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相关资料。结果2011年我院共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85例,其中男30例,女55例,年龄(42.5±15.2)岁。手术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5例;左心房黏液瘤摘除术7例;二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5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9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及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例。麻醉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左侧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151.8±63.6)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92.1±43.7)min。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8例(9.4%),死亡1例。结论良好的单肺隔离通气、充分的静脉引流以及完善的术中监测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避免缺血、缺氧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是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 ASD)的效果。方法 ASD修补术患者30例分为心脏跳动下电视胸腔镜组(15例)和传统开胸组(15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完成手术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外科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循环时间、完成手术时间、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及外科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电视胸腔镜组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少于或低于传统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特点,心脏不停跳下完成胸腔镜ASD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胸腔镜心脏手术对麻醉的特殊要求,并就本组33例患者的麻醉方法和双腔气管插管深度定位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胸腔镜心脏手术的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2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1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通过股动、静脉及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引流进行体外循环;麻醉诱导及维持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七氟醚等;双腔气管插管的深度定位联合采用听诊法、吸痰法、纤维支气管镜法。结果本组33例麻醉患者手术中芬太尼用量10~20μg/kg,中位数12μg/kg。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平稳,麻醉维持平稳,双腔管插管全部顺利。使用听诊法、吸痰法确定双腔管位置28例,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3例,能满足手术对麻醉的特殊要求。主动脉阻断时间(69.0±31.8)min,体外循环时间(120±48)min,无术后再次开胸止血、脑卒中等并发症。33例全部痊愈出院,住院时间9~18 d,中位时间13 d。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能保证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在正常范围;在双腔气管插管定位中,采用听诊法、吸痰法、纤维支气管镜法均可,而用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更加准确、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实施超快通道麻醉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开展心脏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共开展心脏手术90例,包括胸腔镜心脏手术56例,其中32例实施超快通道麻醉即手术结束后即刻拔管.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简单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简单心脏病患者22例行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术中行快通道麻醉拔管,术后行综合管理.结果 快通道胸腔镜心脏手术时间3.5~6.5 h,平均4.5 h;主动脉阻断时间25~72 min,平均34 min;出血量30~260 ml,平均63 ml;意识清醒时间10~360 min,平均25 min;30 min后肌力恢复3级以上占90%;呼吸机辅助时间12~40 min,平均29 min;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术后30~120 min,平均75 min;住院4~12 d,平均6.5 d;住院费用总计2.5~4.5万元,平均2.8万元.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管理各环节之间应达到无缝连接,保证快通道技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左心瓣膜术后单纯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围术期结果,探讨全胸腔镜手术在再次三尖瓣手术中的优势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全胸腔镜三尖瓣手术治疗的左心瓣膜术后单纯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134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总结其围术期临床资料以及治疗经验。其中72例(53.7%)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组),62例(46.3%)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置换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134例患者体外循环中位时间为92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83.8±56.1)min。2例(1.5%)患者体外循环撤机后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后予以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于术后1周内顺利撤机。术中输注血制品54例(40.3%)。术后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中位时间为13.0 h。重症监护室(ICU)停留中位时间为2.0 d,引流管拔除中位时间为2.0 d,术后胸腔引流量中位数为475.0 mL。16例患者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室颤2例,胸腔积液4例,住院再手术2例,起搏器植入8例。无术后早期死亡。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2 0例房间隔缺损和 4例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应用双腔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 ,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通过胸壁打孔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 :2 4例患者中第 1例患者因血氧饱和度低而延长切口进行探查 ,1例患者因主动脉壁损伤而被迫再次建立体外循环进行修补 ,2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中出现血红蛋白尿 ,3例患者在单肺通气时因血氧饱和度低而应用高频通气进行辅助 ,1例室间隔隔瓣下缺损患者心脏复跳后发现有残余漏。结论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中以单肺通气时血氧饱和度低、转流中血红蛋白尿最为常见 ;以操作不慎引起大血管损伤最为严重。创伤小 ,恢复快 ,安全可行。只要熟练电视胸腔镜下手术器械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中快通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0例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采用丙泊酚持续泵人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方法维持全麻。术中常规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经皮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心电图,间断查动脉血气。结果本组患儿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阻断升主动脉(31.0±7.6)min,体外循环转流时间(43.0±8.9)min,关胸时间(43.0±11.3)min,术中无1例患儿出现肢体躁动、呼吸抵触等情况。患儿送回重症监护病房后2h-4h均可顺利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循环抑制现象,查血气各项指标无异常,全组无2次插管患儿。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幼儿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的体外循环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9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第7肋间置入胸腔镜,另选第4肋间打2个手术操作孔,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快通道”心脏手术是利用短效麻醉药物实现心脏术后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以缩短ICU停留和住院时间。2006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行“快通道”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36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与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的手术结果及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反流(TR)的94例患者临床资料。68例接受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正中开胸组),26例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全胸腔镜组)。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减少选择偏倚,最终得到26对病例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基本信息、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资料,包括心脏彩超结果、手术住院相关指标等。结果 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阻断时间长于正中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两组二尖瓣收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压差、压力减半时间(PHT)、TR面积、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以及房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个月TR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心脏彩超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13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探讨胸腔镜技术在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用全胸腔镜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室间隔修补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3例,其中二尖瓣置换同时行左房血栓清除术2例,二尖瓣置换同时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1例 ;本组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4例。结果:全组无死亡及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40—198min,平均108±3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0—78min,平均48±14min。手术时间90—188min,平均110±30min。术后复查心脏彩超示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有1~2mm针眼分流,3个月后复查示分流消失。随访1~12月无远期死亡,无残余分流或瓣周漏。结论: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及二尖瓣置换等手术方面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适当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后恢复快,切口小且隐蔽,符合美容要求,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快通道"心脏手术是利用短效麻醉药物实现心脏手术后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以缩短ICU停留和住院时间.2006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行"快通道"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36例,现将手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行体外循环直视、心脏不停跳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 方法 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共完成92例经右腋下直切口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中男52例、女40例,患者年龄12个月至28岁,平均(5.2±3.3)岁,体重8.5~52.0(17.9±8.6)kg。其中2例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6例存在中度以上肺高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39例。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位于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皮肤切口长度约5~8cm,约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行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心房切口修补房间隔缺损及三尖瓣成形。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术中无恶性心律失常和气栓发生,术后无脑部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少量气胸、皮下气肿,1例出现肺不张,1例随访有1~2mm残余分流。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心内修补房间隔缺损手术具有安全、可靠,美容效果好、创伤轻、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及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对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对19例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情况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同时有10例行三尖瓣Devage成形术,3例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全部生存,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9%。结论:心脏不停跳有利于中老年房间隔缺损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采用带球囊插管行腔静脉内阻断技术在再次单纯性三尖瓣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2年至2012年在我院运用腔静脉内阻断技术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实施再次三尖瓣微创手术治疗心脏术后远期单纯性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4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胸部cT显示胸骨后及心包均存在严重粘连。术中行股动脉插管,经右胸前外侧第4肋间切口进胸,经右房上、下切口分别插入上、下腔静脉引流腔静脉,食管超声确定插管的位置,无菌生理盐水注入球囊阻断腔静脉,切开右房行三尖瓣手术。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三尖瓣手术,无体外循环意外发生,其中三尖瓣置换术34例,三尖瓣成形术12例。手术时间(161~52)min,建立体外循环时间(55~15)rain,体外循环时间(58~23)min;术后胸液引流量(275~10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7)do全组患者均成功治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死亡2例,其中1例因肺血管破裂大咯血死亡,另1例死于心力衰竭。三尖瓣置换者无瓣周漏出现;三尖瓣成形者中,1例于术后5年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三尖瓣重度关闭,1例随访为中度关闭不全。结论采用带球囊插管腔内阻断技术阻断上、下腔静脉,可安全、有效、可靠地应用于再次单纯性三尖瓣微创手术,使手术的复杂程度明显简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胸腔镜辅助心脏手术352例的疗效。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心脏病采用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全胸腔镜辅助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5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8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23例,二尖瓣置换81例。冠心病组采用胸腔镜辅助下取左乳内动脉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结果 无死亡病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心脏病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较传统手术方式略长,但全部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短,术后胸腔引流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 胸腔镜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17例胸腔镜下三尖瓣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全组患者行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全身麻醉,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在患者右侧胸壁定位腔镜操作孔、主操作孔、辅助操作孔,放置硅胶皮肤撑开器,置入操作胸腔镜,上、下腔静脉过棉绳阻断带阻断,经主动脉灌注针灌注心肌停搏液,切开右心房后,剪除病变瓣膜,行人工瓣膜置换,缝合右心房,开放主动脉,逐步撤离体外循环。结果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2年,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行三尖瓣置换手术,出血少、创伤小,符合美容要求,恢复快,特别是对于再次手术患者,减轻了其手术风险。手术室护士术前备齐用物,术中熟练配合,完善各种应急措施,是促使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经右腋下直切口行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其适应证及技术要点。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我们共完成79例经右腋下直切口的sJ,JL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7.4±3.3)岁,体重6.5-42.0(17.8±8.7)kg。其中房间隔缺损19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5例;室间隔缺损55例,其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部分房室管畸形5例。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在不停跳下进行)。患者取左侧卧位,切口位于右侧第3肋间腋中线与第5肋间腋前线之间,皮肤切VI长度3.5-6.0(4.7±1.3)12111,经第3或第4肋间进胸,切开并悬吊心包,行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单纯房间隔缺损采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经右心房切口修补房、室缺及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1例因术后心内膜炎致室缺残余漏,再次正中开胸行室缺残余漏修补术。体外循环时间(63.4±18.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7.6±14-3)min,术后24h胸腔引流40-130(85.3±26.5)ml。68例患者术后未输血。全组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右腋下小切口直视心脏手术安全、可靠,可减少用血量,术后切口隐蔽美观,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椎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科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联合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同期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以期在临床推广联合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科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联合同期手术的患者情况。总结联合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合并手术的部位出血情况及围术期死亡率。结果:在此期间共有8例患儿行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其他畸形联合同期手术,其中男性4例,女性4性,中位年龄21(10,98)个月,平均体质量10.5(6.6,11.9)kg。先天性心脏病分别为房间隔缺损(ASD)5例,右心室双出口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ASD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ASD1例。合并畸形为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左侧腹股沟斜疝合并右侧鞘膜积液1例,右手赘生指1例,颈部肿物1例,隐睾1例,双眼霰粒肿1例,巨结肠合并气管狭窄1例。手术方式:1例ASD合并巨结肠的患儿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先行ASD修补术后再行巨结肠根治加活检术,其他7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先行其他合并畸形根治术,之后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术后返回心脏外科术后监护室。联合手术时间170(163,233)min,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时间133(113,163)min,合并其他畸形矫治手术时间为45(31,75)min。8例患儿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为(5.8±9.4)d。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斜疝、右鞘膜积液的患儿监护室滞留时间28d,原因为心功能减低及感染使其延长,与合并畸形无关。1例ASD合并巨结肠及气管狭窄患儿监护室滞留时间10d,原因为感染使其延长,与心脏手术无关。其余6例患儿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为2(1,2)d。8例患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13(5,150)h。其中1例ASD合并双眼霰粒肿的患儿,因考虑到眼科手术后24h才能去除敷料,为避免患儿清醒后无法视物造成的恐惧感,我们将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到术后22h去除眼科敷料。1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斜疝、右鞘膜积液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192h,原因为心功能减低及感染使其延长,与合并畸形无关。1例ASD合并巨结肠及气管狭窄患儿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209h,原因为感染使其延长,与心脏手术无关。其余5例患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为7(4,13)h。所有合并畸形的手术部位未出现因体外循环肝素化而发生的渗血情况。结论:对于合并其他畸形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以在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治同时行其他畸形矫治手术。其术后监护室滞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大部分可根据患儿心脏手术后情况调整,无需考虑合并畸形对监护室滞留时间、气管插管的影响。患儿只需要经历一次麻醉、气管插管就可以同时解决不同系统解剖畸形,较以往需要分开手术而言,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且具有减少创伤、降低费用、减少入院次数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