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逆传心包”与“上逆心包”语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第一条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第三十七条谓:“然热陷血室之证……往往久延,上逆心包,胸中痛,即陶氏所谓血结胸也”。两条皆言逆传心包,但究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病程病位、治法方药等均有显著差异,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宗仁 《医学争鸣》1996,17(4):307-308
“逆传心包”与“上逆心包”辨析王宗仁(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西安7l0033)关键词温病,心包络,逆传,下焦,医学,中国传统中图号R254.2“逆传心包”与“上逆心包”出自叶天士《外感温病篇》第1条:“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第37条:...  相似文献   

3.
叶氏在《外感温热篇》中提出“逆传心包”这一杰出的创见。后世诸贤,对其解释,见仁见智,所论不一,余不揣浅,略陈己见以就正。一、各家之言章虚谷说:“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入营,故逆传心包也。”王梦英说:“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入,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温热论新编》说:“可见‘逆传’者,是捐肺、气、卫分的病直入心、血、营分的一种情况。”三版教材《温病学》说:“逆传心包病在  相似文献   

4.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是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提出的温病常见传变规律之一。 关于逆传心包的涵义,后世医家众说纷纭。清代医家章虚谷认为,温邪按卫气营血顺序依次渐传的为顺传,卫分之邪不经气分而骤传心营者为逆传。他还以五行生克乘侮之说来解释温邪逆传之理。他说:“心属火,肺属金。火本克金,而肺邪反传于心,故曰逆传。”而清代医家王孟英认为,卫分之邪从气分下行为顺,从营分内陷为逆。他说:“‘不从外解,必致里结。’是由上焦气血以及中、下二焦者为顺。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人,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他虽不  相似文献   

5.
<正>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语,见于《外感温热篇》之首。《外感温热篇》为清代医家叶天士游洞庭山时,门人顾景文随于舟中,将其口授之语录记而成。自章楠改题定名之后,这句名言便被奉作认识全部温病的提纲,其实只不过是试图概括风温而已。叶氏医案有云:“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包络中……。”有人认为,“这  相似文献   

6.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又说:“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从而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及其病理传变规律,掌握温病病理传变,就能了解病邪进退,正气盛衰,从而得知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预后的吉凶,并为立法处方提供依据,这对用中医中药诊治急性外感热病,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伤寒论》之“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之"坏病",现均理解为"变证",不属六经范畴,可按照《伤寒论》第16条,其原意应指病仍在太阳,并非变证。细考之,"坏病"的原意,是指太阳病经过误治、或病人具有某种特殊体质、病证不按常规演变、因而需要观察证候变化以作相应治疗的一类病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思想,本义并非能够指导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因为未经过误治的病证能预测疾病的传变,而坏病不能预测才需要随证治之。以此思想理解《伤寒论》太阳病篇17至30条,可发现原文顺序的有机联系,是坏病证治的具体示范。  相似文献   

8.
自叶天士《温热论》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后,诸家解释,颇不一致。目前,对“顺传”和“逆传”仍争论不休。《河南中医》1990年第1期刊出了徐纲同志的《也谈“顺传”、“逆传”》一文,旁征博引,说理详尽,正名顺逆,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黄莉  王融冰 《中医学报》2019,34(4):682-685
外感病证发病与否与体质有关,体质强则不易发病,且不同体质对某些特定外邪具有易感性。外感病证病机传变的性质和部位与体质有密切关系,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中气强实易燥化归阳明,中气虚羸易湿化归太阴。外受邪攻,若体质强则易于痊愈,否则易内传出现复杂多样的变证、坏证。对外感病证的治疗要增强体质、顾护体质,外感病证辨治中应高度重视中医体质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对《内经》“逆治”与“从治”的涵义进行了较深入的发掘和系统的分析。认为其涵义有三:一指对病证的逆从,二指对气机的逆从,三指对标本的逆从。并指出,对于病证的逆从,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并得到充分的重视。对于气机的逆从,标本的逆从,则为学术界所忽略。同时,着重对后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胃气思想在六经传变中的应用。[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的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总结保胃气思想在六经传变中的运用。[结果]书中多以胃气强弱作为六经病发展转归的关键因素,并在六经病的辨证论治中,始终将保胃气作为治疗六经病的基本准则。病在三阳,祛邪保胃气,病入三阴,扶正保胃气。[结论]张仲景在临床中非常重视胃气的作用,并将保胃气的治疗思想贯穿于《伤寒论》的始终。其中,在六经传变方面,保胃气思想表现的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硬化中医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内伤劳倦等病理因素.现代研究多根据发病特点,将多发性硬化病病机概括为肾气亏虚、湿邪浸淫、阴阳两虚等.李东垣《脾胃论》认为,阴火应是脾胃气衰,不能正常推动气的运行,气虚郁而化火.故多发性硬化核心为本虚标实,虚因脾气衰败,实因阴火内生.急性期与缓解期均可见阴火夹杂风湿、血瘀、水饮,阴火贯...  相似文献   

13.
王兴  杜晓刚 《中医学报》2020,35(2):232-235
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主要症状为发热,同时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其他证候类型的一类疾病群。这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包括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各类疾病。通过文献梳理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奠定了中医外感热病学理论基础。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便是第二个里程碑。明清时期温热病学说的成熟则为第三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为《温病条辨》。这期间中医对于外感热病诊断和治疗一直在不断完善,从刚开始认为其病因为"伤寒之类也",到论述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的区别,从六经辨证的出现、完善到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从《黄帝内经》《伤寒论》时出具系统化的伤寒治疗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独立成科。中医学基本思想为辨证论治,近年来各种亚型流感频发,中医可以在明确致病因素前采用对症治疗,解决了西医治疗的后发性缺点,在疾病的初起阶段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疫病"是感染杂气所致,首次提出杂气是有别于六淫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流行时间捉摸不定的外感病邪。强调杂气发病类型为"伏而后发",即杂气为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与伤寒六经传变、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传变不同,吴又可提出杂气为"邪伏膜原,表里分传",即以膜原为中心,而后出表、入里。故治疗疫病既要扶助正气,亦要祛除邪气。祛除杂气以宣通疏利为本,用药上善用走而不守之大黄,而慎用守而不走之黄连等寒凉药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医药治疗方案遵循了《温疫论》"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之治则。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肺炎是由外邪侵袭所致,但还需注意有人体正气不足的因素存在;发病遵循着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但在抗生素、激素滥用的今天,还出现了一些新的传变特点;在辨证结合辨病的基础上,注意合理地早期配伍益气养阴药物,可扶助正气,祛邪外出;现在尚没有统一的肺炎辨证体系、临床证型分类,造成肺炎的治疗缺乏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韩懋为明代著名医家,撰有《韩氏医通》《杨梅疮论治方》等医学名著。韩氏提出的"一气流行"说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一元论"思想,是其医学理论根基。"一气流行"说重视气的运行,认为气机不调或气虚是疾病的病因病机;"一气流行"诊脉法从气之动静理解脉象,总结了气、血、痰、火四大病机的脉象特点;韩氏临证则依气、血、痰、火分别施治,气分之病,力推香附;血分之病,力主当归;以姜汁炒香附治痰;以黄连为主治火。  相似文献   

17.
"分消走泄法"源于《黄帝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对应疾病为暑温、湿温、湿病等,而其对应之证,乃湿热证。湿浊之邪所盘踞之处均以脾胃为主,旁及于肝,上及于肺,下及于肾,即盘踞中焦,上蒙下注,涉及肺肾。针对湿热病机,"分消走泄法"用药以"轻灵"取胜。"轻灵"二字,不但指药物气味与质地"轻灵",还指药物剂量"轻灵"。临证应圆机活法,精简扼要,力求"轻灵中求纯正"。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琦  杨必安 《中医学报》2022,37(2):254-258
《伤寒杂病论》最早提出血室的概念,但关于其具体的解剖位置,历代医家观点不一。血室之争,根源在于中医重用而轻体、体用不平衡。血室以气血汇聚之处的功能命名,从字形字义也难以揣测其形状与解剖位置。从《伤寒论》第97条、第143条以及第145条可以推测,血室可以理解为肝的别称。妇人经期,"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此又名"热入血室",期门刺之或小柴胡汤主之,邪随经水而去。重用轻体是中医独有的思维,现代中医应将明体与达用并重。中医重用的思维方式,只有落到体的实处,才能更好地发扬经典中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倡导导引调摄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癥瘕相当于现代胸腹部(如胃、肠、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巣元方重视脾胃的枢机功能,注意顾护正气,为现代肿瘤的中医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