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肢体锻炼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减少临床并发症。方法:将3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肢体锻炼,包括良肢位摆放,被动、主动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等;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显著提高患侧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提高ADL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上肢漩涡浴与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47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水疗组,两组均采用脑卒中的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水疗组另外采用温热水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3周后的疗效.结果:水疗组的患肢肿胀、疼痛、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与痉挛,改善患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春英  吕媛  刘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374-537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指导对急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早期均进行良肢位摆放及患肢小关节到大关节的被动运动.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配合Bobarth握手训练、避免患肢输液、患手冷热水交替浸泡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指导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偏瘫上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将3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手肿胀程度、简易上肢机能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手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肢肌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Barthel 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改良宣氏痛点松解按摩护理新方法能有效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47例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其临床表现 ,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 ,在并发肩 手综合征时 ,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程度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 (P <0 .0 5 ) ,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脑卒中患者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发病后更易为综合康复治疗所逆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基础护理与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肩 -手综合征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偏瘫肩 -手综合征患者60例 ,随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 ,两组病人均接受临床基础护理 ,观察组病人还同时应用必要的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护理后两组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ADL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 ,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偏瘫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更好地发挥患肢功能 ,提高ADL能力 ,降低偏瘫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按常规应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体位疗法、感觉刺激输入、患肢肌张力锻炼等。结果早期康复护理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肩手综合症、脚外翻等后遗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卒中单元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提高疗效、稳定心理、减少后遗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肢位在防治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4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物理因子、运动作业等康复治疗及常规护理,康复组自入院当天起保持良肢位,对照组取自然体位。比较两组4周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周后康复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的摆放是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将16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76例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照组88例未进行康复护理。采取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于初期、末期(6周)评定两组患。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两组差异有高度显性(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4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以TENS,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雷火灸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进行VAS评分(患肢被动活动时最大疼痛评分)、手部肿胀分级评定、上肢FMA.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手部肿胀分级、上肢FMA评分有所改善,但不明显(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手部肿胀分级、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TENS能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和肿胀程度,在改善疼痛和肿胀的同时,促进了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30例14 d以内进行康复护理,非早期康复组30例15 d~30 d进行康复护理.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ADL评分采用改良Barthe指数(MBI) 评分.[结果] 早期康复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均优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非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患肢Fugl-Meyer(FMA)、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定,观察患侧肩手综合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结论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偏瘫患者手肿胀的早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疗效。方法将 2 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 (康复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手肿胀的程度 (体积 )、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简易手功能检查 (STEF)评分评定疗效。结果康复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肿胀的程度明显减轻 ,掌指关节活动度能较好保持 (P <0 .0 1) ,STEF量表提示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患侧手肿胀的早期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7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4周对患侧上肢疼痛、水肿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训练后患肢疼痛、水肿症状明显改善或部分消失,上肢综合功能评定计分明显高于训练前(P<0.01)。结论 尽早采取康复护理对防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彭艳梅  钟新云 《中国康复》2009,24(4):260-260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对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张力试验和上肢选择性运动等关节松动术。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配合使用关节松动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