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加强对中毒所致的发作性睡病的认识.方法 对2例中毒后出现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一些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发作性睡病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中毒所致的发作性睡病属继发性.白天发作性嗜睡、猝倒、睡眠瘫痪以及睡眠幻觉是该病的4个主要症状.发作性睡病与病理性REM睡眠相关.结论 中毒也可能导致发作性睡病,但可能不被识别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有必要加强对发作性睡病以及REM睡眠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赵保民 《当代医学》2009,15(3):84-85
目的探讨小儿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7年1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发作性睡病24例分析临床表现,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发作性睡病大多具有睡眠发作、猝倒症、睡眠麻痹、睡眠幻觉等症状,应用利他林、哌苯甲醇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疾病,综合治疗、长期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睡眠过多及白天不抗拒睡眠为特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多数病人可有一或数种症状,如大笑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合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现总结全部收治病人17例并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1例,女性6例,起发病最小3岁,最大12...  相似文献   

4.
<正>发作性睡病是较少见疾病,为睡眠障碍的一种,包括4种症状,即发作性入睡、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及催眠幻觉,具有发病突然、时程短暂及反复发作等特点,国内报道的发作性睡病的发病率为0.30%,日本则为0.16%-0.18%.延边大学医院收治2例发作性睡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发作性睡病患者外周瘦素水平无明显变化,发作性睡病患者认知能力下降,免疫机制可能参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发作性睡病患者中存在非REM睡眠强度不足,发作性睡病的REM睡眠特征和REM睡眠行为异常,HLA DQB1^*0602阳性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表型,HLA DQB1^*0602可能与发作性睡病家族危险性有关,莫达非尼可提高发作性睡病患者海马的糖代谢  相似文献   

6.
温补脾肾法治疗发作性睡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临床以长期惊醒程度减退、出现难以抑制的睡眠发作,或伴有卒倒症、睡眠性麻痹、入睡性幻觉等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多寐、嗜睡范畴。该病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在10多岁时即已出现睡眠过多而未引起重视,临床误诊率相对较高(如伴有卒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方法 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了解患儿夜间睡眠结构的变化,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在诊断发作性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多导睡眠生理监测仪对患儿行MSLT检查,对其中18例及30例正常儿童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描记(PSG)。结果①26例患儿(100%)均以睡眠过多为首发症状,9例(35%)有猝倒发作,4例(15%)有入睡前幻觉,仅2例(7%)有睡眠瘫痪。②MSLT结果:平均睡眠潜伏期均缩短,26例均〈5min,18例(69%)出现2次或更多的睡眠始发REM睡眠(SOREPs)。③PSG结果:患儿睡眠潜伏期及REM潜伏期均缩短;睡眠效率降低;NREMⅠ期睡眠时间增加,Ⅲ+Ⅳ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增多。结论儿童发作性睡病主要以白天不可抗拒的睡眠为主,睡眠瘫痪、入睡幻觉等主观叙述较成人少。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发作性睡病患儿存在睡眠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仪监测等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明确诊断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多导睡眠脑电图分析,采用非药物、药物治疗1月,此后随访3年。结果:40例患者均有日间不能克制的过度嗜睡、夜间睡眠紊乱。结论:发作性睡病是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睡眠脑电图可以早期诊断,早期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导睡眠图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应用多导睡眠图进行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分析其睡眠潜伏期和睡眠初期出现REM次数,并与20名正常组比较。结果:发作性睡病组在多次睡眠试验中显示,入睡次数增多(3.45±1.10)、睡眠潜伏期(4.21±2.23)缩短,SOREMP(2.40±1.20)≥2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导睡眠图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小儿发作性睡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翠香 《医学综述》1999,5(10):471-472
<正>发作性睡病是以白天出现阵发性不可抗拒的睡眠为特征,常伴猝倒,入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合称发作性睡病四联症状。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变化诊断并不困难,但并非每一病例都有四联症状。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容易与其他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相混淆,容易误诊。现对小儿发作性睡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相关鉴别诊断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时期且持续终身的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白天反复发作的不可遏制的睡眠、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及入睡前幻觉,其内在机制为缺乏下丘脑分泌素。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当两者共患病时,疾病更易混淆并致误诊。因此,该文通过总结发作性睡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研究,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4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中临床表现为睡眠发作14例,入睡前幻觉7例,猝倒11例,睡眠瘫痪2例,睡眠四联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几种症状同时出现.给予利他林治疗,随访8例均有效.结论:发作性睡病主要表现为睡眠四联症,给予利他林治疗有效,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NRL)是一种觉醒-睡眠紊乱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中、西医治疗存在困难。动物模型是研究发作性睡病的神经病理学机制,挖掘潜在治疗靶点及方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目前已有的发作性睡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模型评价及适用范围等进行总结,旨在为该病的基础实验研究提供造模参考,并对优化发作性睡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临床症状包括日间过度睡眠、猝倒发作、睡前幻觉和睡眠瘫痪等。自该病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但近年科学家才阐明其发病机制。Ⅰ型发作性睡病是由易患个体经免疫介导下视丘分泌素神经元丢失造成的;猝倒发作和过度睡眠的神经机制也越来越清晰,而Ⅱ型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又称Gelineau综合征,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是一种较少见的再发性白昼睡眠过多。临床特点是突然发生,为时短暂,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嗜睡。部分病例还可伴有猝倒症、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笔近3年在临床中发现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1例18岁,1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的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首发症状主要为白天嗜睡,后出现幻觉、妄想、异常言行等精神病性症状。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提示平均睡眠潜伏期为2 min,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1为90.56 pg/mL。诊断为:1.精神分裂症,2.发作性睡病。予以抗精神病药物及行为治疗后患者幻觉、异常言行消失,妄想及白天嗜睡明显减少。1型发作性睡病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存在重叠,临床上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本文对该案例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诊治1型发作性睡病共病精神分裂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猝倒发作与快眼动睡眠(REM)的关系.方法采用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方法对27例猝倒型和21例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相关睡眠指标分析.结果猝倒组入睡次数(3.82±0.73)和入睡初REM提前出现次数(2.48±0.80)明显高于非猝倒组(P <0.01),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发作性睡病伴猝倒与REM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发作性睡病猝倒型患者与快眼动睡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作性睡病猝倒发作与快眼动睡眠 (REM)的关系。方法 采用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方法对 27例猝倒型和 21例非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相关睡眠指标分析。结果 猝倒组入睡次数(3. 82±0. 73)和入睡初REM提前出现次数 (2. 48±0. 80)明显高于非猝倒组(P<0. 01),睡眠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5);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效率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发作性睡病伴猝倒与REM提前有关。  相似文献   

20.
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发作性睡病和25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白天5次MSLT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描记,分析平均睡眠潜伏期(SL)、睡眠初期出现REM(SOREMP)次数及夜间睡眠相关参数.结果 MSLT显示发作性睡病组SL缩短(4.6±2.5)min和SOREMPs≥2(2.3±1.2)次,SL<5 min+SOREMPs≥2次25例(71%),睡眠次数发作性睡病和OSAS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23.58~65.99,P<0.001);整夜PSG结果比较发作性睡病组总睡眠时间(336.81±34.08)min、REM潜伏期缩短(17.21±7.25)min,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OSAS组显示具有明显呼吸暂停(平均17次以上)和血氧饱和度降低(87%)的特征(P<0.01).结论 发作性睡病患者具有明显的REM睡眠提前和睡眠潜伏期缩短的特征,MSLT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