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98例NRDS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有创通气+PS治疗,观察组予以nCPAP+PS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4h,两组PaO_2、pH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CPAP联合PS治疗可有效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治疗效果与机械通气相当,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68-369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新生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NCPAP,观察组给予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的pH、动脉血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变化。观察组患儿治疗24h后的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12h后的PaO_2水平、治疗24h后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2h后的PaCO_2水平、治疗24h后PaCO_2水平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出现呼吸窘迫的新生儿来说联合应用NCPAP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86-4787
选择5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呼吸窘迫综合征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氧合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含量(SaO_2)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PaCO_2显著降低,PaO_2、SaO_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氧合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01-2014-12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儿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处理。对照组在综合措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鼻导管吸氧,试验组患儿采用NCPAP给氧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用氧时间以及患儿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78.33%,P0.05);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用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氧疗前30 min,2组患儿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Z(O_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24 h,试验组患儿PaO_2、a/Ap(O_2)、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无患儿死亡,发生气管插管1例(1.67%),心功能不全2例(3.33%);对照组死亡5例(8.33%),发生气管插管7例(11.67%),心功能不全8例(13.33%)。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CPAP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能够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22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高频震荡通气组(122例)与常频机械通气组(10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氧合指数(OI)为(7.92±4.27)mm Hg、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为(0.26±0.12)、血氧分压(PaO_2)为(54.29±14.39)mm 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4.23±2.51)mm Hg、(0.37±0.21)、(63.29±15.21)mm Hg。两组患儿治疗后肺氧合功能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频机械通气组患儿PaCO_2为(39.39±5.92)mm Hg、pH值为(7.38±0.37)、PaO_2为(79.67±7.62)mm Hg,高频震荡通气组患儿以上指标分别为(32.15±6.42)mm Hg、(7.37±0.32)、(88.92±6.36)mm Hg。两组患儿PaCO_2与Pa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高频震荡通气的效果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对于患儿的肺氧合功能以及血氧有着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双相正压通气(Bi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诊治80例接受PS治疗的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BiPAP联合PS给药)和对照组[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给药],各4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工作参数(FiO_(2)、PEEP)、血气分析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结果】治疗后,FiO_(2)、PEEP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且对照组6 h、12 h、24 h、48 h工作参数FiO_(2)、PEEP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24 h有创呼吸支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8 h有创呼吸支持率、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 h,12 h、24 h观察组PaO_(2),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低于对照组时10.0%(4/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临床效果优于NCPAP联合PS,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曾庆科 《大医生》2023,(8):22-24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阳朔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NRDS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使用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住院情况、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度(pH)值]、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呼吸频率(RR)]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pH值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不同时机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NCPAP联合PS治疗的RDS患儿108例,按治疗时间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为出生后2~4h内新生儿,对照组为出生4h新生儿,均给予使用nCPAP联合P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吸入氧浓度(Fi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低,动脉氧分压(PaO_2)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DS患儿早期实施nCPAP联合PS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吸氧时间,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率,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953-3955
分析NCPAP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体会。选取我院重症肺炎患儿5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2年2月~2015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沐舒坦治疗,观察组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HR、PaCO_2、PaO_2、PaO_2/FiO_2指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重症肺炎患儿治疗后的HR、PaCO_2、PaO_2、PaO_2/FiO_2指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给予重症肺炎患儿采用NCPAP治疗方式,不仅有效改善患儿HR、PaCO_2、PaO_2和PaO_2/FiO_2指标,还能增加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NRDS患儿118例,随机分为PS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PS组患儿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与出院时的肺功能。结果:相较于对照组,PS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儿出院时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ap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水平及酸碱度(pH)均显著升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水平均显著降低,且PS组患儿出院时PaO2、SpO2、a/APO2水平及pH明显更高,PaCO2、OI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给予NRDS患儿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联合PS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且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儿予以HFNC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aO_2、SaO_2、OI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给予HFNC与CPAP辅助机械通气疗效相当,可明显改善患儿通气状况和临床症状,但HFNC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的4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纳入研究组。两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期间VAP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研究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PaO_2、PaO_2/FiO_2、SpO_2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后,两组PaCO_2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99-701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肺透明膜病新生患儿血气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100例HMD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PS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患儿血气、肺炎发生率、需氧疗时间、治愈率情况。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_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0.05),而PaCO_2与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肺炎的发生率24.00%与对照组56.00%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的氧疗时间与对照组的相比降低(P0.0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00%和56.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能改善患者的血气情况,降低肺炎发生率,缩短氧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胃肠减压联合支持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效果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胃肠减压联合支持疗法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完毕后对患儿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2组护理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记录并统计2组机械通气、用氧、住院及体温恢复时间;记录2组护理后头颅B超异常、肺出血、肺漏气、肺炎及死亡率,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SPO_2、PaO_2水平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PaCO_2水平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PO_2、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机械通气、用氧、住院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头颅B超异常、肺出血、肺漏气、肺炎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胃肠减压联合支持疗法治疗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症状和呼吸指标,且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LTV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在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LTVV治疗,观察组采用LTVV联合PS治疗,于治疗前后行临床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呼吸功、潮气量增加,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动态顺应性、呼吸频率(RR)、呼气末压力(PEEP)、平均气道压(MAP)、气道峰压(PIP)、吸入氧体积分数(FiO_2)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SaO_2、PaO_2、OI、呼吸功、潮气量、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aCO_2、肺动态顺应性、RR、PEEP、MAP、PIP、FiO_2、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改善肺功能,具有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震荡通气(N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PS治疗,观察组采用NHFOV联合PS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分数(FiO_2)、氧合指数(O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0%(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MAP、p(CO_2)、FiO_2、O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肺炎、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N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高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其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予以高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效果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动脉CO_2分压(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_2)、pH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并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确诊为NPH的9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HFOV组(对照组)和HFOV+PS组(治疗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氧合指数(OI)、病情转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上机后的6、12、24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OI值、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出血停止时间及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OV+PS不仅能够改善肺出血患儿的氧合功能,而且能够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6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PaO_2、PaCO_2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氧供给状态,减少并发症,纠正呼吸窘迫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HMD)患儿血气指标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NHMD患儿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予以NCPAP治疗,研究组患儿予以PS+NCPAP治疗。统计两组治愈率、肺炎发生情况及氧疗、留院观察时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两组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氧疗时间及留院观察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愈率[87.76%(43/49)]高于对照组[65.31%(32/49)],肺炎发生率[18.37%(9/49)]低于对照组[40.82%(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HMD,可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康复进程,提高患儿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