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内溶栓(ICT)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8月~1996年12月AMI胸痛后45分钟~6小时〔平均(3.4±1.6)小时〕入院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1995年8月前24例行国产尿激酶ICT,1995年8月后28例行直接PTCA,以AMI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为血管再通标准。结果:ICT与直接PTCA2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41.7%和89.3%(P<0.001),再通血管残留狭窄平均为90.4%±6.7%和14.5%±10.3%(P<0.001),血管再通距胸痛发病时间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通存活患者梗塞后早期(起病后30日内)心绞痛发生率分别为30.0%(3/10)和4.3%(1/23),P<0.05。结论:在条件和设备允许的医院,可优先考虑直接PTCA治疗AMI,以获彻底可靠的血管再通,ICT可作为PTCA失败后的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血管再通早晚与梗死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崔亮  顼志敏 《急诊医学》1997,6(6):334-335
目的:观察经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早晚与其心肌梗死面积之关系。方法:选取经溶栓后IRA再灌流患者71例,发病2~3周行^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测定AMI梗死范围指数,二维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1)57例距发病≤6hIRA再通患者的梗死范围指数低于14例〉6h组(0.326±0.075比0.373±0.071,P〈0.05)2)梗  相似文献   

3.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的临床观察桑举阳,杜洪全1991年2月~1995年1月我们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冠脉再通19例,再通率52.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所有病人均为确诊住院AMI病人并符合以...  相似文献   

4.
溶栓疗法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1]。其疗效与发病后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1996年9月至1998年6月我们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4例,再通率94%,死亡1例,占2.3%。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符合AMI溶栓治疗者入选。标准参照“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体质较好者年龄放宽至75岁,共44例,男33例,女11例,50~75岁,平均61±8.5岁。梗塞部位:下壁8例,下壁并后壁2例,前间壁3…  相似文献   

5.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劝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8月 ̄1996年12月AMI胸痛后45分钟 ̄6小时入院患者52例临床资料,其中1995年8月前24例行国产尿激酶ICT,1995年8月后28例行直接PTCA,C AMI溶栓试验(TIMI)3级血流为血管再通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前列环素(PGI2)及血栓素A2(TXA2)变化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将发病24小时内入院的104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60例与未溶栓组44例;溶栓组连续3日测定外周血PGI2和TXA2的代谢产物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浓度;并计算6ketoPGF1α/TXB2比值(K/T)。结果:溶栓血管再通组(42例)的6ketoPGF1α和TXB2水平均高于溶栓血管未通组(18例)和未溶栓组,以TXB2增加的幅度更大,表现为溶栓血管再通组K/T比值显著低于后2组(P<0.01);而溶栓血管未通组与未溶栓组间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另外,溶栓血管再通组中有再灌注心律失常者的K/T比值(0.77±0.07)显著低于无再灌注心律失常者(0.88±0.14,P<0.05)。结论:AMI时PGI2与TXA2平衡失调,其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冠状动脉再通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溶栓治疗时,使用药物纠正PGI2与TXA2平衡失调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在急诊室内用链激酶加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与安全性,由急诊科医生的急诊室内用SK1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入30分钟滴完的方法治疗发病6小时内的AMI病人19例,再通率为89.47(17/19),其中发病3小时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93.3%(14/15),发病3~6小时溶栓者血管再通率为75%(3/4),副作用轻,主要为低血压,易纠正。溶栓治疗组3周死亡率5.2%(1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延迟溶栓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延迟溶栓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动态观察,评价延迟溶栓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发病6~12h的AMI97例患者,分为静脉尿激酶溶栓组39例,非溶栓组58例,对6个月内存活的溶栓组33例及非溶组41例患者,于心梗后第1个月及第6个月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DVI,LVESVI)及射血分数(EF)。结果 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3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64例,其中26例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为溶栓组;其余38例应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临床指标判断血管再通的标准,溶栓组26例中再通者15例,再通率为57.62%。在该组内根据发病距溶栓时间又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发病后4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64.29%;第二组为发病后4 ̄6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为57.14%;第三组为发病后6 ̄12小时内溶栓者,再通率  相似文献   

10.
栓体舒、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栓体舒(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rtPA)和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将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38例,应用rtPA溶栓)和B组(42例,应用UK溶栓)。结果:2组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总再通率为60.0%。A组与B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6%和47.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死率分别为5.3%和11.9%,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发内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14.3%,A组明显低于B组(P<0.01)。溶栓再通患者病死率(0)明显低于未溶通者(21.9%),P<0.01。溶栓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明显高于6小时~24小时溶栓者(35.3%),P<0.01。结论:rtPA用于AMI紧急溶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延迟时间分布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大一  顼志敏 《急诊医学》1996,5(4):195-196,203
11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到溶栓时间为232.5±124.0min,其中发病到来院时间144.2±119.2min,来院到溶栓时间(DNT)87.6±52.3min。79例溶栓血管再通患者DNT短于32例未溶通者(77.4±47.9比112.8±53.6min,P〈0.002);DNT中,就诊到入院时间未通组长于溶通组(87.0±48.9比55.1±43.8min,P〈0.002)。溶栓延  相似文献   

12.
较多临床报告显示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安全、有效。我们应用直接PTCA治疗AMI7例,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997年1月~11月,按1979年WHO诊断标准诊断为AMI患者,男6例,女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30例AMI接受溶栓治疗的患分24小时内T波倒置组(14例)和未倒置组(16例)。依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再通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住字期间临床表现。结果:①两组再通分别为85.7%(12例)和37.5%(6例)P〈0.01)。②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1%(1例)和37.5%(6例)(P〈0.05)。结论:早期T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药物溶栓的疗效早已被临床肯定 ,溶栓距发病时间愈短 ,血管再通率愈高。为了缩短AMI发病到溶栓时间 ,我院急诊科开展AMI溶栓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急诊科有溶栓适应证[1] 的AMI病人 5 2例 ,男 36例 ,年龄 32~ 75 (平均 5 3)岁 ,女 16例 ,年龄 4 8~ 77岁 (平均 5 8岁 ) ,梗死部位 :前壁范围 2 3例 ,下壁范围 2 2例 ,混合型 7例。溶栓距发病时间 4 0分钟至 6小时。1 2 方法 嚼服阿司匹林 32 0mg(胃病可减半 ) ,尿激酶 (UK)…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对纤溶系统的影响,对37例AMI患者入院即刻、溶栓治疗(或非溶栓组一般治疗)后1、6、24h,第2、3、5、15d测周围静脉血中D-二聚体(DD)水平、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PA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纤溶酶原活性(PLGA),进行动态观察,并分析其与梗死相关冠脉(IRA)再通的关系。结果表明,AMI组与正常组相比,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P<0.01),PAA无变化,PAIA显著升高(P<0.01),PLGA亦显著升高(P<0.05);溶栓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溶栓前差异非常显著(P<0.001);溶栓治疗后IRA未通组与再通组相比,溶栓后6、24hPAIA前者较后者显著升高(P<0.05),PAA、PLGA及D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PAI在AMI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部分血栓之所以出现溶解抵抗可能与溶栓后血浆中PAI大幅度回跳有关,而IRA再通组与未通组血浆DD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DD不能作为监测IRA是否再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杨平  柳林 《急诊医学》1998,7(6):379-38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动态变化其与血管早期再通的关系,方法: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AMI患者在溶栓前及溶栓后2h,6h,12h分别取血测定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依溶栓前临床间接指标及溶栓后90min冠状动脉影结构,将患者分为再通组(27例)和未通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中GMP-140的动态变化,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AM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国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31例及尿激酶(UK)组35例,分别应用rtPA及UK治疗。结果: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rtPA组80.6%与UK组48.6%比较,P<0.05;4周住院病死率rtPA组0与UK组8.6%比较,P<0.05;而2组间出血发生率无差异。结论:小剂量rtPA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出血并发症少,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8.
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再通率和近期QOL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 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再通成功率和近期生活质量(QOL) 。方法:对1997 年9 月~1998 年3 月收治的51 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结果:27 例进行了PTCA, 再通率为96.3% , 平均残余狭窄为(15.3±8.9)% ,近期QOL的评分为24.3±3.6,无并发症和死亡。24 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再通率79.1% ,残余狭窄(56.4±18.3)% , 近期QOL评分16.5±2.9, 近期1例死亡,4 例失败后行补救PTCA。结果:PTCA有血管再通率高,残余狭窄少,并发症少,近期QOL改善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经静脉溶栓治疗的96 例患者AMI后1 个月进行锝99 心肌扫描,计算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59 例再通者的EF% 、PER和PFR均明显优于37 例未通者(P均< 0.01)。左室扩张者的各类指标与LVEDd 呈负相关(r= - 0.41~- 0.80, P< 0.01)。结论: AMI的溶栓治疗能明显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35例心肺复苏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35例CPR后AMI患者(CPR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42例无CPRAMI患者(对照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PR组发病至心脏停搏时间平均为(84.0±33.6)分钟,CPR时间(7.7±3.0)分钟,平均溶栓时间为(93.6±48.8)分钟〔与对照组(163.1±69.2)分钟比较,P<0.001〕;冠脉再通率为74.3%(与对照组66.7%比较,P>0.05),CPR组无一例发生胸内出血,但有8例(22.9%)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其中1例严重出血(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7.1%比较,P<0.05)。结论:对CRP成功后无创AMI患者迅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可适当扩大溶栓治疗的“时间窗”;CPR后需注意预防机体应激性反应,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