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周霞秋,严振宜,许蓓,赵国明,高恪(200025)关键词: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本方是由白芍、黄芪等八味药浓缩组成的配方。我们从1991年8月起用该方剂对15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  相似文献   

3.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一生物大分子多糖体,由间质细胞合成。主要代谢器官为肝脏,血中浓度高低与病毒性肝炎有密切关系,为了探讨各型肝炎对血清HA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我院对12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毒性肝炎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23~70岁,平均41.5岁。均系我院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同时检测肝功、特种免疫球蛋白、蛋白电泳、HBV相关指标、抗-HAV、抗-HCV、抗-HEV和肝胆脾B超检查等。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第五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丹皮汤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抗病毒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丹皮汤,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PV、SPV、脾长度、脾厚度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CLD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治疗后,2组的TGF-β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的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丹皮汤辅助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肝功能,对抗肝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应用血小板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应城市血防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另抽取本院同期收治肝炎后出现肝硬化患者80例以及到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正常的健康人80例。所有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血小板检测,观察其指标变化并归纳对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进行血小板检测的意义。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各项血小板检测指标中,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容等相对其它两组显著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如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大型血小板比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血小板检测中血小板计数还有血小板比容等指标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程度及是否有出血倾向,同时也能为防范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血清锌的测定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观察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对104例病毒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锌进行了测定,并与50例正常健康人做对照。现将测定的结果及临床价值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检测对象:观察组104例全部选自住院病人,根据临床症状及检验,B超等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其中,急性肝炎4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9例,肝硬化22例,重症肝炎6例。正常对照50例,来自本院职工及输血人员,经查体及化验室检验健康者。测定方法:采用血清锌测定盒,由北京化工厂临床试剂部供应。测定结果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拟愈肝汤治疗 2 2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并同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的 1 8例作对照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2例中 ,男 1 8例 ,女 4例 ;年龄 2 5~ 2 9岁 2例 ,3 0~ 3 4岁 3例 ,3 5~ 3 9岁 5例 ,40~ 44岁 8例 ,45~ 49岁 2例 ,5 0~ 5 5岁 2例 ;病程 <7年 1 0例 ,7~ 1 2年 1例 ;以 child- pugh分级 ,A级 1 2例 ,B级 8例 ,C级 2例。对照组 1 8例中 ,男 1 6例 ,女 2例 ;年龄 2 5~ 2 9岁 2例 ,3 0~ 3 4岁 2例 ,3 5~ 3 9岁 4例 ,40~ 44岁 6例 ,45~ 49岁 2例 ,5 0~ 5 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味联合西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独使用拉米夫定,并采取相应的保肝对症治疗;试验组同时加用拉米夫定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拉米夫定,并采取相应的保肝措施对症治疗;试验组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BV-DNA定量、Child-Pugh评分、肝功及凝血功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6周后,试验组HBV-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肝功及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在患者症状改善方面,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2例(4.44%)耐药性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LAM单独治疗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疗效肯定,安全可靠,能有效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患者治疗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苦参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峰  刘昳  赵英仁  邱根全 《中药材》2004,27(12):960-961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特别是该药对血清肝纤维化标准HA、PcⅢ、C-Ⅳ的作用,进一步探讨该药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分别测定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患者58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ALT、TBIL、HBVDNA定量、乙肝系列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C-Ⅳ的值.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别及与对照组的差别.结果:苦参素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更重要的是能使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好转,治疗前后差别显著(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可以降低乙肝病毒的血清含量.结论:苦参素注射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孙卫民 《陕西中医》2000,21(1):22-23
<正> 冯志雄老中医中医理论造诣深,诊治技术精湛。被陕西省人事厅、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陕西省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之一。笔者有幸跟师学艺,获益非浅,冯老尤其善长于肝病的治疗,并对其有独到的认识,经验丰富。兹介绍如下,与同道共享。 1 病名的认识 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是现代医学两个独立的疾病,从其临床、体征,分别归类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病证。但根据临床观察来看,许多肝炎患者只表现一些轻微症状,  相似文献   

13.
周鸿  江永萍  陈哲  强晓钰  彭莹莹  王辉 《中草药》2022,53(23):7491-7498
目的 系统评价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7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类型为乌鸡白凤丸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21年3月1日。由专业人员进行双检索、双提取和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涉及8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抗病毒药物比较,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药物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RR=1.32,95%CI(1.15,1.51),P<0.0001]、白蛋白[MD=2.88,95%CI(0.80,4.97),P=0.00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28.49,95%CI(-46.15,-10.83),P=0.00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32.04,95%CI(-49.40,-14.67),P=0.0003]、总胆红素[MD=-19.10,95%CI(-27.37,-10.84),P<0.00001]、透明质酸[MD=-49.67,95%CI(-76.59,-22.75),P=0.0003]、层黏连蛋白[MD=-36.16,95%CI(-56.32,-16.00),P=0.0004]、血清Ⅲ型前胶原[MD=-24.25,95%CI(-48.43,-0.06),P=0.05]和Ⅳ型胶原[MD=-21.06,95%CI(-37.98,-4.14),P=0.01]方面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较好,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佐证。结论 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还需要开展大量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是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在我国是高发地区,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联合使用中草药和未使用中草药两组的住院情况进行比较,评价住院患者联合使用中草药的价值,以提高中医药治愈率。方法:把2003年至2005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使用中草药的费用情况分为两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和疗效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中草药和未使用中草药两组比较,联合使用中草药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3天,未用中草药组为27天,两者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用药组比不用药组更倾向于住院治疗;联合使用中草药组的住院治疗总费用明显高于未用中草药组,而未用中草药组患者每天的平均住院费用则更高,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疗效分析,提示未用中草药和联用中草药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中草药者单次的住院天数长,单次总住院费用高,每天平均住院费用较低,说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中联合使用中草药者对于住院治疗态度较积极,其治愈率也较未用中草药组有提高,说明联合中草药治疗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肝肾阴虚证是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重要证候之一。(1)肝肾阴虚证的辨证;(2)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3)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4)肝肾阴虚证与病毒性肝炎的病情、病程有关;(5)肝肾阴虚证贯穿于肝炎后肝硬化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00名无肝病健康体检者和100例门诊及住原肝病患者测定血清中总胆汁酸水平,分析胆汁酸测定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肝病患者血清中胆汁酸的含量均高于体检组.结论:测定血清中TBA水平对肝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以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了181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12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8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和101例健康成人的血小板功能的四项检测指标分别是: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值均显著降低,这项结果对评估病毒性肝炎的严重程度及出血倾向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提示临床做好防范。  相似文献   

19.
宋爱军  胡经航 《新中医》2021,53(13):72-74
目的:观察四合饮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合饮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等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5.1%,对照组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Alb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FibroScan检测的肝脏硬度值(LSM)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HA、ⅣC、LSM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PCⅢ、ⅣC、LN、LSM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四合饮能够有效缓解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也有效改善,显示其具有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检测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检测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7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与血清白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型肝炎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 (P<0 .0 5 )。急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戊型肝炎显著低于甲型肝炎 (P<0 .0 1) ;血清白蛋白水平 ,戊型与甲型肝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慢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重度与中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中度显著低于轻度 (P<0 .0 1) ;血清白蛋白水平 ,重度显著低于中度 (P<0 .0 2 ) ,中度显著低于轻度 (P<0 .0 5 )。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在重型肝炎与肝炎后肝硬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各型肝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值 ,其异常率除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外 ,均显著高于白蛋白 (P<0 .0 1)。结论 :检测血清前白蛋白可作为判断急性、慢性肝脏损害的灵敏指标和急性、慢性肝脏损害程度的参考指标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能更准确地反映肝脏贮备功能 ,对估计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