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0.6mg/kg)与标准剂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发病3h内的高龄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低剂量组(n=21)和标准剂量组(n=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血事件、发病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90d死亡率。结果: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线NIHSS评分、溶栓24h及溶栓7d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发病90d死亡率以及90d的mRS评分0~2分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类似。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31-3733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m R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低于用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颅内出血性和非颅内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均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结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以及出血风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神经介入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桥接神经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及出血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5.66%,对照组出血发生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1,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过建立多因素联合预测模型的方法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远期临床预后.方法:通过使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18例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溶栓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的6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8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再依据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为NIHSS评分4~24分及NIHSS评分4分者。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及不同NIHSS评分者溶栓前及溶栓24h、14d、3个月NIHSS评分,记录溶栓后3个月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3个月,NIHSS评分4~24分者治疗有效率在观察组(89.19%)高于对照组(63.64%)(P0.05),NIHSS评分4分者治疗有效率在观察组(87.50%)与对照组(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NIHSS评分4~24分者NIHSS评分在溶栓24h[(7.27±4.33)、(10.45±5.32)分]、14d[(5.19±3.24)、(7.48±5.43)分]、3个月[(2.65±2.28)、(4.70±4.41)分]均低于治疗前[(11.19±4.50)、(11.12±4.89)分](P0.05),且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NIHSS评分4分者NIHSS评分在溶栓24h[(4.50±3.75)、(3.57±2.99)分]、14d[(2.25±1.77)、(3.00±2.11)分]、3个月[(1.50±0.78)、(1.00±0.53)分]与溶栓前[(1.87±1.13)、(1.86±0.89)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3个月,NIHSS评分4~24分者并发症发生率在观察组(21.62%)与对照组(15.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4分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溶栓前NIHSS评分4~24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对溶栓前NIHSS评分4分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抵抗素(resis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CIS患者12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头部亚低温+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血清TXB2、resistin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39%高于对照组8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XB2、resistin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患者采用头部亚低温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可减小神经功能损伤,提高血清TXB2、resistin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低剂量与正常剂量静脉溶栓治疗不同分型超早期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78例,按照随机分组对照原则将其分低剂量组32例和正常剂量组4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整体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正常剂量组治疗1个月、3个月时NIHSS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剂量组总有效率较低剂量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及正常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分型超早期脑梗死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相较而言,正常剂量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静脉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140例,标准剂量组143例,采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采用卡方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死率,评估急性脑梗死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安全性。结果 (1)2组患者在溶栓24 h、3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2)vs 5(2,10),U=0.361,P=0.718;4(2,11)vs 4(2,10),U=0.118,P=0.906];溶栓后7、28、90 d,2组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6%vs 53.85%,χ~2=0.002,P=0.962;64.29%vs62.94%,χ~2=0.013,P=0.911;70.00%vs 72.03%,χ~2=0.06,P=0.807)。(2)2组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率无明显差异(6.43%vs 7.69%,χ~2=0.040,P=0.842),溶栓后90 d内低剂量组死亡11例,标准剂量组死亡12例,2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χ~2=0.120,P=0.73)。结论不同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和疗效相似,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阿替普酶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具有溶栓适应征的100例AI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各50例,2组患者分别给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4 h、治疗后14 d NIHSS评分。3个月随访期间对患者的受累血管再通率、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死亡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组患者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发病早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或动脉溶栓治疗,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2种方法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27-1728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主要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7d、2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及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7d、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利于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改良Rankin量表(mRS)]、血液生化指标如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浆内皮素-1(ET-1)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后,两组NIHSS、mRS评分均降低,MMSE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hs-CRP、ET-1、vW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激酶相比,阿替普酶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更高,对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的改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对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4例,根据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可分为1 h组21例、1~2 h组46例、2~3 h组42例和3~4.5 h组35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治疗28 d、治疗90 d神经功能缺损情况,m RS评分评价溶栓90 d后临床疗效,采用TICI标准对各组患者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各组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溶栓时间窗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升高(P0.05),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与NIHSS评分相关(P0.05)。1 h组、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5.8%、76.1%、59.5%和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h组血管再通情况不影响临床疗效(P0.05),1~2 h组、2~3 h组和3~4.5 h组的血管再通情况与临床疗效可能相关(P0.05)。3~4.5 h组的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相关(P0.05),1 h组、1~2 h组和2~3 h组脑供血动脉再通情况与堵塞部位无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与阿替普酶溶栓应用时间相关,阿替普酶溶栓时间窗小可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药物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替普酶药物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后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数据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较之前分别降低、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分别低于、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组间数据差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3)研究组、对照组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33%、13.33%,两组间数据差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阿替普酶药物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接受阿替普酶药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后两组24 h mRS差评分及90 d mRS差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为(26.22±1.6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13±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3,P<0.001);观察组溶栓治疗后24 h mRS差评分及90 d mRS差评分分别为(2.93±1.23)分、(2.94±1.1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后,不仅可改善认知功能,且患者临床上的预后情况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3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联合组和常规组各69例。常规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联合组于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症介质指标(IL-6、hs-CRP)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4.20%(65/69)较常规组81.16%(56/69)高(P<0.05);治疗14 d联合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常规组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14 d联合组血清IL-6、hs-CRP水平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CRP、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与CRP、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静脉滴注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的95例LAA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51例,参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溶栓前、溶栓后2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mR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及凝血功能[FIB(纤维蛋白原)、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47/51)高于参照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9,P=0.022)。溶栓后2周,两组NIHSS、mRS评分低于溶栓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 <0.05)。溶栓后2周,两组TT、APTT、PT长于溶栓前,FIB小于溶栓前,且研究组TT、APTT、PT长于参照组,FIB小于参照组(P <0.05)。结论 LAA脑卒中患者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5例,单一组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联合组接受七叶皂苷钠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评估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1月后NIHSS得分、简明Fugl-Meyer量表得分、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比两组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DA、NIHSS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两组SOD、简明Fugl-Meyer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及ADL评分增高,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入院顺序分组,各48例。均给予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 17%低于对照组29. 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中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