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红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45-2046
<正>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是由于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及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并造成机能退化所致。盆底脏器脱垂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方式为阴式子宫切除和  相似文献   

2.
盆底功能障碍修复手术前后患者身心反应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OP)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1],可以涉及阴道前壁(膀胱膨出、尿道膨出)、阴道顶端(子宫脱垂或子宫切除后的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后壁(肠疝、直肠膨出)或上述部位的复合脱垂[2],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ur dysfunction,fPFD)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  相似文献   

4.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此类疾病给患者生活带来痛苦和不便,使其产生自卑心理[1].盆腔重建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妇女盆底组织膨出的微创手术方法,通过重建盆底结构,增强盆底支撑力量,恢复盆腔器官解剖位置,缓解临床症状.上海复旦妇产医院收治了1例子宫脱垂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静 《华夏医学》2013,(5):1016-101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dysfunction,PFD)主要为女性压力型尿失禁(SUI)和盆底脏器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  相似文献   

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OP)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发病率约为40%,可以涉及阴道前壁(膀胱膨出、尿道膨出)、阴道顶端(子宫脱垂或子宫切除后的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后壁(肠疝、直肠膨出)或上述部位的复合脱垂,给患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我院2004~2006年对此类疾病的患52例进行盆底修复手术治疗,解除了患的痛苦,改善了患的生活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盆腔脏器脱垂(POP)是一类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或生殖道支持组织缺陷,膨出最远端超出处女膜边缘。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这些疾病虽非致命性疾病,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全盆底悬吊术及新式盆底重建的手术目的是要达到解剖复位、改善症状、恢复功能、降低复发,并且微创。本文总结了我院妇科收治的53例POP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临床疗效比  相似文献   

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以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据统计我国的发病率为40%[1]。我科使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治疗盆底脏器脱垂2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是由于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及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并造成机能退化所导致的盆底结构发生变化和功能发生障碍。盆底脏器脱垂包括膀胱及阴道前壁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后壁及直肠膨出,可同时合并尿失禁、便失禁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盆底损伤和功能退化所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碍已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全  相似文献   

10.
女性正常盆底与盆底脱垂性疾病MRI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用力排便时正常妇女与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特征.方法选择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试验组)各60例进行盆腔动态MRI,采用梯度回波二维FLASH T1加权快速扫描序列采集屏气期间静息和用力排便时盆腔横断、冠状和矢状面影像,观测盆腔器官的位置和盆底形态,比较盆腔在用力排便时对照组与试验组盆腔器官位置变化.结果用力排便时试验组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显著,与对照组比较膀胱颈下降(P<0.01)、子宫颈下降(P<0.01)、肛直肠连接下降(P<0.01)和盆膈裂孔膨胀(P<0.01).试验组检出膀胱膨出29例、子宫颈脱垂36例、盆底疝27例、直肠前突11例和会阴下降综合征39例.对照组仅发现4例肛直肠连接过度下降和3例轻度膀胱膨出.结论盆腔动态MRI可用于准确评价用力排便时盆腔器官位置和盆底形态变化,盆底脱垂性疾病患者常发生多个盆腔器官脱垂和盆底病变.  相似文献   

11.
阴道旁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蓉  赵芳  李香满 《疑难病杂志》2006,5(5):392-394
妇女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随其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阴道前壁膨出是最常见的部位。Olsen等[1]调查了27342名美国妇女,其中34.3%患有阴道前壁膨出。有关该类疾病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学。POP的发生,可同时存在多个病因。研究表明肥胖、年龄大、分娩巨大儿、盆底组织薄弱、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咳嗽、长年便秘)和既往有盆腔器官手术史等均为P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绝经后妇女雌激素降低,整个盆底组织萎缩,组织弹性降低,使得盆底器官脱垂增加[2,3]。1盆底结构…  相似文献   

12.
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收治的85例有不同缺陷的POP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将网片(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自制裁剪成蝶形及T形两部分,前区用蝶形网片铺垫于膀胱-阴道间隙,后区用T形网片铺垫于直肠-阴道间隙,并将网片固定在子宫主骶韧带和肛提肌板上,从3个水平对POP进行修复,使子宫、膀胱和直肠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而完成全盆底重建.根据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大小便恢复情况,以及术后2、24个月患者的复诊资料,采用POP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单纯全盆底重建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7.5±23.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8.5±28.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9±2.3)d.除1例出现肛周疼痛不适外,余患者均无明显不适主诉,大、小便均正常.患者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0.9±6.3)个月,阴道前壁膨出Ⅰ度1例(1.2%),子宫脱垂Ⅰ度2例(2.4%),网片侵蚀1例(1.2%),阴道前后壁粘连1例(1.2%),阴道狭窄1例(1.2%),子宫脱垂Ⅱ度2例(2.4%).结论 采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安全、有效,短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网片(mesh)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0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依照POP-Q评估系统将盆腔器官膨出分度,应用网片对阴道前壁加固术及应用网带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治疗盆底组织膨出(POP)及/或压力性尿失禁(SUI)。结果:10例患者平均年龄51岁,手术时间46分钟,出血量平均86ml,住院时间5天~17天,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随访期间无膀胱膨出复发,手术后6个月有1例患者再度出现了直肠膨出,一例出现排异反应。结论:手术微创、无复发(短期内)、并发症少、解决了既往无法解决的后尿路悬吊治疗子宫脱垂阴道后壁再次脱垂的棘手问题,并可保留子宫,在临床有可行性,在本领域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指粪便通过直肠和肛管时受阻导致的排便困难,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1]: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膨出、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  相似文献   

15.
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当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而发生撕裂,或因其他原因使支持功能薄弱时,子宫及其相邻的膀胱和直肠均可发生移位,临床上分别称为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  相似文献   

16.
盆腔器官膨出(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当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而发生撕裂,或因其他原因使支持功能薄弱时,子宫及其相邻的膀胱和直肠均可发生移位,临床上分别称为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观察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初产妇产后早期前、中、后3个盆腔的盆底功能障碍的改变及差异。方法 收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235例(阴道分娩120例、选择性剖宫产115例),应用盆底超声测量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尿道后角,观察评估是否有尿道内口漏斗状扩张、膀胱颈移动度增大、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并测量器官脱垂的距离,比较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差异。结果 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大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压力性尿失禁、尿道内口漏斗状扩张、膀胱颈移动度增大、膀胱膨出的发生率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子宫脱垂、直肠前壁膨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膨出距离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子宫脱垂距离、直肠膨出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可评估产后盆底结构的改变,阴道自然分娩对前盆腔的损伤大于选择性剖宫产,两者在中盆腔及后盆腔的损伤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女性盆腔器官包括子宫、膀胱、直肠及阴道壁等突入阴道或从阴道口突出.年龄、肥胖、经阴道分娩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而慢性腹压增加、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既往盆腔手术史等不同程度地增加了POP的风险[1-2].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POP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内外科并发症不适宜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成为POP 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非手术治疗的目标为缓解症状,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耐力和支持力,预防脱垂加重,避免或延缓手术干预.目前的非手术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预、子宫托、盆底康复治疗(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药物治疗等.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改良裁剪补片植入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的手术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对在我院收治的100例POP患者应用改良补片进行全盆底悬吊,采用悬吊双侧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将补片植入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而完成盆底三个平面的重建.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同时进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98min,出血量平均为140mL,根据POP-Q分度法,100例患者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等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术后补片暴露感染1例(1/100,1%),排尿困难1例,通过留置导尿管1个月内恢复.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患者的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改良补片进行全盆底悬吊是一种能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重建.是一种安全、复发率低、疗效满意的术式,但术后网片暴露问题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底脏器脱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POP患者和普通妇科疾病患者各60例,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静息时、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的大小及肛提肌的形态变化.结果:POP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松散,耻骨直肠肌变薄不对称,回声欠均匀,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耻骨直肠肌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观察女性的盆底结构,诊断盆底器宫脱垂患者的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