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杀虫剂——氯丙烯菊酯药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合成的氯丙烯菊酯杀虫剂,以蚊蝇、蟑螂为对象进行了生物效应考核。结果表明对淡色库蚊幼虫的LD_(50)为0.065ppm,点滴法测定对家绳的LD_(50)为1.069~1.985×10~(-4)μg/蝇,对美洲大蠊LD_(50)为7.19~9.85×10~(-4)μg/虫,对德国小蠊LD_(50)5.02~5.50×10~3μg/虫;喷雾7mg/m~3时对蚊蝇的KT_(50)分别为6.4min和4.8min,两者24h死亡率均为100%;制成0.5%蚊香对蚊蝇的KT_(50)分别为3.6min和2.3min;两者24h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2.
诺毕速灭松乳剂(胺菊酯0.5%、杀螟松5%)。致倦库蚊幼虫 LC_(50)为0.2530 ppm,成蚊喷(1:20)0.25ml/m~3,KT_(50)为24.67分。家蝇 LC_(50)为0.19%,喷(1:50)50ml/m~2,KT_(50)为1.75分。美洲大蠊喷(1:10)50ml/m~2,KT_(50)为42.53分。24小时死亡率均100%。在现场,木箱及垃圾场喷(1:100)2000ml/m~2,灭蝇幼率22.1~32.2%,灭蛹率11.5~14.5%。静水面喷(1:100)200ml/m~2后第2周发现蚊幼。以美洲大蠊为主的活动和栖息场所喷(1:10)50ml/m~2后第4周蟑螂密度下降79.3%。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国产残杀威及其混配剂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实验表明,其混配剂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LD_(50)分别为0.02149~0.03132μg/虫,0.01389~0.01425μg/虫,对美洲大蠊的KT_(50)雄虫为3.72min,雌虫为4.55min,对德国小蠊KT_(50)雄虫为3.44min,雌虫为3.55min,24h死亡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澳洲大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对溴氰菊酯的KT_(50),在灭蟑达标区为9.9630min,未开展大面积灭蟑区为3.4332min;对氯菊酯的KT_(50),达标区为5.8691min,未灭蟑区为3.4207min;对DDVP的KT_(50)均大于120min。  相似文献   

5.
爱克宁〈Icon〉10%可湿性粉剂经实验锁效鉴定,其在玻璃、石灰乳胶和水泥三种建材板面上,对蚊、蝇和蟑螂的速杀效果较好,但滞留作用差异甚大。剂量为10mg ai/m~2,玻璃板面于50℃恒温贮存4周(相当自然存放2年)后,对蚊、蝇击倒中时(KT_(50))分别波动在5.28~15.6min和5.49~15.18min之间,24小时死亡率均为100%;石灰乳胶板在贮存至第3周,对蚊、蝇KT_(50)均大于30min,且致死率下降;在水泥板面滞留作用甚短。剂量为15mg ai/m~2,在上述各板面对蟑螂的药效于不同时间内下降,玻璃板面贮存至第3周后,对蟑螂的KT_(50)大于30min,72小时死亡率为86.7%,在石灰乳胶板和水泥板的持效作用更短。  相似文献   

6.
水基型(WBA)气雾剂“克害威”是一种新型的卫生杀虫剂,它具有高效、安全、不燃性、低毒的特性。经试验证明,它对卫生害虫有较好的击杀效果,在用药量为0.2/m~3时,对蚊和蝇的击倒中时(KT_(50))分别在4.46~6.31分和5.39~7.76分之间;用药量为1.0g/圆筒时,对美洲大蠊的KT_(50)为6.58~12.4分;各试虫的死亡率均为100%,该制剂达到油基型气雾剂的击杀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长效卫生杀虫喷涂剂,经现场25ml/m~2使用150天蚊虫平均相关密度值为0.95,密度下降率在96.4~100%;经强迫接触对蚊虫KT_(50)为6.5~24.3分钟,家蝇KT_(50)为13.3~22.9分钟,德国小蠊KT_(50)为27.3~63.4分钟。通过本次试验表明长效卫生杀虫喷涂剂对蚊蝇及蟑螂既有速效,也有持效,使用方便、安全,价格低廉采用该喷涂剂可以省时、省工和省钱。经现场试用受到用户欢迎,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密闭园简法,测定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敌敌畏等4种常见卫生杀虫剂的KT_(50)。其值依序为:9.17min、4.28min、3.34min、2.06min。除敌敌畏外,其余3种杀虫剂的地区差别,均有显著意义。历年同法测定结果比较:溴氰菊酯KT_(50),1993年为5.37min,1998年为9.17min;高效氯氰菊酯KT_(50),1993年为1.17min,1998年为3.52min,5年后分别增长了1.7倍和3.0倍;敌敌畏KT_(50),1980年为33.11min,1998年为2.06min,18年后降低了16.1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5%卫害净和8%蝇克星两种卫生杀虫剂对蚊蝇的药效。两种杀虫剂在三种模拟板面上,按有效成分30mg/m~2剂量处理三个月后,对淡色库蚊的KT_(50)为7.5~17.8min,24h死亡率95~100%;对家蝇的KT_(50)为4.4~6.5min,24h死亡率95~100%。试验结果显示两种卫生杀虫剂对蚊蝇的速杀击倒作用和持效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探讨杀虫剂对船只中优势种德国小蠊抗性程度。方法 三角烧瓶药膜法(500ml)。结果 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KT_(50)(min)为9.55,对氯氰菊酯KT_(50)为9.92,与本省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倍数分别为1.50、1.74倍。结论 近几年由于船只较少应用拟除虫菊酯灭蟑,抗性程度较低,但也应注意科学用药,以延缓和阻止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局麻药致惊厥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氯胺酮(ketamine,KT)对罗哌卡因(ropivacaine,R)、布比卡因(bupivacaine,B)、利多卡因(lidocaine,L)致惊厥作用的影响,以及低剂量纳洛酮(naloxone,NL)对此效应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低剂量纳洛酮(10mg/kg),5min后腹腔注射氯胺酮(10mg/kg),再过5min后腹腔注射致惊厥剂量的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分别为89.5mg/kg、100ms/kg、60ms/kg),观察小鼠惊厥的持续时间、惊厥次数和惊厥率。并用序贯法测定腹腔注射氯胺酮(20ms/kg)5min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惊厥ED50。结果氯胺酮(20mg/kg)能增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惊厥的ED50(P〈0.05或P〈0.01);低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能够缩短利多卡因惊厥持续时间、减少惊厥次数(P〈0.05或P〈0.01);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次数、惊厥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氯胺酮能够增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惊厥作用,低剂量纳洛酮能够增强氯胺酮抗利多卡因惊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孔繁吉  宋华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11):570-572
在研究蚊、蝇抗性的基础上,选取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原油及增效剂S_2研制成速灭光乳油。经实验室药效测定,该剂对蚊、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用剂量为50mg·ai/m~2的该乳油涂布于玻璃、水泥板、涂料板3种板面上,在实验室条件下,玻璃板对蚊、蝇击倒中时分别在3.2~8.7min和5.2~9.8min之间,24h死亡率均为100%,在其它板面上持效作用较差。现场喷洒,可使成蚊密度迅速下降,有效期达90d左右。  相似文献   

13.
四溴菊酯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拟虫菊酯类杀虫剂四溴菊酯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方法:药膜法。结果:(1)当药物浓度在25mg/1以上时,半数击倒时间KT50均在10分钟以内:25mg/1为8'52'(8'04'-9'45'),50mg/1为7'47'(7'07'-8'30'),100mg/1为6'37'(6'06'-7'11');(2)半数致死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6个月后,24小时死亡率均超过80%。结论:四溴菊酯1.5%乳油毒力强,使用浓度低,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阿耳发特对印鼠客蚤毒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阿耳发特对印鼠客蚤的实验室毒效。方法 :瓶膜法。结果 :(1)当药物浓度在 12 .5mg/l以上时 ,KT50 在 10分钟以内 :12 .5mg/l为 8.78min ;2 5mg/l为 7.95min ;5 0mg/l为 5 .6 5min ;10 0mg/l为 4 .6 3min。 (2 )当药物浓度为 10 0mg/l时 ,2 4h死亡率为 96 .70 % ;(3)半数致死浓度LC50 为 18.6 9mg/l(17.14~ 2 0 .38)。 (4) 10 0mg/l浓度药膜在室温和普通湿度下存放 15 0天后 ,仍可使 95 %以上的试蚤死亡。结论 :阿耳发特 3%乳油毒力较强 ,气味小 ,对人畜较为安全 ,残效时间较长 ,可在控制家鼠鼠疫灭蚤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复配电热液体蚊香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经实验室生物测试,在2、36、84、168、240h通电中,圆筒法:击倒中时(KT_(50))在2.91min~4.03min之间,24h死亡率52.5%~62.5%;方箱法:击倒中时(KT_(50))在3.86min~5.41min之间,24h死亡率55%~60%。复配液体蚊香对淡色库蚊成虫的致死率与不复配液体蚊香相比提高了22.5%~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寇氏法测定螺光黑壳菌酮A腹腔注射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方法 实验动物为啮齿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重(20±2)g.用序贯法摸索出受试物的全死剂量,而后设置5个剂量组,剂量比值r=1.25(或0.80).一次性腹腔注射黑壳菌酮A后,连续观察10 d,统计各组死亡情况并计算半数致死剂量.结果 各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刺激反应,雌性比雄性反应更强烈且呈剂量依赖性,30 min后刺激基本消失;受试物腹腔注射LD50为5.35 mg/kg,其95%可信区间为4.69~6.11 mg/kg.结论 螺光黑壳菌酮A的LD50为5.35 mg/kg,死亡率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7.
以竹灵消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竹灵消嫩茎的再生体系。结果证明:MS+BA0.5mg.L^-1+24,-D 1.8mg.L^-1-2.0mg.L^-1是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0.6mg.L^-1+KT0.7mg.L^-1+NAA0.1 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将不定芽下部切口在50mg.L^-1IAA无菌溶液中处理10min后接种到1/2MS0培养中进行生根培养的方法是生根培养的理想方法;移植到山坡上的试管苗长势旺盛,根系发达,当年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动物吸入染毒实验的毒理学研究中,对液体农药气溶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和探讨。方法建立气溶胶发生气路系统,通过测量喷雾压力、流量、浓度,确定喷雾器喷嘴结构和稀释系统结构。结果喷雾压力在2~3个大气压时,3个喷嘴的喷雾器喷出的流量为13.67~18.67L/min,气溶胶浓度将近10000mg/m^3;1个喷嘴的喷雾器喷出的流量为10.67~15.50L/min,气溶胶浓度将近5000mg/m^3。结论按照染毒实验要求,动物吸入气体流量为5~lOL/min,毒物浓度为10~1000mg/m^3,故将喷雾器喷嘴数确定为1个,稀释系统采用两级稀释,稀释比在500~5之间,确定出毒物气溶胶发生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参照WHO果酱瓶涂膜法和微量点滴法,分别用镇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以下分别简称溴氯、氯氰、二氯)对敏感品系和现场品系的德国小蠊KT50和LD50的测试,得出敏感和现场品系的溴氰KT50为4.5022分、5.0723分、抗性系数为1.1266,LD50为0.003762μg/虫、0.005895μg/虫、、抗性系数为1.567;氯氰KT50为5.5535分、9.099分、抗性系数为1.6384,LD50为0.03898μg/虫、0.09138μg/虫、抗性系数为2.3444;二氯KT50为7.0836分、21.3401分、抗性系数为3.0126,LD50为0.07525μg/虫、0.3812μg/虫、抗性系数为5.0658。除二氯抗性系数偏高,余二种杀虫剂均属低度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