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 观察6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平均12个月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 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P〈0.01),心率无变化(P〉0.05),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重量指数明显下降(P〈0.01),A峰速度明显下降,E峰速度及E/A比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可安全有效降压,并同时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60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平均12个月后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表明治疗后降压效果显著,心率无变化,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下降,A峰速率明显下降,E峰速度及E/A比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用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逆转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46例,口服氨氯地平5m g/d、培哚普利4m g/d共6个月,观察血压、左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E/A峰速度比值明显升高;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 d)、室间隔厚度(IV 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后壁厚度(LVPW 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 I)均显著下降。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能有效地效降压,并同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培哚普处治疗高血压左心室重构向心性肥厚型的疗效。方法:高血压病Ⅱ、Ⅲ期患者共33和培哚昨4-8mg/d治疗3个月,部分病例加用地巴唑或安体舒通。结果:室间 的平均值由治疗前13.5±0.9mm下降为13.0±1.0mm;左室壁厚度的平均值由治疗前12.2±0.8mm下降到11.5±0.7mm;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培哚普利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对左室重构向心性肥厚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对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1年4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治疗,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氢氯噻嗪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达标率(92.73%)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cr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K和UA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昼夜节律、DSP昼夜节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态血压平滑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培哚普利氨氯地平SPC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120例患者予培哚普利4mg,po.qd,治疗32wk,观察EH患者的降压疗效,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患者LVH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舒张早期流速峰值增加、A/E明显下降。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均明显下降,舒张功能改善。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降低BP,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用培哚普利与可乐宁治疗两组高血压病患者,观察其对EH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EH患者CEC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并接近正常人水平,且两组EH患者CEC下降幅度相似,这提示培哚普利与可乐宁对CEC的影响相似,推测培哚普利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其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伴单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用培哚普利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方法:每日给予培哚普利4mg,待血压稳定后继续服用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左室舒张功能。结果:治疗后E波峰速度、E波减速度和PFR较用药前明显增加,而A波峰速度、A/E比率和E波减速时间则明显降低。结论:长期服用培哚普利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血压(E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方法:选择HE组患者63例与健康对照组35组例,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浆ET水平,同时给予EH组患者培哚普利4mg,口服,每日1次,连服8周,复查其血浆ET水平。结果:EH组患者血浆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分期逐级增高。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血浆ET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EH的发生、发展与ET密切相关,培哚普利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 相似文献
11.
雷米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室肥厚(LVH)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方法将99例伴有LVH和尿mALB的EH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有33例。A组给予雷米普利5~10mg,每天1次;B组给予氨氯地平5~10mg,每天1次;C组联合使用雷米普利和氨氯地平,剂量同上,疗程24周。分别在用药前、用药24周末测量患者SBP和DBP及尿mALB含量,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LVH指标。结果三组治疗24周后SBP、DBP、LVH指标、尿mALB改变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C组明显优于A、B组(P〈0.01)。结论雷米普利联合氨氯地平较单药更能有效平稳地控制高血压,且能逆转LVH,降低尿mALB,保护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联用氨氯地平对老年性高血压左心室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构型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Ⅰ组(n=38)予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Ⅱ组(n=32)单用氨氯地平,2组均给药6 mo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2组24 h ABPM参数24 h SBP、24 h DBP、dSBP、dDBP、nSBP、nDBP和心脏彩色超声参数IVST、RWT、INMI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有显著下降,但Ⅰ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方面有协同作用,且左室构型中向心性重构是防止心肌损害加重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1)3组治疗后24hSBP、24h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左心室儿何构型的关系.方法对133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依据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窒相对室壁厚度将患者分为左心室正常构型组、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和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APN水平。结果对照组、左心室正常构型组、左心室向心性重构组之间血清APN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向心性肥厚组和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P〈0.01),日左心室离心性肥厚组APN水平下降的更明显(P〈0.01)。左心室肥厚组患者的血清APN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在规范化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APN水平仍能很好的反映左心室肥厚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对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逆转作用。方法纳入30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运用贝那普利10mg联合氢氯噻嗪12.5mg治疗,观察4周、8周、12周血压情况及心脏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后自第四周开始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呈现出下降趋势(P〈0.01);自第四周开始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呈现下降趋势(P〈0.01),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无显著变化。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可良好的控制血压,并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10,他引:21
目的 :评价并比较氯沙坦及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12 0例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 2组。氯沙坦组6 0例 ,给氯沙坦 2 5~ 50mg ,po ,qm。氨氯地平组6 0例 ,给氨氯地平 5~ 10mg ,po ,qm ;疗程均为 2 4wk。结果 :治疗 2 4wk后 ,氯沙坦组SBP和DBP下降差值分别为 (3.4± 1.7)kPa和 (2 .7± 0 .7)kPa ,氨氯地平组为 (3.2± 1.5)kPa和 (2 .2± 0 .9)kPa(均P<0 .0 1)。组间比较 ,氯沙坦组除偶测血压SBP外 ,DBP和 2 4h动态血压均较氨氯地平组下降显著 (P<0 .0 1)。2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结论 :氯沙坦与氨氯地平均能显著降压 ,并使左室肥厚逆转 相似文献
18.
氯沙坦和氢氯噻嗪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机制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氯沙坦和氢氯噻嗪对高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其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门诊和住院的高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2例,氯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2年;对照组64例,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1年,比较2组药物的降压效果和逆转LVH的疗效,比较2组药物之间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id)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以超声心动图评定用药后LVH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降血压疗效优于对照组,能够更好降低患者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AngⅡ和Aid水平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AngⅡ和Aid水平有所下降(P〈0.05),2组治疗后AngH和A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能有效逆转高血压LVH(P〈0.01)。结论氯沙坦和氢氯噻嗪长期治疗可以安全有效降压,能够有效逆转LVH,氯沙坦和氢氯噻嗪逆转LVH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AngⅡ和Aid水平有关,同时能够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对于高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高血压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