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有关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作者于2002年8月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conners上parent syruptom questionnaire,PSQ)对招远市城区6~17岁儿童进行测查,旨在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尤其是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发病情况,以便制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对癫痫患儿的心理、行为进行调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青少年测试软件对30例癫痫儿童进行Conner’s量表(父母)、艾森克个性问卷、瑞文标准测试的检测。 【结果】 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Conner’s量表(父母)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疾病组有明显的多动问题。N 情绪稳定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疾病组有明显的情绪问题。瑞文标准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疾病组抽象推理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结论】 癫痫儿童存在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治疗目标不仅要控制临床发作,还要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医生应与教师、家长共同商讨患儿的治疗、教育和心理支持问题。 相似文献
4.
聋哑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智力、言语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单方面的迟滞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主要包括:注意的发展、记忆的发展、思维的发展、想象的发展和情绪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陈燕惠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2):117-119
正本世纪70年代后,临床心理学在疾病发生、治疗、预后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随着近年来,心理行为问题在慢性疾病的管理中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人们发现许多慢性疾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可以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而且对患者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儿童期是身心发育、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疾病、治疗、家庭、社会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一种常见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由于疾病影响和长期治疗,哮喘儿童较健康的同龄儿童易产生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同时这些心理行为因素又可诱发并加重哮喘的发作,影响哮喘患儿的治疗与康复,现就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机制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7.
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竞雄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7,8(1):22-24
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内容,其影响儿童健康和儿童心理行为,并对肥胖的进一步发展有促进作用,肥胖儿从饮食行为,运动的量等方面与正常体重儿有差别,特别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自我评价低,自卑感明显,焦虑情绪等问题,应进行心理行为矫治,改善心理状况,从根本上进行肥胖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儿童精神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呈明显增长趋势。本文对264名3~5岁儿童进行心理行为调查.并对其异常者进行了心理干预和矫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龄期儿童受到各种精神创伤后的心理行为状况.方法选取新乡市5所小学中受过精神创伤的学生204例作为调查组,无精神创伤的学生180例为对照组,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孤独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中的有关项目而综合成6大项中的27小项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调查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较对照组得分明显增高,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性别之间比较,男儿以脾气暴躁、行为问题表现最为突出,女孩则以性格孤僻、情绪问题表现最为突出;而社会交往不良,注意力不集中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精神创伤后的儿童有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是家庭、学校、社会及儿少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杨玉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33-34
单纯性肥胖(以下简称肥胖)是除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外,单纯由于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而致脂肪过度积累的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通过对1996年全国11个城市0~7岁208620名儿童的调查,发现我国0~7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2%(1986年为0.9%)。全国总平均年增长率为9.1%,其中男童为10%,女童8.7%。年长儿童和青少年的肥胖发生率更高。这些肥胖儿童有30%其肥胖状况延续至成人期,是成年人群中重度肥胖和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长健康素养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5-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光明区13所幼儿园4 120名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家长版和深圳市居民健康素养问卷分别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长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健康素养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4.9%(1 436/4 120)。其中困难总分6.5%、情绪问题5.6%、品行问题8.9%、多动注意不能13.4%、同伴交往问题14.4%、亲社会行为9.2%。男童和女童困难总分、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检出率分别为7.3%和5.5%,4.8%和6.5%,9.7%和7.8%,15.5%和10.7%,15.8%和12.7%,11.1%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26,5.506,4.212,19.846,7.650,23.86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健康素养(OR=1.294)、健康知识(OR=1.293)、健康行为(OR=1.412)及健康技能(OR=1.193)水平低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问题突出,家长健康素养水平低是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危险行为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省六安市2所全日制初中2 139名年龄≤14岁学生进行危险行为和心理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留守儿童810名(37.87%),其中父亲外出打工334人(42.47%),母亲外出打工146人(18.02%),父母均外出打工320(39.51%);母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吸烟行为比例为8.22%,高于父亲外出打工的3.80% 及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7,P=0.003;χ2=10.504,P=0.001);父母均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每周饮酒≥1次比例为11.25%,高于父亲外出打工的6.4% 及父母未外出打工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P=0.028;χ2=4.315,P=0.038);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因饮酒打架≥1次/学期的比例为9.59%,高于父亲外出打工的4.65及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2,P=0.038;χ2=4.127,P=0.042);父母均未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上网行为比例为17.08% 低于父母均外出打工的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3,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9)、年级(OR=0.646)、性别(OR=0.146)是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危险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其中母亲外出打工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原发性癫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家庭因素,为癫痫患儿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35例原发性癫痫患儿和35例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ES-CV)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进行对照研究,并就家庭因素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癫痫患儿的行为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癫痫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较正常儿童父母显著增高(P0.05);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相比正常儿童家庭明显降低(P0.05),而矛盾性和控制性则明显升高(P0.05);父母教养方式结果显示癫痫组儿童的父母情感温暖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家庭组(P0.05),而父母拒绝否认、母过份干涉与保护因子得分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父母抑郁情绪得分与癫痫患儿行为问题总分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原发性癫痫患儿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相关家庭因素可能是导致其行为异常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对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价值,为能进行有效干预提供指导建议。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广元市农村地区具有心理行为问题[(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任一因子大于全国常模临床界值)]的200名留守儿童,分为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12周)、对照组(给予一般行为指导建议)各100例,对比两组儿童干预前后CBCL量表、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进行心理行为问题评估。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男童、女童和对照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男童、女童的CBCL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Piers-Harri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广元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行为及与睡眠障碍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05年9~11月间在成都5个城区随机抽取2848名学龄儿童,进行儿童睡眠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加而逐年减少,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睡眠障碍的总发生率为58.08%。各年龄组之间的睡眠行为有一定的差异性,具有良好睡眠行为的学龄儿童发生睡眠障碍的机率比没有良好睡眠行为的儿童低。【结论】目前成都市学龄儿童的睡眠时间普遍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睡眠不良行为的发生也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睡眠质量。这一现象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理门诊首次就诊的学龄儿童822例进行登记,统计分析一般状况包括年龄、性别分布特点和主要就诊原因。【结果】了解到当前学龄儿童各年龄心理问题就诊均以男童为主,男女比例为3:1。1~3年级(6~8岁)组占全部心理就诊儿童的53.5%。儿童心理问题在不同年龄组就诊原因排序略有差异。智力水平偏低及性格问题在儿童心理问题就诊中占有重要地位。就诊原因前三位分别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40.6%)、学习障碍(12.9%),精神发育迟滞(11.2%)。【结论】学龄儿童心理卫生就诊原因以影响学习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有多动、注意力障碍,智商偏低等。儿童性格问题在心理门诊咨询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环境及心理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70例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及其父母140人作为研究对象,另抽取70名正常儿童及其父母140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父母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家庭环境量表评分,分析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儿童精神质(P)、神经质(N)评分高于对照组,内外向(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父母N评分高于对照组,E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儿童家庭环境量表中矛盾性、控制性得分高于对照组,独立性、娱乐性、组织性得分低于对照组(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分娩产伤、家庭对儿童管教方法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家族抽动症病史为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多发性抽动症儿童及其父母多伴有孤独、焦虑、急躁等情绪,较内向,自信心不足。有分娩产伤、家庭对儿童管教方法严厉、家庭氛围不和睦、有家族抽动症病史为发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对改善学龄儿童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的有效性。方法对383名学龄儿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并运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和教师版分别于基线、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评估,比较各因子得分变化。结果 SDQ(家长版和教师版)多动问题因子和SDQ(教师版)困难总分的干预后3个月得分低于基线,且干预后6个月进一步降低(F=28.14~87.53,P0.05);SDQ(家长版)困难总分的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得分均显著低于基线(F=8.11,P0.05);SDQ(教师版)亲社会行为因子的干预后3个月得分显著高于基线,且干预后6个月得分进一步增高(F=27.99,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可以改善学龄儿童的情绪、行为和人际交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六安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8-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6所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和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SQ)由幼儿园组织召开家长会,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共筛查1 264名学龄前儿童,检出各种心理行为异常272例,检出率21.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χ2=50.198,P<0.001)、年龄(χ2=6.552,P=0.038)及不同地区(χ2=7.281,P=0.007)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2.959,95%CI: 2.177~4.023)、农村(OR=1.427,95%CI: 1.079~1.889)是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六安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男童及农村儿童患病率较高,应做到早期识别、早期针对性干预、医教结合,以纠正或改善发育行为问题或障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