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晶体管超声波雾化器治疗4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体管超声波雾化器治疗4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大连解放军第469医院五官科(116021)何青,孙沛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治疗方法甚多,但对本病疗效都不理想,鉴于此,自1992年以来,我科采用30%病毒消眼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聚肌胞联合无环乌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30例32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聚肌胞联合无环鸟苷治疗。结果 好转两眼.治愈30眼占93.75%,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36天。结论 聚肌胞联合无环岛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由于易复发,对视力影响大,成为临床治疗较棘手的问题。我们于1998年3月—2001年12月,应用中药联合复方无环鸟苷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疾病,病情顽固,易于复发,严重病例常因角膜瘢痕而影响视力。我们足量使用三氮唑核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致盲率很高的病毒感染性眼病。目前尚缺乏有明显疗效的药物,尤其是深基质层病变。为了探讨该病的有疗效治疗方法,笔者对206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观察,现将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身和局部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红 《临床医学》2002,22(11):27-27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 ,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 ,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是病毒性 ,特别是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不仅难治 ,且易复发 ,对视力造成危害。对于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一般应用阿昔洛韦 (AcyelovyACV)眼药水治疗有效。对于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我们应用阿昔洛韦局部和全身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对 4 2例 4 2眼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男 2 2例 ,女 2 0例 ,右眼 2 4例 ,左眼 18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18岁 ,自发病至我部就诊时间 1~ 2个月 ,病程由 4 0天…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摸炎(以下称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而致盲率较高的传染性眼病。眼科工作者作了广泛研究,自kaufman(1962)倡用疱疹净(IDU)(1.6)以来,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不断被发现。然而,药物方面,多为抗代谢药,大都有一些付作用(11)。1972年国外首先有人用合成DNA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在此启示下,1977年9月以来,作者用RNA降解产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92眼,  相似文献   

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占角膜病的36.2%~61.7%。本病可反复发作,病程缓慢,治疗困难,是目前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往往不满意。1963年H C用自家血结膜下注射治疗本病16例,一般2~4天症状好转。1966年包寅嘉  相似文献   

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炎疾病,病源体为单疱病毒(HSV).与祖国医学的银星独见,聚星障、聚开障、抱轮红赤、花翳白陷、凝脂翳、黄液上冲症状相似。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疗效欠佳,对视力威胁较大。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45例174眼,取得较为滿意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巴韦林滴眼联合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0例山东平邑县中医院眼科张尊善刘保霞张美兰康欣唐伟山东平邑县第二中学医务室张元芝应用自配高浓度(2.5%)利巴韦林(病毒唑)滴眼联合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  相似文献   

1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此病易复发,病程迁延,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治愈后多遗留角膜翳膜而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失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0年8月-2003年12月对我院门诊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1%阿昔洛韦眼液滴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2b重组干扰素结膜下注射。结果:治疗组在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91.94%,对照组有效率81.87%;治疗组复发率3.50%,对照组复发率8.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疱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4月~2001年6月我们对61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病毒性角膜炎湖南省儿童医院(410005)陶利娟蒋红霞我院自1988年以来,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重症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自制的人类α-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I组为单纯吗啉胍滴跟液点眼,6次/日;Ⅱ组为单纯干扰素点眼,每小时一次;Ⅲ组为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0.5ml。2次/日,加局部点眼;Ⅳ组为干扰素肌注,2次/周,加局部点眼;四组均辅助滴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局部散瞳。口服维生素。结果:12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108例。治愈率84%。结论:人类α-白细胞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满意。局部点眼与结膜下注射,效果无差别。而局部点眼配合全身肌注,要比单纯点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杜微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48-134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HSK的特点是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角膜炎症反复发作,角膜溶解或瘢痕化,最终导致失明。HSK的发病是单疱病毒感染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1]。人群中感染单疱病毒的比例非常大。据国外资料,到5岁时60%的儿童已感染单疱病毒并完成潜伏,  相似文献   

17.
1999年6月-2005年6月我院利用自己制备的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碱烧伤、干眼症以及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等眼表疾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眼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降低或缺损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上呼吸道感染、热病、精神刺激常为发病的诱因。其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可严重危害视功能,因而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致肓原因。  相似文献   

19.
郭祥文 《华西医学》2003,18(4):462-463
目的 :探讨抗病毒药物联合低温冷冻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HSK)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6 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 2 5例 (35眼 ) ,对照组 2 5例 (34)眼。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温冷冻治疗。并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情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 85 7%与70 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抗病毒药物联合低温冷冻治疗HSK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结合蛋白(简称FN)在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治疗中的作州。方法:观察治疗组54例54眼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患用纤维结合蛋白的冷沉淀滴眼液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不用FN滴眼液)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4.4%,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为73.3%,有效率100%。结论:FN滴眼液可增强角膜弹性,促进角膜阿生,加速角膜缺损的修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对减轻角膜云翳的形成和视力的提高具有取要的意义,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