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时NF-κB活化的影响,以研究其对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O)、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白藜芦醇治疗组(RES)。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尾静脉注射10g/L白藜芦醇悬混液(0.1ml/100g),6h后处死大鼠,观测腹水量、血清淀粉酶、肺湿/干重比和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NF-κB活性。结果 SAP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肺湿/干比重、病理学评分、NF-κB阳性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RES组上述各项指标高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SAP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减轻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造成的肺损伤,对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作用。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分3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NF-κB水平;光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刺五加能减轻SAP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性损伤,降低肺组织中NF-κB水平。结论:刺五加能抑制NF-κB的表达,对SAP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伟燕  肖明兵  黄华  黄中伟 《江苏医药》2012,38(17):2015-2017,1980
目的研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脑损伤时脑组织海马区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4%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建立SAP模型(SD大鼠32只,SAP组),对照组32只SD大鼠应用生理盐水(NS组)。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在3、6、12h,SAP组NF-κB p65和Caspase-3的表达均明显增加,6h达高峰(P<0.05),且海马神经元损伤也明显加重(P<0.05)。结论 NF-κB p65参与了SAP大鼠脑损伤的发生、发展;NF-κB p65可能通过促进Caspase-3的表达来加速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脑损伤脑内核转录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伟燕  黄中伟  黄华  施公胜 《江苏医药》2008,34(1):73-74,I0005
目的 研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脑组织海马区域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及其与脑损伤之间关系.方法 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大鼠胰胆管建立SAP模型,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在3、6、12 h三个时间点NF-κB p65 mRNA的半定量结果,SAP组0.63±0.05、1.05±0.06和0.92±0.05,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0.11±0.01、0.12±0.01和0.08±0.01(P<0.05).结论 NF-κB p65参与大鼠SAP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在脑损伤的早、中期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伟  邵颖  徐威  樊林  王光辉 《首都医药》2006,13(14):45-47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小肠组织中多种细胞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mRNA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对炎性细胞因子的下调作用,及其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SO)(10只)、SAP组(10只)、SAP+UT组(10只),建立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及治疗组模型。术后3h、6h、12h、24h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IL-6、IL-10、CAM-1mRNA的表达,以及相应时段小肠组织NF-κB及血液中DAO的表达。结果SAP组大鼠肠黏膜TNF-α、IL-6、IL-10、ICAM-1mRNA表达较SO组增高,其中TNF-αmRNA表达于术后6h达峰值,ICAM-1表达于术后12h达峰值,IL-6、IL-10术后6小时表达增加,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增加,UT治疗组TNFα、IL-6、IL-10和ICAM-1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SO组大鼠肠黏膜少见NF-κB活化的细胞,而SAP组大鼠术后3h肠黏膜即出现大量核内NF-κB染色阳性细胞,UT治疗组肠黏膜NF-κB活化细胞明显少于SAP组。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显著降低SAP组大鼠小肠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已酮可可碱(PTX)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实验(E)组和干预(P)组.E组和P组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SAP模型.然后,P组立即腹腔注射PTX.于制模后2、6和12 h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量.结果 E组血清CINC、IL-6水平及肺组织IκBα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段C组(P<0.05);与E组比较,P组血清CINC、IL-6水平和肺组织IκBα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胰腺和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结论 SAP肺损伤时,肺组织IκBα明显升高,核因子κB(NF-κB)活化,从而启动CINC、IL-6等过量表达.PTX可以抑制NF-κB/I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对SAP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探讨柴芩承气汤(chaiqinchengqi decoction,CQCQD)对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肝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即对照组(Control),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SAP)和柴芩承气汤治疗组(SAP+CQCQD)。腹腔注射20%L-精氨酸(3.3 g·kg-1,2次,间隔1 h)建立SAP模型,治疗组给予柴芩承气汤灌胃(19 g·kg-1·d-1)。造模后72 h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内毒素含量,肝组织TLR4、p-NF-κB p65蛋白表达,及肝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AP组胰腺和肝脏可见明显的病理损伤,血清内毒素含量增多,肝组织TLR4、p-NF-κB p65表达增加,IL-6、TNF-α、MIP-1αmRNA水平升高。与SAP组相比,柴芩承气汤组胰腺和肝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内毒素含量降低,肝组织TLR4、p-NF-κB p65表达和IL-6、TNF-α、MIP-1α mRNA水平减少。 结论 柴芩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TLR4/NF-κB p65通路活化,降低促炎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小鼠SAP并发肝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胺酮对脂多糖(LPS)诱发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NF)-κB的活化,进一步探讨氯胺酮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前景。方法在小鼠肺泡巨噬细胞(PAM)培养液中加入脂多糖(LPS)10μg/ml得到内毒素肺损伤细胞模型。实验分为LPS刺激组(加LPS10μg/ml)、氯胺酮干预组1(同时加入LPS10μg/ml和氯胺酮10μmol/L)、氯胺酮干预组2(同时加入LPS10μg/ml和氯胺酮100μmol/L)、氯胺酮干预组3(同时加入LPS10μg/ml和氯胺酮1000μmol/L)4组。分别于刺激后0.5,1,4,6h留取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法检测细胞核中NF-κB活性。结果①LPS+不同浓度的氯胺酮(10,100,1000μmol/L)后,NF-κBp50活性与LPS组相比在1h和4h处有明显的下降(P<0.05),且有剂量依赖性,氯胺酮浓度越大,NF-κBp50活性下降越明显,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F-κBp65活性的检测与NF-κBp50的检测结果相似。结论氯胺酮通过对PAM内NF-κB活化的抑制,可阻止和延缓LPS诱发的ALI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莪术醇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O1)通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大鼠肺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排序法将7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莪术醇低剂量组(4 mg·kg–1)、莪术醇高剂量组(16 mg·kg–1)和拮抗剂组(莪术醇16 mg·kg–1+EX527 2 mg·kg–1),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建立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然后立即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2 h后再次给药1次。72 h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血清淀粉酶(AMS)、内毒素水平,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肺泡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肺泡巨噬细胞中SIRT1、FOXO1、乙酰化FOXO1(Ac-FOXO1)、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MS、内毒素水平,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肺泡巨噬细胞TNF...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腺腺胞细胞凋亡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造模开始第3、6、12 h麻醉后左心室采血处死,取胰腺组织;TUNEL法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NF-κB及Bcl-2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浆NF-κB、Bcl-2含量显著增高(P<0.01),NF-κB与Bcl-2呈正相关关系(r=0.435,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淀粉酶升高幅度和NF-κB、Bcl-2含量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1)。结论 NF-κB激活介导上调Bcl-2参与L-精氨酸诱导的SAP发生、发展过程;PDTC干预NF-κB激活使大鼠胰腺腺胞细胞凋亡增加,改善胰腺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硫酸甲基异硫脲(SMT)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腹腔内注射内毒素(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180只小鼠随机分为LPS组、LPS+SMT组(LPS注射前腹腔内注射SMT20 mg/kg),LPS注射后0 h、1 h、3 h、6 h、12 h迁移率改变电泳法(EMSA)检测肺组织NF-кB活性,同时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0(IL-10)浓度及其mRNA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LPS组比较,1~12 h SMT组肺组织核蛋白NF-κB活性明显增强(P<0.05);肺组织匀浆细胞因子TNFα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与LPS组比较,SMT组IL-10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结论SMT通过活化NF-κB,启动炎症因子表达,但同时抑制抗炎介质的表达,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及罗格列酮处理组(干预组)。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AMY)、肿瘤坏死因子(TNF)-α、动脉血氧分压[p(O2)]、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湿/干比值的化及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NF)-κB、TNF-αmRN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SAP组AMY、TNF-α、MPO及肺组织NF-κB、TNF-αmRNA及ICAM-1mRNA表达较SO组显著增加(P<0.05),干预组6h、12h肺组织湿/干比值较SAP组降低(P<0.05),而动脉p(O2)较SAP组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各时点肺组织病理损伤较SAP组均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NF-κB的活性,减少肺组织TNF-α、ICAM-1的产生从而保护SAP合并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钱祝银  刘训良  苗毅 《江苏医药》2005,31(6):436-438
目的探讨反义核调节因子-κBp65(NFκBp65)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对肺组织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1)固相亚磷酸三酯法人工合成反义NFκBp65寡核苷酸,并进行全硫代磷酸化修饰。(2)采用腹腔内直接注射反义NF-κBp65寡核苷酸于实验动物体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应用12、24h肺脏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结果(1)12、24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为:对照组(23.6±2.6)和(21.4±2.8)分,预防组(20.7±3.4)和(8.7±1.8)分,治疗组(9.20±2.3)和(14.7±1.9)分。同时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12h和24h肺脏组织中NFκBp65表达的阳性细胞为(67.4±12.1)%和(59.7±13.4)%,预防组(49.3±9.2)%和(28.7±15.7)%,治疗组(42.9±1.9)%和(34.3±5.0)%。预防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1)STC诱导的SAP时肺脏组织中NFκB活性明显升高;(2)反义NF-κBp65对SAP时的肺脏组织损害不仅有保护作用而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改善SAP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花椒毒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F-κB/iNOS)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3 h组、12 h组,模型3 h组、12 h组,花椒毒酚低剂量(5 mg/kg)3 h组、12 h组,花椒毒酚高剂量(10 mg/kg)3 h组、12 h组,每组8只;采用5%牛黄胆酸钠(2 mL/kg)注入胰胆管进行SAP造模,正常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于术后3、12 h收集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胰腺组织和脑组织,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和脑组织HE染色评分;检测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NO、NF-κB p65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NF-κB p65、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术后3、12 h胰腺组织HE染色评分、血浆淀粉酶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花椒毒酚高、低剂量组胰腺组织HE染色评分、血浆淀粉酶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术后3、12 h脑组织HE染色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花椒毒酚高低剂量组胰腺组织、脑组织HE染色评分、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术后3、12 h血清NO、NF-κB p65水平及脑组织NF-κB p65、iNO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花椒毒酚高、低剂量组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尤为明显(P<0.05)。结论花椒毒酚能够通过降低SAP大鼠脑组织NF-κB、iNOS蛋白表达,发挥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塞米松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核因子(NF)-κB的活性变化及地塞米松(Dex)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U Dex,10只)、模型组(ALI NS,10只)和对照组(NS,10只)三组,实验组在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模型组在建模成功后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注药6小时后留取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检测其NF-κBP65、IκB-α蛋白的相对含量,并进行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ALI大鼠肺组织可见大量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NF-κBP65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IκB-α表达显著降低。Dex能明显下调NF-κBP65的蛋白表达,上调IκB-α表达,并能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结论 NF-κBP65活化在AL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Dex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减少了肺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脓毒症大鼠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造模组(40只)。术后,40只造模SD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每组20只,白藜芦醇干预组大鼠于术后60 min尾静脉注射无菌白藜芦醇(40 mg/kg),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细胞细胞核P65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肺损伤评分分别为1.84±0.42、11.62±2.26和5.27±1.4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假手术组肺损伤评分显著低于白藜芦醇干预组(P<0.01),白藜芦醇干预组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P<0.01)。假手术组TNF-α和IL-6表达显著低于白藜芦醇干预组(P<0.01),白藜芦醇干预组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P<0.01)。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和白藜芦醇干预组肺组织细胞核P65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14±0.02、0.57±0.14、0.32±0.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假手术组肺组织细胞细胞核P65表达显著低于白藜芦醇干预组,白藜芦醇干预组显著低于脓毒症模型组。结论白藜芦醇通过调节脓毒症大鼠NF-κB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发挥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锌指蛋白A20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LPS-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5%牛磺胆酸钠溶液胰胆管注射诱发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模型,24只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B组(SAP模型组)、C组(SAP+ LPS组),每组8只.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组织TLR4、NF-κBp65和p38MAPK的水平.结果 与A组相比,B、C组胰腺组织中锌指蛋白A20表达明显下降(t=17.234、19.698,均P<0.05),而TLR4、NF-κBp65和p38MAPK表达均明显增加(t=15.909、20.432、16.543、18.629、22.105、19.006,均P<0.05).C组与B组相比锌指蛋白A20表达明显下降(t=14.894,P<0.05),而TLR4、NF-κBp65和p38MAPK表达均明显增加(t=14.047、15.582、17.070,均P<0.05).结论 SAP时胰腺锌指蛋白A20的表达减少,对LPS-TLR4通路的抑制作用减弱,使胰腺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核因子-κB(NF-κB)在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P-1α及NF-κB在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潮气量组、常规潮气量组和大潮气量组。分别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MIP-1α mRNA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测定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大潮气量组和常规潮气量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细支气管上皮MIP-1α mRNA和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小潮气量组和对照组(P<0.01)。对照组与小潮气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大鼠细支气管上皮MIP-1α mRNA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与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F-κB p65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百分比之间均呈正相关(r=0.546,r=0.482,均P<0.05)。结论在VILI发生过程中,MIP-1α是导致中性粒细胞在肺内募集、活化的重要细胞因子;肺组织细胞表达MIP-1α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NF-κB的调控;机械刺激→NF-κB→MIP-1α信号通路可能是VILI发生过程中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地塞米松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作用机制,观察核因子 κB(NF κB)在SAP时动态表达,探讨NF κB在SAP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NF κB的活化与SAP的关系.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SAP组(阻断肝门部胆管,向胰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0.001 mL&#8226;g 1)及SAP地塞米松处理组(DEX组,即给SAP大鼠腹腔注射DEX 0.01 mL&#8226;g 1),每组3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肺脏NF κB活性,同时测定血淀粉酶(AMS)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水平,并于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结果:SAP组术后1 h NF κB开始表达,TNF α和IL 6开始升高,3 h达高峰,6 h后下降.地塞米松明显下调NF κB的表达,抑制TNF α和IL 6的产生,减轻肺组织的损伤程度,使SAP病情明显缓解.结论:信号转录因子NF κB参与了大鼠SAP时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地塞米松发挥明显的抗炎作用,减轻SAP时肺组织损伤,这与其对NF κB表达的抑制及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和胆红素干预组。检测肺系数(LI)、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蛋白质含量(Pr)、肺泡通透指数(LPI);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半定量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肺血管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核因子κB(NF-κB)和其抑制蛋白I-κBα的表达。结果①ALI模型组LI、BALF中WBC计数、PMN百分比和Pr及LP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胆红素干预组LI、BALF中WBC计数和LPI均显著低于ALI模型组(P均<0.01),PMN百分比和Pr也明显低于ALI模型组(P均<0.05),且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LI模型组肺血管内皮ICAM-1 mRNA表达和胞核NF-κ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均<0.01),胞质I-κBα水平却明显降低(P<0.01);胆红素干预组ICAM-1 mRNA表达和胞核NF-κB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低(P<0.01),胞质I-κB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胆红素通过抑制NF-κB和ICAM-1 mRNA的表达而减少中性粒细胞肺内浸润来对抗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