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亲职压力差异,探讨ADHD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之间的关系,为ADHD儿童的科学干预提供数据. [方法] 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亲职压力简表(PSI-SF)对92例ADHD患儿与124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ADHD儿童CBCL及PSI-SF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 ADHD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多于正常对照组(P<0.01);ADHD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亲职困扰分量表分、亲子互动失调分量表分、困难儿童分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P<0.01),并且与其行为问题呈正相关(P<0.01). [结论] ADHD儿童比正常儿童行为问题多,ADHD儿童父母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ADHD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焦虑的学龄前儿童与正常的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亲职压力的差异, 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之间的关系, 为预防和干预学龄前儿童焦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哈尔滨市的326名3~6岁学龄前儿童, 以Spence学龄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和亲职压力量表简表对学龄前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焦虑情绪的学龄前儿童占所调查人数的6.13%, 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11, P>0.05)。承受着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的发生率为32.5%。学龄前儿童存在焦虑问题的父母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焦虑学龄前儿童的父母(χ2=17.53, P<0.05)。焦虑组儿童父母亲职压力总分、各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焦虑儿童(P<0.05)。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量表中亲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困难儿童三个分量表的得分与幼儿焦虑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焦虑的学龄前儿童父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 学龄前儿童焦虑问题与父母亲职压力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小班学龄前儿童父母亲职压力状况及其与儿童心理状况的关系,以期为幼儿教育和心理工作的拓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上海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51名,采用亲职压力量表(PSI)和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其父母进行评定。结果 1)学龄前男童、女童在PSI儿童适应性(t=2.376,P<0.05)、接受度(t=2.517,P<0.05)、儿童总分(t=2.1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学龄前男童、女童在SDQ行为问题因子分(t=2.064,P<0.05)和社交行为因子分(t=-2.743,P<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SDQ困难总分与PSI总分显著正相关(P<0.01),SDQ各因子与PSI多个因子分相关(P均<0.05);4)半年后随访,PSI总分及儿童注意不能多动、适应性、要求、心境、接受度,父母竞争性、依恋性较基线时升高(P均<0.05)。结论 健康学龄前女童行为问题少于男童,社交行为优于男童。健康学龄前女童家长感受到的亲职压力较男童家长少。亲职压力与儿童行为表现相关,学龄前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感受到的亲职压力也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4.
抽动障碍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抽动障碍儿童的影响。方法:选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分别对43例TD儿童和43例正常儿童进行评定。结果:TD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家庭的矛盾性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D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提示在治疗抽动障碍时,要注意家庭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抽动障碍患儿的情绪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治疗的抽动障碍患儿143例,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抽动严重程度重组(II组)与抽动严重程度较轻组(I组)之间其情绪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中女孩在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和学校恐怖因子分较男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动症状越重,情绪障碍越明显,其中女孩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学校恐怖症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4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44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见于学龄儿童,多为短暂性抽动症,以眨眼和摇头症状为多见,多数为两个以上部位抽动,临床误诊率很高,为55.6%。对64例短暂性抽动症给予心理治疗,有效率为71.9%;对32例慢性抽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给予氟哌啶醇治疗,有效率75.00%。结论: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误诊率很高,多数患儿经心理和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儿童个性特征,为临床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Questionnaire,EPQ)对110例符合DSM-Ⅵ诊断标准的TD儿童和100例健康儿童进行个性特征分析。 【结果】 TD组在神经质(N)得分(53.17±11.72)高于对照组(48.47±9.45)。在内外向(E)得分(44.07±10.71)上低于对照组(47.74±10.45)和掩饰性(L)得分(48.65±10.5)上低于对照组(54.46±9.04)(P<0.01)。而TD组亚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D儿童个性倾向内向,情绪不稳定,心理幼稚,对TD患儿进行治疗和干预时应注意其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儿童脑电频率与正常儿童脑电频率的关系。方法:对126例TD儿童和81例正常儿童做脑电图检测。结果:TD组与对照组前额FP1、FP2脑电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D组FP1、FP2脑电频率明显慢于对照组。结论:抽动障碍与其脑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抽动障碍(TD)是一种慢性神经发育障碍,且常常伴有其他神经或精神障碍。众所周知,TD受内在因素(例如遗传、个性)和外在因素(周围环境)的共同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考虑到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心理治疗作为一种独立的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本综述收集了近年来关于TD心理治疗的研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以及有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临床特征及发病特点,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已确诊抽动障碍的17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辅助视频脑电图、血清微量元素、注意力测试等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各年龄组临床特征不同;血微量元素缺乏37例,占21%;抽动障碍伴多动18例,占10.2%;测脑电图者41例,其中正常者占78.1%,轻度异常占21.9%,但无特异性改变.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发病与性别、年龄有关;部分儿童补铁治疗有效.抽动伴多动者,优先治疗抽动后多动症状可缓解,采取综合治疗,早期进行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孤独症患儿母亲养育压力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对ADHD患儿(n=150,7~12岁)及孤独症患儿(n=131,7~12岁)母亲进行评定。结果孤独症组母亲每个分量表得分及父母、儿童方面总分均高于ADHD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孤独症患儿母亲父母领域总分和压力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孤独症患儿母亲较ADHD患儿母亲承受着较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包括职愁苦、亲子互动失调及困难儿童3个子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61名ADHD儿童母亲进行调查,同时对57名正常儿童母亲施测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结果】ADHD儿童母亲的亲职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母亲(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年龄、母亲年龄均与困难儿童维度呈正相关(r=0.343、r=0.429,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亲职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321,P0.05);而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与亲职压力总分呈负相关(r=0.573、r=0.340,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和母亲年龄进入了亲职压力的回归方程,解释了总变异的41.3%。【结论】ADHD儿童母亲普遍存在较高水平的亲职压力,其亲职压力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治疗探索新的途径。 【方法】 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对30例抽动障碍患儿(研究组)和30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估。 【结果】 研究组的家庭气氛和系统逻辑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51,P<0.01;t=2.142,P<0.05),在个性化、疾病观念维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为:家庭气氛倾向于“敌对、沉闷”,系统逻辑倾向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共患和不共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抽动障碍(TD)患儿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病例随机选自2018年6月-2019年1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6~12岁符合研究标准的单纯TD患儿及TD共患ADHD(TD+ADHD)患儿共计408例(单纯TD患儿296例,TD+ADHD患儿112例),调查两组患儿抽动障碍病程、亚型分布、抽动障碍始发年龄等发病情况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的差异;分析TD+ADHD组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情分布情况。结果 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总分及损害率方面,TD+ADHD组明显高于单纯TD患儿(t=-23.24、-19.17,P<0.001),但其分值高低却不受ADHD亚型的影响;在TD+ADHD患儿组中,注意缺陷子量表分值高于多动/冲动子量表(t=2.96,P<0.05);与TD共患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TD+ADHD-I)患儿相比,TD共患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TD+ADHD-HI)与TD共患混合型ADHD(TD+ADHD-C)的就诊年龄较偏小(F=7.93,P=0.019)。结论 TD+ADHD的患儿抽动障碍病情更为严重,但其严重程度却不受ADHD亚型的影响;TD+ADHD-HI与TD+ADHD-C患儿的早期行为问题更加突出且易被发现,因此更早地选择去医院就诊,但TD+ADHD-I患儿在就诊时其注意缺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y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TD共患ADHD儿童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状态进行研究,探讨HPA轴在ADHD、TD及TD共患ADHD中的作用。【方法】TD、ADHD的诊断根据精神障碍与诊断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血浆皮质醇及ACTH检测分别采用全自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及电化学发光法,于上午8:00空腹进行。【结果】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14.43±84.28)nmol/L]低于对照组[(353.32±112.75)nmol/L,P0.001],而TD组皮质醇水平[(337.54±120.45)nmol/L]与对照组[353.32±112.75)n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共患ADHD组血浆皮质醇水平[(223.30±133.73)nmol/L]较TD组与对照组儿童明显降低(P0.001),而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组血浆ACTH水平相互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以及TD共患ADHD均存在着HPA轴调节功能障碍,而TD的HPA轴调节功能正常。血浆皮质醇与抽动症状相关性小,而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伴与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患儿的个性和生活质量特征。 【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版)(EPQ)及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对伴有ADHD的TD(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CAT)组60例,不伴ADHD的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例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EPQ中CAT组和TD组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N组,CAT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CAT组掩饰性得分明显低于TD组和N组(P<0.01)。ISLQ中CAT组和TD组总体满意度得分均明显低于N组,CAT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其中CAT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抑郁体验得分均低于TD组(P<0.05),TD组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认知成分得分均低于N组(P<0.05)。 【结论】 CAT和TD患儿个性及生活质量都明显比正常儿童差,而CAT患儿比TD患儿存在更为明显的个性缺陷和生活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与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共病(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tic disorder, CAT)患儿的行为特征。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抽动障碍共病(CAT)组60例,ADHD组79例,TD组60例,正常对照组71名儿童分别进行评估。 【结果】 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与AD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9,P>0.05);CAT组行为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TD组(χ2=7.745,P<0.01);CA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27.326,P<0.001)。男童CAT组强迫性与攻击性因子显著高于ADHD组(P<0.01),交往不良因子略高于ADHD组(P<0.05)。CAT组除分裂性因子外其余因子均显著高于TD组(P<0.01)。CAT组所有九个因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女童CAT组各因子与ADHD组比较均无差异;CAT组的攻击因子高于T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组社交退缩、攻击因子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AT儿童存在更多及更为严重的行为问题,ADHD的存在是CAT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来源, CAT男童患者行为问题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维生素D(VD)与抽动障碍(TD)症状严重程度、临床分型的关系,为TD综合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20年3—11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专科门诊的225例TD患儿(TD组)和228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TD组儿童分为轻度TD组(≤25分)和中重度TD组(>25分),根据DSM-5临床分型标准,将TD儿童分为一过性抽动障碍(PTD)组、慢性抽动障碍(CTD)组和Tourette综合征(TS)组。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T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TD组V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2.18±6.29)ng/ml,(26.14±6.48)ng/ml,t=6.60,P<0.001],VD不足或缺乏比例(89.8%)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5,P<0.001)。中重度TD组VD水平低于轻度TD组和对照组(F=23.85,P<0.001)。TD儿童VD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15,P=0.001)。TD的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托吡酯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关于托吡酯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起至2014年1月,手工检索相关的已发表文献。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检、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RCTs,共1 148例患者(治疗组609例;对照组539例),年龄2.5~17岁。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抽动症状改善的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1,(95%CI:1.22~2.39)];两组运动性抽动分数、发声性抽动分数、综合损害分数和严重度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13.58~-4.58(95%CI:-22.44~-1.32),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2,(95%CI:0.24~0.75)]。结论托吡酯用于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尤其是抽动秽语综合症,其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