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环化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相对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存在的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RF测定采用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抗CCP抗体阳性,其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6%;RF44例阳性,敏感性80%,特异性为84%。57例其它风湿性疾病患者只有3例抗CCP抗体阳性,且均为低滴度。而CCP阳性者有14例,30例正常对照二种抗体均阴性。抗CCP抗体的含量与RF含量之间无相关性(t=0.132,P>0.05)。结论抗CCP抗体具有RF相近的敏感性,而特异性明显高于RF,抗CCP抗体阳性患者比抗CCP阴性患者更容易发展成可通过放射性方法检测到的关节损伤,抗CCP抗体是RA的一个高度特异的新指标,如能与RF联合测定,能提高临床对RA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检测417例RA,576例非RA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采用相关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6.5%,95.4%.RF对RA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3%,78.0%,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4%,特异性为98.0%。抗CCP抗体与RF检测结果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标志物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与类风湿因子(RF)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CP抗体,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RF,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RA患者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73.5%,阳性83例;84例非RA患者抗CCP抗体特异性97.6%,阳性2例。82例抗CCP抗体与RF检测结果相同(72.6%)。两者无相关性(P0.05)。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敏感性84.1%,特异性98.8%。结论抗CCP抗体与RF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初步调查我国患病率4‰左右,推测我国至少有500万RA患者。未经及时诊治的患者,2年后致残率为50%,3年后有7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RA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大多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减少RA致残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只有早期诊断才能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51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35名其它风湿疾病患者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评价二者诊断RA的价值。结果二种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抗CCP抗体为54.9%、94%,RF为58.8%、82.6%。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无相关性,两者联合诊断RA的特异性提高。结论抗CCP抗体对RA有良好的诊断特异性,与RF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可视为RA新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临床意义及结合类风湿因子测定的互补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探讨其对RA患者、SLE患者、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94.5%,其他风湿性疾病阳性率为48.1%。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MCV)抗体检测结果,探讨抗MCV抗体在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例RA患者血清标本,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检测其抗MCV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计算并绘制受试者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抗MCV抗体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86.0%和70.5%,特异性分别为92.5%和48.3%,Kappa系数分别为0.78和0.28。抗MCV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置信区间为0.875~0.975)。结论抗MCV抗体是诊断RA的良好指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RF,对于辅助诊断RA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致畸性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实验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对RA的诊断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抗-CCP,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检测RF。结果 380例RA患者抗-CCP和RF阳性率分别为63.4%、68.2%;152例非RA患者抗-CCP和RF阳性率2.0%、15.1%;抗-CCP和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3.4%、68.9%,特异性分别为98%、84.9%,二者联合时特异性达到97.4%。结论抗-CCP在RA诊断中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二者联合能极大地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抗CC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及其血清水平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HA)的疾病活动度,骨侵蚀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7例早期RA患者,分别测定抗CCP抗体、IgG-RF、IgM-RF、IgA-RF,并记录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疾病活动度(OAS-28)等临床指标。分析抗CCP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探讨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及骨侵蚀的关系。结果87例早期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54例(62.1%),RF阳性56例(64.4%)。抗CCP抗体阳性组患者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明显多于阴性组(P=0.000和0.000);DAS-28评分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0);X线更易出现骨侵蚀(P=0.000)。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01,P=0.000;r=0.574,P=0.000;r=0.698,P=0.000),而与ESR呈弱正相关(r=0.322,P=0.018),与血清IgG-RF、IgA-RV、IgM-RF不具有相关性。62例早期RA患者存在骨侵蚀,占71.3%,25例患者无骨侵蚀,占28.7%,两组间抗CCP抗体水平、IgA-RF、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2和0.004)。不同X线分期,血清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抗CCP抗体及其血清水平与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DAS-28及骨侵蚀程度相关,可作为评价疾病活动度以及预测骨侵蚀破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氮酸肽抗体(抗-CC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乳胶增强比浊法分别测定155例RA、178例非RA和100例健康人的血清抗-CCP和类风湿因子(RF),并比较抗~CCP和RF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结果抗-CCP和RF的灵敏度分别为63.2%和59.1%,特异度分别为95.0%和81.6%,阳性预期值分别为87.5%和64.3%,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2.2%和58.2%。抗-CCP阳性率在RF阴性的RA患者中为34.9%,抗-CCP阳性的RA患者有较高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较多的关节肿胀,并且抗-CCP与患者的关节损伤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抗-CCP与DAS28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与RF相比,抗-CCP对诊断RA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并与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211例RA患者及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AS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11例RA患者检测抗CCP抗体和RF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3.93%(156/211)和63.51%(134/211),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P<0.01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抗CCP抗体与RF组间比较,则P<0.05结果有显著性意义。②211例RA患者及对照组检测RF结果分别为113.28±218.5IU/ml和9.24±15.02IU/ml,结果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抗CCP抗体与RA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发展有关,可作为RA临床检测新的血清学指标。与RF联合检测,再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RA的检出率,抗CCP抗体检测用于早期诊断,对RA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11例RA患者及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ELIAS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211例RA患者检测抗CCP抗体和RF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3.93%(156/211)和63.51%(134/211),其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P<0.01结果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抗CCP抗体与RF组间比较,则P<0.05结果有显著性意义.②211例RA患者及对照组检测RF结果分别为113.28±218.5IU/ml和9.24±15.02IU/ml,结果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1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抗CCP抗体与RA病情严重程度及其发展有关,可作为RA临床检测新的血清学指标.与RF联合检测,再结合临床症状可提高RA的检出率,抗CCP抗体检测用于早期诊断,对RA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RF、CCP和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探索其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69例RA患者、163例非RF的风湿免疫病患者血清同时进行测定了RF(速率散射比浊法)、CCP(ELISA法)和AKA(间接免疫荧光法),并对三者之间检测的一致性以及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RF、CCP和AKA对RA的敏感性分别为79.7%(55/69)、68.1%(47/69)和29.0%(20/69),特异性分别为75.5%、98.2%和100%。CCP的检测阳性率高于AKA(P<0.01),与RF无差异(P=0.057),且与二者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吻合度(k分别为0.271和0.483,P〈0.01);CCP阳性组患者病程和RF表达量高于阴性组患者(P<0,05),但患者年龄、ESR和CRP等无差异(P>0.05)。结论 CCP抗体对R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高度的特异性,且对RA的病情如预后等可能有一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定量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相对浓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浓度,并比较抗CCP抗体与RF的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其敏感性较RF低(P<0.05),特异性较RF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RA时,能使敏感性提高到86.7%,特异性提高到98.6%。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尚不能认为与RF具有相关性。因此,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RA血清学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相对浓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浓度,并比较抗CCP抗体与RF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其敏感性较RF低(P<0.05),特异性较RF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RA时,能使敏感性提高到86.7%,特异性提高到98.6%.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尚不能认为与RF具有相关性.因此,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RA血清学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75例RA、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133例和健康人41名进行抗-CCP抗体检测,并分析RA其他诊断指标与抗-CCP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175例RA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4.6%(148/175),其他风湿性疾病的阳性率为5.3%(7/133)。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灵敏度为84.6%,特异性为94.7%。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6.08和0.16。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抗核周因子(APF)、抗角蛋白抗体(AKA)具有相关性。结论 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视为RA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Ahmed MM Mubashir E Wolf RE Hayat S Hall V Shi R Berney SM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06,99(11):1209-12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fliximab treatment on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CCP) antibody and rheumatoid factor (RF)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METHODS: Sera from 33 RA patients receiving infliximab and 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 were tested for anti-CCP antibody, IgA-, IgG- and IgM-RF using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emiquantitative ELISA at baseline, 30 and 54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anti-CCP antibody and IgA-RF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30 weeks (P = 0.002 and 0.024); however, the decrease was not significant at week 54 (P = 0.147 and 0.207). The decrease in IgG-RF level was not significant at 30 and 54 weeks (P = 0.059 and 0.097). IgM-RF levels, howev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30 and 54 weeks (P = 0.002 and 0.004).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anti-CCP and IgA-, IgG- and IgM-RF was observed at baseline (r(s) = 0.48, 0.43, 0.65, P = < 0.05) and after infliximab treatment at 30 (r(s) = 0.45, 0.46, 0.62, P = < 0.05) and 54 (r(s) = 0.49, 0.45, 0.60, P = < 0.05) weeks. CONCLUSION: Treatment with infliximab results in decreased anti-CCP antibody and IgA-RF early in the course of therapy that is not sustained. IgM-RF declines and remains decreased for at least 54 weeks. Investigations in larger cohorts of RA patients (especially early RA) with longer follow-up are need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specific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on anti-CCP antibody and RF level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ir levels to disease activ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