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上睑肌缩短术对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57例(78眼),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40眼)和对照组28例(38眼)。对照组行额肌筋膜瓣悬吊术,观察组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对比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7.50%、欠矫率7.50%、过矫率5.00%,对照组为81.58%、10.53%和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行放射治疗的11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日常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营养管理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98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放疗护理和营养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放疗护理基础上实施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营养管理,2组均持续护理2个月。护理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记录2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比较2组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且出院前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b、ALB、PA均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接受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营养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和护理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A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的CAD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的CAD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态及张口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8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照营养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营养状况、急性放射反应、免疫功能、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6周后,观察组急性放射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四位一体"营养管理模式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张口功能情况,减轻对免疫功能的损伤,从而增强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NS)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88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SF-36)、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肾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S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以MEWS评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3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MEWS评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于患者入院当天和干预14 d后, 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量表、生活质量SF-36(SF-36)量表分别评价潜在风险与生活质量水平, 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MEWS评分与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MEWS评分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SF-36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EWS评分为基础的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潜在风险, 大幅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口周康复训练对REG1A表达阳性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REG1A表达阳性鼻咽癌放疗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口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干预后3个月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吞咽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吞咽功能GUSS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睡眠质量评分总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REG1A表达阳性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系统化口周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其吞咽功能、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品质链模式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集束化护理品质链实施前(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及实施后(2016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本院行放疗干预的鼻咽癌病例各53例做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放疗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接受鼻咽癌放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品质链干预,对2组放疗病例干预后各相关指标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鼻咽癌放疗患者干预后心境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品质链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实践之中,能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不良心境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近段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58例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患者,按照就诊或住院顺序编号,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刮除病灶,灭活瘤体壁,植骨后给予内固定手术干预。观察组扩大切除瘤段后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均随访2年,采用髋关节功能评价表(Harris)评定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SF-36)评定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骨肿瘤MSTS评分系统评定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统计随访复发率。结果 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3术后不同时间两组SF-36、MSTS量表评分均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评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局部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固定手术比较,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良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放疗)患者治疗中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2021年肿瘤科收治的9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间歇口-胃管饲法。比较2组患者放疗疗程达20 Gy(干预前)及放疗结束(干预后)时的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PA、Hb、ALB水平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间歇性口-胃管饲法在鼻咽癌放疗患者治疗中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问题跟踪护理在鼻咽癌病人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进行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问题跟踪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为57.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实施问题跟踪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鼻咽癌病人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心内科收治的7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出院护理。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健康调查简表(SF-36)、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评价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纬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3、6个月时MS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认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精神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6例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精神状况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敌对、强迫、偏执和精神病性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运用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子宫脱垂行盆底重建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4例子宫脱垂行盆底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水平、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行盆底重建术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护理在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将1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程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SCL-90各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实行全程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简明健康问卷(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缩短恢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2014年在该院行放射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CQI护理模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并制定质量改进措施,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PTC QLQ-C30)的评分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PTC QLQ-C30各项功能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