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1349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损伤的类别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349例儿童意外损伤住院病例按国际损伤分类标准,对损伤类别、构成、年龄、性别、住院费用及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住院患儿及全部意外损伤住院人数的8%,是导致同期1月以上年龄住院患儿死亡的第1位原因。儿童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烧烫伤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79∶1。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高峰年龄段在4~9岁,烧烫伤和意外中毒主要发生在3岁前。其中交通事故的平均住院费用最高,平均住院时间最长。坠落物致伤及机器致伤也占一定比例,分别为3.92%和1.33%。结论:应当大力开展儿童意外损伤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以减少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意外损伤住院的6岁以下儿童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1994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中6岁以下儿童病例的损伤类别、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特点。结果:741例6岁以下儿童意外损伤占同期儿童意外损伤总住院人数的55%。意外损伤的前4位原因是烧、烫伤、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和意外中毒。男女比为1.65:1。烧、烫伤随年龄增长明显减少,而交通事故伤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住院费用最高及住院时间最长的是交通事故伤。结论:6岁以下儿童是意外损伤的高危人群,在年龄、性别及意外损伤类别上有其特点。社会、学校及家庭应密切配合,研究儿童意外损伤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伤害住院儿童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以1993-2004年武汉市儿童医院意外伤害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伤害儿童的性别、年龄、损伤类型和损伤原因的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伤害住院儿童年龄、性别频数分布,损伤类型和损伤原因的性别、年龄特征.结果12939例意外伤害住院儿童中,损伤类型前四位是骨折、开放性损伤、软组织损伤和异物.损伤外部原因前四位依次是跌落、交通运输、呼吸道梗阻和挤压/撞击.意外损伤住院儿童男女性别比为2.1:1.0~5岁儿童占全部伤害住院儿童的66.0%;0岁组占全部伤害住院儿童的8.8%;1~2岁组占31.2%;3~5岁组占26.1%.随着年龄的增加,各年龄组患者的人数逐渐减少.结论近年来伤害正逐渐成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损伤类型、损伤原因不同,应针对减少导致伤害的几种原因开展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宁秀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80-3381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为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1995年6月~2008年6月接诊的60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结果:6~12岁儿童为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高发年龄段;0~14岁儿童意外伤害类型及顺位为交通事故、跌落伤、烧烫伤。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方法:选择1996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在本院住院死亡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436例。结果:住院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是婴儿期,占住院儿童死亡总人数的49.77%,其中新生儿期占24.08%。各年龄段死亡疾病顺位分别是新生儿期:窒息、吸入性肺炎、NRDS、先天畸形;29天~1岁:肺炎、先天畸形、腹泻、急性传染病;1~4岁:急性传染病、意外伤害、先天畸形、肺炎;>5岁:恶性肿瘤、急性传染病、意外伤害、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婴儿期是整个儿童青少年时期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是监测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对围产期及婴儿期的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重视农村儿童的疾病预防尤其是急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降低农村儿童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618例儿童意外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烨  郑露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7):458-458
我们对近 3年来本院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病例进行调查 ,以研究其损伤类型、多发年龄和相关因素。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 ,因意外损伤而在本院各科 (包括儿内、儿外、眼科、五官科 )住院的 0~ 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1.2 方法 :以出院诊断为最终临床诊断 ,将本组调查对象的意外损伤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ICD- 9E)进行分类。2 结果2 .1 儿童意外损伤的原因构成 :在 618例患儿中 ,造成意外损伤的原因共有 8类 ,居前 3位者分别为跌伤、机动车交通事故、烧伤 (包括烫伤和炸伤 ) ,分别占本组调查总数的 39.4 8%…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报告表明,每天有数千万儿童因意外损伤住院,许多儿童因此落下终身残疾~([1])。儿童期意外死亡已是0~14岁儿童总死亡顺位中第一位死因~([2])。意外损伤已成为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家庭生活质量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院4626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的病例的损伤类型、多发年龄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其发病的规律及特点,为我市儿童意外损伤的有效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原因,为有效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8-2012年因意外伤害住院的1762例儿童病例,了解儿童意外损伤类目在不同性别、年龄、不同年份之间的差异和变化,根据帕累托法则找出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主要因素。结果导致儿童意外伤害住院的主要因素为接触热和烫的物质、跌倒、行人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和暴露于无生命机械性力量下。3岁儿童以接触热和烫的物质、跌倒为主,3~6岁儿童以跌倒、接触热和烫的物质为主,6~14岁儿童以跌倒、行人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为主。男童与女童性别比为2.1∶1。结论男童因意外伤害住院的人数大致为女童的两倍,不同年龄段之间儿童伤害的类目不同,可根据各年龄段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台州市急诊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和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台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623例意外伤害儿童的临床资料。对意外伤害儿童的性别、年龄、意外伤害发生地点、原因、部位及结局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3例意外伤害儿童中男童、女童分别占60.35%、39.65%,性别比为1.52∶1。0~3岁、3<~7岁、7<~12岁及12<~14岁儿童分别占19.58%、42.38%、26.32%及11.72%,不同年龄段儿童性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205,P<0.05),3<~7岁、7<~12岁年龄段男童多于女童。意外伤害主要发生在家庭、学校、社区及其他地点,分别占20.39%、27.29%、40.13%及12.20%,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地点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06,P<0.05),0~3岁主要在家庭,3<~7岁主要在学校,7<~12岁及12<~14岁主要在社区。意外伤害原因主要为机械性损伤和非机械性损伤,分别占60.67%、39.33%,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原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97,P<0.05),所有年龄段儿童均主要为机械性损伤。伤害部位主要在头面颈部、躯干、四肢及复合伤,分别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部位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494,P<0.05),0~3岁年龄主要在头面颈部,其余年龄段均主要在四肢。伤害结局为门诊治疗后回家、留院观察/住院、转院及死亡,分别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龄段儿童伤害结局均以门诊治疗后回家为主。结论台州市急诊科救治的意外伤害儿童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前为主,男童多于女童,以机械性损伤多见,大部分儿童均经过门诊治疗后回家,但不同年龄段儿童意外伤害的原因和特点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意外伤害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造成婴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统计青岛市立医院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因意外伤害住院的283例0~3岁婴幼儿病例。按照损伤类型对比构成情况、年龄、性别、城乡分布、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结果造成婴幼儿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烧烫伤和气管异物,构成比例分别为61.13%和33.57%。意外伤害多发生于13~24月的幼儿,占到全部病例的59.36%,烧烫伤、气管异物两类意外伤害中,除0~6月与7~12月两年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年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如7~12月与25~36月两年龄段分布比较,u=3.810,P<0.05;u=4.017,P<0.05)。性别分布为男:女为1.95:1,男童与女童在烧烫伤、气管异物两类意外伤害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u=3.269,P<0.05;u =4.617,P<0.05)。城乡分布城市:农村为115:168=0.68,城市患儿与农村患儿在烧烫伤、气管异物两类意外伤害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509,P<0.05;u=2.155,P<0.05)。意外伤害的医疗费用较高,除气管异物外均在20000元以上。结论意外伤害住院儿童损害严重,花费昂贵,增加了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做好烧烫伤、气管异物、意外坠落等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某幼儿园1992~2003年在园幼儿意外伤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00-2501
[目的]找出幼儿园儿童意外伤害的规律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河南省某幼儿园1992~2003年12年的所有儿童意外伤害记录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某园1992~2003年各学期伤害事故发生频率大致在0.32%~1.63%之间;伤害事故多发生在上午的10:00~11:30及下午的2:30~4:50两个时间段;事故发生地点,室外发生占69.00%,室内发生占31.00%;男性发生占64.29%,女性占35.71%;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伤害的发生率越高,各类伤害事件中尤以皮肤创伤为主,占64.28%.[结论]幼儿年龄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我们,幼儿年龄不同,因其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不同,应对意外伤害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慈溪市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慈溪市0~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儿童意外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9年慈溪市3家国家医院伤害监测点所有初诊的0~6岁儿童意外伤害病例报告卡片,统计分析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性质等特征。结果因意外伤害初诊的儿童7 564例,其中男童占65.04%,明显多于女童(34.96%)。2~4岁年龄段(52.62%)是0~6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高峰年龄段,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前三位原因是跌倒和坠落(53.46%)、动物咬伤(22.50%)、烧烫伤和机动车车祸(5.42%和5.25%)。儿童伤害的发生在家中(58.28%)最多,其次是街道公路上(13.96%)。伤害最严重的性质前三位是挫伤擦伤(46.13%),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0.12%),扭伤、拉伤(7.52%)。结论意外伤害是危害儿童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加强儿童意外伤害教育和预防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25家综合性医院急诊伤害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诊科伤害的流行特征。方法 有条件地选择全国25家综合性医院急诊科作为调查点,在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进行伤害现况调查,对急性损伤仅做抽样调查。结果全国25家医院抽样调查伤害病例共25 019例,占急诊总就诊量的17.46%。81.67%为意外伤害;男女性别比为2:1;15~34岁占50.63%;前3位伤害种类依次为意外的机械性损伤、运输事故、跌倒;前三位伤害的职业依次为工人、农民和学生;病死率为5.12‰,青壮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79.69%。首位死因是交通事故,占46.88%。进一步分析了机械性等损伤和11 151例中毒的特点。结论 建立以医院急诊科为基础的伤害监测,有其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因素及其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562例5岁以下意外伤害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小儿意外伤害集中在2~5岁之间,占全部病例的70.64%。男童比女童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1.96%、48.04%。排在前3位的致伤原因依次是烧(烫)伤、跌(摔)伤和锐器伤,分别占19.04%、16.55%和14.41,且3种致伤类型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而溺水、交通意外和爆炸伤发生率均在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高。区域比较,农村乡镇略高于市县城区,分别为52.14%、47.86%。[结论]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与小儿自身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家庭是意外伤害最易发生的场所,加强看护及其他预防、处理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2009年部分地区老年人群意外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徽省老年人群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和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安徽省7市(县)的监测点医院65岁及以上意外伤害病人的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9年共报告4 515例老年人意外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值为0.84;老年人群意外伤害发生以7~10月份最多;老年人意外伤害以跌倒/坠落和交通伤为主;各性别、年龄组和地点之间的伤害原因不同(P<0.001);意外伤害绝大多数为轻度和中度伤,多发部位为下肢、头部和上肢,重度伤害以头部常见。结论伤害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群的健康。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干预,有效地预防老年人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儿童意外伤害病例进行分析、处理,找出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及相关因素,寻求干预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5~2010年间收治住院的268名意外伤害儿童病案. [结果]儿童意外伤害种类繁多,中毒以1~6岁儿童为主占77.26%,中毒原因74.25%为误服. [结论]家长应加强对小儿的监管,妥善保管好药物和有毒物品,了解基本用药常识,警惕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动向,帮助其安全地度过疑惑期.  相似文献   

17.
0~14岁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导致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发病提供依据,对468例意外伤害儿童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分析方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多子女、父母文盲、低收入、室内放置农、鼠药、无我照看、房周危险环境等因素有关,多因素分析发现父母文盲、室内放置农药、家庭低收入、室内放置农药、家族低收入、房周危险环境等为较稳定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意外伤害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桐乡市0~14岁儿童伤害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桐乡市14岁以下儿童伤害分布特征并探讨伤害发生原因,为有针对性开展儿童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桐乡市伤害监测网络,分析14岁以下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2010年度,14岁以下儿童伤害共报告病例2 115例,男女比例为1.62: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伤害原因的前5位分别是跌倒/坠落(50.97%)、动物伤(16.64%)、交通伤(10.59%)、钝器伤(7.61%)、刺割伤(5.67%).伤害性质大部分属于非故意,占98.44%.伤害程度多为轻度,占76.55%.结论 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疾病监测点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1995-1999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意外死亡的情况及其特点,探讨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防治对策。方法:采用EPI-inf6.0软件及流行病指标(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等,对1995-1999年河南省疾病监测系统居民意外死亡模式进行进行研究。结果:近5年河南省疾病监测地区居民意外死亡率为50.35/10万,标化死亡率为50.21/10万,高于全国水平;构成比为9.82%,低于全国水平(10.84%)。5年意外死亡在全死因中均居第4位,但在YPLL顺位中上升为第一位。近5年我省自杀率为15.47/10万,漏报校正后为19.50/10万,接近于全国水平(19.58/10万);城市意外死亡以交通事故为主,农村自杀死亡是第一位。结论:意外死亡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在城市要加大交通法规宣传,整顿交通秩序,改善道路条件,降低交通事故。在农村要积极开展自杀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对减少自杀,保障社会安定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湖南省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湖南省益阳和怀化的两个乡镇作为研究现场,对现场中6~14岁的学龄儿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整理信息后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学龄儿童平均年龄为(11.85±2.56)岁,男女性别比为0.77:1,333名儿童中,父母最高职业为农民、工人者占69.3%,父母最高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占74.2%,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者占76.3%,家里有多个兄弟姐妹者占76.3%,父母均外出打工者占55.9%;②近一年内发生过意外伤害的学龄儿童有247人,占74.2%,发生意外伤害次数3次及以上者有153人,占61.9%,最常见的三种意外伤害分别是跌伤(58.3%)、锐器伤(33.0%)和烫烧伤(31.5%),发生意外伤害后,61.4%的学龄儿童没有进行处理或仅自行处理,76.0%的学生并无任何资金花费;③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最高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里兄弟姐妹数和父母外出务工等4个因素对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南省农村学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建立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防护,关注留守儿童,以降低学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