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检测狼疮肾炎(LN)患外周血清和尿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临尿意义。方法:血清和尿液IL-18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结果:LN组血清IL—18水平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LN血清IL—18水平显高于缓解期患(P<0.01)3LN组尿IL—18水平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LN患尿IL—18水平显高于缓解期患(P<0.05)。LN患血清IL—18水平与SLEDAI、抗dsDNA抗体成正相关关系,与补体C3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血白蛋白、血肌酐无相关关系;活动期LN患尿IL—18水平与狼疮肾组织活动性指数(AI)、24h尿蛋白排泄量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LN血清和尿IL—18水平显增高,IL—18可能在L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N血清和尿IL—18水平均与狼疮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狼疮疾病活动性的候选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狼疮肾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3的血浆水平和基因表达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13(IL-13)mRNA表达及IL-13血浆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0名正常对照者和16名LN患者.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LN患者PBMCIL-13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同时应用IL-13特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3血浆水平.结果LN患者PBMC中IL-13mRNA表达量及IL-13血浆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IL-13mRNA表达量为1.99±0.29比0.68±0.15,P<0.001IL-13血浆水平为68.8±14.65比25.92±7.60,P<0.001).IL-13血浆水平与抗-dsDNA抗体滴度、血清C3浓度、血浆γ球蛋白水平、肾小球活动性指数(GAI)及肾小管间质活动性指数(IAI)均呈一定的等级相关关系(rs分别为0.757、-0.809、0.652、0.854和0.846,P均<0.01).结论IL-13可能参与LN发病机制.IL-13基因表达及蛋白质分泌水平增高在LN活动性病变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狼疮性肾炎(L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雄性BXSB小鼠血浆IL-18水平和肾组织IL-18的表达,并测定血清抗-dsDNA抗体水平和尿蛋白含量,评估肾脏免疫病理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LN组较对照组小鼠血浆IL-18水平明显升高[(547.7±41.9)pg/ml比(178.8±40.1)pg/ml];肾组织IL-1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g:(0.26±0.05)比(0.10±0.04);Nt:(17.09±1.76)比(10.98±2.84)],LN鼠血浆IL-18水平和肾组织IL-18的表达量与尿蛋白、肾组织病理改变、IgG类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呈正相关.结论:IL-18在LN鼠外周循环和肾组织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在L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狼疮肾炎患者血与尿白细胞介素-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和尿中白细胞介素8( I L8) 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 L E) 及狼疮肾炎( L N) 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对47 例 S L E 患者( 含37 例 L N) 、13 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14 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和尿中 I L8 水平检测,比较分析其与 S L E 活动指数( S L E D A I) 、肾脏损害的相关关系。结果  S L E 患者血清 I L8 水平活动期为553 pg/ml( 中位数,下同) 静止期为2638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54 pg/ml( P < 0001) ,并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 P < 005) ,血清 I L8 水平与 S L E D A I正相关( r = 06003 , P < 005) ; S L E 患者尿 I L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67pg/ml( P< 005) ,且 L N 组2529 pg/ml 明显高于 S L E 无肾炎组为211 pg/ml 及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941 pg/ml( P 值均< 005) ;肾脏组织病理狼疮活动指数( A I) 高者其血清、尿 I L8 水平显著高于 A I低者( P < 005) 。结论 血清 I L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川芎嗪对活动期、静止期狼疮肾炎( L N)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 B M C) 白细胞介素12( I L1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10 - 5 mol/ L) ,川芎嗪(33 μg/ml) 对 L N 患者 P B M C 培养,以正常人为对照,分别采用 E L I S A 法和半定量 R T P C R 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及细胞 I L12 和 I L12 P40 m R N A 表达。结果 L N 活动期、静止期较正常对照组 I L12 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高( P < 0 .01) 。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 P < 0 .01) ,而川芎嗪仅对活动期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抑制明显( P < 0 .05) ,两种药物对正常人对照 I L12 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P > 0 .05) 。结论 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水平增高,这与 P B M C 处于异常活化状态有关;地塞米松、川芎嗪下调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提示它们通过免疫调节直接抑制了活化的狼疮肾炎 P B M C 表达 I L12  相似文献   

6.
来氟米特对Ⅳ型及Ⅴ型狼疮肾炎的诱导维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诱导和维持治疗Ⅳ型及Ⅴ型狼疮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1个月内经病理证实的Ⅳ型及Ⅴ型狼疮肾炎患者,在使用激素的基础上随机入组分别使用来氟米特(口服30 mg/d,LEF组)或环磷酰胺(静1 g/月,CTX组)。6个月后,维持方案为LEF组续用LEF 20 mg/d,CTX组续用CTX 1 g/3月,两组泼尼松均使用5~10 mg/d。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共40例患者进入试验,其中LEF组19例,CTX组21例;LEF组17例、CTX组18例完成了诱导期治疗。LEF组诱导治疗总有效率达88.2%,完全缓解率为52.9%;CX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完全缓解率为44.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的患者中,LEF组有7例进入维持期治疗,随访时间(18.6±6.5)月,未出现蛋白尿复发,其中3例进行了重复肾活检,结果显示肾脏病理类型均由重转轻,活动性指数下降,但慢性指数有所上升。CTX组有11例进入维持期治疗,随访时间(25.1±9.6)月,其中有3例在随访中蛋白尿复发。LEF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次,主要是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环磷酰胺组发生不良反应18例次,主要为感染和月经不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诱导及维持治疗Ⅳ型及Ⅴ型LN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其产生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系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IL-1β蛋白水平。结果IL-13在1.0,10,100ng/ml浓度范围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含5%小牛血清(FCS)的RPMI 1640培养状态下的系膜细胞检测不出IL-1β,IL-13在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的相应浓度坷显著地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β mRNAg表达及L-1β分必,IL-13在10ng/ml浓度时即可几乎完全抑制LPS诱导的系膜细胞IL-1β mRNA表达,结论:IL-13对体外培养的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孢素A对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及尿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s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有报道CsA对SLE有效,但停CsA后多数病例复发,这是否与IL-6水平有关?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76例中LN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诊断标准,45例为活动性LN,男3例,女42例,年龄(29.8±5.2)岁;非活动性LN 31例,男2例,女29例,年龄(30.5±5.6)岁;健康对照组38例为本院医务人员,男2例,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Ⅳ型狼疮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Ⅳ型狼疮肾炎(LN)疗效肯定,但部分患者会因这两类药物的副作用难以维持继续用药。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抑制嘧啶合成的药物.已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对活动性LN疗效未定。我们在常规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应用来氟米特治疗Ⅳ型LN。初步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狼疮性肾炎 (LN)应用糖皮质激素和 /或环磷酰胺(CTX)治疗 ,是目前公认较好的治疗方法 ,但副作用较严重 ,特别是应用CTX治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是造成继发感染和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我们采用中药制剂复方阿胶浆治疗LN应用CTX治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治疗观察的 4 6例病人 ,全部按照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SLE诊断标准 ,其中共有 11项 ,患者具有≥ 4项者 ,并有较明显的肾脏损害。并经激素和CTX治疗后 ,白细胞显著降低 ,白细胞计数≤ 3.0× 10 9/…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对狼疮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巨噬细胞火症蛋白-1α(MIP-1α)产生的效应,以探讨Th1、Th2因子是否对LNMIP-1α产生具有调控作用。方法 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MIP-10633,RT-PCRswimMIP-αmRNA。结果 (1)IFN-γ增强LN患者PBMCMIP-1α蛋白及mRNA产生,(2)IL-4抑制LN患者PBMCMIP-1α蛋白及mRNA产生。(3)IFN-γ、IL-4对正常组MIP-1α产生无显著效应。结论 IFN-γ增强LN患者PBMCMIP-1α产生而IL-4抑制MIP-1α产生。  相似文献   

12.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且严重的系统损害之一,预后不佳,治疗棘手。本文概述了中医学对LN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了LN的辨证分期及证候分型,提出了LN的中医辨治策略,即辨证辨病结合,分型论治;分清标本缓急,分期论治;重视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医互补,以期为LN的中医中药治疗提供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片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魏酸哌嗪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肌酐、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尿蛋白定量、补体C3、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肾炎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对狼疮肾炎患者纠正贫血、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13、炎症细胞因子与肾小球肾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 1 3(IL 1 3)是主要由Th2细胞分泌的 ,具有抑制免疫及炎症作用的细胞因子。核因子 κB(NF κB)为参与炎症细胞因子转录调控的核因子。IL 1 3抑制某些组织细胞中的NF κB活性。肾脏炎症细胞中的NF κB活化及其对炎症细胞因子产生的调节在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IL 1 3抑制NF κB活化进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可能对肾脏炎症细胞炎症效应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PCR检测HCMV-DNA,ELISA检测HCMV-IgM,IgG,诊断肾移植受者HCMV感染,65例受者中HCMV感染者39例,非感染者26例。应用MTT法检测受者血清IL-6生物活性,阐明了HCMV感染对肾移植受者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感染与非感染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显著性;6例原发性感染者血清IL-6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呈增高及降低双相改变,表明慢性迁延性感染者血清I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膜型狼疮肾炎并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NS)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分析了 2 7例膜型狼疮肾炎并NS患者的治疗效果。 12例患者单独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A组 ) ,而另外 15例患者用环磷酰胺(CTX)冲击及口服强的松和硫唑嘌呤治疗 (B组 )。结果 :在A组 :4例NS完全缓解 ,2例NS部分缓解 ;在平均 (12 1±5 1)月随访期内 ,11例患者发生一次或多次的NS复发。B组 :11例NS完全缓解 ,另外 4例NS部分缓解 ;随后约 (77± 30 )月随访期内 ,仅 1例患者出现NS复发。至随访期终 ,A、B两组患者均存活 ,但A组有 4例患者出现血肌酐增高1倍 ,1例呈持续性NS ,4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在B组 :1例患者发生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而在临床起病 15年后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 ,11例患者完全缓解 ,3例患者部分缓解。结论 :对膜型狼疮肾炎合并NS患者 ,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及硫唑嘌呤治疗 ,比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更稳固地缓解NS ,更好地长期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中国最常见的继发性免疫性肾小球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一种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肾损伤和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以肾脏为主要受累器官,常常伴有其他脏器的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LN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疾病,避免进展为慢性肾脏病。人们不仅关注LN的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而且追求药物毒性的最小化,随着LN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人们致力于寻找新的致病靶点、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控制特异性分子靶点的生物制剂受到很大关注,越来越多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应用于临床,并且由传统的序贯治疗逐渐转变为联合治疗,为LN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不同损害期患血浆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和临床意义以及血液速析(HD)对其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RF患血浆IL—13水平对IL不同肾功能损害期患血浆IL—13水平,并与肌酐清除率(Ccr)做直线相关分析,观察HD对尿毒症患血浆IL—13水平的影响。结果:CRF患血浆IL—1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且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增高,至尿毒症期达到最高,与Ccr呈负相关;初次HD使尿毒症患血浆IL—13水平降低,维持HD2个月后,血浆IL—13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IL—13可能参与CRF患免疫炎症调节进程,HD可使其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狼疮肾炎血栓素B2与TNF-α及IL-6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狼疮肾炎患者血栓素B2(TXB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泼尼松1 mg·kg-1·d-1 磷酸川芎嗪4 mg·kg-1·d-1;对照组:泼尼松1 mg·kg-1·d-1,疗程30 d.分别比较两组之间及治疗前后血浆中TXB2及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TXB2及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下降程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经川芎嗪治疗可减少狼疮性肾炎患者TXB2及细胞因子IL-6水平,有助于狼疮性肾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介素18对肝细胞肝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携带白介素 18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包装细胞对体内肝癌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白介素 18腺病毒载体 ,并进一步通过与Ad5腺病毒DNA TPC复合物同源重组 ,制备IL 18的复制缺陷性重组腺病毒 ,并对实验性肝癌大鼠进行治疗 ,观察抗癌作用。结果IL 18的复制缺陷性重组腺病毒包装细胞肝内局部或脾内注射后抑制肝癌细胞系CBRH3 的生长 ,接种CBRH3 第 1,3天注射者长期生存 ,第 5 ,7天注射者生存期延长空白组及空载体对照组注射者均见癌灶生长 [P =0 0 0 15 ,生存时间 (2 1± 4 )d]。结论肝癌局部及脾内注射IL 18的复制缺陷性重组腺病毒包装细胞能产生有效的抗癌作用 ,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脾内注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