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龄二孩产妇产后1年内下尿路症状发生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643例高龄二孩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年龄(36.64±1.71)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1年下尿路症状发生与临床各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在产后3个月,妊娠期下尿路病史、经常咳嗽便秘、年龄3个变量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的危险因素(OR=9.968、13.276、1.844);在产后6个月,妊娠期下尿路病史、女性年龄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28、2.254);在产后9个月,胎儿体质量、女性年龄、会阴侧切顺产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3.006、1.723、3.098);在产后12个月,民族、胎儿体质量、女性年龄、会阴侧切顺产是储尿期下尿路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OR=8.402、2.603、1.829、2.444)。剖宫产是避免高龄二孩产妇产后1年发生储尿期、排尿后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相对于会阴侧切、普通顺产分娩,剖宫产是避免高龄二孩再产妇产后1年内出现下尿路症状的显著保护因素,而女性年龄的增长和会阴侧切则明显增加高龄二孩再产妇产后1年内储尿期下尿路症状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不同顺产方式分娩前后的盆底功能评估。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分娩孕妇3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100例。会阴侧切组采用会阴侧切术,会阴正中切开组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无创会阴保护组采用会阴正常分娩,所有产妇分娩后均随访8周。采用女性尿失禁调查问卷调查孕妇孕前及分娩后8周SUI发生情况,检测产妇孕前及分娩后8周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功能的损伤情况,采用盆底器官脱垂质量评估系统(POP-Q)评估产妇孕前及分娩后8周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分析孕妇临床资料对产后发生PFD影响。结果产后,三种顺产方式发生SUI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无创会阴保护组盆底肌纤维肌力异常例数低于会阴侧切组及会阴正中切开组(P 0.05);妊娠期及产后,三种顺产方式POP-Q分度比例分布无明显差异(P 0.05);年龄、产前BMI、新生儿体重与孕妇产后发生PFD有关(P 0.05);年龄超过35岁、产前BMI值超过23kg/m~2、新生儿体重超过3.5kg是产后发生PFD危险因素(P 0.05)。结论会阴正常分娩方式对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功能的损伤更小,是阴道终止妊娠中较为合适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顺产、会阴侧切与剖宫产三种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12月864例病例资料,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顺产组、会阴侧切组和剖宫产组,三组的产妇例数均为288例,观察记录三组产妇性功能状况、性功能评分及性生活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三组产妇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在产后2个月的发生率最高,在产后5个月和8个月逐渐降低(P0.05),且会阴侧切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5个月和8个月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较其他两组要高(P0.05);比较三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和5个月的性功能评分,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均较会阴侧切组要高(P 0.05),顺产组和剖宫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三组产妇在产后8个月的性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三组产妇在产后2个月、5个月的性生活恢复比例,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均高于会阴侧切组(P 0.05),三组产妇在产后8个月的性生活恢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顺产、会阴侧切与剖宫产三种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影响最小的是顺产,其次为剖宫产,而会阴侧切对于初产妇的性功能水平和性生活恢复均有较大的不利影响,且会提升初产妇产后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因而建议初产妇选择分娩方式时以顺产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经产妇产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分娩的386例单胎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115例,会阴侧切组126例,剖宫产组145例。在产后6、12个月时分别对三组经产妇的性功能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会阴侧切组经产妇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在产后6、12个月时均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产后6个月时会阴侧切组经产妇性功能评分总分低于其他两组,性高潮、性满意度以及性交疼痛三项评分也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的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产后12月时三组经产妇性功能评分总分及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6个月时会阴侧切组经产妇性生活恢复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个月时三组经产妇均已全部恢复性生活。顺产组经产妇的性频率均明显高于会阴侧切组和剖宫产组,而剖宫产组的性频率又高于会阴侧切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选择顺产分娩时性功能水平最高,性生活恢复也最快,对产后性功能影响最小,其次为剖宫分娩,而会阴侧切的分娩方式对经产妇产后性功能影响则比较大,因此临床对于单胎顺产的经产妇也应该多鼓励其选择择顺产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引起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发生会阴切口感染产妇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无切口感染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可能要求切口感染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分娩行会阴侧切产妇1460例,发生会阴切口感染70例,发生率4.79%;两组比较观察组平均年龄大、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妊娠并发症及生殖道感染多、产程长、阴道检查多、会阴血肿比例高(P<0.05),是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预防应用抗生素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引起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复杂,应针对上述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雁  李新伟  胡峰  毛建军 《药品评价》2008,5(9):426-427
女性下尿路症状包括排尿期症状和储尿期症状,在储尿期以排尿困难症状为主,病因比较复杂,常常不能明确诊断,因此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笔者用尿动力学检查来探讨可多华(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女性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反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切口会阴侧切术对产妇的影响。方法观察组110例采用45。长度2cm会阴左侧切开术,对照组100例采用采用45。长度4cm~5cm会阴左侧切开术。结果观察组会阴部疼痛、伤口甲级愈合率、产后泌乳量、产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率、尿潴溜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切口会阴侧切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消除了会阴侧切术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产后出血病情发展快,危害大,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产妇的再生育能力丧失,甚至诱发多个器官功能衰竭、DIC等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产妇死亡 [1].近十几年来,我国剖宫产率不断上升,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合并高龄、疤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易导致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明显增多 [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16例初产妇,其中52例产妇在产后产生尿失禁症状,并对影响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比较其差异性,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并对有价值的影响因素采取多因素回归分析,实现对初产妇产后影响尿失禁的危险因素进行确定。结果比较患者在年龄、孕周及流产次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前尿失禁情况、新生儿体质量、侧切会阴及增加产后腹压为尿失禁独立危险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中在术前针对初产妇产后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做好充分准备,实现预防患者术后产生尿失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措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阴道分娩产妇140例,其中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50例作为观察组,未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9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相关因素危险进行干预。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因素与年龄、分娩次数、孕期增重、产后便秘、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既往盆腔手术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娩次数(β=1.276,OR=3.584,95%CI=2.484~6.321)、产后便秘(β=1.561,OR=6.423,95%CI=5.692~8.461)、第二产程时间(β=1.425,OR=4.091,95%CI=3.236~4.562)、既往盆腔手术史(β=2.931,OR=1.034,95%CI=0.282~4.341)是影响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会阴侧切术后尿潴留患者认真分析原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加强护理,积极采用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181例会阴侧切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护理对策。结果尿潴留患者症状全部消失,减少产妇痛苦和产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会阴侧切术后尿潴留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对策,能防止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比率并使尿潴留者症状全部消失,安全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四肢着床操作法对高龄初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娩的96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在第二产程采用改良四肢着床操作法,对照组采用屈膝半卧位。比较2组产妇妊娠结局和产后舒适度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全部自然分娩,对照组自然分娩39例,2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长、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试验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试验组会阴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会阴疼痛评分、产后疲乏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四肢着床操作法可提高高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第二产程时长、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产后分娩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发病原因,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通过对91例患者的产次、产程、分娩方式、心理状况及产后首次小便时间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初产、产程延长、会阴侧切术、胎头吸引术、产妇心理因素都会导致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与产次、产程、胎头吸引术、会阴侧切术、产妇心理因素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期间进行剖宫产分娩的高龄产妇(年龄>35岁)130例,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高龄孕妇产后出血量及出血发生率,从而总结归纳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进行剖宫产的高龄孕妇中,有14例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8%。单因素分析为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与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结论高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宫缩乏力和前置胎盘等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蒋再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2):1588-1588
会阴侧切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产妇分娩时的会阴侧切口为污染窗口,伤口缝合后不能使用敷料覆盖,往往使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期延长。如果产后对会阴侧切口护理不当,易发生侧切口感染,它不仅给产妇带来身心的痛苦,而且也影响了产科医疗质量,为了降低会阴侧切口感染率,提高甲级愈合率,我科对546例行会阴侧切口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02年12月~2004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会阴侧切口的产妇54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8例,年龄20~30岁,平均24.4岁,观察组268例,年龄20~32岁,平均25.1岁,两组产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与自然裂伤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736例初产妇按照是否实施会阴侧切分为会阴保护组(431例)及会阴侧切组(30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42d会阴保护组盆底肌力正常率高于会阴侧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42d及产后3个月两组阴道收缩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会阴保护组会阴水肿、伤口疼痛及会阴感染发生率低于会阴侧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压力排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会阴保护组FSFI得分高于会阴侧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恢复性生活时间短于会阴侧切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首次性生活疼痛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会阴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会阴侧切相比,阴道分娩自然裂伤并未增加对产妇盆底功能的损伤,但可降低会阴水肿、伤口疼痛及会阴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产后性功能恢复,因此,临床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控制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会阴侧切术行阴道分娩,且术后发生会阴切口感染的GDM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会阴侧切术行阴道分娩,术后未发生会阴切口感...  相似文献   

18.
杨俊红  于树静  冯小明 《河北医药》2013,35(15):2294-2295
目的通过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与常规阴道分娩比较,探讨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阴道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每组2000例。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正常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比较2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的发生率、阴道裂伤情况、会阴伤口的感染率、产后尿漪留发生率、住院天数、平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助产率、会阴伤口的感染率、疼痛率、产后尿漪留发生率等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较常规阴道分娩,维持了女性会阴完整性,降低了侧切率;缩短出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女性产后盆底肌力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开平市中心医院分娩的430例产妇,且均在产后6~8周完成盆底肌张力筛查,采用阴道指诊法测量盆底肌肉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并收集产妇相关资料,分析相关因素对江门地区女性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适龄产妇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比率均低于高龄产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会阴侧切组产妇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比率显著高于会阴未侧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剖宫产产妇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比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初产妇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比率显低于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巨大儿组产妇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Ⅰ~Ⅲ级比率高于低体重新生儿组、正常体重新生儿组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江门地区女性产后盆底肌力与是否进行会阴侧切、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人群下尿路症状(LUTS)的发病率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某社区青年女性人群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参考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国际前列腺状问卷(IPSS)布里斯托女性下尿路症状(BFLUTS)问卷及生活质量(QoL)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结果:调查共发出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87份。储尿症状总患病率为91.2%,随年龄的增加,总储尿症状患病率呈增高趋势(P<0.01),与年龄和分娩方式有关;排尿症状总患病率为65.2%,随年龄的增加,总储尿症状患病率呈增高趋势(P<0.01),与生育情况、分娩方式以及文化水平有关。受调查者以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分别为(2.87±1.32)分和(2.23±1.05)分;刺激症状和梗阻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51和0.23。结论:青年女性人群中的LUTS患病率很高,且不同程度影响青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