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对3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给予索他洛尔口服治疗,剂量从每天80mg开始,3天后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每天160mg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评定。结果:经索他洛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心室率由基础的82.5±5.5次/分降至68.3±8.2次/分;QTc由治疗前的401.52±20.28ms延长至403.44±23.85ms。无心功能恶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索他洛尔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疗效确切,无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索他洛尔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 3例甲亢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 2组。在甲亢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索他洛尔为治疗组 :80~ 16 0mg ,bid ,疗程 6周。普萘洛尔为对照组 :10~ 2 0mg ,tid ,疗程同上。结果 :1周后 ,索他洛尔组心率由 (10 9.0± 11.1)次·min-1,减慢至 (84 .2± 7.1)次·min-1,而普萘洛尔组由 (110 .1± 12 .0 )次·min-1减慢至 (96 .6± 14 .6 )次·min-1(P <0 .0 1)。索他洛尔组心房纤颤 8例 ,观察期间 5例转为窦性心律。普萘洛尔组仅 1例转为窦性心律。结论 :索他洛尔能迅速控制甲亢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 ,对甲亢伴心房颤动有较好的转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索他洛尔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36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给予索他洛尔和美托洛尔口服治疗,并对心率、QT间期最大值、QT间期最小值和QT间期离散度进行治疗前后的测量。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心率由基础的(84.5±5.4)次/min降至(66.5±8.3)次/min(P<0.01),QT间期最大值由治疗前的(411±34)ms延长到治疗后的(415±41)ms(P>0.05),QT间期最小值由治疗前(313±32)ms延长至(353±42)ms(P<0.01),QT间期离散度由治疗前(95±31)ms缩小至(63±20)ms(P<0.01)。无心功能恶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本方法疗效确切、方便、安全,无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早搏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逐渐增加剂量的方法。索他洛尔组 30例 ,用药剂量 ( 2 2 7± 62 )mg·d- 1。胺碘酮组 31例 ,用药剂量 ( 0 .4 7± 0 .10 )g·d- 1,均连用 2wk。通过 2 4h动态心率测定观察疗效。结果 :索他洛尔组总有效率 57%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 64% ,2药均有减慢心率 ,延长QT间期作用。结论 :索他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索他洛尔治疗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早搏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室性期前收缩病人 ,男性 15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4 1a±s11a( 2 2~ 66a) ,给予索他洛尔 80~ 32 0mg·d 1,po ,bid ,治疗 4wk。分析治疗前后的 2 4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结果 :索他洛尔治疗前后室性期前收缩2 2 5次± 169次和 87次± 117次 (P <0 .0 1) ,有效率为 69% ,并缩短QT离散度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结论 :索他洛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6.
索他洛尔在房室旁道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索他洛尔在房室旁道射频消融(RFCA)术中的应用。方法18例旁道患者在常规电生理检查后顿服索他洛尔160mg,分别于服药后30、60、90、120和150min重复测量各项电生理参数。结果服药前后心房(A)、心室(V)、房室结(AVN)、旁道前传(APa)、旁道逆传(APr)有效不应期(ERP)分别为(211±24)msvs(243±36)ms、(205±11)msvs(242±28)ms、(269±48)msvs(343±97)ms、(263±45)msvs(400±160)ms、(232±37)msvs(298±50)ms(P<0.05)。无1例旁道阻断。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性周长(SCL)分别为(1165±209)msvs(1456±371)ms、(724±116)msvs(996±178)ms(P<0.05)。3例房颤服药后不再诱发,2例心内电刺激难以终止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服药后自行终止于房室结前传。18例患者均消融成功,随访7~18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索他洛尔显著延长心脏ERP,但不影响旁道的RFCA,能够预防或抑制RFCA术中导管和电刺激诱发的房颤,方便了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sotalol,S)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副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快速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男53例,女47例.依次服用索他洛尔80、160、240 mg·d-1,各2周,在每个剂量递增期的最后1 d,分别于清晨服药前及服药后3 h(即谷、峰浓度时)抽外周静脉血3 ml,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测定索他洛尔的血药浓度,同时检查心电图测量QT、QTc间期、QTd以及动态心电图.结果:索他洛尔对室早的总有效率为85.7%,成对室早和短阵室速总有效率为73.3%、房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70%,对预防阵发性房颤发作效果较好(P<0.05),而对持续性房扑、房颤以控制心室率较理想.索他洛尔治疗有效者平均有效药物浓度谷值为0.67±0.21 mg·L-1,峰值1.33±0.51 mg·L-1;无效者平均血药浓度谷值0.69±0.22 mg·L-1,峰值1.36±0.53 mg·L-1.结论:索他洛尔最佳剂量为160~240 mg·d-1,副作用小,门诊应用较安全,持续用药可维持疗效,对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对比两种目前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药品的剂量疗效,提供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 选择门诊心房颤动患者344例,随机按每病种分成两组,分别服用索他洛尔与胺碘酮,调整用药剂量治疗并观察12个月.结果 索他洛尔组与胺碘酮组各为172人,索他洛尔组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45人,转复率26.2%,复发5例,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88.9%;胺碘酮组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41人,转复率23.8%,复发2例,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95.1%.结论 索他洛尔组治疗心房颤动的转复率略高于胺碘酮组,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胺碘酮组高于索他洛尔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索他洛尔在治疗心房颤动上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胺碘酮与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等并进行相关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研究,411例患者。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胺碘酮、索他洛尔对心房颤动的治疗转复率无显著性差异;胺碘酮、索他洛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从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不良反应考虑,胺碘酮索他洛尔均可作为治疗心房颤动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在房颤转复后维持窦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Ⅰ组)13例,用索他洛尔转复房颤,恢复窦律后索他洛尔80mg/ d联合普罗帕酮300mg/d口服维持。对照组(Ⅱ组)16例,可达龙(即胺碘酮)转复房颤,恢复窦律后可达龙0.2g/d或0.2g/d、每周5d,口服维持。每周观察心率、Q—T间期、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药物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结果Ⅰ组、Ⅱ组治疗显效率分别为69.23%、80%;有效率分别为30.77%、20%;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窦性心率较治疗前减慢,差异显著(均P<0.01),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Q—T间期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索他洛尔联合普罗帕酮在房颤转复后维持窦律方面,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强。  相似文献   

11.
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静脉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 3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8a±s 15a)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10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例 ,心房颤动 9例 ,心房扑动 4例。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 1h的心室率、心电图、血压。静脉推注艾司洛尔 3~ 5mg ,然后 1~ 3mg·min- 1静脉滴注维持。结果 :治疗后 1h的心室率为 (99± 31)次·min- 1,较治疗前 [(147± 16 )次·min- 1]明显降低 (P<0 .0 1) ,总有效率 83% ,对上述 4种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 ,仅有 1人发生低血压 ,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 :小剂量艾司洛尔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析小剂量胺碘酮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医治的104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不同的医治药物分成两组,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医治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小剂量胺碘酮联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医治的52例患者为研究组.两组疗效指标、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 研究组QRS间期、P-R间期、心率(97.37±2.24) ms、(172.38±5.31) ms、(63.16±8.17)次/min较对照组优,SV、LVEF等心功能指标水平(76.13±12.46) ml、(53.36±8.21)%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小剂量胺碘酮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医治可改善心功能,提高QRS间期、P-R间期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天门冬氨酸钾镁与比索洛尔联用对甲亢伴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在抗甲状腺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po地高辛0.125~0.25mg,qd;治疗组ivgtt5%葡萄糖液加天门冬氨酸钾镁20ml,qd和po比索洛尔2.5~5mg,qd;疗程2wk.结果:2组的心室率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天门冬氨酸钾镁与比索洛尔联用治疗甲亢伴快速心房颤动明显优于地高辛.  相似文献   

14.
2种用药方案治疗心房颤动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建生 《中国药房》2008,19(14):1046-1047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索他洛尔治疗心房颤动(AF)的成本与效果。方法:102例患者均分成A、B组,分别给予胺碘酮、索他洛尔治疗,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2组成本分别为2714.18、2176.56元,有效率分别为78.43%、70.59%(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3%、19.61%(P<0.01)。结论:胺碘酮转复房颤有效率与索他洛尔相当,但维持窦律疗效优于索他洛尔,对心脏毒副作用小于索他洛尔。  相似文献   

15.
赵友民  刘恒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52-2753
目的:观察索他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索他洛尔组(n=56)和对照组(n=54),索他洛尔组每日口服索他洛尔40 ̄120 mg,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6个月后索他洛尔组有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年住院率明显下降,3个月后血压及心率明显下降,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小,射血分数和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随时间延长,疗效显著。结论:长期使用索他洛尔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逆转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通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塞54例,其中38例溶栓成功.我们对溶栓成功的38例均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的变化.结果38例溶栓成功的病例,溶栓前QTd为79.13±34.58ms,溶栓成功后为30.26±18.26ms,溶栓前后QTd比较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QTd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孙顺洋  刘兰亭 《安徽医药》2005,9(4):259-261
目的观察低剂量索他洛尔(120~160 mg·d-1)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21~70岁的室性早搏(室早)患者接受索他洛尔的治疗,索他洛尔剂量从每日120 mg开始,两周后达到标准者结束试验.未达到标准者剂量加到160 mg继续治疗两周,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临床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评定.结果 (1)索他洛尔每日120 mg的有效率为45%(n=27),无效者剂量增至每天160 mg的有效率为20%(n=12),索他洛尔两种剂量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n=39).(2)既往经其他两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36例,经索他洛尔治疗后有效率可达58.3%.(3)服索他洛尔后第1周血压心率显著下降,P均<0.01,但继续服药后无进一步显著变化;QTc于服药后第1周延长较明显,P<0.05,第2周延长更明显,P<0.01,但继续用药或药物增量后QTc无进一步延长趋势,均未超过0.50 ms.结论口服低剂量索他洛尔(120~160 mg·d-1)治疗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无明显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3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 组索他洛尔以 1.0 mg·kg- 1稀释于 5 %葡萄糖液至 2 0 ml,以 2 ml·min- 1匀速静脉推注 ,观察30 min,若心房颤动未转为窦性心律 ,再予生理盐水 2 0 ml,以 2 ml· min- 1匀速静脉推注 ; 组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 0 ml,以 2 ml· min- 1匀速脉推注 ,观察 30 min如无效换用索他洛尔 ,观察用药前后的体表心电图及血压的变化 ,并观察其副作用。结果 组中 ( 5 / 18) 2 7.7%的病人注射索他洛尔后 ( 2 4.5± 10 .9) min转复为窦性心律 ,72 .3% ( 13/ 18)未转复者的平均心室率明显下降〔( 116 .2± 30 .1)次 / min与 ( 87.4± 15 .3)次 / min,P<0 .0 1〕; 组中注射生理盐水无 1例转复 ,再次注射索他洛尔后 2 3.5 % ( 4 / 17)的病人转为窦性心律 ,未转复者的平均心室率明显下降〔( 116 .3±2 6 .5 )次 / min与 ( 82 .9± 11.3)次 / min,P<0 .0 1〕。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地尔硫(艹卓)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3例不同基础病房颤患者使用地尔硫(艹卓)静脉推注10mg~20mg,观察有效率(心室率下降≥20%或<100bpm或恢复窦律)及症状、体征.结果:静脉推注地尔硫后30min,有效率为90.7%,心室率由140bpm±14bpm降至98bpm±15bpm,血压多在正常范围,无心功能恶化及死亡.结论:静脉推注地尔硫(艹卓)控制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安全、有效、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儿血清脑型利钠肽(BNP)、超敏C 反应蛋白(hs鄄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4 月至2018 年3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和索他洛尔组各45 例,两组患儿分别给予胺碘酮和索他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BNP 和hs-CRP 水平,心电图PR 间期和QT 间期,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郾89%,与索他洛尔组的84郾44%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胺碘酮组血清BNP、hs鄄CRP 水平低于索他洛尔组(P<0.05),心电图PR 间期、QT 间期与索他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短于索他洛尔组(P<0.05)。胺碘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索他洛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索他洛尔对室性心律失常患儿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其中胺碘酮更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清BNP 和hs鄄CRP 水平,促进心律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