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自拟“不孕症妇女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以无记名的方式对不孕症患者进行询问调查,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测定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不孕症患者的抑郁、焦虑高于正常人,家庭成员关系存在不和谐因素。结论:不孕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育症妇女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芸 《吉林医学》2010,31(18):2947-2947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取不记名不孕症妇女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方式,对不孕症患者进行相关调查,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测定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不孕症患者的抑郁、焦虑高于正常人,家庭成员关系存在不和谐因素。结论:不孕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苏明容   《中国医学工程》2012,(4):141-142
目的了解不孕症妇女的心理状态,探讨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S)对来我院就诊的108例不孕症妇女进行询问调查,并选择80例正常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探讨不孕症妇女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孕组焦虑评分平均为(6.23±3.25)分,抑郁评分平均为(8.24±3.1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小学文化程度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焦虑平均分大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逐渐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影响其疾病的治愈,因此,在对不孕症妇女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应结合其自身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精神因素,以提高其受孕机会。  相似文献   

4.
赵方芳  孙延霞  高华  杨传华  路红 《当代医学》2011,17(25):137-138
目的分析产后患者抑郁心理,探讨针对抑郁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选取自2009年5月~2010年10月的2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n=140例)和对照组(n=140例)。对两组产妇进行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分析产生抑郁的有关因素,同时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280例产后患者,发生产后抑郁162例,发生率57.86%;焦虑135例,发生率48.21%;部分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均出现。不同的生育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结论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不同的生育方式、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而实施综合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产妇在产褥期的抑郁情绪,顺利度过情绪的脆弱阶段,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4年2月1日-2006年7月1日在我院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且表示能够坚持随访的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病人均按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OS),并进行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40例(失访4例),在其诊治过程中对其进行全程、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40例(失访2例),则顺其自然不进行心理干预,仅给于一般性指导。对干预前及干预三个月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经全程系统心理干预的观察组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不孕症女性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2011年我院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66例,另选择正常育龄女性160例为正常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孕症女性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得知,不孕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年龄、家庭收入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职业和文化程度差异不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及家庭收入较低是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不孕症患者的SCL-90评定结果显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敌对等,在治疗及护理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化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组,利用HADS量表评分。结果研究发现,大学及本科以上文化层次的不孕症患者分值最低,心理较为健康,其后依次为初中及高中学历、文盲及小学学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他们的悲观消极心理,有益于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8.
杜娟  雷岸江 《西部医学》2014,(5):675-677
目的 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问卷(BDI)及焦虑自评量表(SDS)对5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抑郁及焦虑状态进行调查,并分析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抑郁及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1.85%、44.44%;术后分别为16.67%和24.07%,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抑郁、焦虑程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56.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存在严重的抑郁及焦虑情绪,经过规范化治疗及心理护理,术后抑郁及焦虑状态有所减轻.规范化治疗及整体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9.
李鹏程 《当代医学》2013,(33):127-128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内科治疗呼吸系统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zung抑郁量表(SDS)和zung焦虑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存在焦虑和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处理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显著下降,抑郁比率由49.22%下降到14.06%,焦虑发生率由61.72%下降到17.97%,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内科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截瘫患者不良情绪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68例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进行焦虑(SAS)、抑郁(SDS)量表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及心理表现,实施相应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结果实施干预前48例有焦虑障碍,50例有抑郁障碍。结论脊髓损伤患者中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是普遍存在的,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可缓解不良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邓岚  王佳琳  周英  高红 《西部医学》2012,24(2):367-369
目的探讨睾丸切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并与32例泌尿外科普通病人进行对照。结果与其他病人相比较,睾丸切除患者具有很高的抑郁、焦虑水平;而且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与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以及生育情况有关。结论睾丸切除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护理上主要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包皮手术患者术后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432例成人包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8例)和观察组(216例),调查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结果:成人包皮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担心手术是否成功(96.6%)、担心术后并发症(89.9%)、担心婚姻状况(88.0%)、担心疾病复发(82.2%)、担心术后疼痛(73.1%)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术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成人包皮手术患者术后普遍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对其不良心理采取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80例符合特定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采取相关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置,两组家属均在患者入院当天及患者入院治疗4w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问卷填表调查,对两组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所得SDS、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心理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因其复发率、致残率、治疗费用均较高,且病程长,给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家属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因此,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状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提高MS疗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2006年12月-2010年12月的126例MS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及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而干预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90.5%)高于对照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7,P<0.05).[结论]在MS治疗过程中,重视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以提高MS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催眠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根据脊髓损伤的层面随机分为催眠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接受催眠治疗.在治疗前后都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脊髓独立功能量表、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经过催眠治疗,催眠组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和脊髓独立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生活质量催眠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催眠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缓解,脊髓独立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不同病程焦虑、抑郁状况,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13例患者按病程分为4组:分别为一组(病程1~6个月),二组(病程7~12个月),三组(病程13~36个月),四组(37个月及以上)。应用williamwk zung编制焦虑、抑郁量表对213例住院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第三组(13~36个月)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均高于其他三个组,其中焦虑分值一组与三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住院化疗患者不同病程焦虑抑郁程度存在差异性,应对肿瘤患者的不同病程阶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肾上腺素(E),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应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BP、DBP、HP及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48/48),高于对照组的85.4%(4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构式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可有效降低患者应激水平,同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校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67名2010级护理本科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结果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女生在躯体化、焦虑和恐怖3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贫困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的得分和总均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来自城市和非城市生源的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性别和经济来源情况是影响我校护理本科生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