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2~6岁拉萨市幼托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贫血情况,为西藏地区儿童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在西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1 995名2~6岁健康幼托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血清铁等指标。结果 1 995名儿童中,男性1 016名(50.93%),3岁组儿童1 439名(72.13%),藏族儿童1 766名(88.52%)。低体重检出率22.06%,生长发育迟缓检出率8.37%,消瘦检出率1.45%,贫血检出率为68.57%。随着年龄增加,低体重率随之增加(χ2趋势=53.42,P<0.001),5~6岁低体重率最高,为34.84%。藏族儿童的低体重率(21.18%)显著低于非藏族儿童(28.82%)(χ2=6.89,P<0.01)。不同年龄组儿童贫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0,P<0.001),3岁组儿童贫血发生率最高,为69.28%。藏族儿童的贫血发生率(71.07%)高于非藏族儿童(49.34%)(χ2=49.95,P<0.001)。结论 幼托儿童低体重、生长发育迟缓、消瘦以及贫血的发生率整体较高,生长发育水平欠佳。建议结合藏区的饮食习惯和传统文化,提供针对性的幼儿饮食宣传教育,尤其增加含铁量高和促进铁吸收的食物摄入,促进幼儿良好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现状及近年流行趋势,为有效控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4-6月,方便整群抽取青岛市城区13家中等规模幼儿园,对全体在园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及腰围、臀围测量评价,与2006年同质调查数据比较,研究十二年来学龄前儿童肥胖流行趋势。结果 2018年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为7.51%,较2006年(9.52%)显著下降(χ2=11.218,P=0.001),年均下降16.75%;男童肥胖超出率(10.02%)显著高于女童(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01);2018年城区3~6岁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5.85%,较2006年(18.12%)显著下降(χ2=7.892,P<0.05);肥胖儿童BMI、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童(P<0.001)。结论 近十二年青岛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得到有效控制。儿童超重检出率亦下降,但远高于肥胖检出率,提示需加强学龄前儿童超重防控,以减少其转化为学龄期乃至成年期肥胖。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上海静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参加2017年上海静安区幼儿园体检的3 608名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进行超重肥胖和高血压的调查,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静安区3~7岁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和9.2%,男童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童,6~7岁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率高于其余年龄组(P<0.05),而超重检出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总检出率为1.5%,男童高于女童,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超重及非超重肥胖儿童(P<0.001),而高血压检出率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静安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应早在学龄前期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西藏山南市2019年儿童入园体检资料,了解山南市儿童入园前身体健康状况,为今后在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儿童保健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收集2019年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944名2~6岁儿童入园体检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龋齿、视力不良、贫血的患病情况。结果 2019年山南市入园体检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为8.90%(84/944),不同年龄段生长迟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9,P=0.01)。营养过剩检出率为4.45%(42/944),各年龄段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0,P=0.042)。龋齿、贫血、视力不良的检出率分别为48.52%(458/944)、17.76%(167/944)、47.56%(449/944),不同年龄段龋齿和贫血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271、14.031,P=0.003)。结论 山南市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龋齿、贫血及视力不良的发生率较高,须受到家长及相关机构的重视,共同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人群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3~6岁儿童体重指数和饮食行为,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儿童营养不良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对所选取的486名3~6岁儿童的主要看护人进行调查,填写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量表。调查员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发现,在486名儿童中,体重指数正常儿童356名、消瘦11名、超重61名、肥胖58名,检出率分别为73.25%、2.26%、12.55%和11.93%。3~6岁儿童不同性别饮食行为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情绪性饮食(F=3.472,P=0.032)、主动进食能力得分(F=3.816,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重指数组儿童在挑食(F=4.804,P=0.003)、不良进食习惯(F=6.077,P<0.001)及过饱响应维度得分(F=4.392,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体重指数的影响因素有挑食(OR=-0.367,95%CI:-0.966~-0.112,P<0.001)、不良饮食习惯(OR=-0.097,95%CI:-20.705~-0.204,P=0.045)。结论 该地区3~6岁儿童存在肥胖、消瘦等营养不良问题;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影响儿童体重指数;不同体重指数组儿童饮食行为在挑食、不良进食习惯及过饱响应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2014—2019年7岁以下户籍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为今后兵团儿童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014—2019年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管理系统中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 结果 2014—2019年间兵团户籍活产共81 838人,男女比例为1.08∶1,7岁、5岁、3岁以下儿童数分别为704 480、517 053、311 964人。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指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7.47、13.32、11.74,P<0.001),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χ2=13.57、442.29)、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情况中的新生儿访视比例、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比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415.88、2 481.97、3 393.64,P<0.001),5岁以下儿童营养评价中的低体重、生长迟缓、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2.68、24.55、132.82、29.66,P<0.001),而经血红蛋白检测的贫血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呈下降趋势(χ2=94.93、66.13,P<0.001)。 结论 兵团的儿童保健服务情况逐步完善,儿童健康的总体状况逐步提升,但需注意儿童中存在的贫血问题。应制定适合当地个性化的儿童保健卫生政策以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茂名市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 方法 以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4 341名3~6岁学龄前儿童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儿童的年龄分为3岁组、4岁组、5岁组、6岁组,对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对比,并采用Z评分法对各年龄组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身高、体重均有增加,且在同年龄组内男性儿童的身高、体重均大于女性儿童(P<0.05)。四组儿童经Z评分评估后,各组儿童的年龄体重(weight for age Z-score,WAZ)评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儿童年龄身高(height for age Z-score,HAZ)评分、身高体重(weight for height Z-score,WHZ)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年龄组间男童、女童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年龄组儿童均出现一定比例的超重、肥胖、消瘦、低体重、生长迟缓等营养不良现象,且随着年龄增长,不良营养状况也随之升高(χ2=15.937,P=0.001),其中3~4岁年龄组不良营养状况发生率低于5~6岁年龄组。 结论 在2019年期间茂名市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总体基本良好,但仍然有部分儿童出现超重、肥胖、消瘦、低体重、生长迟缓等营养不良问题,应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天津市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改善ASD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9年整群抽取天津市221名3~7岁ASD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各项指标依据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和2008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转化为Z评分,以评价ASD儿童的体格和营养状况,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0%,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分布曲线向右偏移,胸围及腰围的Z评分分布曲线向+3s外延伸,坐高的Z评分分布曲线向左偏移,呈现生长偏离趋势。男童WAZ(Z=2.053,P<0.05)及超重/肥胖率(χ2=6.572,P<0.05)高于女童,6~7岁组超重/肥胖率高于3~岁和4~岁组(P<0.05),不同ASD症状严重程度间营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21,P>0.05)。结论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存在体格生长偏离,应加强ASD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肥胖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学龄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10-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农村地区对442名柯尔克孜族3~6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及检测。结果 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总检出率为18.10%(80/442),其中轻度为12.22%、中度为4.30%、重度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0,P<0.01)。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母亲未补铁(OR=2.026,95%CI:1.038~3.944)、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下(OR=2.352,95%CI:1.111~5.011)、挑食(OR=3.997,95%CI:1.318~12.108)是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大兴地区学龄前期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儿童超重及肥胖相关健康问题现状及变化趋势,为制定促进儿童身心健康适宜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标准,对儿童超重、肥胖进行评价。 结果 2013—2018年大兴地区学龄前期散居儿童超重肥胖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07%、16.58%、16.99%、14.69%、11.12%、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220,P<0.00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01%、8.75%、8.66%、6.04%、5.44%、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31,P<0.001);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童;不同年龄组别男女童超重检出率差异小,5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73%、12.26%、12.75%、9.72%、10.85%和11.86%,6岁儿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73%、13.95%、21.28%、14.29%、13.30%和14.79%,高于其他组别。 结论 大兴区学龄前儿童保健成效显著,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需要进一步加大超重肥胖干预工作力度,5~、6~岁男性儿童是工作的重点;学校应与家庭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芜湖市城区2~6岁幼儿园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及贫血状况,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6-2015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城区6~8所幼儿园适龄儿童为调查对象,测定其身高、体重、血红蛋白等。结果 分析6 468人,贫血患病率为5.9%,其中男、女性为6.0%、5.9%;2006、2010、2015年患病率分别为5.5%、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患病率为3.7%~29.5%,随年龄增加有降低趋势(P<0.05);贫血儿童与正常儿童在体重、身高、体质指数、发育迟缓率、肥胖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贫血近年来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低龄儿童需重视贫血防治,贫血影响生长发育,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贫血现状,为降低儿童贫血患病率,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收集随机抽取的317所托幼机构儿童2013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3.83±8.83)g/L。其贫血患病率为6.28%,以轻度贫血为主占98.7%。2~6岁组儿童分别为4.16%、4.59%、3.88%、10.81%、8.50%,不同年龄组间儿童贫血患病率不同(χ2=1 304.4,P<0.001)。男女童贫血患病率无明显差异(χ2=0.143,P=0.705)。2)中心区托幼机构儿童贫血患病率3.83%低于周边区7.51%(χ2=432.63,P<0.001)。3)未评级、区级、市级、省级托幼机构的儿童贫血患病率依次为7.39%、7.23%、4.57%、4.1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P<0.001),托幼机构级别与贫血患病率呈线性趋势(χ2=246.1,P<0.001)。4)患有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肥胖儿童的贫血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儿童(P<0.001)。结论 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贫血现状不容乐观,需针对不同情况儿童采取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其贫血患病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婴幼儿贫血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PPS抽样方法对湖北省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婴幼儿血红蛋白含量。采用χ~2检验进行率之间的比较,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 675名婴幼儿,其中571人贫血,贫血检出率为21.3%。男、女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2.9%、19.5%,不同性别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1、12~17、18~24月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0.9%、20.5%、11.7%,不同月龄间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1月龄婴幼儿中,性别为男、出生时低体重、看护人喂养知识知晓率低于60%、家中5岁以下儿童≥2个,其贫血检出率较高(P0.05)。12~17月龄婴幼儿中,看护人喂养知识知晓率低于60%、家中5岁以下儿童≥2个,其贫血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湖北省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问题仍较为突出,应对不同月龄段的婴幼儿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在山东省内随机抽取2个县(高唐、长青)8个乡(镇)幼儿园的0~7岁的735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 并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7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的发生率分别为4.8%、2.6%、2.0%。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height-for-age)、年龄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age)以及身高别体重Z评分(weight-for-height)均值分别为0.83±2.40、0.70±1.99、0.22±1.80。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体重的发生率及消瘦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查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基本正常, 但仍需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儿童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西安市某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偏离及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西安市某区17家托幼机构 2017年在园儿童6 862人,于3-9月入园体检,对符合条件的6 595名儿童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0.23%、0.14%、0.94%;超重率12.87%、肥胖率11.89%;患龋率15.51%、贫血率5.14%。男童低体重率、肥胖率高于女童(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肥胖、龋齿、贫血的检出率增加(P<0.001);民办幼儿园儿童生长迟缓率、肥胖率、贫血率均大于公办幼儿园(P<0.01)。结论 西安市该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比例较低,身高、体重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超重、肥胖率偏高,龋齿、贫血患病的绝对人数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市6~12岁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AIS)、身高增长、视力发育和肺活量现状,探讨其在儿童AIS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2019年对成都市青羊区5所小学各年级儿童进行AIS筛查,筛查方法包括目测体检、前屈试验和脊柱测量尺测量。同时,监测青少年裸眼视力水平和肺活量,并对其近1~3年身高变化、每日学习和运动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筛查结果和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指标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963名儿童中,共928名同意进行AIS筛查,其中Adams试验阳性63例(6.79%),男女患病比例1∶6。AIS阳性23例(2.48%),与AIS阴性组儿童相比,AIS阳性组儿童肺活量降低,每日运动时间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2.104,P<0.05);两组儿童根据年龄段分为6~7岁、8~9岁和10~12岁3个亚组,与AIS阴性组相比,阳性组6~7岁儿童近3年以及8~9岁儿童近1年和近2年身高增长缓慢,10~12岁儿童运动时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691、4.176、4.246、5.788,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阳性组儿童近1~3年身高增长两两正相关(近1~2年,近1~3年,近2~3年,r=0.920、0.830、0.813,P<0.001),且与每日运动时长呈负相关(r=-0.521、-0.533、-0.536,P<0.05),肺活量与年龄呈正相关(r=0.512,P<0.05);AIS阴性组儿童近1~3年身高增长两两正相关(近1~2年,近1~3年,近2~3年,r=0.827、0.765、0.855,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r=-0.109、-0.112、-0.086,P<0.05),肺活量与年龄和运动时间呈正相关(r=0.595、0.148,P<0.001)。结论 AIS发生和进展与运动时长呈负相关。延长运动时间,增强运动能力和肺活量,可降低儿童AIS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新疆2016-2017年全区免费体检0~6岁儿童贫血及体格发育状况,了解新疆各地区0~6岁儿童贫血程度及发育不良状况,为0~6岁儿童营养健康保健与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6-2017年参与全区免费体检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描述贫血检出情况及体格发育评价。采用χ2 检验比较不同年份、地区、贫血程度以及体格发育评价,多组率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方法调整检验水准。结果 2016、2017年儿童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8.46%和23.21%。全区1~24月龄儿童身高、体重尚可达到WHO标准,但2~6岁儿童身高、体重均低于WHO标准。不同地区、年份3~6岁儿童体格发育评价比较结果显示:新疆3~6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已达到我国平均水平,但新疆各地区间存在差异(P<0.01),东疆超重检出率(0.25%)高于南疆(0.05%)、北疆(0.10%),而南疆低体重(0.17%)、生长迟缓(0.19%)检出率高于东疆(0.08%,0.12%)、北疆(0.08%,0.07%)(P<0.05)。结论新疆0~6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良好,营养不良指标处于国内平均水平,其最值得关注的儿童营养问题是贫血控制,应制定适合于当地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与政策,促进儿童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系统2012-2018年云南省的数据,分析云南省城乡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性疾病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昆明市五华区和曲靖市会泽县各4个乡镇(街道)辖区内常驻的5岁以下全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年WHO儿童生长发育和贫血诊断标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农村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达30%以上(经过高海拔校正),已属中度公共卫生问题,7年来明显降低,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农村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年来随年度变化,农村各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云南省城乡儿童营养性疾病状况明显改善,相关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的开展,使西部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宜继续深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2年和201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HAZ(LAZ)]的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筛选儿童生长迟缓干预的窗口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中5岁以下儿童身高(身长)、年龄等数据,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2002年和2013年HAZ(LAZ)的差异,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方法分别分析2002年和2013年5岁以下儿童HAZ(LAZ)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02年5岁以下儿童HAZ(LAZ)为-0.31±1.54,2013年为0.03±1.36。2013年比2002年提高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 P<0.001)。0~<1、6~23、24~59月龄组2002年和2013年HAZ(LAZ)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11.21、-18.69,P<0.01)。2002年5岁以下儿童的HAZ(LAZ)呈先下降至最低值后缓慢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2013年呈先上升至最高值后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的趋势,特别是6~23月龄组下降趋势明显。 结论 2013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HAZ(LAZ)的平均水平较2002年有显著提高,但6~23月龄儿童HAZ(LAZ)仍处于持续下降趋势,该阶段可作为改善儿童生长迟缓的窗口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