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孤独症特质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中文克氏孤独症筛查量表和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于2019年3-5月选取苏州市郊区8所幼儿园所有在园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录入数据并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无孤独症特质组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在语言/认知信息、社会适应/自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6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有孤独症特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08,-6.251,-7.008,-6.008,-5.219,-8.550,P<0.01)。男性(OR=1.695,95%CI:1.207~2.381)、有分离史(OR=2.153,95%CI:1.225~3.782)、社会适应/自理差(OR=1.049,95%CI:1.002~1.098)、家庭环境气氛差(OR=1.147,95%CI:1.073~1.226)和频繁的忽视/斥责/打骂儿童(OR=1.053,95%CI:1.029~1.079)是儿童孤独症特质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男性性别、有分离史、社会适应/自理、频繁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差与儿童有孤独症特质有关,应当重视儿童早期有关方面家庭养育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影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分析综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3月选取18~35个月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61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55例为研究对象。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31人,对照组30人。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家庭语言指导。采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进行语言筛查评估,由家长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对家庭语言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亲生育年龄、住址、喂养方式、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带养人与儿童互动时间以及每天接触电子产品时间与儿童语言问题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带养人每天与孩子互动时间越长(2~4 h/d OR=0.542, 95%CI:0.352~0.866;≥4 h/d OR=0.211,95%CI:0.105~0.402)、母亲文化程度越高(高中 OR=0.685, 95%CI: 0.495~0.947; 大学及以上OR=0.468, 95%CI:0.157~0.785)和母乳喂养(OR=0.702, 95%CI:0.538~0.886)是语言发育迟缓的保护因素,接触电子产品≥1 h/d(OR=3.582,95%CI:2.314~5.761)则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训练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个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A、B及总量表分数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语言发育与家庭语言环境密切相关,综合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剖宫产与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五大数据库,最后一次检索时间为2017年9月5日,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检索、筛选、纳入和分析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分析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有63篇文献纳入分析,总样本量为4 818 347人。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儿哮喘、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结膜炎、吸入性过敏、喘息、枯草热的患病率分别增加19%、31%、14%、29%、4%、16%(P<0.05)。亚组分析显示:对儿童哮喘而言,剖宫产不增加3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生风险,其余各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儿童喘息而言,队列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父母报告症状)、父母无过敏性疾病组,剖宫产与儿童喘息有关联,OR值分别为1.05(95%CI:1.01~1.08)、1.07(95%CI:1.01~1.14)、1.05(95%CI:1.00~1.10)。结论 剖宫产是儿童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做好孕产妇健康宣教和产科质量管理,把好儿童生命质量第一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音乐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干预效果,以期为ASD的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200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音乐疗法对ASD患儿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SMD值及95%CI,评估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0篇文献,累计干预组614例,对照组622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音乐疗法对ASD患儿的总体效果显著(SMD=-0.74,95%CI:-1.14~-0.34,P<0.001),可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SMD=-0.81,95%CI:-1.08~-0.54,P<0.001),语言功能(SMD=-0.57,95%CI:-0.84~-0.29,P<0.001),语言交流能力(SMD=0.92,95%CI:0.41~1.44,P<0.001),但对ASD患儿社会行为的干预效果不显著(SMD=-0.85,95%CI:-0.61~0.03,P>0.05)。亚组分析显示,音乐疗法对ASD患儿非语言交流能力改善不显著(SMD=0.45,95%CI:-0.11~1.01,P=0.12)。结论 音乐疗法能够改善ASD患儿总体效果、社会交往、语言功能和语言交流能力。不鼓励单独使用音乐疗法来管理ASD患儿的核心特征,但音乐疗法可作为其他综合行为和教育干预计划组成的一部分。同时应针对ASD患儿的具体表现采取个性化的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围孕期相关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汉市两所医疗卫生机构中确诊的180例武汉市孤独症患儿,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与病例匹配的540例武汉市健康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母亲孕期精神压力(OR=20.118,95%CI:9.812~60.696)、过期妊娠(OR=7.379,95%CI:1.328~40.985)、孕期患病(OR=2.876,95%CI:1.528~5.414)、孕前超重/肥胖(OR=2.309,95%CI:1.184~4.501)、不良孕产史(OR=1.678,95%CI:1.056~2.665)、新生儿窒息/缺氧(OR=4.624,95%CI:1.416~15.105)、父亲生育年龄≥30岁(OR=2.712,95%CI:1.711~4.299),父亲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OR=6.511,95%CI:3.878~10.931)有关。结论 围孕期的多种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积极做好围孕期保健,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孤独症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诊的137例NEC患儿进行3年随访,调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继发过敏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NEC患儿中50例(36.5%)发生过敏性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动吸烟(OR=2.833,95%CI:1.066~7.532)、直系亲属过敏史(OR=4.637,95%CI:1.652~13.013)为NEC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母乳喂养(OR=0.152,95%CI:0.042~0.547)、大便隐血阳性(OR=0.338,95%CI:0.141~0.811)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NEC后过敏性疾病与较多因素有关,其中被动吸烟与直系亲属过敏史可增加NEC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需尽量避免和预防,提倡母乳喂养是减少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婴儿贫血、制定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出生满6个月左右正常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检查,并问卷回顾性调查母亲孕期疾病和贫血状况、出生体格指标以及6月龄以来喂养状况等信息。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913例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检出率为33.41%;不同喂养方式营养性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52,P<0.001),进一步χ2分割检验结果显示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但均显著低于母乳喂养婴儿(P<0.012 5);家庭收入低(OR=6.05, 95%CI:2.70~13.55)、低出生体重(OR=3.59, 95%CI:1.90~6.76)、母亲孕期贫血(OR=2.62, 95%CI:1.16~5.94)、孕周<37周(OR=2.60, 95%CI:1.51~4.47)、未添加辅食(OR=7.64, 95%CI:1.83~31.85)、辅食种类少(OR=8.16, 95%CI:3.52~18.91)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5-2016年湖北省十堰市6月龄儿童营养性贫血率较高,今后儿保部门应加强孕期及门诊儿童营养的宣传,提高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提示关注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多样性辅食添加来有效预防婴幼儿营养性贫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补充益生菌对儿童过敏性湿疹的预防效果。方法 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200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RR值及95%CI,评估发表偏倚,进行敏感性分析,并按干预菌株不同及随访时间点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篇文献,累计干预组3 004例,对照组3 016例。合并效应量结果显示,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的合并RR值为0.76(95%CI:0.65~0.89)(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混合菌株干预效果显著(RR=0.56,95%CI:0.41~0.78)(P<0.05),随访时间≤12个月及≤24个月所得结果表明益生菌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效果显著(P<0.05),合并RR值分别为0.69(95%CI:0.51~0.93)和0.77(95%CI:0.60~0.98)。结论 应提倡孕期及婴幼儿期补充益生菌,推荐使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混合菌株,预防儿童过敏性湿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0~14岁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3例哮喘儿童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就诊的44例非哮喘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自制哮喘问卷调查分析高原地区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原地区哮喘儿童发病季节不定(12例,36.4%)或9~11月高发(11例,33%),容易在午夜(12例,36.4%)发病,发病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13例,39.4%)和接触冷空气(7例,21.2%)所致,哮喘限制了儿童的体育活动(26例,78.8%),且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诊断为哮喘(OR=3.660,95%CI:1.498~6.549)、呼吸道感染史(OR=2.660,95%CI:1.409~7.291)、早产儿(OR=2.413,95%CI:1.380~4.356)、有家庭成员吸烟(OR=2.834,95%CI:1.501~5.487)和早期应用过抗生素治疗(OR=4.328,95%CI:3.384~8.645)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0.05)。而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057,95%CI:0.008~0.411)为儿童哮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在氧气稀薄的高原地区,家长应积极避免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婴儿期尽量使用纯母乳喂养,对预防和控制高原地区儿童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北京市某城区婴儿母乳喂养困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母乳喂养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进行母乳喂养的120例婴儿及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一般情况、产科史、Via Christi母乳喂养评价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120例研究对象Via Christi量表的平均得分为8.2±1.4,70%的婴儿仅存在轻微或不存在母乳喂养困难,30%的婴儿存在中度母乳喂养困难。量表5个条目中得分最低的两项客观指标分别为“含接到有效吸吮之间持续时间”(1.0±0.9)和“乳头含接”(1.7±0.4)。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后1周内进行纯母乳喂养[OR=0.140,95%CI:(0.024~0.802)]和顺产[OR=0.343,95%CI:(0.174~0.879)]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P均<0.05),流动人口[OR=8.679,95%CI:(1.558~48.338)]和早产[OR=5.470,95%CI:(1.216~25.030)]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母乳喂养过程中发生问题最多的是“乳头含接”和“含接后到有效吸吮”这两个环节;流动人口、出生后1周内混合喂养、早产儿和剖宫产是发生母乳喂养困难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五所幼儿园中2~7岁儿童的家长共计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定性访谈结果采用关键词提取,进行归纳分析。根据中国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85%为超重或肥胖]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将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及饮食和运动行为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超重或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儿童高出生体重(≥4 000g)(OR=31.55;95%CI:1.78~4.17,P0.001);母亲选择剖宫产(OR=4.89;95%CI:1.42~16.89,P=0.01);混合喂养(OR=25.90;95%CI:3.07~218.39,P0.001),人工喂养(OR=11.15;95%CI:1.686~73.7121,P=0.01)。保护因素包括:父亲的受教育程度高(OR=0.32;95%CI:0.12~0.89,P=0.03)、每天吃粗粮的次数多(OR=0.43;95%CI:0.21~0,87,P=0.02)、家人一起吃饭的次数多(OR=0.86;95%CI:0.75~0.98,P=0.02)。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肥胖的认知及儿童的饮食运动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了解我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流行现状。方法 检索2000-2016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中收录的有关中国儿童ASD患病率研究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估算患病率,并对性别和城乡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样本量215 700人,患病人数462人,合并患病率为0.24%(95%CI:0.18~0.29)。根据不同性别、城乡进行亚组分析,男性患病率0.35%(95%CI:0.26~0.44),女性患病率为0.07%(95%CI:0.0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16.303,P<0.001)。城市患病率0.17%(95%CI:0.08~0.26),乡村患病率0.09%(95%CI:0.05~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6,P=0.200 4)。结论 儿童ASD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建立统一、规范的ASD患病率调查研究方法来进行ASD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加大对儿童ASD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婴儿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和迟缓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婴儿运动能力和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 2015年5—9月儿保门诊体检的653名健康婴儿作为研究对象。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第三版中文版(ASQ-C)评估婴儿粗大运动发育水平,分为可疑组和正常组。用婴儿发育家庭环境支持量表中文版(AHEMD-IS)评估婴儿家庭支持环境。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653例婴儿中,平均粗大运动得分为49.16±11.41,可疑粗大运动发育迟缓者93例(14.2%)。控制所在城市、母亲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家庭结构等变量后,活动空间适量(β=4.255,95%CI 2.013~6.492)、充足(β=3.010,95%CI 0.845~5.171)与不足相比,对粗大运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控制所在城市、婚姻状态等变量后,活动空间适量(OR=0.357,95%CI 0.195~0.653)、活动空间充足(OR=0.476,95%CI 0.272~0.783)、活动多样性适量(OR=0.507,95%CI 0.288~0.893) 与可疑发育迟缓(ASQ筛查结果)存在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活动空间适量或充足、活动多样性适量可促进粗大运动的发育,儿童保健工作者需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改善家庭支持环境促进儿童早期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婴儿期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纯母乳喂养对学龄前期儿童蔬菜和水果摄入的影响,为婴幼儿喂养指导提供更为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已经进行的儿童肥胖研究的基线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儿童婴儿期喂养基本情况和儿童膳食现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关联进行验证。结果 在1 189名调查儿童婴儿期,纯母乳喂养持续超过6个月的占17.1%,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占9.6%。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以上的儿童在学龄前期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低于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个月的儿童(2.2% &3.7%,P<0.05)。学龄前儿童摄入每周≥6次的水果和蔬菜的频率比例分别为87.5%及67.7%。婴儿期持续母乳喂养12个月及以上儿童在学龄前期摄入蔬菜频率高于母乳喂养持续时间<12个月的儿童(OR=1.251; 95%CI1.115~2.563),纯母乳喂养≥6个月的儿童较纯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的儿童在学龄前期摄入蔬菜的频率高,两者存在统计学关联(OR=1.015;95%CI1.002~1.105)。母乳喂养模式与学龄前期儿童摄入水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82;95%CI0.412~1.514) &(OR=0.657;95%CI0.442~1.019)。结论 长期母乳喂养及纯母乳喂养与学龄前期儿童蔬菜摄入量存在正向关联,但与学龄前期儿童水果摄入无任何关联。生命早期科学喂养方式对于儿童生命后期营养习惯的形成乃至对营养发育的影响都十分重要的,因而社会和家庭对于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支持也需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