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生于生命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儿童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免疫异常、焦虑、情感障碍等共患病,本文重点对目前研究较多的ASD共患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分别从流行病学特点、对ASD儿童临床症状的影响、治疗方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最常见的共患障碍之一,不仅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存在显著相关,还会影响患儿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康复效果,给父母造成巨大养育压力和经济负担。国际上已将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纳入到ASD的综合诊治之中,但国内相关工作开展滞后,儿科专业人员对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介绍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睡眠障碍是ASD儿童常见的共患病之一,不仅会阻碍生长发育,还会加重患儿的核心症状,因此及时治疗ASD儿童的睡眠障碍极为重要。目前针对ASD儿童的睡眠问题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褒贬不一,对目前国内外睡眠障碍的常用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进行阐述,为未来更好的治疗ASD儿童的睡眠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的常见共病,不仅可能加重ASD儿童自身的某些核心症状,还可能影响康复训练效果。ASD儿童睡眠障碍的确切发生机制目前暂不明确,可能与睡眠调控机制异常、ASD核心症状、共患病、躯体器质性病变、营养状况及用药等因素有关。ASD儿童的睡眠障碍目前暂无特殊有效治疗手段,家长培训联合行为干预是目前推荐的具有循证支持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伴有的昼夜节律失常和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不仅可能加重ASD儿童的某些核心症状,还可能影响康复训练效果。ASD儿童睡眠问题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与褪黑素分泌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且褪黑素治疗有效、安全。本文主要对ASD儿童睡眠问题及其与褪黑素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改善ASD儿童睡眠问题以及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儿童常伴运动障碍,可表现为早期运动发育落后、运动学习困难、运动速度迟缓、体能下降等,并受遗传、年龄、核心症状、共患疾病、干预等多种因素影响。ASD儿童的运动障碍常会被忽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和社会交往。儿科医师应对ASD儿童进行早期运动功能的监测,针对其运动障碍特点进行个性化训练,以促进其运动发育,并辅助改善其核心功能障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儿童期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致残率高。语言障碍是ASD儿童的最常见共患病,其早期识别、诊断和早期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改善ASD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语言发育特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ASD儿童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采用睡眠习惯问卷(CSHQ)和症状自评问卷(SCL-90)对207名ASD儿童和204名对照组儿童的一般情况、睡眠问题、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评估,采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ASD儿童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定。比较儿童睡眠问题及其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SD儿童睡眠的危险因素。结果 睡眠不良在ASD组和对照组儿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6.47%和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25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有ASD(OR=2.41)、父母SCL-90总分(OR=1.15)、视屏时间>2h/d(OR=3.07)的儿童更可能出现睡眠问题。进一步将研究人群限制在ASD儿童中,结果发现,CARS评定结果为重度(OR=6.81)、视屏时间>2h/d(OR=9.02)、儿童入睡前父母接触电子屏幕(OR=9.10)的ASD儿童更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6~30月龄的儿童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筛查及诊断,得出绍兴市儿童ASD的患病率及早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M-CHAT-R/F)对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944例儿童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电话访谈、转诊及评估。结果共筛查出134例阳性儿童,筛查阳性率为6. 89%;共诊断出5例ASD患儿,总ASD患病率为2. 57‰。结论绍兴市ASD患病率与国内报道结果相符。在儿童健康体检时进行ASD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癫痫是一种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由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以持久性的致痫倾向为特征。儿童癫痫和睡眠障碍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然而,目前临床医生对癫痫儿童的睡眠障碍重视不足,缺乏有效诊治。因此,本文就儿童癫痫和睡眠的相互影响、癫痫儿童常见的睡眠障碍,以及评估和治疗的方法进行论述,期望为癫痫儿童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和综合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以行为干预为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ASD病因不清,公认是复杂遗传背景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ASD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的证据表明,营养不良,尤其是宫内及生后早期的微营养素不足可能与ASD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存在一...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ASD早识别、早发现和早干预能极大的改善ASD儿童的预后已有共识,在ASD早期干预过程中家庭干预的作用日渐引起重视,并逐渐成为目前国际ASD早期干预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科学管理和评估孤独症幼儿家庭干预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方面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虽然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患癫痫现象已被识别多年,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癫痫对ASD儿童精神行为影响研究尚少,但有较多的发育、社交沟通及自我照顾能力困难的倾向。需行治疗前综合性评估,包括病因学调查,及认知、语言、情感、社交及行为功能等评估。主要基于心理社会干预结合药物治疗。根据癫痫类型和药物耐受性,兼顾药物行为学副作用选择抗癫痫药。ASD患儿类似癫痫样发作行为常见,需仔细鉴别。疑似癫痫发作,应及时诊疗或转介。有证据显示ASD共患癫痫的难治性和死亡率增加。加强多学科交流是提高ASD共患癫痫早期识别及长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ASD)一种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其主要是由早期发育、遗传、脑部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在认知和情感上存在障碍。本文就ASD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3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发育性语言障碍(DLD)的Gesell发育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明确诊断为ASD(n=78)、DLD(n=80)的2~3岁儿童,通过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每个儿童进行发育水平测评,并对两组儿童5个能区发育水平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结果 1)ASD组儿童平均发育商得分均低于DLD组儿童。除大运动能区外,ASD组儿童适应性、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间发育水平均低于D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3、6.208、14.219、10.811,P<0.001)。2)语言、个人-社交发育比较:AS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重度、中度障碍为主(48.72%、33.33%),DLD组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以轻度障碍为主(77.5%)。ASD组儿童50%的个人-社交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无1例正常;DLD组儿童的个人-社交发育商68.75%分布在轻度障碍区域,30%处于正常或边缘水平。结论 除大运动能区外,ASD儿童其余能区平均发育水平均低于DLD儿童。熟悉ASD、DLD儿童的Gesell发育特征,对ASD、DLD儿童的早期识别、康复及教育计划的制定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除核心症状外,食物选择性问题在ASD儿童中也普遍存在,但临床工作者对此关注较少,因此需要更多地了解ASD儿童的食物选择性,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本文就ASD儿童食物选择性问题的现状、相关因素、影响以及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共患病率达48%,常见的共患病为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双相障碍、抑郁障碍、抽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学习障碍、物质滥用等,现就ADHD的常见共患病进行介绍,结合相关指南对ADHD及其共患病的诊治进行讨论,以期为儿少科临床医师对该病的了解和处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刘颖  林尧  黄丽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8,(11):1975-1979
目的 了解海口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筛查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口市23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共3 844名,使用克氏孤独症量表和自制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3 844例儿童,年龄分布在24~84个月,男女比例为1.26〖DK〗∶1,城市与农村比例为2.06〖DK〗∶1,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25.69〖DK〗∶1。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阳性率为5.10%,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低年龄、农村户籍、父母文化程度低、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高龄产妇组儿童的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文化程度高、城市户籍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保护因素,男童、低年龄、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该以男童、低年龄、农村户籍、有低出生体重、宫内发育迟缓史的学龄前儿童为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家长以及幼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识,做到早期识别,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