9~ 2 6岁。瓣膜替换术后 1例 ,室缺矫治术后 2例。心包填塞发生于术后 7~ 14d。1例行心包引流治愈 ,2例行心包穿刺治愈。2 晚期心包填塞的病情观察本组患者早期表现为胸痛、厌食及恶心 ,继而出现烦躁、气急、血压低、脉压差变小明显、心率快、尿少、末梢循环差、中心静脉…  相似文献   

13.
多巴胺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常用的药物,可提高心排血量和升高血压,增加氧的输送。在预防与治疗体外转流停机后各种原因所致低心排综合征,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起到良好作用。由于多巴胺用药剂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不同,术中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现将笔者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3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年龄不超过56岁。对其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结果:36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对手术中心脏的跳动、手术方法的改变、麻醉方法等问题的处理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心内直视术后动脉内插管监测血压的目的是在于使病人维持一个符合具体病情的血压及脉压是监测动脉压的最好办法。可以反映动脉压的动态变化。另外,动脉任监测管道还是动脉血标本采集的理想途径,既可及时迅速取得标本,又可减少病人的痛苦。我院对408名患者均采用了桡动脉插管测压,由于我们的精心护理,均未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病人术毕回房后,挠动脉穿刺针处接一延长管,通过延长管与三通连接,再通过换能器和监测仪连接。首先,关闭动脉测压管道,通过换能器和监测仪调整好零点,再与动脉测压管道相通,这时监…  相似文献   

16.
现将我科 1999~ 2 0 0 0年收治的 4 6例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综述如下。1 心理护理不同的患者对手术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笔者有的放矢的对其进行疏导排解。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概况及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 ,使患者对手术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消除其紧张、恐惧和对术后效果的疑虑 ,以使其积极配合 ,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促使身体早日康复。2 术后护理2 .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每 4小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 ,发热者测至体温正常 ,每小时测血压 1次 ,4小时后平稳者改为 4次 /日 ,同时密切注意神志的变化。术后常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12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每组6你,用药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盐酸川芎嗪3mg.kg^-1,BW^-1,观察了术前、术后及术后72h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含量变化。结果 用药组术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血液中CPK、CPK-MB含量在术后12  相似文献   

18.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指不阻断主动脉,仅阻断上、下腔静脉,不使用心脏停搏液,经冠状动脉循环,使心肌得到持续氧合机血灌注的一种手术方法,是继晶体停跳、血停跳、连续血停跳以后较符合人体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来心脏外科开展的最新技术.该手术温度多控制在31~35℃之间,即浅低温范围,故定义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符合机体生理功能,能较有效保护心肌手术方式,自从该术式的出现已引起了心脏外科医师的普遍关注和深入研究,1992年顾瑞华等报告ECC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44例,何巍等进一步改进了该技术,并扩大适应症.本文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器官微循环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观察川芎嗪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含量的影响.结果川芎嗪能增加术中、术后血浆PGI2含量(P<0.05或<0.01),减少术中血浆TXA2含量.结论川芎嗪能纠正循环血液中TXA2-PGI2失平衡,从而改善器官微循环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的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常温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2 0例为实验组 ,浅低温心脏停跳下手术患者 2 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 (CK -MB)、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术后 12h及 2 4h ,实验组CK -MB低于对照组 ,术后 4 8h 2组均恢复正常 ;实验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常温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 ,但较浅低温心脏停跳术减轻 ,对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