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差异及其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细胞凋亡及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在缺血周围区,缺血再灌注2 h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开始增多,12~24 h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7~14 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迟于神经元凋亡12~24 h.Bcl-2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2 h开始增强,12~24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7~14 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53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6 h开始增高,24~48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14 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迟于神经元凋亡,Bcl-2和p53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灯盏花素对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后细胞间粘附分子-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ICAM-1在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缺血90 min)ICAM-1表达上调(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90 min再灌24 h)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单纯缺血组(P<0.01);灯盏花素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表达与单纯缺血、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显著下调(P<0.01)。大鼠脑组织ICAM-1 mRNA在假手术组呈低表达;单纯缺血组ICAM-1 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药物治疗组于相同时限ICAM-1 mRN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灯盏花素下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减轻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醒脑静(XNJ)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每组均在缺血再灌注后24 h、48 h和72 h处理。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的ZO-1蛋白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的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在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XNJ组和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大鼠脑组织内EB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假手术组和XNJ组的EB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24h,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和XNJ组大鼠脑皮层中的Z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同样缺血再灌注后48 h和72 h,假手术组和XNJ组皮层中ZO-1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后的48 h和72 h,醒脑静注射液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醒脑静注射液上调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及缺血脑组织中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常温组、脑缺血再灌注亚低温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每组分别于再灌注8h,24h,3d,7d,30d各处死10只大鼠,并取其缺血脑组织,其中5只用于免疫组化染色,另外5只用于RT—PCR检测TNF—αmRNA。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阳性细胞数在再灌注1d时即达高峰,3d后迅速下降,再灌注7d时即降到较低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及其mRNA表达假手术组很弱,缺血再灌注后TNF—α及其mRNA在8h表达为顶峰,随后有所下降,但直到再灌注7d仍然保持相对高的表达水平,一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其表达在亚低温组较常温脑缺血组有显著地下降(P〈0.05),但仍较假手术组高(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NF—α明显升高,应用亚低温可以降低TNF—α升高的程度;亚低温可以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的区域,并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提示亚低温治疗对脑的保护作用有可能通过降低TNF—α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差异及其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细胞凋亡及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在缺血周围区,缺血再灌注2h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开始增多,12-24h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7-14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迟于神经元凋亡12-24h,Bcl-2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2h开始增强,12-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7-14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p53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6h开始增高,24-48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14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迟于神经元凋亡,Bcl-2和p53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连续灌胃14 d。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Fas和FasL阳性细胞,Sham组仅见少量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多(P<0.05),Flu组表达显著减少(P<0.05)。大鼠缺血侧皮质区Fas mRNA和FasL mRNA表达为,Sham组有微弱的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Flu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郭云良  高英茂 《解剖学报》2002,33(2):151-156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受损伤的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以及Bcl 2和Bax蛋白表达与再灌注时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 2h、6h、12h、2 4h、2d、3d、7d、14d和 2 1d等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数及Bcl 2和Bax蛋白的表达。 结果  1.脑缺血周围区 ,再灌注 2h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开始明显增多 ,12~ 2 4h达高峰 ,之后逐渐减少 ,7~ 14d降至假手术组水平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迟于神经元凋亡约 12h。 2 .Bcl 2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 2h开始逐渐增强 ,12~ 2 4h达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 ,至 7~ 14d接近假手术组水平 ;3.Bax蛋白表达于缺血再灌注 6h开始逐步增高 ,2 4~ 4 8h达高峰 ,之后逐渐下降 ,至 14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著性差异。 4 .Bcl 2表达与细胞凋亡的时相变化基本一致 ,Bax表达时相迟于细胞凋亡。 结论 细胞凋亡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 ,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迟于神经细胞凋亡 ,Bcl 2和Bax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分泌型RAGE、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RAGE的表达。方法:本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2 h后再灌注12 h、24 h、48 h组,共四个实验组,每组20只健康成年大鼠,雌雄不限。应用单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作局灶型脑缺血模型,脑缺血2 h后再灌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RAGEm-RNA。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血清分泌型RAGE水平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呈增高趋势,再灌注24 h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蛋白表达达高峰,再灌注48 h时,表达有所下降。统计学分析提示再灌注24 h组、48 h组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两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48 h组缺血脑组织RAGEmRNA阳性细胞数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的表达升高,而分泌型RAGE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的含量及脑组织内的表达均下降。上述变化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麝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中、低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缺血2h再灌注24、48h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以模型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人工麝香能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麝香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脑屏障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丹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内栓线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 mRNA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凋亡神经细胞主要位于缺血侧海马CA1、CA3区,齿状回凋亡细胞较少。3个区神经细胞Bcl-2mRNA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2 h后升高,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复方丹参组神经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明显强于缺血再灌组,而凋亡神经细胞数明显较低。结论:复方丹参可通过上调神经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龟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补肾中药龟板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干细胞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 ,观察龟板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7d ,龟板组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 :龟板组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层和纹状体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缺血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补肾中药龟板能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干细胞因子和KIT受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CF/KIT在脑缺血大脑皮层和氧糖剥夺神经元中的变化情况,以此为基础,将细胞预先用SCF和SCF抗体处理后再制作氧糖剥夺-复氧模型,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进一步判定其变化的意义。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缺血侧大脑皮层M-SCF、S-SCF明显升高,KIT明显降低,而缺血对侧大脑皮层中M-SCF、S-SCF和KIT均无明显变化;②与对照组相比, 氧糖剥夺神经元M-SCF、S-SCF明显升高,而KIT无明显变化;③ 氧糖剥夺可导致神经元活力的显著下降,应用SCF可减轻原有的细胞损害而SCF抗体可恶化此种趋势。结论:脑缺血可上调SCF的表达,SCF可减轻缺血性脑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3.
背景:依达拉奉 (MCI-186)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已证实其能减轻急性脑梗死后的脑组织水肿、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MCI-186对大鼠缺血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作用。 方法:Longa法构建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再灌注模型,分两组在动脉阻塞后立即开始予MCI-186或磷酸盐缓冲液治疗,在术后1,3 d和7 d,动态测定缺血周边脑组织丙二醛的含量以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及缺血脑区域Nestin阳性细胞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同时进行神经功能测定。 结果与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磷酸盐缓冲液组脑组织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MCI-186治疗后明显降低(P均< 0.01);磷酸盐缓冲液组缺血后1 d,MCI-186组缺血后1,3 d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 < 0.01)。缺血后 3 d和7 d MCI-186组Nestin阳性细胞明显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P < 0.05),Caspase-3阳性细胞显著低于磷酸盐缓冲液组 (P < 0.05)。缺血后7 d MCI-186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磷酸盐缓冲液组。结果提示,MCI-186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分泌,保护神经干细胞,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大鼠的额颞叶皮质、海马及纹状体中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探讨PGRN对脑缺血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SPF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 group)和实验组(MCAO group)。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1 h,然后再灌注30 min、2 h、12 h、24 h模型,以缺血侧为实验组(ipsilateral group),其对侧为对照组(contralateral group)。假手术组为处理对照。用TTC染色法观察缺血梗死体积。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GRN的细胞定位及其表达变化。结果 TTC染色表明,脑缺血区域呈现白色,而对照无缺血区为红色。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PGRN在神经元中大量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中有少量表达,而在星形胶质细胞中几乎无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后2 h大鼠脑额颞叶皮质的缺血侧与非缺血侧PGRN含量均显著上调。在海马区缺血再灌注能瞬间降低PGRN水平,随着时间延长PGRN表达水平在24 h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皮质和海马相比,纹状体在短时间再灌注后PGRN具有较高的表达,特别是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能显著影响PGRN在大鼠脑缺血区及半暗带区的水平,提示PGRN可能参与缺血后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脑内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凝法建立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与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模型制作成功后6 h,1.5 g/L依达拉奉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10 ml/kg),每天1次,假手术组与脑缺血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时间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时活体脑片Ca2+ 的变化,希望揭示Ca2+ 在体水平脑缺血 /再灌损伤机制。方法:用插线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损伤模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脑片细胞内Ca2+ 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①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皮质及纹状体区域脑片细胞内Ca2+ 含量逐渐增加;②缺血1h后再灌注10min可引起脑片纹状体区域细胞内Ca2+ 含量明显增加,但将再灌时间延长至 3h,Ca2+ 含量较灌注10min为低;③缺血 6h皮质及纹状体区域脑片细胞内Ca2+ 含量明显多于缺血1h,再灌注 3h后,细胞内Ca2+ 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④纹状体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比皮质敏感。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皮质、纹状体部位的Ca2+ 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T细胞转录因子-4(Tcf-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早期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Tcf-4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第3日齿状回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日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Tcf-4 mRNA反应产物随脑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第21日表达最强,以后表达逐渐减少。结论:Tcf-4时间依赖性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程相吻合,说明其在神经干细胞晚期分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NA干扰组和阴性干扰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 h再灌注7 d时观测。用携带大鼠HMGB1 shRNA的慢病毒载体介导RNA干扰抑制脑内HMGB1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HMGB1/GFAP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NA干扰效果。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5-溴脱氧尿嘧啶(BrdU)/神经巢蛋白(nestin)检测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结果:与假手术比较,再灌注7 d时,模型组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HMGB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RNA干扰有效抑制HMGB1蛋白的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BrdU/nestin双标记细胞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RNA干扰组的BrdU/nestin双标记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质梗死周围区HMGB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促进该部位的神经干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