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因而探讨对其的预防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和对其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急性期治疗中有明确的疗效,阿司匹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用药,是目前唯一被各指南推荐用于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临床获益机制除抑制血小板聚集外,还与其抗感染、抗氧化和改善血管壁内皮细胞功能及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有关。基于阿司匹林的上述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长期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观察其危险事件发生率。方法:选取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口服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75~100mg,观察周期为3年,比较两组危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危险事件发生2例,发生率3.3%,对照组发生14例,发生率23.3%,二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会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预防可避免危险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伴随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要积极治疗,以此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最主要一类疾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已成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主战场。心脑血管疾病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所发生的疾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一级预防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在心脑血管的一级预防中,重点应用社区预防干预、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干预的方法,促进社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有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因素的孕妇286例,选择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自妊娠12周始直至分娩结束,分别口服安慰剂和阿司匹林,定期产检,随访至产后16周.对比两组的母儿结局的差异性.结果 本次妊娠两组情...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残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发现心脑血管病高危因素,从而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2750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体检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逆转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的模式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跨入新世纪之际,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步伐加快,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艾滋病感染率不断增多,但21世纪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仍为心脑血管病。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者约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被公认为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9.
汪芳 《保健医苑》2006,(3):42-43
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危险的疾病,当属心恼血管疾病。全球每年因此而致死约占总死亡构成比的30%~70%,而我国约占40%左右。2020年前,我国心脯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井有年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阿司匹林是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与性价比极佳的抗血小板药物,各国指南一致地推荐为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一线用药.本文就阿司匹林的药理特性、作用机制、应用剂量以及安全性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有很多人听闻,中年人应该每天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这种做法到底正确吗?究竞可不可行呢?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老年人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我们对空军武汉地区休干所的部分肥胖老年人进行了体重指数与相关疾病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为空军武汉地区休干所部分离退休干部及本院离退休干部共480例。其中男性338例,女性142例;年龄60~88岁,平均68.8±4.3岁。(2)方法:对480例受检者进行了全面体检及既往史与现病史调查。受检者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和体重(W)、身高(H),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公式BMI=W(kg)÷〔H(m)〕2,BMI>24为肥胖,<24为非肥胖。比较肥胖与…  相似文献   

13.
凡是50岁以上高血压患或40~49岁高血压患具有一项危险因素及40岁以下具有2项危险因素,若无禁忌证时,均应服用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无病防病)。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下:①高血压;②高血脂;③高血糖;④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⑤吸烟;⑥尿蛋白阳性或血清肌酐超过1.5毫克/分升;⑦腹型肥胖(腰围男性超过85公分,女性超过80公分)或肥胖(体重指数超过28);⑧C-反应蛋白超过1毫克/分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赤峰地区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占城乡居民病伤死因的首位。为进一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掌握其死亡的动态与变化规律,探索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防治措施,本文采用1990-1992年死因回顾调查及2001-2003年监测的数据,对分别代表城市、农村、牧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5.
《家庭医生》2011,(9):47-47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黏度、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的损害是隐秘的、逐渐的、全身性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被称为“沉默的疾病”,而春季又是该病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6.
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菊英  李华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91-3192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使孕产妇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最常见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上对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等问题仍有争议。本文对242例有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组,将阿司匹林治疗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2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有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2〕、孕周>20周的孕妇242例及其新生儿247例(其中双胎6例,对照组新生儿死亡1例)。初产妇175例,经产妇67例。年龄17~42岁,平均(27.12±3.60)岁。孕…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冠心病还是脑血管病,其基本病变都是动脉硬化。阿司匹林在具有解热和镇痛等作用的同时,还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从而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甘肃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分布特征与趋势,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20个疾病监测点1993-2003年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寿光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居民201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结果]2010年调查全市居民1 036 087人,死亡3 023例,死亡率为291.77/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278.62,女性为305.17(P<0.05);30岁以下年龄组为3.22,30岁以后为454.24(P<0.01);死亡率3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全部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前3位死亡原因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中,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寿光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9年6月-2010年5月期间收治具有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因素尚未发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疾病等患者300名。进行随机分组,给予A组常规阿司匹林治疗+B组步长脑心通胶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并随访2年。观察脑心通胶爱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的作用及疗效。结果进行综合疗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延长出、凝血时间,预防血栓形成,具有类阿司匹林作用;且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安全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的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和胃肠道等副作用,可抗凝溶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