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较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提示,NAFLD能够增加结直肠肿瘤(包括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多种机制如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以及肠道微生态等与NAFLD患者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息肉的发生与饮食、遗传、慢性炎性反应刺激、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多因素相关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量食用红肉或加工肉制品可显著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而结直肠息肉中的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此文就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与结直肠息肉发病风险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在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得到关注,尤其是在作为肠道微生态载体的结直肠(大肠)中的研究,更是取得了一定进展,肠道微生态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 R 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被阐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在临床已取得一定疗效的CRC相关精准治疗方式如肿瘤免疫疗法、肿瘤化学疗法、肿瘤益生菌干预等方法中发挥关键作用,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就CRC中与微生态相关的精准治疗方式及其潜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能与肠道微环境、宿主遗传易感性和高动物蛋白饮食等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此文就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肠道菌群的变化、对结直肠癌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等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CRC)的癌前病变,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已被广泛研究。胆囊良性疾病与结直肠息肉均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两者的发病因素及作用机制存在一定相关性。胆囊良性疾病导致结直肠息肉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胆汁暴露、基因突变、胆汁酸-肠道菌群轴作用和病因共享。该文就胆囊良性疾病与结直肠息肉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尤其常见。饮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饮食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它既能通过病原菌产生一系列致癌活动,也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代谢从而影响肠道上皮细胞。近年来有数据表明,以丁酸盐为代表的短链脂肪酸具有抑制炎症及抗肿瘤作用;而以次级胆汁酸为代表的肠道菌群其他代谢产物,具有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饮食对肠道微生态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肠道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相关作用以及结直肠癌的饮食预防进行介绍和讨论,呼吁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索饮食、肠道微生态与代谢组学、免疫学、基因宿主反应等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7.
肠道微生态由肠道微生物及其基因组和生存环境共同构成, 其异常改变与全身各类炎症、肿瘤和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 肠道微生态异常改变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关系研究不断增多, 引起临床重视。胰腺炎症可能并发或造成肠道微生态紊乱, 反之肠道微生态紊乱又可能加重胰腺炎症反应, 增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风险, 甚至诱发胰腺肿瘤。本文旨在探讨肠道微生态参与调控胰腺疾病的机制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腺瘤性结直肠息肉是结直肠癌重要的癌前病变,早期对结直肠息肉进行筛查和预防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结直肠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肠黏膜细胞APC、KRAS、TP53及SMAD4基因突变,年龄50岁,男性等。保护因素包括美国癌症协会(ACS)指导饮食、低蛋白饮食等。目前对结直肠息肉缺乏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部分研究认为阿司匹林等化学性药物、微生物制剂或激素替代疗法等可能有助于结直肠息肉的预防。该文从基因遗传、年龄、性别、生活饮食、药物、肠道微生物以及胆囊疾病等方面阐述其对结直肠息肉生长及癌变的影响,为结直肠息肉的筛查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异时结直肠癌及高危腺瘤的发病风险及对生存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生存与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的随访资料。 结果6例患者接受了结肠全切除治疗,中位随访122个月,无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生。28例患者接受了结肠部分切除治疗,中位随访82个月,10例发生了异时结直肠癌,1例发生了需要手术切除的异时结肠腺瘤。结肠部分切除组5年和10年累计异时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分别为24.1%和48.2%,与结肠全切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全组总体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5.6%。结肠部分切除组与结肠全切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与没有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1)。结肠部分切除后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结直肠癌手术史、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和分期与异时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结论符合Amsterdam标准的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异时结直肠肿瘤的风险相当高,与结肠部分切除相比,结肠全切除治疗有助于预防异时结直肠肿瘤,但不能显著改善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与炎性肠病(IBD)密切相关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PSC增加IBD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PSC增加IBD患者结直肠肿瘤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现有预防措施的疗效仍存在争议。每年行结肠镜检查可能会减少结直肠癌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地中海饮食(Mediterranean diet,MD)作为世界公认的健康膳食结构之一,备受世人关注。随着全球范围内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患病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防治疾病。PREDIMED试验显示,地中海饮食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30%。除此之外,多项研究证实,坚持地中海饮食可以降低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等将其列  相似文献   

12.
饮食营养可影响和重塑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 并调节机体代谢和免疫。RA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通过调整饮食结构, 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促进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 可影响RA的发生发展。本文对饮食营养调控肠道菌群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以了解饮食和RA发生发展的关系, 以期对RA易感人群和患者提出营养建议, 降低RA的发生风险或疾病严重程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肠道微生态在肝胆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关注。诸多肝胆疾病进程中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肠道微生物通过病原菌和(或)微生物直接作用、代谢产物、调控胆汁酸代谢等途径参与急慢性肝病进程。肠道微生态可能成为肝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肠道微生态在肝胆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机制,探索干预肠道微生态治疗肝胆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疾病诊治的金标准,在结直肠癌筛查中起重要作用。肠道准备质量是决定结肠镜检查成功与否的前提。老年患者在结肠镜检查和肠道准备过程中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应仔细、全面考虑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的风险-获益平衡。本文就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优化方案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疾病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由于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及结肠镜操作技术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疾病得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其中一些常见病如息肉、结直肠癌等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饮食结构的调整呈明显上升趋势.为探讨人群中各种结直肠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不同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异.现对近年来我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所有患者肠镜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可显著增加结直肠肿瘤风险,高胰岛素血症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胰岛素可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活性,临床、血清学、动物模型、细胞培养等研究显示,IGF-1及胰岛素可促进结直肠肿瘤的发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外源性胰岛素及药物治疗、体重指数等均与结直肠肿瘤的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许多证据提示炎症可能参与了其发病过程.代谢综合征患者结直肠肿瘤的患病风险明显升高,这可能与肥胖诱导的长期慢性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恶性肿瘤和第二大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参与结直肠癌发病过程.高脂饮食已被证实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诱导肠道内胆汁酸水平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不仅参与脂质消化、吸收、能量代谢和维持肠道稳态,还与肠道肿瘤形成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胆汁酸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  相似文献   

19.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为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肠道微生态发生改变,肠道对此发生免疫反应而引发持续的免疫功能紊乱,最终造成肠黏膜受损。肠道微生态在维持正常肠道功能中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肠道微生态的作用以及IBD的肠道微生态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CT仿真内窥镜(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CTVE)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近年受到广泛重视.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作者的应用经验和体会,探讨CTVE的技术原理、肠道准备和检查方法,总结CTVE对结直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CTVE可以全面观察结直肠肿瘤、息肉、炎症等病变的形态特征,不仅可以显示结直肠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而且可以明确结直肠癌的肠壁受侵范围、周边组织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但也存在着发现病变后不能活检或治疗的局限性.因此,CTVE被认为是一种快速、方便、安全、无创、有效的结直肠检查新方法,可作为结、直肠疾病的筛查手段和普查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