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对脑瘫患儿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项目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24例年龄2~7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4例男孩、10例女孩),分为痉挛型双瘫组(DCP组,14例痉挛型双瘫患儿的28个患侧下肢)、偏瘫患侧组(aHCP组,10...  相似文献   

2.
李红  童光磊  张敏  易昕  蔡云飞 《安徽医药》2013,34(8):1070-1073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 75例下肢痉挛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运动疗法;研究组37例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运动疗法和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快速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3):695-697
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恢复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儿给予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和评价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疗效按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的评分值变化,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月采用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BI)的评分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GMFM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月观察组MBI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A型肉毒毒素辅助于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能明显缓解其肌肉痉挛,改善其运动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辅助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双下肢痉挛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与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综合痉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肌肉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小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再进行家庭康复治疗及配带矫形器进行步态训练治疗3—6个月,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结果 经BTX—A注射后患儿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扩大,继续康复治疗及配带足踝矫形器训练,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步态得到进一步改善。BTX—A组显效41侧,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69%。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46.16%。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小剂量BTX—A神经阻滞术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解痉快,不良反应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毒素通过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的毒性作用,在特定条件下控制肌肉痉挛和缓解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治疗人类疾病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在神经科领域,A型肉毒毒素可用于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构音障碍、书写痉挛、咬肌痉挛、胸瘫后遗症及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现就我们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眼肌痉挛的一些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邵岚  肖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04-2908
目的:探讨下肢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注射治疗对痉挛型双瘫患儿躯体运动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1例2岁1个月~9岁6个月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注射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患儿均给予系统性康复治疗6个月,注射组在入组第一天给予1次BTX-A注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儿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注射组与对照组相比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量化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与对照组相比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走跑跳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生活质量调查表(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生理领域的时间因素以及时间因素和分组的交互作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组提高趋势更明显,而心理领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辅助治疗能更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肌肉痉挛和运动功能,但是短时间内对其社会、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刺激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疗效。方法62例跖屈畸形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在电刺激引导下给予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3d、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测量患儿踝关节活动度,并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定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变化。结果62例患儿在注射后1个月和3个月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和踝关节活动度较注射前改善(P<0.05);注射前小腿三头肌痉挛程度越轻,则起效越快,维持时间越长。无一例患儿出现过敏反应。结论电刺激引导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能在较短时间缓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肌肉痉挛,改善异常姿势及其运功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瘫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72例痉挛型双脑偏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参照组实行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行肌内效贴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测定量表(GMFM)中的D区(GMFM-D)及E区(GMFM-E)评分分别为(30.11±9.70)、(18.42±5.11)分均高于参照组的(23.72±13.01)、(15.02±3.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双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对其实行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尽快改善,有利于患儿恢复,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6例,试验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复健训练治疗,试验组则给予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粗大运动(GMF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的腘窝角、足背屈角、足外展角的活动范围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例,两组均进行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中D项和E项对两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88中D项和E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6系列中肌电及压力反馈治疗仪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点穴对痉挛型小儿脑瘫胫骨前肌、腓肠肌肌张力影响的临床观察,为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其在治疗脑瘫患儿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依据.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点穴治疗.结果:经过3月治疗,2组患儿的踝背屈角度快角、下肢痉挛程度分级、主动背屈踝关节时的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积分肌电图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P<0.05或P<0.001).结论:点穴疗法可以作为小儿脑瘫康复中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方法,表面肌电图可以作为小儿脑瘫康复疗效的一项重要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结合按摩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符合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的96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推拿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推拿疗法,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有同一康复医师分别对两组患儿进行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肌张力及粗大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蒸结合按摩疗法治疗可有效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除间断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外,并在家进行严格的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间断到医院进行康复训练,运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训练6个月及12个月后的GMFM-8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对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睑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2 0例特发性眼睑痉挛和 2 4例Meige综合征进行面部肌肉局部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 ,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1~ 3d出现症状缓解 ,1周症状明显缓解 ,有效率达 10 0 %。特发性眼睑痉挛有效作用时间为 12~ 32周 (平均 17 4周 ) ,Meige综合征有效作用时间为10~ 2 0周 (平均 13 2周 )。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治疗睑痉挛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亦称Litter病,是围生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而导致的非进行性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主要表现为中枢性异常障碍及姿势异常,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知觉障碍、语音及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2006年我国脑瘫学术会议把脑瘫分为6型,即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脑瘫,约占全部脑瘫类型的60%~70%。痉挛型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肌张力显著增加、肢体痉挛与姿势控制异常,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解除痉挛成为治疗儿童脑瘫的关键之一。 目前已有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证实了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儿童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脑瘫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肌肉痉挛患者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肌肉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肢体肌肉痉挛、应用BTX-A(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患者,观察治疗后的肌张力变化情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的Ashworth评分(1.1±0.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Fugl Meyer评分(61.5±6.9)分、ADL评分(60.5±5.8)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屈指肌处不同剂量组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明显下降,但同一位置内不同剂量组(A、B组)的Ashworth评分下降幅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对肌肉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改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刀微创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2组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刀微创技术对患儿双下肢进行切割松解。每月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及随访1年3个时间段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足背屈角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GMFM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及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腓肠肌肌张力评分及足背屈角显著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刀微创技术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能够迅速取得显著的疗效,同时针刀微创治疗简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及其与出生胎龄和脑瘫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 4例脑瘫患儿的病史、临床与MRI表现。结果显示早产与足月儿脑瘫类型构成显著不同,早产儿以痉挛型双瘫多见(占6 6 .0 % ) ,而足月儿偏瘫和失调型高于早产儿。10 4例脑瘫患儿MRI异常率为84 .7% ,早产和足月儿组MRI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痉挛型双瘫、四肢瘫、偏瘫、手足徐动型和失调型脑瘫MRI异常率分别为89.4 %、10 0 %、10 0 %、5 4 .5 %和90 .0 %。各类型脑瘫的MRI异常表现不同,双瘫以周围白质软化症(PVL )为主,徐动型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刘敏  赵红英  王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53-2454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总疗程为半年.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the gross function measure,GMFM)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