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腮腺区肿块是口腔颌面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CT广泛应用,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本院2001至2003年19例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资料,结合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腮腺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观察46例腮腺区肿块的CT表现及其术前诊断。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慢性炎性肿块4例,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16例。CT扫描对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0%、92.31%、90.48%,CT扫描对颈淋巴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1.25%。结论CT扫描对腮腺区肿块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腮腺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腮腺肿块,描述了腮腺肿块的各种病变的MRI表现。讨论了良恶性肿块的区别,进行了MRI和CT的比较。笔者认为肿块内均质性、边缘和邻近组织的关系,对鉴别良恶性肿块非常有帮助。同时肿瘤选MRI,炎症肿块应首选CT。最后提出了病变和面神经的平面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腮腺肿块的MRI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肿块的MRI表现。结果:混合瘤ll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淋巴乳头状囊腺瘤2例,转移瘤2例,乳头状腺瘤2例,粘液表皮样瘤1例,慢性腮腺炎4例。所有病例在MRI上均清楚显示病灶,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周边浸润及颈部淋巴结增大等。大多数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20/25),1例为等T1中长T2信号,1例为等长T1短T2信号。其中血管瘤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信号,分别为等短T1长T2信号和短T1中长T2信号。术前或穿刺前影像诊断良恶性正确20例,误诊5例。结论:MRI对腮腺肿块显示率为100%,大多数能作出良恶性鉴别诊断,少数具有典型信号可推断其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5.
评价腮腺肿块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的临床意义,回顾分析我科284例腮腺肿块术前临床诊断和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与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情况,其中良性病变术前临床诊断正确率为55.9%,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为94.5%,恶性病变术前诊断正确率为6.6%,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为73.3%。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术前临床诊断,有助于临床医师术中及时了解肿块的病理性质,本文分析讨论术中冷冻切片错误诊断、延迟诊断的原因。强调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合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多层CT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的显示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多层CT对乳腺肿块性病变的显示及在诊断工作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探讨多层CT在乳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病理证实乳腺肿块性病变32例,重点分析多层CT扫描及重建对肿块本身、淋巴结显示情况。结果 32例乳腺肿块中,22例乳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19例,10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8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胸肌相连。腋下恶性淋巴结显示12例,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2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结论 多层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乳腺肿块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对周围淋巴结尤其腋下淋巴结和胸肌后淋巴结的显示较为理想;可为影像医生和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正确治疗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腮腺是涎腺中体积最大的,腮腺肿瘤占全部涎腺肿瘤的70%~80%。我们搜集了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对腮腺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多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10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中,2个病灶密度相对均匀,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43例腮腺淋巴瘤患者中,43个病灶密度较均匀,18个病灶密度不均匀。3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16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密度欠均匀,CT增强扫描6例明显强化,余25例轻度强化。1例鳃裂囊肿表现为类圆形的低密度结节,CT值19 HU,边缘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增强检查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可轻度增强。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增加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基底细胞腺瘤、腺淋巴瘤、多形性腺瘤、鳃裂囊肿。基底细胞腺瘤双期CT增强幅度大于其他种类疾病(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对腮腺肿瘤进行有效定位,双期增强扫描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良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CT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腮腺肿瘤的发生率仅为 0 8~ 1 6/ 10万 ,多发于女性。腮腺区肿块由于体积较小 ,且不同区域的解剖关系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复杂多样 ,所以术前诊断比较困难。笔者对我院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8月经CT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 15例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全组共 15例 ,男性 10例、女性 5例 ,年龄 2 3~ 70岁 ,中位年龄 4 6岁。 15例均以肿块为首发症状求诊。病理证实良性肿瘤 4例 ,其中混合瘤、腺淋巴瘤、淋巴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各 1例。恶性肿瘤 11例 ,其中原发性恶性肿瘤 6例、复发癌 3例、转移癌 2例。 9例…  相似文献   

10.
腹部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的螺旋CT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尤其巨大肿块的定位、定性诊断更加困难。现收集南昌市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少见类型囊性肿块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腮腺混合瘤,CT均表现为界限清晰,密度高于正常腮腺,其内有时可伴有囊变或斑点状钙化,其中24例为单侧,2例双侧;肿块大小1.6-4.8cm,其中23例密度高于正常腮腺,4例肿块内有小囊变,3例内可见斑点状钙化,9例增强的后肿块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对腮腺混合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混合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腮腺混合瘤边界清晰。18例密度接近或高于正常腮腺,可伴有囊变、钙化。其中2例腮腺深叶混合瘤呈明显强化。结论 CT检查对腮腺混合瘤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肺炎性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性肿块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对14例行常规胸部螺旋CT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球形肺炎和炎性假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性肿块的典型CT表现为:①位于肺边缘,病变呈方形、楔形、类球形;②与胸膜广甚相连,邻近胸膜反应性增生,呈广泛条带状增厚;③非胸膜侧小斑片状浸润灶;④炎性肿块抗炎治疗后多明显吸收缩小,消失,形成炎性假瘤后无可变化;⑤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结论:全面分析肿块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特别是肺部感染史,并动态追踪观察抗炎治疗后的变化,可提高对肺炎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CT诊断腮腺肿瘤的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的CT表现。统计术前CT诊断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探讨误诊的原因。结果 50例中良性肿瘤35例,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晰、密度均匀33例;密度不均,边缘不清2例。15例恶性肿瘤CT表现为病灶较大,血缘不清,密度不均。结论 CT能对大多数良恶性腮腺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89例腮腺区肿块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诊断仪,对89例腮腺区肿块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查体、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腮腺良性肿瘤诊断率94.12%,恶性肿瘤诊断率66.67%,腮腺炎症诊断率88.46%,腮腺囊肿诊断率100%。彩色多普勒能大大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结论:超声检查对腮腺良性胀瘤及囊肿诊断准确率较高;彩色多普勒对腮腺肿块性质判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肝脏肿块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时期肝脏肿块并不常见,且类型和CT表现亦常与成人有别,CT扫描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资料。本文复习了近年来有关婴幼儿肝脏肿块的CT扫描资料,加以综合整理,旨在提高CT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腮腺少见疾病CT及MR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0例腮腺少见疾病的CT和MR资料,包括腮腺肌上皮瘤2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良性淋巴上皮病2例;脂肪瘤2例;双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腮裂囊肿2例、潴留囊肿1例;腮腺结核2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血管内皮瘤1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例;转移瘤5例;淋巴瘤6例。结果:腮腺少见病变CT和MR表现为腮腺区肿块影或腮腺区肿大,肿块位于腮腺内或腮腺旁,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侧,囊性、囊实性或弥漫性。腮腺脂肪瘤与腮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可见脂肪成分;腮裂囊肿与潴留囊肿呈囊性无强化肿块;婴儿血管内皮瘤呈多灶性,病灶强化与血管强化一致;弥漫性血管瘤沿腮腺颌面间隙蔓延,可见血管流空;良性淋巴上皮病呈弥漫性肿大伴多发囊性和实性肿块,或表现为单发肿块;腮腺结核肿块呈花环状强化;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表现为腮腺弥漫性肿大并肿块,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CT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肿块,肿块大而无坏死或仅有少量坏死,多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转移瘤可见原发肿瘤表现。结论:部分腮腺少见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根据CT和MR表现,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肠梗阻患者CT检查临床资料,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诊断准确率。本组44例患者CT扫描均诊断为肠梗阻,其中42例病因诊断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准确率为95.45%,误诊2例。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显示患者肠梗阻部位、病因及周围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准确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CT对卵巢良性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1999至2007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良性肿块163例,共185个病灶。结果:卵巢囊肿45例,共60个病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28例共32个病灶,浆液性囊腺瘤31例,黏液性囊腺瘤15例,囊性畸胎瘤35例共37个病灶,卵巢脓肿5例,卵巢纤维瘤2例共3个病灶,卵巢输卵管异位妊娠2例。结论:卵巢良性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晰,其内密度均匀,CT征象典型者定性诊断不难,巨大囊性肿块定位较难,良性肿块鉴别诊断可选择CT增强扫描,且结合B超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