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分析7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76例患者置管持续腰池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3~10d,平均7d拔管。全部病例脑脊液由红色渐变为无色清亮的,颈项强直消失,患者头痛减轻或意识障碍改善,开颅手术者骨窗压力明显下降,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有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注意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特殊性,并精心观察和护理,能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较快的使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在入院常规用药后行腰穿置管持续腰大池引流;对照组80例,在常规用药后每天或隔天行腰椎穿刺做脑脊液置换。观察两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血性脑脊液消失时间、治愈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持续腰大池引流与常规腰穿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行脑脊液置换不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方法,同时也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是神经外科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治疗效果明显、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我科于2007年9月~2008年9月应用硬膜外导管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珠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会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5674-5674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腰大池引流患者加强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引流量及性质,调整引流速度,积极预防感染。结果置管时间7~21 d,1例拔除引流管后3 d出现交通性脑积水,3例患者出现肺感染,无颅内感染及再出血发生。结论腰大池引流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引流量及速度,积极预防感染,对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将 4 8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2 8例 )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 ;2 0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者为对照组。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头痛缓解时间、意识障碍时间、CSF压力下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 <0 .0 1 ) ;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 ;无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严密观察及合理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大池持续引流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效果明显。结论: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脑脊液漏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10月经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的11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10例患者中,难治性脑脊液漏12例,颅内感染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脑室内出血45例。结果 12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13例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2例,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38例,45例脑室内出血患者积血全部清除。引流期间无再出血、脑疝及继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内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65例SA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应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对照组27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果: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P<0.05);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采用终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SAH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贾氏微创法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双向持续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晋川  刘明全 《华西医学》2004,19(2):245-245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78例,对该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小、创作小,便于临床观察,对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的并发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持续腰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经验.方法 对42例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脑脊液漏6例,颅内感染2例,升颅手术14例)采用持续腰池引流.结果 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11例手术后患者头痛等脑膜刺激症状明显减轻,无脑积水发生;6例脑脊液漏停止;2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3例手术患者术前应用,术中病变得到良好暴露,有利于手术操作.结论 持续腰池引流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持续外引流分组与传统治疗组 ,每组各 1 6例 ,分别采用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与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两组的疗效及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持续外引流组与传统治疗组在颅内压下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头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持续外引流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结论 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利用无菌输液器作引流导管 ,易于调节引流速度、控制引流量 ,能尽早清除血性脑脊液对脑的损害 ,从而达到平稳降低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使用深静脉穿刺管持续腰池引流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总结分析使用深静脉穿刺管持续腰池引流治疗87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化脓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头痛明显减轻至消失脑脊液(CSF)转清,引流时间为3~8d,其中3例因合并症死亡,2例动脉瘤破裂因再次出血死亡,3例引流管堵塞。结论使用深静脉穿刺管持续腰池引流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畅通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颅脑损伤后腰大池置管引流的护理注意事项及要点.方法:对36例腰大池引流患者引流期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病情评估,动态调整护理措施,动态脑脊液观察,注意引流液的量、速度,注意引流管的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预见性护理.结果:全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过程中有2例出现一过性低颅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是达到腰大池引流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喇新军  陈晨 《临床医学》2009,29(7):36-37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加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清除作用。方法87例SAH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是否同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SAH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SAH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脑脊液漏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永军 《临床医学》2007,27(9):38-39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漏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并常规静脉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脑脊液漏30例。结果置管1~2 d后脑脊液漏明显减轻,2~5 d后停止,脑脊液漏停止引流8~10 d后拔管,随访6~12个月无再漏。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脊液漏的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腰大池引流术是指从腰蛛网膜下腔置管引流脑脊液术,它创伤小,方法简便易行。用于治疗脑室出血,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等。通过腰大池引流,甘露醇及其他脱水剂用量显著减少,由此可降低因大量用脱水药而造成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减少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  相似文献   

18.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是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方法。报告了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的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每20~30min巡视1次;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引流液的量和速度,一般保持在2~4滴/min;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严格控制感染;密切观察有无引流过度、引流不畅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本组引流3~15d,平均7.2d。发生引流过度3例,引流不畅4例,颅内感染1例。根据格拉斯哥治疗结果评定,本组29例预后良好,3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  相似文献   

19.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治疗颅内感染、引流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但若操作不当,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脑脊液过度引流可导致硬膜下积液、硬膜下出血、甚至脑实质内出血,危害生命,发生率约10%[1]。本院神经外科自行改装可调速腰大池持续引流管并应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急症。临床症状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本院自2003年元月至2004年10月,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