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出院前分别发放调查表50份,对患儿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并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2.0%);观察组患儿中有1例发生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无智力异常的情况发生;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为(16±3)d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明显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能够控制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模式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的改善质量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我院 收治的 60 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接受 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循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新生儿的发育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 组的 MDI、PDI 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 MDI、PDI 评分均显著提高;并且实验组的 MDI、PDI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中循证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的发育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期间配合进仓前护理,治疗中的护理和治疗后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永久性脑损害和后遗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治疗前的宣教工作、治疗严格遵守操作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云云  张保英 《妇幼护理》2023,3(10):2356-2358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本院确诊为缺 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的患儿 38 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 1: 1 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19 例。 对照组接受基础性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有效性、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在智力发育、运动发育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他临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性新生儿脑病患儿的护理中, 能提高护理有效性,改善临床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家属满意率及护理前后3、9、15个月的MDI、PDI、Gesell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3、9、15个月的MDI、PDI、Gesell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护理效果较好,可改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运动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2周、4周的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共同编制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检查量表对两组患儿智能发育水平进行评价,观察并统计两组新生儿智力低下、运动低下、脑瘫、继发性癫痫等不良预后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2周的NAB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4周的NAB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6个月、12个月的MDI评分及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6. 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 67%,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100.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00%(P 0. 05)。结论超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运动及智能发育,患儿预后不良情况发生率低,其家长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早期干预治疗预防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把2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重度HIE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能预防新生儿窒息后HIE的发生,改善新生儿窒息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98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6,12个月时心理运动指数与智力运动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神经性后遗症率及不良预后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同时加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儿智商发育水平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且可防范神经性后遗症和不良预后发生。  相似文献   

9.
李兴锋  马新爱 《临床医学》2013,33(10):93-94
目的 探究和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金路捷)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疗效分析,探讨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原阳县红十字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共收集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三支持三对症"及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三支持三对症"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在出生后第4天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20 μɡ,静脉点滴,每天1次,根据临床分度,其中中度10-14 d,重度21-28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ANB)评分.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观察组患儿临床表现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NANB评分,观察组NAN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有效治疗和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了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唐勰 《妇幼护理》2022,2(5):1088-1090
目的 综合分析系统化急救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在本院救治的新生 儿窒息患儿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实验组应用系统化 急救护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的复苏率、生存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抢救情况、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 生情况。结果 两组生存率、10min 内复苏率比较显著无差异(P>0.05)。实验组 5min 内复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新生儿 Apgar 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及 预后情况明显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化急救护理可显著提 高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复苏率、Apgar 评分、生存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缩短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等,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王新梅  朱亚平  时静 《全科护理》2011,9(25):2283-228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7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6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8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身高、体质量、MDI、PDI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MDI、PDI、身高及体质量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家长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率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神经后遗症发生率及不良预后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6个月龄、12个月龄PDI评分、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新生儿缺血性脑病舒适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保障临床安全,改善患儿预后,为成功康复提供强有力的条件,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艳华 《妇幼护理》2022,2(3):612-614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11 月本院接收的 100 例缺 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每组各 50 例。常规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循证组患儿给予循证护理。分析 比较两组治疗效率、运动发育指数、智能发育指数和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循证组治疗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的 运动发育指数、智能发育指数高于常规组(P<0.05)。循证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缺氧 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可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率,提升患儿的运动发育指数、智能发育指数,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白血病行腰穿鞘内注射术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及患儿家长的穿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穿刺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置胎盘致大出血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前置胎盘致大出血产妇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窒息率、早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新生儿存活率、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产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母婴的预后,更易为产妇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络酮、苯巴比妥、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早期干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苯巴比妥、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发生惊厥和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惊厥、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T检查脑白质低密度分布范围观察组重度改变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后早期联合应用纳络酮、苯巴比妥、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预防新生儿惊厥及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产妇体位干预对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 008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516例和对照组492例,干预组按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体位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常规护理,不作体位指导,统计2组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及病情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为9.30%,对照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为16.2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体位干预可明显地降低分娩过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及减轻病情程度,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MCHB模式下的家长参与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IMCHB模式下的家长参与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智力发育情况[采用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情况[采用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体格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重、头围)及神经功能[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表(NBNA)]。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长、体重、头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CHB模式下的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提高患儿心理运动发育指标,促进其体格正常发育,改善患儿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燕霞 《妇幼护理》2022,2(2):411-413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取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取袋鼠式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的神经行为,护理满意度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 的神经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神经行为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提升;并且观察组在护理第 1 周及第 4 周的神经行为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效果 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通过袋鼠式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神经行为,提升母乳喂养效果和护 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