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心理咨询门诊和精神科门诊中初诊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诊治特点。方法 随机抽取1999、2000、2001年一月份所有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共550例初诊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在3个月内疗效上两种门诊之间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常用抗精神病药平均剂量咨询门诊略高于精神科门诊;合并用药咨询门诊明显多于精神科门诊;精神科门诊需住院治疗的比例高于咨询门诊;咨询门诊常用的前三种药物依次为: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而精神科门诊则为氯丙嗪、利培酮、奋乃静。结论 心理咨询门诊与精神科门诊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治模式上稍显不同,但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抽样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巍 《精神医学杂志》2006,19(4):245-247
目的调查本院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就诊疾病谱的差异,了解两者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差异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1/20抽取1995~2002年间的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心理咨询门诊病例79份,普通专科门诊病例143份。自行设计表格对就诊者的性别、年龄、初诊诊断和服药、住院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者就诊疾病谱的差异,以及两者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上的差异和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者以心境障碍和神经症为主(分别达25%和27%),普通专科门诊以精神分裂症为主(48%,t=14.66,P<0.005);(2)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上,心理咨询门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s)的应用率较高(50%vs 14%,P<0.005),两处就诊者的预后也存在差异。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与普通专科门诊在初诊中存在一定的分工;两者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直接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预后,我国有待建立规范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全社会对非重性精神疾病的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精神科专科门诊服务的现状,估测门诊服务资源与实际需求的差异及服务分布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整个上海地区各类精神科门诊服务进行一周调查。结果:2000余家门诊服务点就诊总例次为7177人次,居民中就诊比例为52.54/10万,一周中就诊高峰为星期一、五,低峰为星期六、日;就诊病种居前三位的依次为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和情感性障碍,城市地区门诊服务点数、服务人员数及服务项目数明显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4.
精神科门诊初诊病人1 020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科门诊初诊病人的职业、病程和病种分布。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7月精神科门诊初诊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对确诊病例按CCMD-3诊断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共调查1020例,发现职业以农民居多,占42.55%;病程以达到或超过1年的明显高于其他,而且其中以农村人口明显居多(P≤0.01);病种以精神分裂症为最高,分裂样精神病次之,心境障碍居第三位,神经症次之,应激相关障碍居第五。结论门诊初诊病人的分布受职业、病程和病种等多因素影响,与就诊患的化素质、医院的特殊情况以及精神疾病的患病率等多方面有关。加强农村地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率与发病年龄就诊于儿童精神科门诊的强迫性神经症患儿,多数是因强迫症状而造成逃学或其它麻烦问题.据某医院儿童精神科门诊75年全年统计,初诊患儿总数为855例(男537例,女318例)其中神经症40例(男21,女19).而诊断为强迫性神经症的有28例,约占诊断为神经症患儿的75%,占全部初诊患儿的3%.  相似文献   

6.
神经症是一类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据1982年全国12个地区精神病学流行学调查表明各类神经症总患病率为22.22‰[1]。以功能性障碍和心身障碍为主诉而就诊者占半数[2],内科医生对其诊断率为46.7%,半数以上病例被漏诊,他们其中多数并未就诊于精神卫生服务机构[3]。为此,作者对门诊初诊的神经症患者就诊行为特点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文对象为1997年12月至1998年11月之间来门诊初诊、并确诊为神经症的患者共108例,且均符合CCMD-2-R中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无严重躯体疾病、其它精神病及人格障碍;男38例,女70例,男∶女=1∶…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门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精神科门诊首诊误诊的原因。方法:按照CCMD-2-R诊断标准,对比门诊诊断与住院诊断的差别,栓出误诊病例65例。结果:病程不足3个月和大于3年者较易误诊。误诊为神经症者40%以上,精神分裂症者接近40%,精感性精神障碍20%。结论:精神科门诊首诊误诊的原因可能与病史提供不全面,病程较短,早期症状不曲型及诊断标准变迁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门诊患者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症的诊断现状。方法分别对1993年及2003年心理咨询门诊神经症患,就生活事件、诊断分类等因素作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两组间的差异有显性意义。结论相隔10年后心理咨询就诊人员中,神经症比例增加,诊断分类以抑郁神经症增多,而癔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神经症的诊断现状,分别对1989年及1999年心理咨询门诊的就诊患者作了调查,并就生活事件,诊断分类等因素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相10上后心理咨询就诊人员当中,神经症比例增加,诊断分类以抑郁性神经症增多,而癔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神经症患者就医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发病后的在情况。方法:对1998年7月~1999年8月前来门诊咨询,符合CCMD-2R神经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了解其发病后的就医情况。结果:有48例首诊于精神科‘47例首诊或反复长期就诊于综合医院内科等,尤以焦虑症和凝症症患者为多;5例癔症发作时求助于迷信活动。结论:约有半数神经症患者发病后去综合医院治疗,因此在综合医院普及精神医学知识,设立心理咨询或精神科门诊,开展联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发生的性别、发病年龄、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诊断.方法 收集2007年1~12月在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学龄儿童青少年共2431例,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及相关信息调查表,对拒绝上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拒绝上学行为的共207例(8.5%),其中6~10岁53例(25.6%)、11~14岁128例(61.8%)、15~16岁26例(12.6%),男女比为1.72:1,男女生在年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χ2=1.272,P=0.259).情绪障碍发生率最高(45.4%),其次为精神分裂症以及心境障碍.三个年龄段均以情绪障碍为主要疾病构成,重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所占比例上升.拒绝上学时间为≤1个月95例(45.9%)、1~6个月62例(30.0%)、>6个月50例(24.1%).结论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现象的发生及持续时间随人口学特征以及诊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200例精神障碍患者非精神科诊治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精神障碍患者非精神科诊治情况。 方法 :自制调查表 ,对 2 0 0例精神障碍患者及 /或家属进行调查。 结果 :有 81%患者曾到综合医院非精神科就诊 1~ 9次。其中以神经症患者非精神科就诊率最高 (90 1% ) ,精神分裂症最低 (72 4% ) ,非精神科就诊率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诊断准确率为 13 6 %。用药合理率为 2 2 9%。有 90 %患者参与过迷信活动。治疗花费 (15 12± 35 6 )元。 结论 :精神障碍的诊治存在很大误区。非精神科医师对精神障碍识别率低  相似文献   

13.
门诊精神分裂症病例应用苯二氮类药物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苯二氮类药物(BZD)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作者对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作现场调查,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 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1995年8—10月复诊精神病人中抽取了481例,剔除非精神分裂症患者87人,符合入组标准394例。入组标准:①年龄大于18岁;②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根据CCMD-2-R诊断标准);③连续就诊3月以上。由经培训的精神科主治医师采用半定式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目前的精神科门诊服务现状,为提高门诊服务能力和结构性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全国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36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门诊服务情况.结果门诊量各单位相差悬殊,年均人次8707.1±8978.7.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平均占总诊疗人次的14.4%.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前三位疾病是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和情感性障碍.结论医疗量分布不均,集中于省市级大机构.门诊服务主要面对的三大疾病依然是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和神经症.独立的精神卫生机构体系限制了联络会诊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惊恐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焦虑障碍 ,其中 70 %以上到综合医院就诊 ,约有 2 / 3患者被误诊。绝经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变化而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症状与惊恐障碍症状重叠而使误诊率高。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患者系 1995~ 2 0 0 1年期间来我院精神科门诊及院内各科由精神科会诊共 5 0例 ;全部为绝经半年以上妇女 ,最长绝经时间 5年 ;平均年龄 (4 8 0± 6 5 )岁 ;既往无严重躯体及精神疾患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关于惊恐障碍诊断标准。对临床症状、就诊科室、诊断及治疗等进行对比分析。2 结果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综合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1879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咨询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2004年1879例初诊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结果 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的问题,绝大多数属于医学问题(90.5%),其中以神经症和情感障碍为主,分别为781例(41.56%)和666例(35.44%)。结论 综合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的主要对象是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综合使用更有助于患者病情的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的MMPI调查问卷模式,并剖析三组患者心理特征,以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三组304例患者MMPI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选取100名健康被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神经症与心境障碍患者,各量表分之间无显著差异;心境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的各量表T分之间,L/F/Hs/Hy/Mf/Pa/Ma无显著差异,K/D/Pd/Pt/Sc/Si存在显著差异;精神分裂症组在Pt、Sc、Ma和Si,T分有所偏低。结论MMPI在神经症、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之间有特异的临床特征和测图模式.  相似文献   

18.
人格障碍与神经症对精神分裂症遗传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遗传性已为众家之共识 ,一级亲属患有癫疒间 、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神经症等疾病对精神分裂症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效应 [1 ]。我们对 10 0例人格障碍和 10 0例神经症的子代在发生精神分裂症时的遗传效应作了比较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998年 7月我院对本县 5个乡镇 1865 4 0名自然人群中精神疾病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 ,分别抽调样本中符合CCMD- 2 - R诊断标准的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各 10 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为 4 5~ 65岁。对入组者的子女进行筛选 ,按 CCMD- 2 - R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用 χ2检验进…  相似文献   

19.
精神障碍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性别差异给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精神障碍的性能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人格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的性别差异给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