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血流图(CDFI)在临床的应用,为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使之能得到及时与恰当的处理,本文就1994年10月至1996年7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对疑有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者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血流图检查,发现有先心病29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于1994年10月~1996年7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对有青紫、气促、查体有心杂音疑似先心病者做APOGEE-RX400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探头为5*HZ,探查心尖部、胸骨旁、胸骨上区、剑突下等切面,按顺序用M型、二维、…  相似文献   

2.
122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析嘉兴市妇女保健院(314000)杨江帆,李萍,杨戎威嘉兴市第一医院(314000)许月珍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畸形。1991年11月以来我院出生的活婴中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造影...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924例临床及彩超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1.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布及其临床特征。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FM)评价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方法 连续探查本院14年间924例新生儿,观察其各房室、大血管的情况。结果 1.新生儿非青紫型心脏病较青紫型心脏病多见,青紫型先心病的危重复杂型。2.非青紫型心脏病以单纯型室间隔缺损(VSD)发病率最高,其次分别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等,PDA的发生率随日龄的增长而下降。3.青紫型心脏病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肺动脉闭锁、危重型法洛四联症、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等。结论 新生儿先心病类型众多,临床表现复杂,CFM对所有新生儿先心病均能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42例新生儿左向左分流型行先天性心脏病,因合并肺炎而诱发心力诱竭,提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新生儿期的特点是:心脏杂音可有可无,二维超声动图加彩色多普勒(SDCFI)为确诊依据;心力衰竭的临床休征以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肝脏肿大最有意义;治疗为综合性,血管活动性药物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后三尖瓣返流的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8例足月新生儿窒息后的三尖瓣返流频谱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窒息新生儿三尖瓣返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窒息新生儿三尖瓣返流是可逆的。超声多普勒探测三尖瓣返流的检出率远较听诊发现率高,但应注意与先天性心脏病鉴别。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左室的舒张功能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10003)龚方戚,康曼丽,鲍德国近年来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参数,对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在先天性心脏病研究较少。本研究测定22例室间隔缺损(VSD)...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超声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出生缺陷筛查工作的开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进展,新生儿期室间隔缺损(VSD)的检出已占先天性心脏病首位,但部分VSD有自然闭合的倾向。为使临床医生了解VSD自然闭合的规律,更好地缓解家属的紧张隋绪,对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检出不伴其他复杂畸形的VSD新生儿86例,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评价新生儿非青紫型心脏病。方法:应用CDE诊断非青紫型心脏病512例,以单纯型室缺(VSD)发病率最高,为35%,其次为动脉导管未闭(PDA),为32%,房间隔缺损(ASD),为11%,其它22%。22例尸解对比结果与CDE探查完全一致。结论:CDE是评价新生儿非青紫型心脏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1例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患儿,用七种检查方法体外估测肺动脉压与全肺阻力,并与心导管实测结果相比较。心电图、心音图、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不能用以估测肺动脉压。X光胸片以椎肺动脉角与肺动脉压和全肺阻力相关性良好。肺阻抗微分图的RPEP/RVET与肺动脉压和全肺阻力相关性良好。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RPEP/RVET及RPEP/AT与肺动脉压及全肺阻力相关性良好。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测量的血流速度与肺动脉压及全肺阳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价值。方法应用7~11MHz高频探头对临床疑为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50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幽门的形态结构并分别测量幽门肌层的厚度、长度、幽门管腔内径及肥厚幽门肌层的彩色血流速度和多普勒频谱。结果50例临床疑为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患儿,超声测量的各径线均达到了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且随患儿年龄增大,肥厚更明显;肥厚幽门肌层彩色多普勒的最大血流速度均大于25cm/s,最高达45cm/s,阻力指数(RI)均大于0.57,最高达0.77。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的准确率达到100%,通过测量彩色血流速度及RI可以用来估计梗阻的轻重程度;简便易行,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监测与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和预后。方法(1)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配合尸检为主要诊断依据,对1992至1998年我院出生的31493例新生儿进行先心病发病情况前瞻性调查。(2)对1992至1995年出生的先心病患儿,随访3年。结果(1)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配合尸检,结合随访的修正诊断,检得先心病318例,患病率10.10‰。其中非青紫型255例,占80.2%,青紫型63例,占19.8%。室间隔缺损患病率5.14‰居首位。(2)318例先心病中新生儿期死亡35例,病死率11.0%,1992—1995年出生的167例先心病随访3年,死亡38例(22.8%),1岁内占94.7%,0~28d占68.4%。结论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高,新生儿期是先心病死亡高峰年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估测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血流量(QP)及全肺阻力(TPR)的新方法。方法 对28例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改良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法(FPA/FAO)和容积血流测量技术估测PAMP及QP,按Poiseuille公式计算TPR,并与心导管实测值对比。结果 多普勒超声技术估测的PAMP、QP、TPR与心导管实测值高度相关(r=0.83、0.70、0.72 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准确地估测PAMP、QP、TPR。  相似文献   

13.
引言随着超声心动仪的不断革新、操作技术的改进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仪器体积的日益缩小及其可以移动进行床侧检查,故对重症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和对术后情况的诊断更具有特殊优越性。自从双维超声心动仪应用于临床以来,对先天性心脏病可以直接进行诊断,远远优于只用M型超声心动仪时主要依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及PAH对左室重塑和舒张功能(LVDF)的影响。方法: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的45例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血流资料与22例无PAH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PAH组及对照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分别为18.24±1.71 mm vs 16.28±0.52 mm、右室内径 12.23±2.14 mm vs 8.14±0.73 mm、肺动脉内径 11.20±1.35 mm vs 7.92±0.2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TR 流速增快(2.56±0.46)m/s及PASP压力(40.23±4.56)mmHg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室间隔增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对照组、PAH组的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频谱A峰流速分别为94.56±31.45 m/s vs 51.17±26.67 m/s、A峰流速速度时间积分为10.89±2.73 s vs 4.94±1.85 s及AV/EV为1.79±0.32 vs 0.59±0.19、AVTI/EVTI为1.61±0.49 vs 0.45±0.2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分别为119. 86±54.62 s vs 52.31±28.06 s。PAH组明显延长(P<0.05)。E峰流速、E峰流速速度时间积分及E峰减速时间两组无明显改变(P>0.05)。而增高的肺动脉压与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V/EV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0.4 456, 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不仅是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合并肺动脉高压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还可提供肺动脉高压对左室重塑和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对临床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有重要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5):422-424]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VSD)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虽然二维实时超声心动图合并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对VSD具有很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然而小型、多个的VSD或肌部VSD等有时会漏诊。近年推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FI),把彩色编码技术与脉冲多普勒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本病的诊断价值。它在二维实时图像的基础上直接显示穿隔血流的部位、方向和相对速度,使超声诊断VSD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961,21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超声造影在诊断早期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杨江帆一//新生儿科杂志一1995,10(5).一209~211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M)诊断12天内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185例。6例配合右心声学造影,3例.尸检对照。以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21.1%,房间隔缺损(ASD)18.9%,动脉导管未闭(PDA)16.2%最多。2种或2种以上的复合畸形占38.9%,CDFM可准确地诊断先心病部位、类型、大小和分流方向。配合声学造影可提高复杂性先心病的诊断准确性。连续多普勒测压配合CDFM和声学造影是直接诊断和鉴别伴有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7.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M)诊断12天内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185例。6例配合右心声学造影,3例尸检对照。以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21.1%、房间隔缺损(ASD)18.9%、动脉导管未闭(PDA)16.2%最多。2种或2种以上的复合畸形占38.9%,CDFM可准确地诊断先心病部位、类型、大小和分流方向。配合声学造影可提高复杂性先心病的诊断准确性。连续多普勒测压配合CDFM和声学造影是直接诊断和鉴别伴有肺动脉高压的青紫型先心病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出生缺陷筛查工作的开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进展,新生儿期室间隔缺损(VSD)的检出已占先天性心脏病首位,但部分VSD有自然闭合的倾向。为使临床医生了解VSD自然闭合的规律,更好地缓解家属的紧张情绪,对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筛查,检出不伴其他复杂畸形的VSD新生儿86例,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所有新生儿18568例,由固定儿科医师每日体检,对有心脏杂音、青紫气促、喂养困难者,由固定1名B超医师做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共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78例。…  相似文献   

19.
三维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新兴的三维超声心动图 (3DE)技术因具有任意剖切、立体三维显示及模拟手术观察等功能 ,已能为心血管疾病诊断提供病理解剖、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等方面的时空信息 ,从而开辟了先天性心脏病 (CHD)诊断的新视野[1] ,而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始终是 3DE研究最为活跃的课题之一。本文就 3DE在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诊断中的进展综述如下。1 解剖形态学诊断虽然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 (2DE)结合彩色多普勒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先天性心脏病间隔缺损以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但是随着微创心外科和心内介入性治疗的发展 ,具有立体三维显示等特…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新生儿窒息缺氧后可导致全身多器官受损,于1993年1月~1994年3月对我院住院新生儿中有围产窒息史者3O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治疗前后的心功能S.V(每搏排出量),E.F(射血分数).VS(肾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及Vd(舒张期速度).M.CA(大脑中动脉),AC.A(前动脉),P.C.A(后动脉),BA(基底动脉)的VS(收缩期血流),Vd(舒张期血流),V(平均血流),RI(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直观的了解到新生儿窒息缺氧后心、脑、肾血流参数变化,为临床诊断,指导治疗提供了依据。对象和方法1.对象:男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