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锌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缺锌对哮喘大鼠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 建立缺锌及哮喘模型,SD大鼠32只,体质量45~65g,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缺锌饲料+卵清蛋白(OVA)激发组;B组为正常锌饲料+OVA激发组;C组为正常锌饲料配对饲养+OVA激发组;D组为正常锌饲料+生理盐水激发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IFN-γ和IL-4水平;逆转录PCR(RT-PCR)检测肺组织IFN-γ、IL-4mRNA表达。结果 与D组比较,A~C组大鼠肺组织匀浆IFN-γ水平、IFN-γ 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均〈0.05),而IL-4水平、IL-4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均〈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IFN-γ水平、IFN-γmRNA明显减少(P均〈0.05);IL-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4比例明显减少(P〈0.05)。B与C组比较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哮喘大鼠缺锌时其IFN-γ明显减少,而IL-4不受影响,Th1/Th2细胞比例严重失衡,是缺锌时呼吸道炎症反应增加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诱导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探讨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2月~2006年6月儿科住院哮喘患儿36例,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急性期及缓解期IL-4及IFN-γ水平。结果哮喘患儿诱导痰IL-4水平急性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急性期低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IL-4/IFN-γ比值急性期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5)。急性期患儿诱导痰IL-4水平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IFN-γ水平重症组明显低于轻症组(P〈0.05),IL-4/IFN-γ比值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哮喘患儿存在Thl/Th2功能紊乱,IL-4及IFN-γ参与哮喘患儿的免疫状态改变,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为支气管哮喘组,2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二组均在无菌条件下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悬液,哮喘组予不同质量浓度(0.2、0.1、0.05、0mg/L)阿奇霉素治疗,健康对照组未予阿奇霉素干预,均体外培养48h.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IL-4及IL-10水平变化.采用SPSS ll.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支气管哮喘组患儿PBMC产生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4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FN-γ和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2.支气管哮喘组患儿PBMC在阿奇霉素0.1mg/L水平条件下,IL-4分泌水平明显高于0.2mg/L和0.05mg/L组(Pa<0.05)及空白对照组(P<0.01),各组间PBMC分泌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3.阿奇霉素0.2mg/L和0.1 mg/L组PBMC产生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0.05),0.2mg/L组明显高于0.05 mg/L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 常规质量浓度阿奇霉素(0.1mg/L)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平衡无明显影响,但可通过上调PBMC产生IL-10水平,而间接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IL-4、IL-5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门诊随诊的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哮喘组,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儿童均于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1.0 mL制备血清,应用ELISA法对2组儿童血清IL-4、IL-5和IFN-γ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哮喘组患儿血清IL-4、IL-5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8、2.63,Pa<0.05),但其血清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t= 3.02 ,P<0.01).结论 哮喘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失衡,Th1免疫功能低下,IFN-γ下调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对哮喘有负向调节作用. 哮喘患儿同时存在Th2细胞免疫功能亢进,以IL-4、IL-5为代表的Th2免疫功能在儿童哮喘的发病中发挥正性促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CD4+T淋巴细胞表达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α7)与相应的细胞培养液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关系,分析nAChRα7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哮喘患儿30例(哮喘组)与健康儿童2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8mL,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并分别加入100μmol/L烟碱、1.0mg/Lα-银环蛇毒(α-BTX),另设空白对照,恒温孵育24h后提取其淋巴细胞,并收取培养液置-20℃冰箱保存。用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淋巴细胞CD3^+/CD4^+/nAChRα7表达。ELISA法检测其淋巴细胞培养液中IFN-γ、IL-4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血CD3^+/CD4^+/nAChRα7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儿童明显增高(P〈0.05)。烟碱刺激24h后哮喘组、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nAChRα7的表达均较空白对照明显增加(Pa〈0.01);且烟碱刺激24h后哮喘组较健康对照组表达显著增加(P〈0.05)。α-BTX刺激24h后外周血CD3^+/CD4^+/nAChRα7表达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a〉0.05)。哮喘组培养液中IL-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加,IFN-γ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减低。烟碱刺激24h后IL-4水平较空白对照增高(P〈0.01),IFN-γ水平较空白对照明显减低(P〈0.05)。α-BTX刺激24h后IL-4、IFN-γ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a〉0.0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AChRα7表达与淋巴细胞培养液IL-4水平呈正相关(r=0.517P〈0.05),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88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nAChRα7表达增加,nAChRα7表达影响培养液IL-4、IFN-γ水平和Th1/Th2平衡,是影响哮喘的发病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小鼠核因子-kB(YF-kB)表达及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布地奈德治疗组.采用ELISA法测定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5、IFN-γ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NF-kB表达。结果哮喘组与正常组、治疗组比较肺组织NF-kB表达及BALF中IL-4、IL-5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NF-kB活化细胞百分比与BALF中IL-4、IL-5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0.68P〈0.01)。结论惰皮质激素抑制肺组织NF-kB激活.NF-kB与IL-4、IL-5的产生相关,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Th2类细胞功能来增强Th1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中水平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72例VM患儿及25例健康儿童血清IL-18、TNF-α、IFN-γ水平。结果1.VM组血清中IL-18、TNF-α、IFN-γ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2.VM组血清中IL-18与TNF-α呈直线正相关(r=0.35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8、TNF-α、IFN-γ参与VM发病免疫过程,IL-18具有抗病毒作用,与TNF-α同样具有心肌免疫损伤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白细胞介素-13(IL-13)、γ-干扰素(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了解长春市儿童哮喘常见过敏原。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哮喘患儿血清IL-13、IFN-γ及IgE水平,并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用酶免法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定性检测。结果 血清IL-13及IgE水平发作组显著高于缓解组,发作组与缓解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发作组与缓解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儿血清IL-13水平与IgE呈正相关,IFN-γ水平与IgE、IL-13均呈负相关。屋尘和尘螨是长春市儿童哮喘主要过敏原。结论哮喘患儿发作期及缓解期均存在IgE、IL-13和IFN-γ水平失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了解哮喘缓解期患儿T辅助淋巴细胞(Th)免疫平衡状况。方法选取24例哮喘缓解期和1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分别测定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情况。结果病例组血浆IL-4水平(37.14±12.77)ng/L显著高于对照组(27.08±6.12)ng/L,t=2.467 P<0.05;病例组PBMC中GATA-3的表达强度(5.45±1.11)较对照组(4.70±0.86)显著增高(t=2.049 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IFN-γ/IL-4及T-bet/GATA-3比率均显著降低(t=-2.208,-4.212 P<0.05,P<0.01)。结论哮喘缓解期患儿体内存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Th1/Th2平衡的紊乱,以Th2亚群亢进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首次发作喘息婴幼儿IL-4/干扰素γ(IFN-γ)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首次发作喘息患儿60例首诊时取静脉血测血清IL-4和IFN-γ。选择20例体检的同期健康婴幼儿作健康对照组。按血清IL-4/IFN-γ水平分为IL-4/IFN-γ水平异常病例组38例,IL-4/IFN-γ水平正常病例组22例(C组);将IL-4/IFN-γ水平异常的38例随机分为A、B二组,B、C组仅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必可酮气雾剂吸入3个月。结果治疗前A、B二组IL-4水平及IL-4/IFN-γ比值较C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a〈0.01,0.05),治疗后A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5,0.01),A组3个月内喘息发作≥3次的比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部分首次发作喘息患儿存在IL-4/IFN-γ失衡,吸入糖皮质激素能降低喘息患儿血清IL-4水平,对其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起到调节作用,并有效减少反复喘息发作的次数,对预防哮喘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的状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6例MPP急性期患儿和其中9例恢复期及1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FN-γ、IL-4水平.计算IFN/IL-4比值。结果急性期MPP患儿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IFN-γ、IL-4、IFN-γ/IL-4比值均高于急性期患儿.但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MPP患儿存在Th1细胞免疫应答增强.Th2细胞免疫应答减弱,且恢复期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并与地塞米松作比较。对25例哮喘患儿,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其中21例患儿的PBMC同时分成对照组和BCG-PSN组;19例患儿的PBMC同时分成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培养48小时。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T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显示,BCG-PSN可明显增高TFN-γ的分泌水平,地塞米松则抑制之;BCG-PSN对IL-4的分泌无明显影响,而地塞米松明显抑制IL-4分泌;BCG-PSN通过高Th1型细胞因子(TFN-γ),而地塞米松通过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两者均提高Th1/Th2(TFN-γ/IL-4)比值。提示BCG-PSN可使Th1/Th2平衡向Th1型转化,调节免疫失调,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中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Th1/Th2细胞免疫应答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30例严重腹腔感染患儿为脓毒症组.同期门诊查体的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于术前和术后第1、5天)及健康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儿童血清IFN-γ和IL-4水平,计算IFN-γ/IL-4比值.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IFN-γ水平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5天与术前、术后第5天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下降(t=6.083 P<0.01).脓毒症组血清IL-4水平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升高(t=11.65,1.996 Pa<0.01),与术后第5天比较下降(t=8.275 P<0.01),术后第5天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高,未恢复至正常水平(t=3.453 P<0.01).脓毒症组IFN-γ/IL-4比值术前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1天比较均明显降低(t=10.98,3.072 Pa<0.05),术后第5天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t=6.417 P<0.01),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末恢复至正常水平(t=3.482 P<0.01).结论 严重腹腔感染脓毒症患儿Th1细胞应答减弱,Th2细胞应答增强,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手术打击加重Th1细胞向Th2细胞偏移,经手术干预、合理治疗,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3 0 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 2 7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上感 )患儿 16例 ,对照组 19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中CD4 细胞表达CD3 0 百分率 ,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IL 4、IL 13及血浆IgE水平。 结果  1.哮喘患儿PBMC中CD4 细胞表达CD3 0 百分率较对照组和上感组明显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2 .哮喘患儿PBMC培养上清IL 4、IL 13和血浆总IgE水平均较对照组和上感组增高 ,上感组血浆IgE水平亦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均有显著性 ;3 .哮喘组CD4 细胞表达CD3 0 百分率与培养上清IL 4、IL 13和血浆IgE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分泌IL 4和IL 13的Th2类细胞活化、增殖的克隆可能主要是由CD3 0 阳性细胞克隆组成 ,Th2细胞表面CD3 0 与CD3 0 L结合后导致Th2细胞分化成熟及释放Th2源细胞因子 ,IL 4和IL 13增加可诱导B细胞分泌较多的IgE。说明CD3 0 信号传导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头孢呋辛对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和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FN-γ和IL-4水平,以及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头孢呋辛体外干预后的IFN-γ和IL-4水平。结果与健康儿童相比,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FN-γ和IFN-γ/IL-4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与头孢呋辛(100 mg/L)孵育48 h后,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FN-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4比值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Th2(IL-4)占优势,Th1/Th2比值平衡失调;而头孢呋辛更加剧这一倾斜,不利于哮喘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对JAK-STAT途径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等的调节起重要作用,目前SOCS与哮喘的关系仍在研究中。本研究观察SOCS1和SOCS3 mRNA在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水平与CD4+ T细胞IFN-γ/IL-4平衡及特异性IgE(sIgE)的关系。方法:采集44例4~14岁过敏性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PBMC,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 T细胞IFN-γ/IL-4比值,另提取总RNA,采用SYBR Green I逆转录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每组SOCS1和SOCS3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患儿外周血IFN-γ阳性的CD4+T细胞百分比[(15.7±2.0)%]及IFN-γ/IL-4比值(3.4±1.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1±2.7)%、4.8±2.9];而SOCS1 mRNA(⊿Ct值11.1±1.9)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Ct值12.6±2.8)。两组儿童SOCS1 mRNA表达均与外周血分泌IFN-γ的CD4+ 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SOCS1和SOCS3与sIgE均无相关性。结论:SOCS1 mRNA在哮喘组患儿外周血中高表达,并与Th2占优势的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哮喘儿前后PPD反应与Th1/Th2的相关性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斯奇康)治疗前后PPD反应,了解哮喘儿与Th1/Th2的相关性和疗效观察。方法 对52例哮喘儿检测PPD反应,分成阳性组22例和阴性组30例,对比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IFN-γ和血清IgE水平,用斯奇康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PPD反应阳性组病情轻于阴性组。且IL-4、IFN-γ、IgE与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斯奇康效果两组疗效均可,但是阳性组更好。结论 检测哮喘儿PPD反应可了解Th1-Th2亚群功能有无失衡,建议对哮喘儿抗炎平喘同时加用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哮喘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2水平变化及黄芪对其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黄芪组(AM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对P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BALF中IL-4、-12水平。结果1.哮喘组BALF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百分比(EOS%)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AM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哮喘组(P均〈0.01);2.BALF中IL-4水平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组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3.IL-12水平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组最著高于哮喘组(P〈0.01)。结论IL-4高表达、IL-12低表达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黄芪下调IL-4、上调IL-12表达水平,可能为其抑制哮喘呼吸道炎症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红霉素对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两个功能性亚群(TH1/TH2)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哮喘及19名健康儿童PBMC经不同浓度的罗红霉素体外干预培养后,上清中的IFN-γI、L-4I、L-10和IL-12水平变化。结果哮喘组儿童的PBMC分泌IL-4明显增多,IFN-γ/IL-4比值明显降低,哮喘组50μg/mL的罗红霉素可明显促进哮喘儿童PBMC分泌IFN-γ和IL-12,并可恢复TH1/TH2平衡,亦有促进IL-10分泌的倾向。结论50μg/mL的罗红霉素可明显促进IFN-γ及IL-12分泌,恢复哮喘儿童体内TH1/TH2平衡,并能促进IL-10分泌,有利于协调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