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奈唑胺是一种嗯唑烷酮类抗生素,在轻至中度肝肾功能不全时应用该药是安全的,且利奈唑胺与经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药物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而移植受者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基本上均经过该酶代谢,故利奈唑胺在移植术后尤其是肝、肾移植术后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既往临床经验及药物说明书中,均无移植受者应用利奈唑胺抗结核疗效的描述,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利奈唑胺对于肝移植术后受者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相关病例及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术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骨科术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3例患者均检出革兰阳性球菌,其中腰椎手术后感染11例,7例为四肢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5例为髋关节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使用利奈唑胺后总有效率为95.7%,起效时间为3~10 d,其中14例直接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用药后有效13例(92.9%),9例为万古霉素无效或不能耐受后改用利奈唑胺治疗,用药后有效7例(77.8%),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2例腹泻,2例皮疹,1例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部患者均能够耐受,停药后症状消失。 结论利奈唑胺治疗骨科术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安全有效,可应用于骨科术后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或万古霉素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应用利奈唑胺的不良反应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其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肝移植中心行肝移植的患者85例,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以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治疗结束以及治疗结束后第7天等6个时间点,分别从临床特征、血小板计数、发生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累计发生率、临床疗效和细菌学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平均血小板数量无减少的趋势,利奈唑胺组用药前及治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1.25±11.01)×109/L和(86.74±11.60)×109/L;万古霉素组用药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为(62.0±19.11)×109/L和(85.2±12.73)×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累计发生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奈唑胺组2.3%,万古霉素组2.5%),其中利奈唑胺组45%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或增加,万古霉素组47%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或增加。通过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对比,利奈唑胺组和万古霉素组的有效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临床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90.9%和92.5%,细菌学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91.8%和92.8%。结论与万古霉素相比,在肝移植术后发生革兰阳性球菌的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并不会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与万古霉素相似。  相似文献   

4.
病例1 患者女,67岁,因"反复气喘4年,加重3周"于2008年10月24日入院.患者200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气喘,当时步行上3楼感气短,夜间可平卧,伴心悸、乏力,经治疗后好转,平时未规则服用药物.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全球耐多药结核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广泛耐药结核(XDR-TB)是最为严重的一种耐药结核病,疗效差、病死率高。利奈唑胺是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研究证实其对XDR-TB治疗有效。本文通过对耐药结核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以及利奈唑胺的抗菌机制、治疗XDR-TB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利奈唑胺治疗XDR-TB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革兰阳性球菌是危重症患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临床上常用万古霉素治疗.万古霉素的药效强,但有肾毒性,而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肾功能不全,使得万古霉素的使用受到限制.利奈唑胺是第一个人工合成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种广谱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菌种及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从2例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血流感染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4株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作为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耐药基因cfr和23S rRNA耐药突变进行检测;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 结果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诺氟沙星、苯唑西林等常见抗菌药物耐药,对糖肽类、利福平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敏感;4株耐药菌全部存在23S rRNA基因突变并携带cfr基因。 结论利奈唑胺耐药头状葡萄球菌表现为多重耐药,其原因与23S rRNA基因突变及携带cfr基因有关;留置深静脉导管及长期使用利奈唑胺考虑为耐药菌株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LZD)对严重烧伤家兔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4只家兔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假烫+LZD治疗组、烫伤+LZD治疗组4组,每组6只。将两烫伤组家兔背部皮肤置于98℃热水18s制备30%TBSAI III度烫伤模型;假烫组用37℃温水代替热水。两LZD治疗组家兔静脉注射10mg/kg利奈唑胺。组织病理学观察烫伤深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烧伤后家兔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与假烫组家兔比较,烧伤家兔TNF-α、IL-1β及IL-6显著升高,IL-1β在伤后12h达峰值,TNF-α及IL-6在伤后24h达峰值。利奈唑胺能显著降低烫伤家兔TNF-α、IL-1β及IL-6水平(P〈0.05),降幅分别为28.19%、38.54%和28.48%,但利奈唑胺对假烫家兔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利奈唑胺能显著降低烫伤家兔的促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骨水泥物理和力学性能改变,以指导利奈唑胺骨水泥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在40 g骨水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利奈唑胺,将样本共分成8个组,每组测定5个样本,8组分别是:Ⅰ组为对照组,不加抗生素,第Ⅱ到第Ⅷ组加入抗生素的量分别为1.2、2.4、3.6、4.8、6.0、7.2及8.4g。分别测定各组面团期时间、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结果各组面团时间在2′50″~3′40″之间。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面团时间也随之增加。各组的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优于ISO 5833标准,且有统计学差异( P<0.05),Ⅱ组的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但高于其他各组,与其他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第Ⅷ组的压缩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低于其他各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面团时间随着利奈唑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利奈唑胺骨水泥用于预防性使用,则每40 g骨水泥中最多可以加入1.2g利奈唑胺,否则会影响骨水泥的强度。如果利奈唑胺骨水泥用于制作占位器,在每40 g骨水泥中最多不要加入超过7.2 g的利奈唑胺,不至于太影响骨水泥占位器的强度,但是加入的最佳剂量是多少,本系列实验的另一部分会有详细交代。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21岁,以“发热4d”为主诉入院。患者4d前受凉后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1℃,伴寒颤、剧烈头痛。入院时神志清,表情淡漠,全身皮肤、黏膜多处可见出血点,扁桃体Ⅰ度肿大,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2/6级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研究分析其耐药后菌株变化。方法用利奈唑胺浓度2倍递增的方法对9株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MSSA、4株MRSA)和质控菌株ATCC25923进行体外诱导;PCR扩增诱导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23S rRNA的V区基因并测序、Blast比对,分析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比较诱导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适应性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结果10株实验菌株中有9株诱导出稳定的利奈唑胺耐药性,其中5株耐药菌发生了突变;利奈唑胺耐药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速率减慢,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也发生改变。结论经利奈唑胺诱导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获得稳定耐药性,但同时也产生了适应性代价,其耐药机制与23S rRNA的V区基因突变相关,并且可能有其他耐药机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利奈唑胺治疗脑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外科术后肺部感染患者80例,根据利奈唑胺起始剂量不同区分为600 mg/d组(n=40)及1 200 mg/d组(n=40)。治疗4 d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浆中利奈唑胺给药间隔40%时间点浓度(C40%T)和给药间隔100%时间点浓度(C100%T);治疗1周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00 mg/d组患者的C40%T浓度明显高于1 200 mg/d组患者,C100%T浓度则明显低于1 200 mg/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40%T>4×MIC及100%T>MIC的药物效应动力学(PD)达标率比较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 mg/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1 200 mg/d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经验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顺性队列研究,收集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0年10月使用利奈唑胺治疗mrs肺炎的住院患者135例,将患者分为经验治疗组(75例),即入院后立即应用利奈唑胺0.6 g,静脉滴注,1次/12 h;目标治疗组(60例),待细菌培养确定为mrs感染后再选用利奈唑胺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病情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重点评价高危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验治疗组和目标治疗组治疗3 d和7 d后病情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t经验治疗=12.29和16.53,t目标治疗=9.36和11.49,p值均<0.05),且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64和3.08,p值均<0.01).经验治疗组在肺炎吸收时间、icu住院天数及总的住院天数方面与目标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1、4.39和10.25,p值均<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66/75)和83.3%(50/60)(x2=0.60,p>0.05).对于高危人群肺炎患者,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8%(33/38)和63.6%(1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p<0.05).经验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75),目标治疗组为5.0%(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7,p>0.05).结论 利奈唑胺作为mrs所致肺炎的经验用药能较快缓解症状,临床有效率高,尤其针对高危人群肺炎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inezolid in empirical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mrs) pneumonia.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fiv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sr pneumonia receiving linezolid from april 2009 to october 2010 were enroll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all subjects were assigned to two groups: 75 cases with empirical treatment (linezolid 0. 6 g by infusion q12h at admission) , and 60 cases with objective treatment (linezolid after the sputum culture). the severity score, clinical effect and adverse effect were observ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actors were especially evaluated. spss13.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scores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finishing therapeutic causes for 3 and 7 days in both groups (tempirical =12.29 and 16.53, tobjective =9.36 and 11.49, p<0. 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verity scores after 3 and 7 days between empirical and objective treatment groups (t =2. 64 and 3. 08, p < 0. 01).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bsorption time, length of icu and total hospital stay between two groups (t =6. 61 , 4. 39 and 10. 25, p <0. 05). in empirical and objective group, the effective rates were 88.0% (66/75) and 83.3% (50/60) (x2 = 0.60, p > 0.05 ). in the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actor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wo groups were 86. 8% (33/38) and 63. 6% (14/22)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x2 =4.42, p<0.05). the rate of adverse effects were 6.7% (5/75) in empirical group and 5.0% (3/60) in objectiv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x2 =0. 17, p > 0. 05). conclusion linezolid can be used as empirical treatment for mrs pneumonia with rapid symptoms relieve and high efficacy,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相似文献   

14.
15.
病例资料患者,女,59岁,因间断发热伴上腹部疼痛10 d入院。患者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寒战,无咳嗽、咳痰,10 d来间断发热,最高达39.0℃,同时伴上腹部疼痛,呈胀痛,无放散,无缓解,切伴恶心、呕吐,均为胃内容物,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查体:腹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肝区叩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3次/分。全腹平扫CT示:肝右叶多发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肝移植术后脓毒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并复习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SSC指南)解读及相关文献。结果  1例50岁男性患者在肝移植术后1 d出现高热、血压下降, 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经过适当的目标导向性液体复苏、抗感染、血液净化等治疗获得缓解, 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易发生感染, 由感染引起的脓毒症病死率高, 因此一旦发生脓毒症, 临床医师要积极地按照SSC指南进行早期的目标导向性治疗及集束化治疗, 根据病原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药物, 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良性肿瘤术后缺损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头皮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9月,对16例头皮良性肿瘤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术后头皮缺损。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6~35岁。病程6~35年,平均21年。神经纤维瘤6例,血管瘤5例,头皮巨大黑色素细胞痣4例,毛细淋巴管瘤1例。14例接受1次软组织扩张术治疗,2例因病变巨大接受2次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扩张头皮瓣7.5cm×10.5cm~17cm×25cm。结果经1次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患者,13例完全修复病变切除后残留创面,1例修复大部分创面,残留小部分非头发生长区,经植皮修复;经2次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2例患者术后完全修复病变切除后残留创面。术后获随访6~12个月,无肿瘤复发,头发生长良好。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修复头皮巨大良性肿瘤切除后残留创面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9月-2008年7月,我院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35例,其中21例采用泛影葡胺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35例,按时间先后分为泛影葡胺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泛影葡胺治疗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48.5±12.9)岁。发生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3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3例,胃癌根治术后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8例。梗阻发生于术后3~9d,平均5d。  相似文献   

19.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采用最新Trivex微创旋切技术具有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具有美容效果等优点“’。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若操作不当,则可出现~些术后并发症。2007年12月-2009年2月,我科收治10例因采用Trivex微创旋切术而致小腿皮肤软组织坏死的病例,通过我科自刨的简易封闭负压治疗技术及相关修复手术修复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妇产科术后生殖道感染效果。方法 随机将86例妇产科术后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阿奇霉素相比较,阿奇霉素联合氨曲南治疗妇产科术后生殖道感染,效果明显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