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从心身医学角度谈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同时又是呼吸系统中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武维屏教授基于长期临床实践,重视肝在哮喘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倡用调肝理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这既是对祖国医学藏象学说中“肝肺相关”理论的发挥,又是由于肝在心身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试从心身医学角度就支气管哮喘从肝论治探讨如下。1 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心身医学是20世纪40年代新兴学科之一,是现代医学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了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形势,从…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20~50岁之间,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肝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从肝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从气论治,心身并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观察发现,除生理因素外,心理、社会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糖尿病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经典的心身疾病.冯兴中主任医师经过长期临床验证,提出对糖尿病"从气论治,心身并调"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心身医学的理念并非现代提出,古代中医学就有对于心身医学的论述,《黄帝内经》等相关中医经典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以及“七情致病”等观点,本质上反映出躯体与心理状态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慢性前列腺炎(CP)、早泄(PE)、勃起功能障碍(ED)等男科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且临床疗效见效缓慢,患者长期受疾病的困扰,随之而来的心理障碍近年来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治疗过程中,导师李海松教授尤其重视“身心同治”的理念,并认为男科疾病亦应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诊疗过程中认识并识别出患者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的关联性并加以处理,对于疗效的提高至关重要,心身医学与男科疾病之间存在重大关系。在现代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普及下,强调中医心身医学在男科疾病诊疗领域中的应用,能够为男科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6.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健康问题。高血压病虽作为一个现代病名,但中医学对其相关病症早有论及,本病属中医“眩晕”或“头晕”范畴。本文就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剂型等方面作一简要概述。1中药汤剂吕志杰[1]用降压延寿汤(何首乌、生地黄、怀牛膝、钩藤、菊花、白芍、石决明、杜仲等)治疗高血压病。刘海林等[2]自拟桂石降压汤(熟地黄、山茱萸、天麻、钩藤、牡丹皮、鸡血藤、丹参、肉桂、黄柏、山药、杜仲、白术、石决明、桑寄生、茯苓,炙甘草)治疗高血压病187例,服药4周降压总有…  相似文献   

7.
8.
9.
文章从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及当前医学模式转换的现状为切入点,对“形神统一论”?“五脏情志论”?“体质气质学说”?“天人合一论”等中医心身相关思想中贯穿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维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现代医学要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要从治疗?预防?保健几个方面借鉴中医学的心身相关思想和理论并对中医学在人文内涵和生态意义上的启示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随着心身医学的研究发展,当今大部分疾病可归属到心身疾病范畴,且处于高发状态。我国提出了“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但全科医学尚处于发展阶段,基层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存在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其岗位胜任能力有待提高,在心身疾病诊疗能力层面尤为明显。通过心身医学与全科医学相结合,可以提升全科医生对心身疾病的认知应对能力,改善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现状,同时促进社区居民精神卫生健康,充分体现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全科医学起步晚、需求高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对心身医学的认知,揭示出我国精神卫生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笔者根据我国存在心身疾病临床诊断率低,全科医生缺乏相关的心理干预技术,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诊断评估标准等问题,认为应从多角度进行促进,从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全科医生的院校教育和培训体系及结合本土中医全科特色方面,提出了增强全科医生心身疾病诊疗能力的三点建议。心身医学和全科医学相结合符合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发展需求,通过强化全科医生在首诊中的心身疾病认知与应对能力,对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控制医保费用,减少患者与社会的经济负担,具有显著的促进意义,从而更好实现“健康20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